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居住环境及居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满足居民需要的给排水设计也逐渐成为衡量房屋建筑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提升给排水的设计水平,加强给排水设计的管理制度,设计科学合理、方便利民的排水系统就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设;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给排水的设计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设计水平直接决定着房屋建设整体的服务质量,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居住质量及居住的舒适度。但据我国目前的施工现状来看,在给排水的设计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房屋建设的质量。因此,建筑单位必须加强对给排水设计的重视,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解决给排水设计问题的,提升房屋建设的整体质量,给住户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给排水管道的间距问题
在具体的给排水设计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施工地进行全面的考察,充分掌握具体施工的情况,就会给影响到施工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其中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图纸上的安装位置和预留尺寸与施工地的要求不符,以至于在进行管道安装时,由于空间过小,根本无法安装成功,因此,只能临时更改设计方式,采用污废合流或其他合流的方式完成管道安装工作。但这样做的后果通常会加重部分管道水流的压力,从而给日后的排水造成极大的不便。
1.2漏设防倒流设施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可知,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供水系统都是通过管道把城市的给水系统中的水分运送到各个小区。所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要及时的在管道上安装相应的防倒流设施,以免管道在运送水的过程中出现倒流的问题。但据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多数给排水设计人员在设计时经常漏设相应的防倒流设备,导致管道中的水受到压力差的影响不断从高压流向水压较低的区域,使得居民区出现大量水表反转的现象,有时甚至还会污染到管道中的水源,影响居民的用水质量。
1.3地漏设计不合理
地漏通常是指下水管道、化粪池等于室内的连接口,地漏的设计主要是依赖于地漏本身的结构形成一个水封,以此将管道与室内的空气阻绝开来。需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水封的深度不达标,那么在管道排水时,水封就会受到管道正负压的挤压而出现破损,从而导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进入到室内,给室内的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缺乏对管道排水工作的重视,也没有对地漏的深度做出严格的规定,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无据可依,无法科学合理的设计地漏深度,以至于经常出现地漏水封深度不达标的现象。
1.4未科学设置室内排水管
室内排水管道的不合理也造成建筑给排水问题的重要原因。例如:排水管道的管径设计不达标,使其在排水过程中极易堵塞排水管道,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用水,还会造成极大的排水隐患。且排水管道堵塞的维修工作较为麻烦,价格也较为昂贵。此外,在设置室内排水管时,如果没有做好排水管道的隔音设计,便会在排水时产生极大的噪音,且其声音还会沿着管道和墙体不断扩散,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2.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2.1严控给排水管道的间距
在进行管道的设计工作时,要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需求,全面考虑给排水管道的间距和各附件的安装距离进行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给排水、中水、消防立管外壁到墙面的水平净距离要控制在50毫米,如DN100的立管,管道中心到墙面的距离为110毫米,而DN50的立管,管道中心到墙面的距离要控制在74毫米。(2)给排水立管间管外的水平净距离要严格控制在60毫米,如两根DN100的立管,其水平距离必须保持在170毫米以上。(3)消防系统图立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离要控制在70毫米,如两根DN100的消防立管的水平净距离要保持在180毫米以上。(4)水表及前后直线管段的最小总长度必须大于600毫米。(5)地漏与立管的距离要控制在300毫米左右。(6)支管到墙面的净距离要保持在30毫米以内。
2.2设置倒流防止阀
在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为避免供水管道中的水流出现倒流现象,影响到居民的用水质量需要及时的在供水住管道与分流管道之间设置相应的倒流防止器。但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将倒流防止阀准确无误的安装在引入管道上,切忌出现倾斜。二是在安装时,务必保障安装场地的清洁,以免混入杂物。同时要留下充足的空间,为日后的维修工作提供便利。三是倒流防止阀需要与空气阻隔器及安全排水器共同使用,且其空气阻隔器的出口必须安装在排水管网及下水管道中,这样才能确保排水的顺畅。四是尽量在空气阻隔器与排水器之间设置一个球阀,以便于后期的检查与维修。
2.3合理设置地漏水封
在进行地漏水封的设计过程中,若想有效保障其设计质量,就必须严格遵守建筑工程的设计标准,科学合理的设计地漏的深度,以免出现地漏破损的现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地漏水封的设计深度一般要大于50毫米,且要选择不易破损的地漏做水封。同时尽可能选择在经常进行排水的地方设置地漏,以防出现因未关水龙口而淹没房间的现象。例如:卫生间、厨房等。但对于那些无需进行排水的房间就不必设置地漏,以免有害气体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的空气质量。此外,在地漏的使用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地漏的使用情况,一旦出现损坏要及时的进行维修,以免破坏地面的防水层。
2.4合理设计室内排水管
在进行室内排水管道的设计时,务必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径,通常情况下,横向布置的排水管径要大于75毫米,卫生间、厨房的排水管直径要大于100毫米,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室内排水的顺畅以及后期维修的便利。同时,排水管道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屋面的结构,尽量让排水管道高于屋面30厘米左右,这样可有效避免有害气体进入室内,保障室内的空气质量。除此之外,在设计时,若想最大限度的降低排水管道的噪音,可采用新型的管材进行设计,例如,螺旋管或UPVC管道等,在高层建筑中排水管道的安装中,为有效降低水流速度,可将管道设计为乙字管,利用倒流装置确保排出的水顺管壁流出,减少水流动过程中对管道内壁造成的压力。在卫生器具的设计上,应尽可能远离卧室,减少水流噪声对住户的影响。对于顶层用户屋面,在雨水斗的设计上可采用侧墙式,由此增大雨水收集面积。阳台雨水排放可利用无水封地漏对雨水进行收集。通常情况下,屋面雨水立管内部主要为正负变换的压力,对此,可将雨水立管上部接雨水地漏,依靠地漏大量吸收空气,进而使立管水量发生变化。需注意的是,为保证雨水得以及时排放,屋面与阳台雨水排放管道应分别进行设计与安装,切忌将两根管道合并为一根。
结语: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设计水平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房屋建设的整体质量。但建筑给给排水设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给排水管道的间距问题、漏设防倒流设施、地漏设计不合理、未科学设置室内排水管等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上述问题的重视,并采取严控给排水管道的间距、设置倒流防止阀、合理设置地漏水封、合理设计室内排水管等措施进行解决,才能有效保障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质量,从而提升房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舒.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选材及应注意的问题微探[J].山西建筑,2019(02):115-116.
[2]赵凤成.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2):114.
[3]田延正.试述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53+155.
论文作者:李幸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地漏论文; 给排水论文; 管道论文; 室内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排水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