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理念的最新发展——评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大纲论文,教育理念论文,高中语文论文,语文论文,新修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制定的高中语文教学新大纲,曾于1996年颁发初审稿,1999年又在充分吸纳最近几年语文教育理论界的新思维和新成果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缜密的修订,以崭新的面貌问世并于今年秋季开学启用。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新大纲,是指导新教材编写、使用和语文素质教育实践之纲领,它不但具有宏观指导的高度,且富新旧世纪更替之际语文教育理念演变与发展的时代新意,全方位反映出新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语文教育性质观:从基础工具到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
对于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质,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教育理论家曾作出了明确的定位。早在1942年,叶老就指出国文“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中的一种”(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86页。)。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这方面作了更深入、详细的阐释:“语文是所谓‘公器’,是大家使用的工具”(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 641页。);“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的思想工具”(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8页。)。进入历史新时期,叶老则愈来愈强调语文交际工具性质。对此,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制订的1963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1978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均将语文界定为“基本工具”或“基础工具”,这对于矫正语文教育盲目服从于思想政治教育或附庸于政治宣传的偏颇,捍卫其学科的独立地位,具有历史性意义。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历次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均囿于“工具”说的历史局限而未能突出语文学科的交际性功能,更未能突出其作为大文化载体而对人性和品格的陶冶与发展功能。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对语文性质界定的偏颇终于在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首次得到了纠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这里强调了语文不仅仅单指平面、静态的语言文字,更包括由这些平面和静态的材料所组合成的立体、动态、生生不息的言语流程。应该看到,作为表达的符号体系的语言与作为运用这种符号体系的表达过程的言语,在质地上是有显著差异的。对此,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早已作出深刻的界说: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它不受个人意志支配;言语则是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的部分,它带有个人发音用词造句的特点。语言因其静态、共时、平面诸特点而属认知领域,具有客观再现的性质;而言语则因其动态、历时、立体诸特点而属价值领域,包含了表达主体深具个性气质和精采的独特选择,更具主观表现的性质。而且,伴随着言语过程的深入展开,不断派生出新的语境,而新的语境又不断赋予词语特定的个性甚至是新的生命。这种情形,在人文性很强的汉语交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汉语是必须联系交际主体意识、语言环境、句子表达功能作动态的意念分析的一种形而上的语言。正因为汉语之言语是对学生充满了未知性和趣味性的“语言魔方”,这就构成了汉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受过去历次制订的大纲指导思想的误导,偏重于单纯的传道授知,导致课堂上以知性分析为特征的讲风盛行,以致变相剥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和语感训练的宝贵时机,使他们不能通过对美文之深悟而转化为自身活生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而新大纲提出了“交际工具”一说,必将强化广大语文教师的目标意识,即将静态和物化的书面符号还原成充满作者的脉律、呼吸和汩汩血流的活体。一言以蔽之曰:将美文教活教亮。
其次,新大纲的开首语还强调了语文对广义文化的负载功能,这更是对“工具”说的历史超越。任何一种母语教育,都具有比纯工具更为丰富的内涵,而不局限于个体生命对信息的接受或输出。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所说:“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或字母用法和段落句读的问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注:转引自阎立钦:《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例如母语教育的人文性,就比传统的思想性具有更为宽广的外延,突破了狭隘的政治思想品德的闭锁性。它以人为世界的价值核心,以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形态和意义之尊重为最高价值关怀,超越了疆域、时代和种族诸多隔阂。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文学作品及准文学作品,而众所周知,文学就是人学,即反映了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广阔性、丰富性和深刻性,直接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包括情感、个性、气质等心理品质在内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故语文教育天然地要以人文精神为内核。再如,母语教育的审美性,即在对辐射着美感光辉的优秀作品的涵咏、品味和全身心融合之中,语文课自然而然地进行着审美教育,培养个体对语言美、艺术美、自然风光美和人性人情美的欣赏能力,久之,必将收到怡养性情、健全人格,优化生命质量的特殊功效。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也。总之,从基础工具或基本工具到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是新大纲所呈示的语文教育性质观的新飞跃,标志着我们对该学科教育功能的全方位的清醒认知及其所达到的新阶段。
二、语文教育目的观:从知识中心到能力中心
新大纲特别强调学习主体多层级语文能力体系的形成,以适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时代潮流。这种从传统的知识中心到现在的能力中心的语文教育目的观的蜕变,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没有突破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型教育框架,把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人及其能力这项崇高的教育使命异化和窄化为传授知识,以扩张“知识容器”的存储能量,使原本内涵丰厚、品位高雅的母语教学沦为以复制知识为目的的流水型作业。在教学内容上,讲授者往往以机械化、程式化操作极其残忍地肢解美文,倾力于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割裂了浑然天成的审美意境;诸如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等等,此知识点,彼知识点,最终将横溢着内在韵律、滋味和文势的审美境界宰割成示范于学生的死气沉沉的“标本”。在教学评估上,从考试的题型设计到评估标准,完全摒弃了审美内核和心育原则。标准化数字选择答案,使语言表达的许多形式差异简单地异化为认知的正误,斫伤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这些唯知论之流弊,泛滥成灾,令人痛心。
近年,语文教育界在充分反思的基础上,终于达成了共识:语文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较之于知识传授远为重要。新大纲正吸取了这种以能力为中心的语文教育新理念,从而标志着语文教育新阶段的发轫。新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能力方面,针对传统语文教学惯于作肢解式知识讲授而导致零敲碎打和死记硬背的时弊,大纲很有策略、很有新意地提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这里突出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综合把握,淡化分析性操作,从而为教师突破既往教学中陈旧的知识性框架,试行洋溢着创造性智慧的教育留足了自由灵活、颇具张力的广阔空间。新大纲又鉴于知识型教学中习以为常的机械、琐碎、重复的强制性训练及其对文本、言语流程的反常疏离,很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地要求学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这里显示了重视学习主体在文本框架内对文学语言的感知和积淀,重视语感能力的强化。确乎是语文教育的返本归真。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新大纲从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出发,高悬“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标准。这也是当代发达国家国语教学中所特别注重的,将有效地治愈吕叔湘先生所诊断的语文教学“半身不遂”的老毛病,使21世纪的现代新人真正全面地驾驭自己的民族语言。在写作能力方面,新大纲毫不留情地鄙弃千人一腔、惯于克隆的无我之作,力求所有潜蕴着个性活力和思维活力的写作主体志在“创意”。的确,如果不能将吐纳天地之灵气的自我置于生生不息的言语流程中,作文当无魂矣——无魂之文何异于废纸!这样,新大纲必然要求每个写作主体“养成观察、积累、思考”等习惯,以蓄养其内心深处的“倾吐欲”,一旦笔管伸展,其厚积之才思自当汩汩然来矣!
除了语文能力外,新大纲特别关注发展所有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以体现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这一国际教育新理念。我们充分注意到新大纲所陈述的重要意义:“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并把它列为教学目的之一。《学会生存》指出:“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从书:《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趋势而高枕文赁、不思进取的消极状态,必被标新立异的时代潮流所筛汰。从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来说,教育对自学能力的培养才是一本万利的最佳投资,以此方可启动个体对潜蕴于心灵深处的智力要素和情意要素的永动式自我开发。据此,新大纲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和阅读速度均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量化指标,并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上日程,提出要引导学生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来觅得信息资料。
三、语文教育方法观:从单向接受到质疑创新
伴随着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主体这种重心位移,语文教育方法观必然强调学生从单向接受到质疑创新。这是上述语文教育目的观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体现。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语文教育实践的长远战略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因此,新大纲提出了包括转换学生角色、优化其思维品质、催生其独立的价值判断这一系列必须重视的建设性事项。
第一,新大纲要求从根本上革新传统学生观,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探究。以猎取高分为目标的传统语文教学,因其急功近利而必然本能地视学生为被动、单向接受知识的容器,如仓库一般储存和积累信息;又因学生缺乏自觉追求的意识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这种知识的储存和积累甚至较仓库的摆设显得更为无序凌乱。这样的课堂教学,未能体现以能力为中心的现代语文教育理念。新大纲基于这样深切的反思,要求教师重视教学双方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激发学生强烈的主动学习的兴趣,改变以重复枯燥的训练来霸占学生时间且无情隔断师生心灵交流空间的可悲局面,使师生双方进行语言交流、心灵沟通,从而还课堂以生疑求解的充沛活力,还学生以创造性学习的热情、灵思和勃发才气。
第二,新大纲更深入要求优化学生的语言思维品质,发展其自主独立、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在由教师独自主宰的语文课上,学生唯有以顺向的接受性思维来迎合教师,这种唯师是从、唯书本是从已经成为俯拾皆是的普遍性精神现象,导致学生思想依附、灵魂萎缩、个性压抑。这不但与语文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水火不容,更与教育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如果说教育的价值驭向不是复制过去而是指向未来,那么唯有独树一帜的思维方法和标新立异的思维品质才能与之同向,才能指向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新阶段和新高度。因此,作为承担着开发个体生命语言思维资源之重要使命的语文教育,理当唾弃那种视循规蹈矩、恭顺温驯为优秀品质的传统观念,积极营造浓厚的现代民主氛围,来鼓舞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独特的阐发、评价和质疑,其中包括虽不成熟完善,却闪烁着创新思维火花的一得之见,甚至要满腔热情地激励学生以独立的人格立场和建设性的价值取向来对教师的既定之论作出科学的批评和争辩,形成师生双边心智对流、其乐融融、共享语文教育的现代民主型“师生场”。可以确凿无疑地断言,这种富于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批评及争辩,将对学生以语言为工具的异质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终身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四、语文教育评估观:从闭锁狭隘到多元开放
新大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学评估的具体要求,它突破了传统教学评价那种闭锁、狭隘、僵化的标准,且在评估观念、评估对象到评估方式诸方面皆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新大纲在评估观念上出现了质的飞跃。新大纲强调教学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这是学科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在评估观上的体现,将有助于克服评估中常常出现的泛化和随意化顷向,诸如大而欠当、非此即彼、刚性量化等陈旧评估思维模型,突出作为语文学科必须坚守的鲜明个性。众所周知,传统语文教学评估在价值取向上,常与政治课雷同化;而在操作形态上,又与数理化近似,好用缺乏弹性的所谓标准化试题,完全排斥第三种选择的可能性。如是评估,貌似科学,实质与科学相去何止千里!
新大纲针对教与学双重对象,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独立评估要求。对教师,新大纲一改既往只重结果、忽视过程而使两者隔裂开来的偏颇现象,郑重提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并重的新视角,从而将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置于一种动态背景下予以全面完整的科学观照。新大纲明确反对“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不难理解,教学的终端结果是不能完全复显丰富多彩的整个教学流程的,教师一方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及其效益如何,更不能简单地根据学生一方的卷面分数作出最后的裁断——况且显性的分数指标难以完整呈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乃至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状况,后者更是一种长期而难以量化的综合效应。从这个意义上看,新大纲对语文教师教学的评估标准,将有助于他们挣脱应试教学的强制性羁绊,更加合理地将心力和智慧分布于整个教学流程之中,并在教学的展开中释放出更多的创造性活力。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解放。而新大纲对学生的评估,则立足于“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一种更加宏观、更富于战略高度的评估标准,它将引导语文教育去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运用能力,进而促进他们摈除维持型和复制型学习,张扬个体最可宝贵的创造力,使其审美情操、文化品位、道德素养和思维品格得到和谐、健康、全面的升华,形成一种无愧于承担中华民族现代化历史使命的人格体系。
新大纲要求评估方式作出以鼓励新见解为特征的变革。以往的教学评估偏颇地强调知识记忆,以记忆的多寡和精确程度作为评估学习质量的主要标志。这样必然导致评价方法单一,注重量化分析,多设笔试题和客观题,题型流于繁琐机械且答案拘泥于字面意义,评分缺乏不失原则的灵活性,从而形成了从思想到语言的习惯性复制。为此,新大纲力矫时弊,鲜明地强调“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这就从语文学科的特殊角度充分肯定了试题的多样选择和思维的多种流向。其实,作为迥异于自然科学的人文科学,其思维的弹性空间和多向选择可能性远甚于前者;而以语言文学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育,便天然地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种因不同审美视点和不等审美距离所产生的不同心理感受,反映在教学评估上理当容许具有见仁见智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对此,2000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中的一段提示语正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提供了佐证:“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
五、语文课程教材观:从单调乏味到丰富多样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单向指引下,语文课程设置单一,基本上只有必修课,相配套的语文教材内容索然寡味,内涵不够,审美价值不高,且编排序列不尽合理。这就极大地制约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大纲确认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大语文观,明确提出“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这必然会加速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新体系。新大纲还具体地倡导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专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组织各种文学社团,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这种对语文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将催生可供选择、富有弹性、多元开放的语文课程新结构,即以国家课程必修课为主体,根据各地各校的特色与实际适当补充语文选修课和语文活动课,使志趣多样、禀赋相异的众多学生在广阔的教学空间里主动、灵活地学习与运用语文。这也是完全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的宏观要求的。
在语文教材观方面,新大纲立足于学科特色 ,突出了入选课文的三结合标准,即典范性、审美性和时代性的有机融合:“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这就确保了必修课教材可供含英咀华的基本品味和人文价值。基于对以往语文教材共性多且强、个性少且弱的深刻反思,新大纲格外注重文学教育,明确提出新教材以文学作品为主,比例可达60%。新教材正是据此入选了一大批生气旺盛、有口皆碑的文学作品,诸如徐志摩《再别康桥》、艾青《鱼化石》、余光中《乡愁》、牛汉《华南虎》等,展现了语文教材的新风貌。至于外国文学,新教材在新大纲开放思想的引导下,使各种风格流派的作品兼容并蓄,如《孤独的收割人》(华滋华斯)《变形记》(卡夫卡)、《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等名篇各呈异彩,令人赏心悦目。这样,学生通过文学教材之赏读,当可收到滋润性灵、怡养品德、升华人生境界的审美效应。
总之,今天秋季启用的新大纲及时吸纳了近几年语文教育理论界的新思维和新成果,在语文教育性质观、语文教育目的观、语文教育方法观、语文教育评估观和语文课程教材观等方面体现了语文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成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指南,并将对新世纪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化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