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尼采的个人主义

鲁迅与尼采的个人主义

王颖[1]2003年在《鲁迅与尼采的个人主义》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鲁迅与尼采的比较研究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即认为鲁迅后期抛弃了个性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与尼采学说彻底决裂。对于尼采的个人主义思想也很少给予全面而公正的评价。 尼采个人主义的思想渊源是浪漫主义的“个性”概念,这个概念是关于个人的独特性,创造性,自我实现的概念。它与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个人主义”并不相同。本文阐释了个人主义的来源以及近代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尼采个人主义学说的不同解读。结合对史料的分析作者提出尼采的个人主义学说对鲁迅始终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原因一方面是鲁迅的个性精神能与尼采个人主义产生契合,更为重要的是鲁迅在尼采个人主义中把握到了西方近代的精神,发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异质的东西,鲁迅以此为起点展开了对中国社会的批判。鲁迅与尼采个人主义的契合表现在他们都以个体生命价值为基点,尼采反基督,鲁迅反封建伦理制度。他们反抗合群思想,并且由对合群思想的批判进入到对合群思想载体——民众的批判。

王学谦[2]2011年在《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文中研究表明尼采对鲁迅的文学气质有较大影响,鲁迅的文学个性也与尼采思想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尼采与鲁迅都属于生命文化大家族的成员,两者在思想气质上具有家族性相似。尼采是18世纪末以后浪漫主义的一个极端发展,也是存在主义的先驱。他将浪漫主义对理性的反思、批判和对生命的崇拜,提升到一种新的高度,开存在主义之先河。尼采思想在他死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接触尼采。鲁迅对尼采的接受,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影响与接受,达到了一种强烈共鸣的程度。鲁迅不仅在各个时期都引用了尼采的语言,而且,直接借鉴尼采的文体,鲁迅最初的杂文随感录,和尼采式箴言散文文体完全一致,因此,鲁迅也被看做是中国的尼采。鲁迅散文诗《野草》的篇幅比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短小,但是,在结构上和风格上却完全相同,甚至在思想精神上,也有明显的交叉性。鲁迅杂文所表达的思想,许多地方近似于尼采的思想。尼采对世界、人生的理解是那种他所说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式:世界是不断生成的,是变动不居、生生不息的,充满了偶然和不确定性,并呈现出一种环形结构:永恒轮回。各种事物不断产生,不断灭亡,相同者能够重复出现。这是个充满矛盾、冲突的世界,各种意志、力量不断碰撞,永无止境。尼采认为,世界就是如此,不要用道德的眼光审视世界,而应该以生命意志和艺术的眼光看待一切。要彻底祛除叔本华式的苦难感和原罪意识,要像赫拉克利特那样,把世界看成是一种游戏,就像儿童游戏一样。在这样一个世界之中,人的真正价值,就是实现个人价值,也就是超人式的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学理想,以意志力量即权力意志为轴心,同时伴随着激烈的否定精神。权力意志的实现不是静态的或和谐的,而是在不断斗争的状态之中。对斗争的强调,以至于使尼采颠倒传统的道德观念,以恶为善,以魔鬼自居,不断反抗一些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尼采的目的是要人们直面世界、人生的悲剧命运,拿出勇气和力量来,重估一切价值。尼采否定西方自苏格拉底以来的求知传统,也否定了现代知识理性及其世界观和人生观。没有普遍理性,更没有普遍真理,真理不是客观地存在在那里等待着人们去发现,真理是被创造出来的。不同的人总是依据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事物,不存在永恒视角。真理和各种复杂因素有关,与个人意志有关,尤其是权力意志。尼采否定了传统基督教伦理观和世界观,博爱、爱自己的邻居等这些被普遍认可的道德观念,是不道德的,因为它遏制优秀的个人,把个人变成了一个毫无特性的群体中一员,抹杀了个人价值。所以,基督教道德是堕落、生命力衰退的表现。真正的道德是肯定自己、张扬自我的,是少数人的,是主人道德,是高贵的道德。否定自我,把自我混同于多数人之中,是奴隶道德,低贱道德。正是这种对西方文化及其传统的猛烈否定和反思,使尼采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从青年时代开始,就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充满矛盾、斗争的,这种思想贯穿鲁迅一生。在五四以后,鲁迅以自己的小说、杂文和散文,不断表述这种思想。在鲁迅看来,不存在一个绝对和谐的一切圆满的世界,没有黄金世界,没有大团圆,人生——生命的路,是克服重重阻力的一种长途。就像“过客”一样,永远走在路上。鲁迅希望国人能够睁开眼睛看世界、看人生,抛弃黄金世界、大团圆的空茫梦幻,直面人生和世界。这种变动不居的世界体验,在鲁迅的历史感受中表现尤为明显。鲁迅不是那种简单的进步论者或进化主义,面对进步主义,鲁迅时常犹豫、怀疑,并表现出一种循环史观:过去的历史不断在现实重复。鲁迅的不断反抗乃至追求那种永远革命的精神,都和这种历史观有关。鲁迅追求的理想人格,与尼采具有本质性的相似。鲁迅崇尚强者,正如尼采崇尚超人一样。无论是早期,还是五四时期乃至叁十年代,鲁迅所渴望的理想人格,往往都是以意志力量为核心品质,是力量型的自律人格。强调个人自我选择,超越大众或一般社会心理,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真理即自我的主观判断,伦理也是自我判断。如“精神界之战士”、“这样的战士”、“叛逆的猛士”、“过客”等完全和尼采超人的气质类同。狂人、疯子、傻子等形象,和尼采的酒神精神一致,同时,也是“叛逆的猛士”的精神写照。尼采把疯狂当作反叛、战斗的必要品质。这些人物性格都具有战斗、反抗精神,在战斗、反抗之中,表现出自己不屈的生命意志。鲁迅喜欢战斗,战斗是生命力量最充分的证明。在鲁迅的战斗精神之中,或隐或显地表现出一种以恶为善的倾向。鲁迅的狂人、疯子,尤其是宴之敖者,明显带有尼采式的魔鬼性格特征。鲁迅不止一次地说,自己思想黑暗,也是他的恶魔性格的外露。鲁迅改造国民性及对大众看客心态的批判,最重要的内容是对驯服、奴性的否定、鞭挞,同时,也伴随着对中庸、调和人格的否定。这种改造国民性与尼采的改造人类的意图是相近似的,都是呼唤个体生命的反抗性和叛逆性,让个人变得更强大。两者都是试图以意志力量型的人格替换传统社会的忍耐、理性、节制、调和型的人格。但是,鲁迅在批判大众的时候,没有像尼采那样走得那么远,尼采完全否定大众,鲁迅则是矛盾的,他批判大众、蔑视大众,另一方面却又有对大众的同情,这种同情在于鲁迅吸收了拜伦式英雄的人道主义精神。鲁迅与胡适派知识分子的冲突,表现出尼采式生命意志与现代理性之间的冲突。在“叁一八”惨案、人权论争、文学与阶级性等问题上,胡适派知识分子强调普遍公理,强调社会秩序和学校秩序,提倡普遍公理即普遍价值,提倡永恒人性,而鲁迅却强调个人立场,个体生命的反抗精神。鲁迅看到的是胡适派知识分子向权势者妥协的心态,将他们看做是“帮忙”的。鲁迅否定普遍公理,他对普遍公理、永恒人性的批判明显带有尼采式认识论、人性观的色彩,所谓公理和个人意志是结合在一起的。鲁迅以文学的阶级性反对梁实秋的人性论,其意图不在于文学是否有阶级性,而在于反对永恒不变的人性。鲁迅对传统文化、社会现实的批判贯穿着一种“价值的重估”的精神,体现出昂扬、饱满的生命意志。鲁迅激烈地反对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的以家族制度为基础的儒家文化是吃人的文化,中国历史只是两种社会状态的循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鲁迅把中国社会看做是制作吃人的宴席的厨房,吃人现象无所不在。这和尼采对西方文化的批判、反思在精神气质上是一致的。鲁迅与尼采的相似之处在于强力激情的生命文化。这种生命文化精神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道家文化是鲁迅生命文化精神的传统根基。鲁迅喜欢魏晋文章,喜欢魏晋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嵇康、阮籍等人。这种对魏晋风度的嗜好,体现出鲁迅对道家文化的偏爱。道家文化有不同倾向,一方面是主“静”的,一方面是主“动”的,前者节制、冷静、闲适、超脱;后者激情、冲动,狂放不羁。但是,在大一统文化压制、规范之下,道家文化的主动的、激情的因素被不断压抑、削弱,以至于被视而不见。鲁迅讨厌、反对那种主静的道家文化,却承续着主“动”的激情的道家文化精神。

黄佳锐[3]2014年在《鲁迅的现代意识(1906-193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洲现代主义在鲁迅“别求新声”的设想与实践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鲁迅的现代意识的形成,也与他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接受息息相关。本文以鲁迅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接受为视角,力图呈现鲁迅复杂的现代意识。在留日时期,救亡图存与改造国民精神的强烈意愿,是鲁迅理解欧洲现代主义的“前结构”,也是现代主义在鲁迅这里转化为启蒙主义的精神资源的主导因素。在五四时期,鲁迅依然从改造国民精神的角度来解释欧洲现代主义,但又不局限于这种启蒙主义话语,现代主义对鲁迅现代意识的影响也比留日时期复杂得多。尼采式的“任个人而排众数”隐含着对“独异个人”的推崇与对庸众的蔑视,这与启蒙所倡导的先觉者教化启发后觉者的基本逻辑相矛盾。孤独体验、自我解剖和个体生存意义的困惑等现代主义特有的思想主题,不仅促使鲁迅展开对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双重质疑,而且促使他离开启蒙这种集体性事业,转而关注个体存在领域。也就是说,鲁迅的现代主义意识反过来不断侵蚀他的启蒙主义立场。以鲁迅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接受为视角,可以看出,民族国家意识与个人主体意识的融合,关心国事民瘼、救亡图存与关注个体存在的意义之间的张力及此消彼长,启蒙主义的创作思想与现代主义艺术意识之间的紧张关系,构成了鲁迅现代意识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李冬木[4]2014年在《留学生周树人周边的“尼采”及其周边》文中认为在鲁迅与尼采这一研究框架内,本篇做了两点尝试,一个是研究视点的调整,把由后面看的"鲁迅",调整为从前面看的"周树人",由前向后看"尼采"在从"周树人"到"鲁迅"过程中的伴同轨迹及其影响;另外一点是确认清国留学生周树人面对的到底是怎样一个"尼采"。就方法论而言,本篇片导入了"周边"这一概念,在把"尼采"作为留学生周树人周边要素考察的同时,也探讨"尼采"的周边及其它们带给周树人的综合影响。而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包括本篇在内,目的在于通过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来较为清晰、翔实地描绘出留学时期的周树人是怎样借助周边的"尼采"及其相关资源完成关于"人"的自我塑造。基本观点是,所谓"立人"即从周树人的自立开始,这是后来的那个"鲁迅"的起点。

修斌[5]2006年在《论鲁迅接受尼采过程中“精神的”特征》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初叶是尼采思想传入中国的早期阶段,鲁迅、梁启超、王国维是当时介绍尼采思想的主要人物,他们了解尼采的渠道主要来自日本。如同日本当时对尼采有不同的理解一样,鲁、梁、王对尼采的态度也具有不同的特点。鲁迅在接受尼采过程中明显地体现出“精神的”特征。之所以这样说,除了在把鲁迅与他人比较中能够看到其独特性外还在于:鲁迅特别重视尼采思想中主观的、精神的内容;在鲁迅那里,“精神”和“个人”一样构成了“物质”、“多数”的对立物;鲁迅的“个人”和“精神”是表与里的关系;鲁迅期待精神界之战士出现,用“精神”破“和平”、“萧条”,建立“人道”、“人国”。

孙海军[6]2013年在《鲁迅早期思想的“主观主义”倾向与晚清学术思潮》文中研究表明鲁迅日本时期的几篇文言论文均表现出对于“主观之内面精神”的置重,并在绍介西方新神思宗思想家时提出所谓的“主观与意力主义”。长期以来,关于鲁迅早期思想的研究,论者更多瞩目于鲁迅所试图介绍、引进的西方资源,但在笔者看来,西方资源固然是青年鲁迅思想建构的一种路径,但并非唯一路径,更不是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基于此,论文试图在尽可能敞开晚清语境(主要从学术与思潮两方面)的基础上,来探寻鲁迅早期思想的“主观主义”倾向是如何生成的,对于构筑鲁迅思想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引论部分从“主观主义”这一概念入手,首先厘清这一概念在中国近现代语境中的确切所指,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所谓的“主观唯心论”实际上是宋明以来近世中国学术思想的一种重要支流,晚清语境以及青年鲁迅所表现出的“主观主义”倾向正是对这一脉思想的传承。然后分别从学术和思潮两方面来勾勒晚清语境所凸显出的对于个体主观精神的发现、高扬甚至信仰这一时代共相。正文首先采用关键词梳理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指出青年鲁迅思想中的确存在着“主观主义”倾向这一事实。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以“精神”、“心力”—“意力”、“自性”为中心范畴,来具体分析鲁迅早期思想的“主观主义”倾向与晚清学术思潮之间的若干关联。“精神”是鲁迅早期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这部分主要谈两个问题,即青年鲁迅与庄子的“精神”相遇以及晚清语境中精神动力论的进化论思潮对鲁迅思想的影响;“意力主义”虽然源于西方,但是晚清以降陆王心学的复兴,特别是始自龚自珍的对于“心力”的推崇,却构成青年鲁迅接受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西方唯意志论思潮的潜在语境;源于佛教的“自性”观念在晚清佛学复兴的时代语境下通过章太炎“依自不依他”的原则极大影响到青年鲁迅,并成为其“主观主义”倾向最终生成的一种思想资源。结语部分则简要阐述了鲁迅思想的“主观主义”倾向对于中国现代性进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朱康[7]2011年在《“二十世纪文明”对“十九世纪文明”的扬弃——论早期鲁迅的文明观与现代观》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是一个资产阶级的世纪,在20世纪初登上思想舞台的鲁迅,从一开始就有着终结这一世纪的明确意识。他将"十九世纪"理解成由"物质"与"众数"这两个方面所构成的文明类型,在与"十九世纪"正相反对的意义上,以"非物质主义"与"个人主义"为基本原则,做了一个构造"二十世纪文明"的思想尝试。在鲁迅的视野里,"二十世纪文明"将摆脱"十九世纪文明"所形成的"客观梦幻之世界",而展开为"主观与自觉之生活"。

王娴[8]2017年在《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探析》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对留日时期鲁迅的民主观作思潮史研究。留日时期鲁迅的民主观是其早期“立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他于1908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中。留日时期鲁迅的民主观受到多方思想的影响:一方面,留日时期鲁迅对民主的认知和思考没有脱离二十世纪初期国人探讨民主问题的大语境,与章太炎、孙中山、严复等人的思想在一些方面具共同的关注点和相似性;另一方面,留日时期鲁迅的民主观与西方近代思想发展史中的很多时代思潮具有直接关联,譬如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十九世纪末“新思神宗”思潮等。基于对多方思想资源的汲取和利用,留日时期鲁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主观。本文将留日时期鲁迅对民主观的独特思考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偏至论》为中心,围绕对此时期鲁迅民主观思想来源的考察,论证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的独特性。有关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研究领域。二十世纪叁十年代已有研究者开始触及这一论题,但直到九十年代关于此论题的专题研究才相继出现。总体说来,研究界关于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的研究分为叁个阶段:分别为滥觞期,即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研究;发展期,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深化及拓展期,即九十年代以后的研究。综揽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尚未出现从观念史视角考察鲁迅民主观的研究,故本文拟在观念史研究的范畴下对留日时期鲁迅的民主观进行论析,以期进一步补充和丰富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的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绪论包括叁方面内容:一、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二、概述本论文所选议题的先期研究成果;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梳理和阐述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产生的历史语境。后叁章则主要围绕《文化偏至论》,并结合具体历史语境探讨留日时期鲁迅关于“民主”的思考汲取和利用了哪些中外思想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的独特性。现将各章简述如下:第一章《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产生的历史语境》:该章分别从世界语境和中国语境两方面入手,梳理和阐述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产生的历史语境。论证留日时期鲁迅的民主观一方面处于二十世纪初国人探讨民主问题的大语境之中,与当时思想界先进人士有某些共同或相似的关注点,另一方面又从西方近代思想发展史中的很多时代思潮中汲取养料,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第二章《批判“立宪国会”论者:与西方渐进、调适民主观的异同》:该章第一节主要通过整理国内外学人对西方民主传统的界定与划分,并结合西方英国式和法国式两种自由主义传统,分析西方渐进、调适民主观的涵义。第二节重点论述鲁迅在批判“立宪国会”论者时对西方渐进、调适民主观的迎拒。第叁节简要分析世纪初国人批判宪政体制、议会制度对鲁迅的影响及鲁迅与他们的不同。第叁章《对“众数”、“多数暴政”理论问题的沉思:与法国自由主义者贡斯当、托克维尔的契合》:该章主要以法国自由主义者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为例,论析留日时期鲁迅对法国大革命的沉思与法国自由主义者反思法国大革命的契合之处。第四章《“重个人”:鲁迅解决“多数暴政”、“众数”难题的方案》:该章首先承接第叁章研究思路,由阐述法国自由主义者贡斯当与托克维尔针对“众数”、“多数暴政”难题的对策,引出鲁迅针对该难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即“重个人”。其次,围绕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对“重个人”思想的论述,探析鲁迅的“重个人”观与尼采的“大政治”思想和“超人”观的联系。结语主要总结全文,阐述本议题的研究价值,并对本议题有待继续发掘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研究综述》:该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梳理和阐述二十世纪叁十年代至当下,研究界有关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的研究成果。

李明信[9]2010年在《鲁迅与李光洙文学观比较》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中韩两国现代文学史的两位巨擘——鲁迅和李光洙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发现同为东亚的中韩两国在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异同。论文主要有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介绍选题的缘由、研究的价值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主要研究鲁迅和李光洙对现代文化思想的接受。现代文化思想分为西方的文化思想、日本的文化思想、东亚细亚的现代主义思想。第叁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主要研究鲁迅和李光洙民族观和文学观的比较。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叁章,也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对二者的“成长小说”、女权主义思想、历史小说、乡土文学观、知识分子形象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对比分析了鲁迅和李光洙的思想价值和文学史地位。第六部分是论文的结语,以“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发轫者”来概括总结鲁迅和李光洙在各自国家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高力克[10]2018年在《从尼采到马克思:鲁迅的思想转变》文中研究指明鲁迅的尼采式"反启蒙的启蒙"的个人主义具有启蒙与反启蒙的两歧性以及"排众数"与"觉民众"的内在紧张,其以"超人"为典范的"立人"理想难免带有浪漫主义审美乌托邦的虚渺。五四以后,从《娜拉走后怎样》起,鲁迅开始疏离尼采及其早年任个人、重精神的启蒙主义,并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与尼采的个人主义位于现代思想光谱的左右两极,作为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者,他们都提供了各自矫正与补救现代性的方案。鲁迅是一个启蒙者和现代性批判者,他批判"至偏而伪"的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而冀望于20世纪新文明。当鲁迅的尼采式个人主义幻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提供了可替代的人类解放的新理想。

参考文献:

[1]. 鲁迅与尼采的个人主义[D]. 王颖. 河北大学. 2003

[2]. 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 王学谦. 吉林大学. 2011

[3]. 鲁迅的现代意识(1906-1930年)[D]. 黄佳锐. 暨南大学. 2014

[4]. 留学生周树人周边的“尼采”及其周边[J]. 李冬木. 东岳论丛. 2014

[5]. 论鲁迅接受尼采过程中“精神的”特征[J]. 修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鲁迅早期思想的“主观主义”倾向与晚清学术思潮[D]. 孙海军. 苏州大学. 2013

[7]. “二十世纪文明”对“十九世纪文明”的扬弃——论早期鲁迅的文明观与现代观[J]. 朱康.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8]. 留日时期鲁迅民主观探析[D]. 王娴. 河南大学. 2017

[9]. 鲁迅与李光洙文学观比较[D]. 李明信.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10]. 从尼采到马克思:鲁迅的思想转变[J]. 高力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标签:;  ;  ;  ;  ;  ;  ;  ;  ;  ;  ;  ;  ;  

鲁迅与尼采的个人主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