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经济学家论文,启示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49(2006)01-0026-03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坚持理论创新的原则,从现实的经济生活出发,并按照马克思经济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将这一理论不断地向前推进,因而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概括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于以下诸方面:
1.发动转化(或称转形)理论的讨论。作为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方国家不断掀起研究热潮的关于马克思转化程序的研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发动的。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包罗·斯威齐在194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博特基耶维兹的转化解式,在西方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形成了有众多经济学家参与其中的广泛而持久的研究。而斯威齐之所以把博特基耶维兹的转化解式在他的书中做系统的介绍,是因为他认为这一解式提出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必将丰富和完善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而且,他们认为这个转化解式本身也是符合马克思的分析逻辑的,是按照马克思分析问题的逻辑提出问题的。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对于马克思转化程序的探讨不断深入,形成了研究问题的不同思路,其中,有继续沿着博特基耶维兹转化解式思路的研究,例如温特尼兹将博特基耶维兹解式一般化为包括扩大再生产的转化解式;有依照斯拉法体系对转化程序的研究;森岛通夫和凯特弗里斯以迭代方法(马尔可夫链)对转化程序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劳动时间货币表述关于转化问题的“新解释”。在关于转化问题的研究中,不断地推陈出新,表现了经济学家们对理论问题的刻意追求和严肃的科学态度。在这些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或者自己提出新的观点,或者肯定和吸收来自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些都表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精神。
2.应用新的研究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还表现于自觉应用最近数十年中在西方经济学界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工具以及新的研究方法。例如,数理分析方法在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上的应用,表现得十分突出。这表明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走上了精确化、严密化和科学化的道路。可以举森岛通夫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和森岛通夫与凯特弗里斯合著的《价值、剥削和增长》为例,在这两本书中,对诸如价值的决定(包括单一产品生产和联合生产)、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的决定、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马克思的基本定理,以及以迭代方法对转化程序的研究,都进行了严密的数学论证。发表在经济学杂志上的大量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文章,也无不贯穿着数学分析。以致可以说,不懂得数学,是难以读懂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著作的,更不要说研究他们的理论了。
3.推出新的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还在于他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例如,斯威齐和巴兰所写的《垄断资本》就是一本创新之作。该书的主题是“垄断资本条件下,经济剩余的产生和吸收”。“经济剩余”是指“一个社会所生产的产品与生产它们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在解释“经济剩余”的含义时,他们指出:“剩余的大小是生产能力和财富的指标,是一个社会享有多大的自由来完成它给自己树立的任何目标的指标。剩余的组成部分表明一个社会是怎样利用那种自由的:它在扩大它的生产能力上投资多少,它以各种形式消费多少,它浪费多少,是怎样浪费的。”[1] 这是他们提出的一个不同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的概念,是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在说明采用新概念的原因时他们指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在大多数熟悉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人的心目中或许等于利润+利息+利润+地租的总和。诚然,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史》中的一些分散在各处的段落,表明了剩余价值也包含其他项目,例如国家和教会的收入、商品转变为货币时的支出、非生产性工人的工资,但是,一般说来,他把这些看成是次要因素,并将之排除于他的基本理论图示之外。“我们的论点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程序不再是恰当的了;我们希望术语的更换,将有助于实现理论见解的必要转变。”[1]
斯威齐和巴兰所说的剩余的产生和吸收,照他们在《垄断资本》一书中的分析,实际上就是一个收入水平决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现代资本主义大公司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的活动,例如通过确定较高的垄断价格,通过各种销售的努力,通过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加强经营管理,形成了过多的资金和生产能力,即所谓经济剩余有日益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资本家的消费和投资,通过销售的努力,通过政府的民用支出,通过军费开支和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使所形成的过多的资金和生产能力得以吸收。斯威齐和巴兰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经济剩余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而资本主义吸收剩余的能力则相对不足,因此,将不断出现经济萎缩、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对这种剩余的形成与吸收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这种理论创新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以鲜明的时代特征。
4.比较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还常常把马克思经济理论同其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以确认马克思经济理论不同于其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性质,进而阐发马克思经济理论深刻的内涵。这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之处。例如,德赛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把价值理论在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的经济学中的不同作用做了如下的比较分析: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价值理论是提供一个相对价格理论。所有商品的相对价格同时决定,以及生产和交换的商品数量同时决定,是一般均衡分析的中心问题。在古典经济学中,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是表明由有用产品构成的社会财富来反对重商主义者仅仅把贵金属看成具有价值的错误。但是,并非一切有使用价值的商品都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也并不常常由商品同贵金属的比率来决定,而是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相对困难(劳动)。就大规模的工厂出现之前的适当简化的关系而言,所花费的劳动似乎是相对价值的最好的决定因素。财富是由有价值的产品构成的,一些由劳动生产的产品同其他也是由现在和过去的劳动生产的产品就有一种有效的联系。价值理论的另一个作用是同谁获得收入、他们可能如何花掉收入的问题相联系,这就产生了价值、积累和分配的相关性。在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中,企图从当前的劳动投入以及劳动投入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推导出一切商品的价格。总之,价值理论在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作用是为所考察的价格和商品数量结构提供一种解释,二者在方法上的区别在于对静态的资源分配的强调不同。但是,它们都把研究限制在包括劳动的有关商品的生产和消费的经济事实上,为它们定价,确定积累率和技术变化率等等。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价值理论是解释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关键。对马克思来说,价值概念是解释现行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条件的中心,是解释生产力的增长、财富的积累的中心,是解释社会划分为一部分人为生存而劳动,一部分人占有他人劳动的两大阶级的中心,是解释贫富对立的中心。但是,对马克思来说,价值的计算是为资本主义而规定的。同新古典经济学把其模型扩展到一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能的社会不同,马克思的理论强调经济范畴的历史相对性。通过这种比较分析,把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实质更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5.赋予原有理论以新意,或解释了原来没有说清楚的问题。在这个方面,还可以以德赛的《马克思的经济学》一书为例予以说明。关于马克思的等一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概念,德赛认为不但具有理论分析的抽象意义,而且也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他指出,把特殊的具体的劳动按照一个共同的尺度归结于抽象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较为有效的。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有技艺的专门化的劳动普遍消失。这是一个把手艺人降为特殊的活动官能的分工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且从来没有完全实现。在今天的发达经济中仍然有由有技艺的工匠手工制造的产品。但是绝大多数商品并不根据其所体现的特殊劳动进行交换。因此,劳动价值比率既是一种程式,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这就是抽象的、无差别的劳动的范畴不是一种抽象而是一个历史趋势的原因。把抽象劳动范畴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或历史趋势看待,虽然在马克思著作中也有所论述,但没有德赛这里讲得这么清楚,抽象劳动概念在马克思那里更多地具有抽象的理论分析的意义。关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德赛强调马克思指出的劳动力商品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区别于以前生产方式的特点。德赛在分析劳动市场的特殊的商品交换关系时,特别强调阶级关系是劳动市场过程的决定性关系。他指出,重要的是要记住,实际工资的变动过程,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都不是自动的,也不在机制上依赖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它是一个作为一个阶级的工人反对作为一个阶级的资本家的斗争的过程。表明工会的成长、罢工、封闭工厂、立法、政治活动等等的斗争是重要的决定实际工资过程的推动力量。像德赛说的,工资率的决定,或者,实际工资和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差额,在马克思经济学中还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但是,他在这里说清楚了。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关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首先是因为他们不迷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原有的结论,并在深入研究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找到了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向前推进的突破口。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所取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成果,不能不令我们感到钦佩。虽然他们生活在视马克思主义为邪说的资本主义国家,研究马克思主义将要受到种种干扰和责难,却写出了不少富有创意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新著,有些甚至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经典性著作。
因此,为了弥补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方面的不足,应该努力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一方面了解他们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了解其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另一方面,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创新的精神。在科学研究上,重要的是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推陈出新,不迷信,不崇拜偶像,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繁荣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