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能力理论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分析_数字图书馆论文

嵌入能力理论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力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理论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知识服务的基本理论、模式、技术、实施对策等层面上[1],从其研究现状看,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突破口。正如张晓林教授所说,更需要的是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计算和发现,而且这种探索和发现往往是在一个集成多方资源和能力、灵活进行交互的环境中才能有效进行[2]。

能力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世界著名研究组织行为的学者David McClelland提出并给出定义的,其所指的是个体能力。能力的范畴从哲学角度来看,专指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化力量[3]。20世纪90年代,Prahalad和Hamel在管理理论中引用了能力概念而诞生组织能力这个概念[4]。它是组织通过运用各种资源来完成一组协调性的任务并以获取一种最终结果为目的的能力[5]。

本文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将能力理论嵌入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可操作性。目前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比较少,做深入研究的则更少,该方向的研究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希望本研究能拓宽知识服务研究的领域,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整体知识服务水平。

1 知识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重要性

1.1 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片面性。全面完善知识服务能力的研究与进程,不是单单靠基础资源投入就能够实现的,因为该能力建设是系统方面的问题。基础资源是完善、发展该能力非常重要的基础,但并不是全部,要提出准确并针对性非常强的建议或策略,就必须要全面考虑该能力的建设问题。学者们在给出知识服务概念时大都认可了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后继的“对策”、“策略”研究过程中却不是以此为基础。造成该能力建设过多地重视资源要素建设,如知识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系统资源等。

(2)重视程度不够。目前知识服务的理念在学术界的认可程度是非常广泛的,可是对知识服务能力的重视却远远不够,深入研究该能力的相关论述非常少,而通过该能力建设来推动知识服务进程的研究则更少。知识服务能力的研究进度之所以如此缓慢是因为该研究在学术界呼声并不高。认识先行于实践,如果理论需要运用于实践之中就必须要先有认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也是这样。如果对知识服务能力的重视不够,那么也就自然不会关注该能力的建设。

(3)研究体系尚未建立。从全方位上看,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缺少准确而有力的策略指导,系统、深入研究该能力建设的相关论述还很鲜见。学者们研究探讨该能力建设的重点各不同,只是强调侧重研究某些或某几个方面。由于学者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所以提出的研究策略也比较分散,目前国内知识服务能力建设尚未建立完善、清晰的研究体系。

1.2 研究的重要性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目的是按照用户需要达到预期的服务效果[6]。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运转是将本馆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优化,并且强化协调与之相关要素的关系。知识服务能力是一种非常综合的能力,是数字图书馆实施知识服务的根本,所以,开展知识服务能力研究对指导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良性高效运行是至关重要的[7]。

(1)能力决定业绩。能力和业绩之间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能力由个体能力和组织能力构成,两者的作用力均能实现预定目标并且能够产生业绩。能力是集合体,它是由众多子能力组成,知识服务的业绩总的来说是由能力的集合体决定的。

促使知识服务机构内在各种资源转变为能够提供服务的外在化知识产品的是知识服务能力,只有它才能促使知识服务投入—产出的良性化,也决定了知识服务的业绩。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的组成要素是数字图书馆进行知识服务的基础。

(2)能力具有双重特殊性。理论上讲,企业的本质一定是能力的集合体[8]。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力对其经营的好坏起着绝对作用,而不在于其拥有多少资产。同理,数字图书馆与企业情况类似,在数字图书馆运行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样是能力——知识服务能力。该能力蕴藏在知识服务的运行之中,是抽象的。知识服务能力所显示出的作用力是突出的,是该机构赢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它可使该机构自身素质外在化。

(3)驱动数字图书馆走向未来。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作为知识服务机构的各种资源储备以及适应市场能力的程度,是由其已经拥有的知识积累和持续创新现状决定的。知识已经成为一个组织机构在竞争优势方面获取领先的决定性因素和知识服务能力的构成基础。各个机构之间能力表现的差距是由其已经拥有的知识的结构、知识存储数量和积累方式方法的不同所导致的。

数字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必然是以知识不断积累和持续创新为根本的,数字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机构中具有代表性。以知识作为源泉培育、强化组织机构的知识服务能力,持续加强知识服务能力在知识方面的转化,并在能力驱动下向更高阶段发展。

2 知识服务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数字图书馆拥有丰富多彩的资源,这些资源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服务能力才能将其转化为知识产品或者服务。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能否正常并高效运行,取决于图书馆对它的掌握和控制能力。

2.1 知识服务能力内涵

数字图书馆以知识服务完善的战略规划为目标,在持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针对服务用户不断变化的具体问题和需求,把数字图书馆已经有的有形、无形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优化,使其知识含量更高的新产品或优质服务外在化,进一步掌控知识服务的整个过程,使其更加合理地运行,并且能够使数字图书馆获取核心优势的能力。

2.2 知识服务能力的特征

(1)目标持续变化性。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进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并随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创新知识产品的层次和提升服务效率。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依照用户需要和社会不断进步而持续变化的。

(2)蕴藏性、依赖性。知识服务能力蕴藏在知识服务流程之中,是一个隐性的概念,它需要以各种资源作为载体才能够赖以生存。知识服务能力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该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研发的知识产品和服务方面,其对于存在的载体与路径均有依赖性。

(3)服务过程创新性。知识服务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知识价值持续提高的知识化过程。数字图书馆实施知识服务的过程也就是对知识的消化与转变的创新过程,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深入发掘过程。

(4)因果关系必然性。对知识服务能力作用评估要依据知识服务的流程和产出,所以,评估是间接的。知识服务能力蕴藏在资源要素和发展过程路径之中,可以将资源转化,并能够实现目标和产生绩效。知识服务能力与目标和绩效之间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

3 知识服务能力解析

3.1 知识服务能力设计

知识服务首先是以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为目标,以知识服务体系中的构成要素为服务的起点,整个体系组建的全部过程就是为知识服务分析、研究、评估建立基础的过程,知识服务能力组成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所以该能力的设计思路必须清晰,既要保证该能力建设的完整性又要使其具有逻辑性,如图1所示。

3.2 知识服务能力组成

3.2.1 要素载体层

由于能力存在的载体具有依附性,所以能力必然需要由具体的要素承载。数字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是托起知识服务能力必需的要素载体,人的能力要素包括个体能力要素和组织能力要素,个体能力要素是一种综合要素,可以拆解为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隐性要素针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起的作用是绝对的,在个人能力发挥中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它还蕴含多种知识和技能,暂时尚不能或者没有办法显性表示,因此,要准确客观地对个体能力要素进行评价,就一定要了解隐性要素的作用。组织能力要素强调各成员个体的能力与其他要素资源以及他们自身素质的整合优化[9]。在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构成要素中人力资源则是主体的要素载体,其他要素则是客体的要素载体。作为客体的要素载体被主体要素载体所掌控,主体要素载体对于知识服务能力的强弱起着决定性作用。

3.2.2 不同功能层

为了能够合理并准确地阐述知识服务能力组成,本文结合目前关于能力组成的最新科研成果,将知识服务能力拆解为要素载体层和不同功能层,而不同功能层又细分为四个功能,即采集获取、消化吸收、动态创新和服务运行。知识服务能力是以研究知识服务流程为主旨,在此过程中,只有明确知识服务能力不同功能层各自具体功能,才能使知识服务得到良性运行,如图2所示。

(1)采集获取

采集获取是指遵从用户的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得用户的知识需求或问题,组合优化数字图书馆内部的各种资源等,运用不同方法和路径,多方面搜集整理不同来源和不同数据库中与其密切相关的信息或最新科研成果,并且通过精心挑选和汇总,最后整理组合成用于消化吸收、动态创新与服务运行的原材料,如图3所示。

采集获取还可以理解为搜集、提取或收获。是指同行业专家、学者或者从事知识研究的工程师一起整合本行业的相关知识和服务实践、工作流程以及科研方面的成果等,根据预先设置的专家系统数据库要求的表达方式,将其整合成N个具体的知识信息单元,存入数据库中,这个过程是从知识工程的视角来研究的[10]。

(2)消化吸收

消化吸收既包括个人又包括组织。前者取决于个人文化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高低,后者则依靠组织整体已经拥有的知识结构及其共享程度[11],其消化吸收途径如图4所示。消化吸收是指数字图书馆按照本馆的服务宗旨,依靠自己的员工并通过利用技术工具,在获得用户需求知识信息的基础上,对已拥有的各种各样知识信息进行精心挑选、研究、分类和整理组合等初级加工。

消化吸收还可以理解为对知识做出接受、理解和转化等。Zahra和George[12]分析探索了比较典型的消化吸收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消化吸收比较特别的四个维度,即(1)接受、(2)消化、(3)转化、(4)开发,如图5所示。其中,(1)、(2)是潜在的消化吸收,(3)、(4)则是实际消化吸收。(1)、(2)倾向于依靠以前的知识、经验和外面其他知识源的特殊性,是企业运用外面其他知识源的前提;(3)、(4)则是企业运用外面知识,持续创新并且确保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Cohen与Levinthal[13]认同消化吸收来源于知识、经验的积淀,创建在已经拥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并对路径有依赖性。

(3)动态创新

早在1912年著名学者熊彼特就定义了创新的概念,围绕该理论所进行的研究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1997年,美国著名学者艾米顿指出:“知识的创新,指的就是为促使企业的成功、国家经济活力与社会不断持续发展,制造、创新、转变与应用的新思想,将它转化为市场化的、社会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后来著名学者奥斯本(Osbora)将创新的整个过程拆分为五个阶段,也就是各阶段之间发展具有循序渐进性,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如图6所示。

动态创新是指数字图书馆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为目标,充分挖掘和发挥工作人员的潜能与才干,在采集获取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将初级知识产品进行创造性加工形成对策、建议、方案等新知识,如图7所示。知识创新可分为基于人的创新和基于工具的创新。基于人的创新是指运用已经拥有的知识,特别是在隐性方面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所进行的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如新建议、新措施、新对策等;基于工具的创新指的是运用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方法及与之相对应的新技术进行的创新。

(4)服务运行

在知识服务中,服务运行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与被服务方实施快捷密切的沟通,促使知识的最新产品及时地传送给被服务方,并通过对其辅导与培训使其能够合理方便地应用。也就是说,在知识服务中,服务运行是将服务和被服务两者密切联系,提高其知识的最新产品及服务的知识含量。该运行是使知识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知识运行的作用就是创造出最新知识产品或者提供最优质服务为用户所用。

服务运行是指数字图书馆依用户的需求特点和需要,通过利用知识服务平台或者服务系统,将加工形成的不同内容、不同类型及不同层次的知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被服务用户,使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4 结语

知识服务能力是未来数字图书馆要持续发展的最核心能力,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它是以能力理论为基础,是一种非常综合的能力,是数字图书馆实施知识服务的根本,是各种相关能力构成要素的集成体现,也是数字图书馆自身采集获取、消化吸收、动态创新和服务运行功能的集中体现,知识服务能力建设必然是持续发展的过程。

标签:;  ;  ;  ;  ;  

基于嵌入式能力理论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分析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