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几个理论问题_重工业论文

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几个理论问题_重工业论文

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中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可谓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长时期年增长率都在8%左 右,按经济总量计算有人称中国已是工业化国家。我国自己也在二十一世纪伊始,规划 第三步战略目标,以期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应该重视已有成就, 更应该重视存在的问题,并对之进行战略性的理论分析,这是直接关系着我国今后现代 化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2001年全国人大第九届四次会议前后,举国上下所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是城乡差别的 加大,农民收入在连续下降。国家已作出决策,十五规划中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增加 农民收入,这对解决当前问题固然重要,但是,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是新问题, 而是存在已久的老问题。中国现在依然是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50%的劳动力在从事农 业,70%的农村人口在全国商品销售额中只占39%。(引自《200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 与预测》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59、197页)九亿多人口 的农村大市场在萎缩,已经在严重地影响着全国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和发达国家比较, 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欧美发达国家的城乡差别已经消失,只有4—5%的劳动力在从事农 业,工农业在均衡发展,城乡一元社会结构已经形成。由此看出,我国社会整体上现代 化的水平还很低,或者说是我们还处于从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 社会的转型期,任重而道远。到本世纪中叶,只有四、五十年的时间,要赶上中等发达 国家的水平其难度就更大了。当前重要的是应认真总结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 的经验教训,仔细研究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和城市化与现代 化的关系几个带有根本性与全局性的发展战略中的理论问题。

工业化发展的模式

世界上工业化发展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一般是先发 展农业,发展轻工业,从中积累起资金,再发展重工业。然后,再反过来由重工业去改 造与支援轻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当然,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的原始积累,存在 着一个相当长时期向外扩张,侵略弱小国家,剥削殖民地的问题。

第二种是前苏联与东欧,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为 了迅速增强国家实力,以便保卫新生政权,采取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突出发展 军工业的方针。在发展重工业中的资金问题,因为没有外援,就只好依靠与牺牲农业来 进行原始积累。有人说这是“冷战模式”。实际上前苏联自三十年代起就面对法西斯入 侵的威胁,开始加紧实行集体农庄制,就是为重工业与军工业的发展筹集资金。事实上 ,这一政策也很奏效,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的伟大 胜利,所以,这是一种战前、战后、冷战、热战时期的战时工业化发展模式。特别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出现了两大阵容的对峙,冷战时期两大阵容的首领苏、美又展开 了军备竞赛。前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业,而牺牲农业与轻工业的发展模式 ,不仅没有改变,而且长期处于加剧的态势。这就导致了前苏联虽然军事工业发展迅速 ,核弹头在数量上甚至超过美国,航天业也发展很快,而轻工业与农业却长期处于凋零 状态,老百姓常常因为从商店里买不到生活消费品而产生不满情绪,这不能不说是苏联 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最近来自俄罗斯的报道资料,原集体农庄虽已改为农场,但绝 大多数农场工人仍然停留在老式集体农庄里。农场工人月薪10美元,还常常拿不到。可 见由战时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变为平时工业化发展模式之艰难。而“战时”模式只是一种 短暂的、特殊的情况,而“平时”模式才是更加长久的反映一般规律的状态。我国社会 主义建设,也基本上是采取前苏联模式,走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军工业的道路,这是由于 当时中苏大体相同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当然,我国也有与前苏联不同的情况,二十世 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农轻重的关系问题。但是在计划经济与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格局基本上没 有改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预测》蓝皮书中仲大军撰写的 《二元结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一文指出,我国“50年代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使农业 利润被国家最大限度地拿走。据统计,从1952—1986年,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 业中隐蔽地抽走了5823.74亿元的巨额资金,加上收缴的农业税1044.38亿元,34年间国 家共从农业中抽走了6868.12亿元的资金,约占这些年间农业所创造价值的18.5%。”另 据蓝皮书中陆学艺撰写的《中国农村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文中指出,1985年以后 ,农民负担逐渐加重。特别是1993年6月国家进行新一轮经济调整控制经济过热,随后 又赶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继续施行“双紧”政策。这些年中 ,农业税逐年增加,1993年全国农业税为125.74亿元,1998年增加到398.8亿元,平均 每年增加54.6亿元。此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中,先后有上 千万职工下岗,生活遇到困难,为了保证城市职工生活还能过的去,致使农产品价格大 幅下降,农民为此又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除粮食以外,其它农副产品的价格这四年也 是大幅下跌的。初步估算,1999年与1996年相比,农民从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要减少 约4000亿元。2000年农业减产又减收,农民从农业获得的收入将比1996年减少4000亿元 以上。从1997-2000年的四年中,农民减收16000亿元以上。这就是农民在这次国家宏观 调整中所做的牺牲和贡献。”(引自蓝皮书第160、161、162页)

我们需要重温一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社会再生产的一个比例公式:

Ⅰ(v + m) = Ⅱc

社会的总产品分成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代表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Ⅱ代表消费 资料的生产。这两个部类中每一部类借助于资本而生产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都分成代 表生产上消费掉的、按其价值来说只是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c(生产资料的价值) 上的价值部分和由全部年劳动收入的价值部分。后者又分成:补偿预付可变资本v(工人 工资总额)的部分和超过可变资本而形成剩余价值m的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8、439页)

上述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公式Ⅰ(v + m) = Ⅱc中,第一部类Ⅰ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工人工 资加上资本家剩余价值等于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生产的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的话, 社会再生产才能进行下去。否则,假如前者小于Ⅱc,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就不能得到 补偿;假如前者大于Ⅱc,余额就不能利用。长期采取一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 式,就是前者大于Ⅱc的情况,生产资料的生产过剩,消费资料的生产短缺,这种作法 是违背社会再生产规律的事情。

前苏联的教训是惨痛的。我国的情况是,1960年我国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之比是0.68 比0.32,比例严重失调,国家做了大的调整;1978年我国又出现比例失调,第一部类与 第二部类之比是0.60比0.4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又做了大的调整。(牟以石著《宏 观控制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8、9页)1997年以来占总人口70%的农民购 买力在逐年下降,农村市场不断萎缩,使城市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是由于: (1)农产品价格下降;(2)农业税增加;(3)农民工回流;(4)乡镇企业滑坡;(5)乡与村 两级财政由农民负担,费税加重等等所造成的。当然,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些情况与以前的比例失调也不尽相同,但是,其实质则是同我国几十年来的工业化 发展模式存在着密切关系,需要从社会再生产的规律上去思考问题。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一、回顾一下世界上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代表性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的现代史是有 益的。

英国是走上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道路最早的国家。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就占到总 人口的32.1%,1851年上升到50.1%,1881年增至67.9%,工业化与城市化已达到相当高 的水平。

美国是发达国家的后起之秀。1801年美国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0%,1851年上升 到12.5%,1881年达到28.6%。二十世纪以来城市发展迅猛,1965年达到72.0%,1981年 增至74.0%。

日本的城市发展与其高度工业化政策有直接联系,并有其独特之处。日本在二十世纪 五十年代重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人口剧增,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地区。日本的重工业原料 主要依靠进口,沿海城市的商贸、金融、服务等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于是形成了从东 京、名古屋到京都、大阪、神户的长达700-800公里的东部临海三大城市圈,在这个地 区集中了日本经济的主要部分,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到全国的75%强。(以上英、美、日发 展情况引自宋书伟著《协调与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国发展道路》,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年1月第1版,第119-121页)

二、从以上英、美、日现代史来看,充分说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着必然性联系。

1.工业的“动力”革命,促使工场手工业跃进为机器大工业,并使之有了可能从农村 走向城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机械与大工业”时指出,1784年瓦特发明双向 蒸汽机之后,找到一种原动机,它消耗煤与水而自行生产动力,才促使工厂汇集在城市 ;再不像工场手工业利用水磨做动力,使工厂必须伴随水磨而建立在自然水流有落差的 分散的农村。因此,有人称“蒸汽机是工业之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4页)蒸汽机的问世,以及以后几次电动机与原子能等动力革 命,是构成现代工业城市出现与发展的基础。

2.机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与性质,决定了它既有高度分工,又有紧密协作,高效率的 集约效益才得以显现出来,这也就必然要求集中在现代工业城市中进行。

3.服务于现代工业发展的商业、信息等第三产业也孪生于工业城市。如同个体、分散 的农业与手工业自然附着在农村一样,集约、集中的现代工业必然以工业城市为载体, 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生产结构与功能机制所使然。

三、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以来,一直没有解决好工业化与城 市化的关系问题。

1.在十九世纪后期出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其意思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的主体 不能动,西方的船坚利炮取之为用就可以了。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建立农业国与工业国方面又进行了一场大争论。当时有四种 意见:一是复兴农村,引发工业;二是发展工业,救济农村;三是先农后工;四是农工 并重。(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这几种意见中 明显的还是农业立国论占上风。

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又长期实行一种抑制城市化的战略。在实行工业化的方法上 离开了城市化的道路,不仅不去城市搞工业,反而要把现代工业拿到农村去搞。1958年 几千万农民大办“小高炉”“小土群”,大炼钢铁,不久就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遭致 几年严重困难,造成众所周知的巨大损失。可惜的是我们并未从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从理论上清醒过来。后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办工业,小五金、小化肥;二十世 纪八九十年代的小企业——乡镇企业,一脉相承,依然跳不出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道路的 框架。

这里重点谈谈乡镇企业与“民工潮”问题。乡镇企业硬要搞现代重工业,在生产过程 中由于缺乏资金、原料、技术和设备等硬件与管理、信息和职工教育等软件,必然潜伏 着重大危机。与国家经济争资金、争原料;产品质量低、次、劣、废,造成很大浪费; 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破坏了现代市场的运营机制;拉走了农业第一线的主要强壮劳力, 剩下的妇、幼、老、弱劳力主持农业,当然也会影响农业本身的发展。此外,乡镇企业 挤占大量耕地,污染人居环境现象严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累计占地80 00万亩,之后继续大量占地。使河流变黑、土壤变质、大气毒化、森林破坏等等,严重 影响着我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民工潮”问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多的时候约有8000万至1亿农民工流动在北京 、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之中。他们大多数并未在现代工业企业中就业,因为城市国营大 中型企业因亏损下岗工人很多,农民工只是在建筑、服务业等脏、累、差的行业中打零 工。虽说他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做出了贡献,但所带来的城市人口爆炸、交通住房紧张、 犯罪现象严重,以及人居环境恶化等负面效应也十分突出。

乡镇企业与民工潮是我国抑制城市化战略的两种扭曲形式。据国家统计局数字,1994 年城市化率是28.6%,1998年城市化率为30.4%,四年仅只增长一个多百分点。农业要转 向工业,农民要变为工人,这是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必然,堵住这股潮流的 正路,潮水自然四处泛滥,使国家、社会、资源与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四、分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当然与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施行强制计划体制 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的包袱太重,作茧自缚,难以破壳。在 理论上,过于强调我国的特殊国情是农民十中有八,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 序言中早就讲过:“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 的景象”(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这就是说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联系是一般规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必须遵循它。否则,就要 受到规律性的惩罚。我们现在正在长期吞食着这一苦果。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在哲学上 ,是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特殊是现象,要丰富得多,一般是本质,隐藏在特殊之中。也 就是说,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本质性联系的一般规律,只 是在城市化的表现形式上可以有特殊性。若把特殊性强调到离开一般性或甚而倒置过来 ,是有悖于规律的。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这是我们的特殊国情,也正是我们的 落后所在,必须要改变它,而不是把它强调到要一切服从它。真理越过雷池一步,就要 变成谬误,何况不仅是超越一两步的问题,其灾难性的后果不堪设想。

五、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一定要走,只是城市化的具体形式,可以具有特色。笔者在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提出,依托于乡镇企业而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因过于分散是不可取 的,应该“发展以新型科技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网络结构”。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 乡镇企业几经滑坡,小城镇难于发展,中等城市的作用逐步突出出来,在学术界与实际 工作部门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一点上取得共识。

1.“发展以新型科技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网络结构”,符合国际上一般工业化与城 市化同步发展的规律。同时,国际上多数学者认为中等城市是20万——50万人口,可以 兼顾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2.符合当前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发展趋势,以硅谷与筑波为代表的新型科技中等城市为 导向的现代工业中等城市群,或称城市圈与城市带,是全球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向。

3.它符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我国农村人口太多,大城市又太少,农村剩余劳力与人口 拥向大城市,大城市容纳不了,当前民工潮回流就是证明。如果我国今后三四十年间有 计划地建设以新型科技中等城市为龙头的1000-1500座中等现代工业与信息产业城市, 可使我国50%的人口居住于中等城市,20%的人口居住于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大城市,30% 的人口居住于主要从事科技大农业的小城镇与农村,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工业化、城 市化与现代化,实现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根本性与基础性变革,可以如期 达到二十一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城市的起源,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阶级与民族战乱频仍,需要选择有利地形建立城 堡,作为指挥场所与战略要塞,战时的军事城堡与平时的经济集市结合起来,就产生了 城市。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城市既是军事指挥中心,也是政治君王居住地。伴随政治的 统辖与商贸的交往,文化事业也在城市发展起来。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惟独农业生 产不是在城市进行的,这是因为农业的基础要素是广阔而分散的土地,以及水利、气候 等自然条件所决定的。当然,后来与集市密切联系的一部分手工业也集中在城市。可是 ,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现代机器工业的集约效应决定着它需要集中在城市中进行,工业 化的进程,也就是农业转化为工业,农民转变为工人的城市化过程。生产方式的变革, 决定着生活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与风俗习惯也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总之 ,这就是传统社会整体结构向现代社会新型结构的转型。

由此看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联系,不仅仅是一个工业生产基地是分散或集中的经济 发展问题,其实质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

一、人口数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农村的自然经济,劳力的多少是关键,再加上壮大 家族势力的需要,于是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我国人口猛增就是几千年来农业社会延续的 结果。现代工业城市是机器生产,特别是迅速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 ,所依靠的不是人数多少而是技术先进与机器更新,向自动化与信息化发展。许多发达 国家伴随现代工业城市的发展,人口数量增长率越来越低,有的已出现负增长,就是证 明。欲求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数量居高不下的重压,也需要走城市化与现代化的道路 。

二、人口素质的提高。原始农业的自然经济方式,需要的是家长经验的传授,并非现 代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现代工业发展就相反,伴随工业技术的日新月异,工人必须接 受现代科技文化的系统教育,文化素质自然逐步在提高。

三、伴随农民潮水般涌向城市,也在完成着一种空前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变迁。其中最 大的社会变革是突破了几千年来农村人依附于人的家长制社会结构,农民破天荒第一次 以个人独立的身份投入现代工业城市市场大潮中去,迸发出空前的活力,可以发挥个人 的聪明才智,这是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

四、现代城市工业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分工越细,专业越专,效率越高,功 能越强,愈加促进结构的分化。各种分化结构,由于生产与生活的各种需要而又存在着 密切的联系。这同传统农业社会在狭小的范围内生产与生活,自给自足,效率低下,互 不往来,一盘散沙的情况迥然不同。

五、城市工业社会的分化结构,同时也是一种开放结构。由于社会流动的广泛进行, 信息的传播与反馈也非常快,促使社会结构随时在调整中发生变化,所以这种开放结构 也是一种弹性结构,而非传统农业社会的刚性结构。

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几十年来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权 力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长期执行了一种防止农民进城的封闭户籍制度。不允许农民进 城的后果,是违反了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规律,是对生产力的严重束缚。我 们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要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规划,必须尽快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进 城,进行广泛而有序的社会流动,加快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现代化理论中还有一个问题,是时代与制度的关系问题。我们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实际上应该倒过来是现代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讲的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突破 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框架。目前,同长期实行的封闭户籍制度等相联系的经济、 政治与文化上的高度统一的计划体制框架基本上还没有突破,现代市场体制也就难以建 立起来。在这种体制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受陈旧体制的制约与束缚。社会现代化 是全球延续几百年的一种工业、科技、信息时代的长过程,它可以包容后封建主义、资 本主义、社会主义等多种类型的制度,时代是第一位的,制度是第二位的,时代要突破 不适应其发展的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探索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邓小平提出在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几十年以后完成一种定型的社会主义体制。这就是说要在现代 化的进程中,去探索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并以此推动我国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的转型,全面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届时,我们的现代社会主义就不仅是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且在国际共运史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也将是对人类的一大 贡献。

标签:;  ;  ;  ;  ;  ;  ;  ;  ;  ;  ;  ;  ;  ;  

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几个理论问题_重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