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和华尔街在较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华尔街论文,硅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Facebook跌破发行价是当下华尔街最热门的话题。跟这一事实同样令人回味的是,公司创始人扎克伯格在纳斯达克敲钟时说道:“我就按这个铃,然后回去干活。上市只是里程碑,但我们的使命不是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表面看起来,扎克伯格的自信就来自于Facebook的强大。事实上,与企业实力同样重要的是他拥有的企业控制权。招股文件显示,扎克伯格持有公司28.4%股权,是最大的单一股东。更关键的是,他通过A/B系列股的两类股权结构,拥有了56.9%的投票权,从而牢牢把握住了公司的控制权。
既然控制权在握,资本市场就奈何他不得,乔布斯当年被苹果公司董事会赶走那样的故事也就不可能在他身上重演了。
同样的硅谷戏剧还很多,比如雅虎前CEO巴茨,更早前,惠普董事会以涉嫌性骚扰为名解雇了CEO赫德,这被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评价为“苹果开除乔布斯后最糟糕的人事决定”。
在美国公司史上,资本与企业家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也是资本市场干预公司经营最严重的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在大型公众公司中普遍出现了被称为“伯利-米恩斯命题”的“强管理者、弱所有者”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极为分散,容易导致经理人控制公司,产生短期行为,可能对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机构通过发行“垃圾债券”来对公司进行杠杆并购(LBO),赶走现任经理人甚至创始人,夺取公司控制权。随后再通过重组、分拆、出售资产、大幅缩减成本等手段来偿还债券利息并获得收益。最著名的杠杆收购故事就是《门口的野蛮人》一书中所描述的KKR投资公司并购雷诺·纳贝斯克事件。
由于存在着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的风险,有不少企业家开始选择不上市甚至把公司从股市上私有化回来。比如国内著名快递企业顺丰速递的创始人王卫就表示不愿意上市,红塔集团的创业元老储时健近年种植“储橙”大获成功,也拒绝了机构策划其公司上市的建议。
近期的《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上市公司危机》的文章,提到自1997年起,在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下降了38%,IPO数量从1980-2000年间的平均每年311宗下降到2001-2011年间的每年99宗。文章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的老总们抱怨挑剔的监管者和势利的经理人的组合让关注长期利润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家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这种拉锯和对抗都是良性的。很简单的一个事实论据就是多数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都要好于非上市公司。董事会也不是常常犯傻。比如,苹果的董事会后来还是把乔布斯请回来了,IBM的董事会聘请了郭士纳让大象开始重新跳舞。
只不过二者的力量需要保持必要的平衡。由于私募融资市场的不断壮大,以及股权设计方法的不断创新,企业家们更有可能找到与资本博弈的方法,由此不必选择逃避,可以安全地去资本市场上探险了。
◎Facebook融资历程
2004年6月,Peter Thiel首笔50万美元投资
2005年5月,Accel投资1270万美元
2006年4月,Greylock投资2750万美元
2007年,微软2.4亿美元;李嘉诚追加至1.2亿美元;Samwer兄弟1500万美元;DST2亿美元;Elevation Partners0.9亿美元
2011年1月,高盛与DST投资5亿美元
2012年5月18日上市,募资规模达16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