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工业化道路及其经验教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非论文,经验教训论文,道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南非是非洲大陆53个独立国家中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1994年南非的国民生产总值为4221.92亿兰特,居非洲各国之冠,约占整个非洲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3,周边10个国家总和的3.5倍。同年,南非的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386.85亿兰特(含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和水等部门)[①],超过撒哈拉以南黑非洲国家工业产值的总和。其中南非生产的钢是整个非洲产量的83%,生产的煤占整个非洲的97%,发电量占非洲的50%。南非占非洲大陆半数以上产值的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化工、重型机械等。南非国民的人均收入在1992年已达3030美元,同葡萄牙、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相当,已挤身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因此,回顾南非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总结其发展经验和教训,这不仅是全面了解南非这个特殊国家的需要,同时,对那些具有与南非类似发展条件的亚非国家或地区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南非的工业化要晚开始约250年,它发端于19世纪下半期的“矿业革命”。
186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奥兰治河畔的一个荒凉的河滩上发现了首枚钻石,此后不久在金伯利附近发现了世所罕见的钻石富矿。1886年又在今天的约翰内斯堡附近发现了更具有诱惑力的金矿。钻石、黄金的先后发现与开采,彻底改变了南非的历史命运,使南非经济从一个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农牧业经济迅速走上了工业化发展道路。
首先,矿业的开采吸引了大批的劳动力。这不仅从欧美国家吸引来了数以万计的白人寻宝客,而且把更多的黑人从传统的部落社会吸引到了现代的资本主义工业体系中,充当一线的矿工。到19世纪90年代末,仅金矿就雇用了近10万名黑人工人[②],到1910年更增加到22万多人[③]。大批黑人离乡背井到白人矿山、城镇谋生,加速了南非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动。但是,由于这些黑人工作一定时期后即返回故乡,属于季节或流动劳工,因此,他们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黑人无产阶级。
其次,钻石、黄金的发现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也带来了欧洲工业革命后出现的许多高新工业技术。南非矿业开采所需的资金最初几乎全部来自海外,尤其是金矿业开采难度大,需要巨额的资金,只能依赖英、美、德、法的一些大公司,其中伦敦的罗思柴尔德家族是最大的投资者,仅在1889年就投入资金达1200万英镑。这导致南非的矿业只经过很短的自由竞争阶段,便步入大公司垄断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罗得斯的矿业同业公司、罗宾逊集团、巴尔纳托集团、拜特集团等几个大集团通过收买或控制的手段,完全垄断了南非的黄金生产。在威特沃特斯兰德(一般简称兰德)发现的金矿埋藏深且品位低,黄金与矿碴之比约为1∶35000,为了获得巨额的利润,资本家们被迫从欧洲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坑道承压、深井爆破、通风和排水等采掘技术,以及麦克阿瑟—福雷斯特的氰化法选炼黄金的技术,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被高薪聘请到南非。这就使南非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便享受到欧洲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南非与欧洲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
第三,矿业生产使南非崛起了许多新的城市,如金伯利、兰德、约翰内斯堡等,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在矿业开采前,今南非境内的最大城市是开普敦,1865年有28457人。矿业开采后,南非城市发展的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其中以约翰内斯堡发展最快。它原是一块荒芜之地,1886年在无数掏金者塔建的帐蓬的基础上发展成一座现代的矿业城市,1890年已有人口2.6万人,1900年增至15.5万人,到1910年已达23.7万人,[④]从此成为南非最大的城市。现今南非其它的一些工业城市也基本上都是在矿业大发展时期建立的。
矿业生产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直接带动了南非制造业的发展。为满足城市人口消费的需要,食品、饮料、陶器、制革、服装等日常用品的生产厂家应运而生。同时,还出现了生产甘油炸药、某些矿业机械、矿靴和制砖、制瓦等行业。1890年,各种工厂已有530个,1904年,制造业产值达2000万英镑[⑤]。不过,此时的制造业同采矿业和农业相比,显得规模狭小,占居次要地位。直到1911-1912年,制造业在南非国内生产总值中只占6.7%,而采矿业和农业分别占27.1%和17.4%[⑥]。
从1867年发现第一颗钻石起,经过短短20余年的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南非矿业的产值(含同期煤炭开采的价值)已超过传统的农业产值,南非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延续了数百年的农牧经济转化到以采矿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1886-1890年,南非钻石和黄金的出口额首次跃居首位,达800多万英镑,进入20世纪初,二者的出口额已占全国总额的80.3%。
1910年南非联邦政府成立后,矿业继续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如一直照此发展下去,南非或许同亚非拉许多资源型的殖民地一样,工业化显得很不健全。因为一旦矿产资源枯竭或国际市场价格飞跌,这种类型的工业化水准便会随之急转直下,陷入困境。只有以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工业化才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南非从20年代起正是走上了这样一条工业化道路,这是它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第一次调整。
二
南非工业化从采矿业向制造业转变,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穷白人”的就业问题。到20世纪初,南非的白人总数已超过100万。那些有一技之长或有一定资本的白人在南非工矿业大发展的年代,绝大部分都发财致富,挤身于社会的中上层。相反,那些既缺乏现代生产技能又投资无本的白人,主要是英布战争后那些弃农流入城市、矿山的阿非里卡人[⑦],逐渐沦落为社会的下层,他们碍于自己天生的一副白人面孔,不愿从事又苦又累的体力劳动,因此他们的生活处境往往比黑人还要悲惨。到一战结束时,这种“穷白人”约有20~30万人,几乎占白人总数的1/8[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他们成立了各种组织,从1913年起就不断举行游行和罢工活动,在1922年达到高潮。这一年3月,他们宣布实行全国总罢工,并组织“民团”占领了兰德地区除博克斯堡和约翰内斯堡市中心之外的所有警察局。这次武装罢工遭到史末资政府的严厉镇压,死伤1000多人。但是,在随后的1924年大选中,史末资领导的“南非党”却因为此次镇压而遭到失败,主张维护白人工人利益的赫尔佐格上台执政。赫尔佐格的上台也同时标志着南非制造业大发展时期的开始。
赫尔佐格政府采取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措施包括:(1)通过立法形式,为制造业提供大量廉价的黑人工人,并保证白人工人的优越地位,减少劳资纠纷。在赫尔佐格执政的15年里,破记录地先后颁布了30多项带有种族歧视的法规,它们规定:黑人无权成立工会和举行罢工,而白人有权成立工会,且有权同雇主联合成立工业委员会,作为解决白人劳资间纠纷的仲裁机构;将雇佣劳动分为“文明劳动”和“不文明劳动”两类,黑人只能从事大量非技术性的“不文明劳动”,即那些粗活、重活,属技术性工作的“文明劳动”只能由白人担任;已从事熟练工作的黑人要调离,由白人代替;“文明劳动”和“不文明劳动”的工资额需严格分别支付,前者的工资隐含对白人的经济补贴,后者的工资非常低微,且不对最低工资额作任何规定。
(2)实行保护性关税,促进稚嫩的民族工业发展。1925年通过《关税法》,结束长期执行的对国际贸易放任自由的政策,大幅度提高关税,迫使一些原来依赖进口的商品改在当地生产,对服装、印刷材料、纸板箱、水桶、熏肉、糖果、奶酪等进口商品课以重税,使它们的价格不能低于本国同样的产品,并且对一些原先不需要纳税的商品,现在也需交纳关税。
(3)有计划地利用国家资本,对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但投资多利润薄的工业企业,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例如,1928年政府投资700万兰特在比勒陀利亚建立了“南非钢铁公司”,此前南非的私人资本曾几度努力,试图利用当地的煤、铁资源建厂,但都失败。南非钢铁公司在1934年4月炼出第一炉钢水,到1939年已生产出南非所需钢材的38%,年产钢达34万吨,为南非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政府还鼓励外商和在南非的大矿业资本家投资制造业,在具体操作上给予政策扶持。
因此,南非政府在20年代的经济调整,不仅使工业结构从以矿业为主向制造业为主发展,同时,它也是该国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向政府干预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
结果,从20年代中期开始,南非的制造业迅速兴起,建筑、动力、化学和机器制造业相继出现。1924-1925年在制造业中的就业人数为115000人,4年后增加到141000人。进入30年代,正当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工厂纷纷倒闭之时,南非却呈现另一番景象,各种各样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1938-1939年,工厂的数目已增加到8640个,比1932-1933年增长了32%,受雇工人增加了77%,产值净增110%[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2%,与农业、矿业所占比重的13%已很接近[⑩]。到30年代末,“穷白人”问题已基本解决,实现了赫尔佐格政府的初衷。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赫尔佐格因同情德国而受到议会反对,被迫辞去总理职务。其继任者史末资利用战争之机,进一步发展制造业。首先是满足盟军需要,大力发展军需工业,从无到有,生产出装甲车、大炮、枪支、弹药、军服等军事用品。军需工业很自然地又带动了建材、机械、化学用品、电器、纺织品等生产的迅速发展。另外,欧洲和北大西洋上的激烈炮火基本上割断了南非原有的工业品进口的渠道,迫使南非的制造业门类更趋多样化。到1945年战争结束之时,南非的工厂数已增加到10877家,制造业的产值与1939年相比增长了116%,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跃居第一位,占19.9%,超过了采矿业的14.4%(11)。至此,南非的工业结构完成了由采矿业为主向制造业唱主角的转变。
战后南非的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1946-1950年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9.1%,1950年为7.5%,1955-1960年为4.5%。1960年制造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21%,而矿业和农业分别降为14%和12%(12)。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在50年代中期,南非制造业的地区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主要集中在西开普、伊丽莎白港—埃滕哈赫、德班—派因敦和南德兰士瓦四个地区。西开普地区包括开普敦及其邻近城市,主要有纺织业、服装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酿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等;德班—派因敦地区是南非新兴的工业区和港口区,拥有发达的纺织业、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冶金业等;南德兰士瓦地区是南非最重要的工业区,其面积虽然只占全国的3%,但产值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主要有食品加工、服装、化工、重型机械、冶金和各种高科技产业,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弗里尼欣、索韦托、旺德比尔帕克等著名城市均在该区。另外,由于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也加速了南非的农业机械化过程。
进入60年代,鉴于长期奉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战略已取得很大成效,继续执行已不再是当务之急,南非制造业内又出现了部门调整,开始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炼油、采矿设备、机械制造和军火工业等重化工业,并兼顾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等高科技工业。南非经济第二次战略调整的序幕由此拉开,开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在1919年,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轻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是56%,此后逐渐递减,1951年为45%,1970年是38%,1976年又降到36%。同期,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节节上升,分别为40%、49%、53%和58%(13)。到70年代中期,南非的机器制造业已有长足进步,已能提供国内工业设备需求量的80%。此时,南非不仅是非洲,同时也是整个南半球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工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以上(14)。
在政治上,随着工业化的步步深入,南非也从一个分散的白人殖民地走向一个统一的、独立的共和国。在19世纪中叶,今南非地界出现了互不隶属的4个白人殖民地和一些黑人酋长领地,彼此极少往来,过着闭塞保守的生活。然而,矿业的发现和开采首先打破了政治疆界,人员往来和商品、资金的流通使这些地区在经济上逐渐连为一体,世纪之交的英布战争不仅是一场对工业化成果的争夺战,同时也是经济一体化在政治上的反映。1910年英属自治领——南非联邦成立。又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南非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从矿业经济向制造业经济的转变,绝大部分工业制成品已能在国内生产,羽毛渐丰的南非终于在1961年宣布退出英联邦,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独立共和国。因此,南非国家的演变事实再次印证了一国政治地位的变化是与它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的。换一种角度讲,没有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工业化,就没有今天的南非。
三
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南非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工业成就,除了得益于丰富的矿产资源、西方资本的不断输血这两条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与其国家政权的运用得当密不可分。
一是及时调整工业发展战略。一战结束以后,面对农矿等原材料价格下跌,大批白人走出农场而失业,南非政府在1924年作出了大力发展制造业的举措,采取进口替代政策。在制造业取得普遍发展后,60年代初又对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先发展汽车、炼油等重化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工业过渡。到了80年代,南非政府根据国际市场上的结构性变动,彻底放弃了长期执行的进口替代战略,改行出口导向的新战略,积极鼓励工业制造成品的出口,尤其是那些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以增加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同时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的工业。
二是政府直接参预经济活动。作为英国前殖民地之一,南非没有继承英国长期奉行的经济放任政策,而是积极参预,甚至建立国营企业。早在1923年,史末资政府就成立了第一家国营公司——供电委员会。1928年成立了第二家国家企业——南非钢铁公司。1940年又成立工业发展公司,该公司除了为工业发展筹集资金和提供指导意见外,而且在矿业、制造业不少公司中拥有全部或部分股权。1950年先后成立了“磷酸盐开发公司”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公司”。1982和1985年又分别建立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二厂与三厂。在投资办国营企业的同时,南非政府也与国内的私人资本合办准国营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兴办的这些企业都是一些投资长、见效慢,私人资本不愿投资的大型项目,但它们又是提高国家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所必需建立的基础工业,并且这些企业在建成后一般按私营企业的经营原则进行管理,参与市场竞争,不受任何特权保护。
当然,南非的工业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至少在下列两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
第一,工业分布严重不均。南非工业主要集中在前述的四个地区,这四个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占全国城市人口的80%,拥有工厂数量占全国工厂数量的73%,产业工人数量占全国的76%。1975年,南非工业产值的81%来自这四个地区(15)。就制造业而言,集中的程度更高,仅在这四个地区的大都市及其郊区(共占全国总面积的3%),在1982年,就集中了全国制造业产值的76.1%和从业工人的74.1%(16),其中比勒陀利亚—威特沃特斯兰德—弗里京三角地带集中了全国近半数的制造企业。
这种过分集中的状况,一方面给这些地区本身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就业、住房、教育、社会服务及供水等方面的严重困难;另一方面也严重制约着南非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全国的稳定。它实质上是一种种族主义经济区划的客观反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早在50年代南非政府就提出“边区工业”政策,1960年又成立一个“工业布局常设委员会”,直到1991年5月政府还提出新的“区域发展计划”,但都见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奉行的种族歧视政策未变。
第二,工业化过程中打上的种族歧视烙印越来越制约南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工业化起步,即矿业发现和开采时起,黑人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初在矿山劳动的黑人并非全部自愿而来,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为了挣得需向政府交纳的各种税收而被迫前来,来了后所挣得的工资又极其微薄。1924年赫尔佐格执政后,各种不公正待遇被法律化,黑人连从事熟练工作的权利都被剥夺。在工业化初期,政府推行的种族歧视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带有南非特色的资本原始积累方式,大量廉价的黑人劳动力降低了工业成本,便于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但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高度时,这一制度就成了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因为扩大生产是与扩大消费相联系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黑人长期生活贫困,必然要制约南非国内的消费品市场,尤其是耐用品的市场。南非制造业生产单位多而规模都较小正是这种状况的反应。进入80年代,南非的经济出现停滞不前,除了政治因素外,市场制约是其重要原因。从这点上讲,90年代初,德克勒克政府废除种族隔离制度,进行政治民主化,是南非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的必然要求。以曼德拉为首的非国大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胜利,正是符合经济规律的逻辑结果。
注释:
①South Africa Ycarbook 1995,PP.216-217.
②Wilson,Labour in the South African Gold Mines,Cambridge,1972,P.70.
③Hobart Houghton,The South African Econom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P.110.
④Mitchcll,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Macmillan Press,1982,P.66.
⑤Saunders od.,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South Africa,London,1983,P.104.
⑥Oxford History of South Africa,Vol.Ⅱ,P.18.
⑦Afrikaaner,荷兰语,意为“在非洲本土出生的人”。主要由荷兰人为主的早期白人移民后裔构成,原称布尔人,具有强烈、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
⑧Oxford History of South Africa,Vol.Ⅱ,P.25.
⑨Hobart Houghton,The South African Economy,P.118.
⑩Jill Nattrass,The South African Economy,Capc Town,1988,P.25.
①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南非经济》,时事出版社,1994年,第30页。
①②Jill Nattrass,The South African Economy,P.25.
①③同上,P.170.
①④根据South Africa Yearbook 1995计算,1994年约占40%。
①⑤Jill Nattrass.The South African Economy,P181.
①⑥South Africa Offical Yearbook 1989-1990,P.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