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布鲁氏菌病(简称为布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经常发生感染,而以牛羊的布病对人和畜牧业危害最大。本文分析了石嘴山市布病的疫情现状,分析疫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254-02
布鲁氏菌病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人感染后反复发作,人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肌肉疼痛等,病期可长达数日、数年、甚至几十年,严重的丧失劳动能力,威胁着广大群众的健康[1]。牲畜患病可产生流产、死胎、不孕、睾丸炎等症状,对养殖业的生产造成影响。
1.石嘴山市布病疫情现状
上世纪60年代布病在宁夏流行较重,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国家“布病控制区”的标准,1980-2003年石嘴山市无布病病例报告。但自2004年石嘴山市惠农区出现一例布病病例后,石嘴山市布病疫情呈现持续增长并不断蔓延的趋势,上升势头迅猛,防控形势严峻。布病不仅严重危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2.布病疫情回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 养殖业发展迅速,牲畜流动频繁,控制措施执行不力:
养牛羊是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牛羊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不断增多,为更新品种,养殖户经常需要从异地购进牛羊,不可避免地引进了布病阳性牲畜,为布病在人畜间的传播增加了机会;另外,养殖户交易频繁,病畜任意流动,传染源范围不断扩大,造成新疫点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畜间免疫措施不到位,免疫率低
由于布病不是国家强制免疫项目和政府补贴免疫项目,饲养户通常只重视经济利益,不愿承担免疫费用,导致多数牲畜未能得到有效的抗体保护。
2.3 布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
群众对布病的防治知识严重缺乏,根本意识不到布病对人的危害性,没有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人和家畜共居一室、共用一盆、接产不带手套、接产不洗手、流产及污物乱扔、畜栏不消毒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大大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在患有布病的人群中,仍是以养殖场或屠宰场和乡村兽医占有比较高比例。
3.布病的防治措施
3.1 消灭传染源
对从未发生过布氏杆菌病的羊群,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引进的羊只须并在隔离条件下检疫,确定无感染后方可引进,非安全区更需进行严格检疫,发现带菌者和病畜,及时隔离或淘汰。
3.2 切断传播途径
(1)布病家畜的流产物、阴道分泌物、乳汁、肉类、皮毛、尿、粪便及被污染的土壤、水、饲料等均可含用布氏菌,其中流产物是造成布病流行的主要传播因子,这些传播因子可以通过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等多种途径传入人体,造成布病的发生和流行。所以要同时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对畜群按期进行检疫、免疫、改善畜舍条件,搞好定期和不定期消毒工作。(2)淘汰疫畜或阳性畜。不管是为控制布病疫情或者为预防人间布病发生,淘汰疫畜(或阳性畜)都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布病是不传人的,人的布病来自于疫畜或阳性畜。所以不管是为控制布病疫情,或是预防布病发生,都必须执行淘汰措施。(3)消毒。畜群每次检疫,检出阳性病畜后,必须对其污染的圈舍、用具等进一次严格消毒。对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应妥善处理。病畜的粪便应堆集发酵处理,病畜进行无害化处理
3.3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又称为特异性预防。这个措施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措施。
3.4 搞好自身防护
布鲁氏菌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感染人,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不愈,造成关节炎、腱鞘炎、睾丸炎、乳腺炎、子宫内膜炎,孕妇发生流产。因此,养殖场内的职业人员要养成保护自我的习惯,在场内工作要穿工作服、胶靴、围裙,戴帽子、口罩、胶手套,工作后要煮沸消毒各种物品,或经消毒剂处理10分钟后再使用。处理流产物时不要麻痹大意,一定要进行严格消毒。
3.5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各地区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单、漫画等多种形式,对各类人群,特别是职业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群众真正了解到布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切断传播途径,增强疫情观念。
【参考文献】
[1]周红英.羊布病的危害性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4,10(11):130-130.
论文作者:叶静丽,王新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石嘴山市论文; 布鲁氏菌论文; 阳性论文; 免疫论文; 措施论文; 牲畜论文; 疫情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