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泰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现阶段,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执行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质量问题、施工人员素质问题、施工工艺问题等,引发了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比如说管道渗漏、室内雨水积蓄等,影响到了建筑的功能性。针对上述问题,必须予以改进,进行施工技术管理上的优化提升,合理设计管道铺设路线,合理选择管道原材料,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实现施工技术上的优化,合理应用新型施工技术,贯彻节约用水的理念,根据居民用水需求,选择性能优良的新型给排水系统配件。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改进发展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阶段,建筑相关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增长,在这期间,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配套设施建设机制逐步完善[1]。房屋建筑是人们的居住、工作的场所,而水资源则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自然资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与水资源的利用率有着较大的联系。就目前看来,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由于技术及技术管理上的不足,常常会出现管道渗漏的问题,这与施工人员技术操作、管道设计及用材等因素相关,必须予以改进,从技术管理制度、技术内容及施工材料等方面进行创新,切实提高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由于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比如说:①管道渗漏问题。管道连接的密封性以及连接结构的顺畅性,会影响到用水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一般来说管道漏水的问题不常见,但是如果排水管道结构设置不合理,就容易引起管道堵塞,尤其是排泄物通水管道;②室内出现雨水积蓄的问题。设计师没有按照雨水排水量、雨水走势等合理设计管道,导致雨水积蓄于屋面、阳台等地方无法及时排出,且积水难以清除,给居住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③厨卫地漏水封问题。该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地漏水封设计不合理,导致生活垃圾进行下水管道中,影响到排水的顺畅性。
整体上来说,这些问题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具体如下:①原材料质量问题。给排水设备原材料种类众多,缺乏对原材料采购的质量审核程序,导致管道、阀门、水嘴、水箱等给排水构件质量不达标,是引起管道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②施工人员素质问题。施工人员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是比较少的,这导致他们的综合业务水平无法达到相关标准,质量施工意识不足,施工技术执行不到位,影响到工程质量;③施工工艺问题。给排水工程综合性较强,其设计难度和施工难度较大,在设计阶段,缺乏对雨水排出问题、厨卫地漏水封问题的重视,就容易使得整个给排水系统运行不流畅,引起渗漏;而在施工阶段,如若没有做好预留孔洞堵封工作,在给排水管道穿越混凝土板面时,没有严格按照预设计划进行套管,或者是浇捣施工时没有保证管道与周围板面完美契合,也会埋下质量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策略
2.1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提升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高度,不仅取决于基础技术高度,还与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相关[2]。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其技术管理制度应该随着施工技术的更新而不断优化,技术部门应该将现阶段,或者此次工程所用施工技术,作为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明确各类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制定相应的技术应用准则,明确各项施工技术的操作规范性。同时,加强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新型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并提升其质量施工意识,保证技术操作的规范性[3]。
出现管道渗漏的问题,与施工技术管理的不完善有着极大的联系,要想提高给排水工程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①合理设计管道铺设路线,科学规划工程施工方案。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系统的功能合理设计管道铺设路线,并在建筑施工时预留管道通路,在铺设给排水管道时,管理团队应对设计图进行深入研究,编制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管理流程及相应的施工质量标准,加强对于各个管理细节的控制,好预留孔洞堵封工作,在管道穿越混凝土板面后做好浇捣工作,将管道牢牢固定在板面中;②合理选择管道原材料,确保管道材质、口径、型号符合建筑给排水需求。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时,明确居民对于给排水系统的要求,明确居民日常需水量、排水量,确定管道的直径,根据排水性质选择合适的管道原材料,在进行管道铺设时,对管道材料进行审核,严格按照管道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③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前,采取集体培训和施工现场教学指导的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质量、安全施工意识,确保其技术操作达标。同时,加强施工现场技术监管,确保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明确施工技术准则,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及技术标准进行作业。
2.2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上的不足,或多或少都与施工技术这一主观因素有关,也可以通过技术上的优化来弥补。比如说室内出现雨水积蓄的问题,与给排水设计方案不合理有关,可以通过在屋顶等地方铺设雨水排出管道的方式解决,确保雨水顺畅排出[4]。此外,在环保型社会建设阶段,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必须体现出节约用水的理念,现阶段,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存在中水利用率不足、热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进行技术革新,强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计,收集雨水及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优化热水供应循环系统设计,完善消防水池设计。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管道、阀门等给排水配件,这些配件的质量,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批性能优良的节能环保型材料和功能性材料。在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可以根据居民用水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根据生活排水的PH值选择合适的耐腐蚀管道材料,比如说性能较好的钢塑复合管、PE管道以及不锈钢管道等,这类新型管道的使用年限比较长,性能优良,锈蚀老化的几率更低,水流动产生的噪音较小,而且能够保障水资源的正常供应,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在生活用水器具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节水性能好的装置,比如水流量较小的水龙水、冲水量适中的蹲便器水箱以及节水型的热水器喷头等。
3.结语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助长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据统计,自2006年建筑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72%之上,2015年建筑行业总资产达6767.0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91%,在这种行业形势下,建筑施工技术及工艺不断发展,建筑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要求也随之提升[5]。建筑给排水工程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项目,其建设质量会受到原材料、施工规划、施工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该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相关单位应该加大新型给排水功工程施工技术的研发力度,贯彻节约用水的绿色理念,从多个角度上实现技术创新,并加强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盟.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73-74.
[2]谷青云.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40:34-35.
[3]朱克申.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6:147-148.
[4]王宇.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门窗,2016,05:120.
[5]孙建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策略研究[J].河南建材,2016,04:151-152.
论文作者:李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给排水论文; 管道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雨水论文; 原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