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规划探索——以叶城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阿克塔什农场安置区建设项目规划为例论文_苏寿明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规划探索——以叶城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阿克塔什农场安置区建设项目规划为例论文_苏寿明

摘要:安置区北区自2017年11正式启动,2018年8底正式竣工,2018年10底1440户7325人全部入驻。配套村委会、便民商业、农贸市场、学校、幼儿园、医院、敬老院、产业园、养殖区、设施大棚等建成,并投入使用。2019年南区也已相继投入使用。

安置区项目获得入驻百姓、叶城县委县政府及喀什地委一致好评,并通过喀什地区新闻联播、新疆新闻联播及中央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展现脱贫攻坚的巨大成果。叶城县阿克塔什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现已成为新疆易地扶贫搬迁的典范。

一、项目概况

为切实改变叶城县南部山区由于地质灾害频发、生产资料匮乏造成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客观实际,叶城县县委县政府以易地扶贫搬迁为精准举措,决定实施新疆规模最大的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对南部山区3个乡镇1.3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为保证项目落地,规划按照不占良田、少占耕地,尽量使用未利用荒地原则,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综合选址,通过多次论证、讨论,最终确定阿克塔什农场西部未利用荒地为最终选址方案。

项目区位于洛克乡北部,县城东北方向,距洛克乡13大队2公里、距洛克乡集镇10公里、距县城15公里、距离水库6.5公里。基地面积较大,整体为高低起伏的沙丘、不适宜耕种,便于集中建设;县道X536线东西贯穿,对外交通相对便利,片区周边有17万亩新开垦的国有耕地,可成为安置区建设发展的可靠保障。

二、规划目标

到2020年,实现阿克塔什农场安置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搬迁安置,搬迁对象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饮水、出行、用电、通讯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迁出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安置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搬迁对象有稳定的收入渠道,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精准发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阿克塔什农场安置区建设成为新疆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

三、规划构思

1、以安置区整体为研究对象,统筹考虑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配套配套、道路及绿化系统配置,以安置区北区为着眼点和落脚点,进行精细化设计。

2、为降低建设投资,北区总体采用规则式布局,为避免空间布局的过于呆板,规划在北区布置一条弧形型道路,使北区主要沿街空间富于层次和变化;另外同时采用新疆本土“阿以旺”式院落布局,使北区在整体规则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变化。

3、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保留安置区东西两侧现有林带及基地北侧胡杨林、整体建设全面贯彻节能设计要求、道路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户内采用天然气和电采暖、污水集中处理,为安置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近远期相结合,全面兼顾安置区现状发展及未来城镇化建设的可行性。

四、项目特点及规划特色

1、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本项目搬迁人口3063户、13395人,是新疆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项目实施将使1.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实现叶城县2020年整体摘帽,贫困村整体退出,同时也标志着新疆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2、转变角色、全程参与

由传统单一阶段的规划设计编制转变为全周期的项目策划服务,全程跟进,并根据项目特点及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荒漠建园、科学选址

利用荒漠进行安置区建设,综合考虑选址区域水土地资源、交通条件和百姓意愿、建设基础、未来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

4、聚焦富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规划在安置区统筹安排产业项目,把每人分到的2.5亩土地集中流转,富余劳动力通过建设养殖小区、卫星工厂、便民商店、农贸市场、发展设施农业,村民自主创业、劳务输出等渠道,确保每户至少1人稳定。

5、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为村庄脱贫和持续发展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明确指引。

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政策兜底扶贫、整村推进扶贫来保障小康目标全面实现。

6、集约经济、绿色发展

坚持集约经济的总体要求,各项建设力求实用好用满足基本要求,不贪大求洋浪费国家资金,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到安置区建设的点点滴滴。

7、探寻规则布局和自由式布局的平衡,引入本土“阿以旺”式建筑布局,增强百姓归属感。

根据扶贫项目资金紧张的特点,安置区整体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为避免空间布局过于呆板,在北区规划一条弧形型主街,使北区主要沿街空间富于层次和变化;同时采用新疆民居“阿以旺”式院落布局,既可体现本土地域特色,又能进一步破解规则式布局的弊端。

8、开放式规划,百姓及各级部门全程参与,保证项目落地实施。

改变以往设计院闭门编制的传统工作模式,成立由设计院、村委会、村民代表、扶贫办、各级政府、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规划编制小组,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需要,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工作,充分调动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变过去百姓被动参与为百姓积极参与,变“为我编为我来编”。

9.分期建设、近远期相结合,为安置区城镇化发展留出空间。

安置区近期重点以扶贫安置为主,南北区人口合计约1.3万人,为保证安置区安置区未来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在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居住用地、产业用地等方面均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10.集约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配套

南北区各自配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大型服务设施按照管理方便,集约共享的总体要求,集中布局在南北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基础设施与南区统一建设,统筹考虑,降低建设投资和实施难度。

11.弘扬爱国主义、倡导民族团结

大力开展以“搬迁、巨变、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感恩”等为主题宣传和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带来的巨大变化,让群众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激发百姓爱国爱疆的热情;通过爱国、团结主提等元素的展现,使百姓强化身为国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五、规划实施

安置区北区已全面建成,规划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个地域特色明显,爱国团结的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区逐步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个环境优美、产业配套、百姓安居乐业的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城镇,正在祖国改革的春风中冉冉升起。

论文作者:苏寿明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规划探索——以叶城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阿克塔什农场安置区建设项目规划为例论文_苏寿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