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中医医院 儿科 湖南常德 415300
【摘 要】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其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并予以其相应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小儿腹泻;疗效;护理
小儿腹泻是有多种因素和多种病源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中包含肠道内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等感染因素,以及饮食护理不当、过敏性腹泻、原发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气候因素等非感染因素[1]。本研究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其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满足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排除患儿中存在细菌性痢疾、症状性腹泻、伪膜性肠炎和霍乱的情况,并且排除存在胶贴过敏史的患儿。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21例,患儿的年龄在5个月~4岁,平均年龄(2.140.83)岁,病程在2~8d,平均病程(4.261.14)d,其中9例患儿中度脱水,11例患儿轻度脱水,20例患儿未出现脱水现象。试验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8例,患儿的年龄在4个月~4岁,平均年龄(2.080.79)岁,病程在1~7d,平均病程(3.951.02)d,其中11例患儿中度脱水,8例患儿轻度脱水,21例患儿未出现脱水现象。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等基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其中主要是对患儿的脱水症状进行纠正,采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其中抗生素主要是头孢曲松,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病情对药物的用法和用量进行调整,并同时使用微生态疗法对患儿进行治疗。
1.2.2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方式进行治疗,并且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其中中药穴位贴敷的药物组成为白胡椒3g、丁香和吴茱萸各5g,苍术20g,取药研磨成细粉后将1~2g粉末用水调制糊状,对患儿脐部进行清洗后将药物纳入脐中并使用敷贴对其进行固定,按照晚上贴早上取的方式贴敷10h。
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其中在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中药穴位贴敷的目的和方法,并对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叮嘱,并且在用药前仔细观察患儿脐部周围是否存在皮肤破损的情况,在确定脐部无皮肤破损后方能用药。为患儿敷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面部表情和情绪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在患儿出现哭闹时要及时查找原因,确定是否与药物的刺激作用相关并采取相应措施。若敷药后患儿出现明显的皮肤红肿,需要立即停止用药。在患儿睡觉的时候要尽量保证药物的牢固性,避免患儿因翻身而导致药物掉落的现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其中患儿治疗后大便性状和次数均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则判定为治疗显效;患儿大便性状和次数明显改善,并且各项生命体征明显好转,则判定为治疗有效;患儿治疗后大便性状和次数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则判定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患儿在发病后会导致其正常生长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患儿身体受到严重损伤。根据临床上对小儿腹泻的研究,患儿在发病后经常会出现呕吐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呕吐咖啡色液体,并且患儿会表现出明显的腹泻频繁、食欲低下和大便异常甚至是少量血便的情况,对患儿的正常生活和成长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将小儿腹泻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根据病因将其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2]。
临床上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涉及很多方面,其中主要是遵循继续进食、合理调配、维持营养的基本原则,然后对患儿的水、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并使用抗感染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然后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采取对症治疗的措施,防止患儿出现其它并发症[3]。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主要是通过将药物贴敷于患儿的肚脐,由于脐部皮下脂肪较少,药物能够迅速渗透到毛细血管中,通过对患儿神阙穴的刺激而产生作用。方中吴茱萸能降逆止呕、温中止痛,苍术能健脾燥湿,丁香能降逆温中,白胡椒能止痛散寒,各种药物进入患儿体内后促进其肠胃的消化,达到治疗的目的[4]。
本研究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护理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梅.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20:1837-1838.
[2]邓正琼.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02:203-205.
[3]徐仁美.中药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J].黑龙江中医药,2015,06:54-55.
[4]范丽琴,李海潮.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9:204-205.
论文作者:李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穴位论文; 中药论文; 药物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程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