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导法测定醋酸电离平衡常数实验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兰[1](2021)在《NiO/SiC异质结的制备及其界面、光电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碳化硅(SiC)具有更宽的禁带宽度,更高的热导率、临界雪崩击穿电场、电子饱和速率等优势,更适合制作广泛应用于高压功率器件、高频器件、紫外探测器(UVPD)、短波发光二极管(LED)和双极型(BJT)光电晶体管等器件。随着SiC器件研究不断深入,考虑到p+-SiC存在的固有杂质不完全电离特性制约着p+n空穴注入比,采用p-NiO/n-SiC异质结替代同质结对其性能加以改善,以期拓展SiC基NiO/SiC异质结在光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潜力。为此,本论文拟从NiO薄膜的制备及表征分析入手,在探索NiO/SiC异质结的界面性质、电流传输机制以及光电特性的基础上,对提出的高响应金属/p-NiO/n-SiC结构的增强机理、动态特性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进行了溶胶凝胶法未掺杂和5mol%Li掺杂的NiO薄膜制备及其特性研究。对比研究了5mol%Li掺杂对薄膜的结晶度、晶粒尺寸、表面形貌、组分及光电性质的影响。实验表明:Li掺杂不会引起NiO的晶格畸变,晶粒大小变化较小,平均粒径皆为20纳米左右;Li掺杂改变了薄膜晶粒的择优取向,由未掺杂的<200>择优取向变为<111>晶向的生长趋势;Li掺杂使得薄膜的光学带隙由3.75eV降低为3.71eV;Li掺杂缩短了费米能级距价带顶的能量差,由0.47eV降为0.23eV,以及提高了载流子浓度,由1.32×10cm-3提高到 4.37×1 014cm-3。2.研究了NiO薄膜Li掺杂机理。化学态XPS分析表明,Li原子占据Ni空位,致使晶格Ni3+还原为Ni2+,引起Ni3+浓度下降,导致空穴浓度减少;Li原子替代晶格Ni2+位置,致使晶格Ni2+氧化为Ni3+,引起Ni3+浓度上升,导致空穴浓度增加。随Li掺杂从0%、2mol%、5mol%、8mol%上升到10mol%,NiO载流子浓度先降低再升高,最后趋于基本不变,其中未掺杂NiO载流子浓度为1.32×1011cm-3,2mol%Li掺杂Ni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最低为 1.3× 1010 cm-3,5mol%Li 掺杂 NiO 载流子浓度 4.37×1014cm-3,8mol%至10mol%Li掺杂Ni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最高为1.39×1015 cm-3。3.探索了p-NiO/n-SiC异质结能带类型、带阶及界面。试验发现NiO/SiC异质结为Ⅱ型能带排列(type Ⅱ),NiO/SiC异质结界面处的价带带阶δEV为1.937±0.023eV,导带带阶ΔEc为2.437±0.007eV;NiO/SiC异质结界面处两侧材料的能带向上弯曲是界面处存在带负电的Ni空位所引起的,其面密度为5×1012 eV-1.cm-2。4.制备并研究了NiO/SiC异质结的光电特性。实验表明p+-NiO/p-NiO/n-SiC异质结呈现典型的整流特性,但由于界面态高,使得异质结的漏电流大,几乎无光电响应。5.提出了一种高响应的Ag/p-NiO/n-SiC改进结构,并对其增强机制、光电特性、热稳定性等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Ag/p-NiO/n-SiC结构具有整流特性,其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较大的光响应。在反偏压-5V时,254nm、0.5mW的光照下,Ag/p-NiO/n-SiC结构的响应度达到597mA/W,量子效率达到291.7%。当在反偏压-7V时,365nm、0.5mW的光照下,Ag/p-NiO/n-SiC结构的响应度达到295mA/W,量子效率达到100.3%,响应速度较快,上升沿时间常数τr=12.7ms,下降沿时间常数τf=35.6ms;Ag/p-NiO/n-SiC结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呈现负温度系数,正向电流2mA时对应的温度系数为-0.6mV/K。6.率先研究了p+-NiO/p-NiO/n-SiC异质结和Ag/p-NiO/n-SiC结构的正向载流子传输机制和反向漏电流机制。通过p+-NiO/p-NiO/n-SiC异质结变温J-V特性研究,发现界面陷阱影响着正向载流子传输和反向漏电流水平。异质结处于正向偏压时,低压区域以陷阱辅助隧穿机制主导了载流子的传输,高压区域以陷阱辅助的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pace charge limited current,SCLC)传输机制为主;异质结处于反向偏压时,小于200K低温区以SCLC机制为主,250-300K温度范围内以PF发射机制为主;Ag/p-NiO/n-SiC结构的室温J-V特性研究发现,正向偏置时,低压区域以欧姆机制主导了载流子的传输,高压区域以缺陷辅助的SCLC载流子传输机制为主;反向偏置时,漏电流主要以欧姆机制为主。
阴军英[2](2020)在《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实验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电导法测定弱酸电离平衡常数实验是典型的物理化学实验,其中弱电解质经常选用弱酸,本实验选用新的一个一元弱酸-甲酸,在恒温条件下,分别测定甲酸和甲酸钠溶液的电导率的值,计算出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与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对于广泛性的一元弱酸其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方法,同时使学生能够从本实验的改进中,更加透彻地掌握电导率相关原理,并启发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能开发新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
车静[3](2020)在《《氧传感器说明书》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氧传感器说明书》汉译实践报告分为四部分。主要是运用翻译理论并结合科学语体的特征,对文本特点及词汇和句法特点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汉译过程中的翻译方法,本文主要运用的翻译方法为增减法、移换法和分译法,最后对汉译过程的心得与经验进行了总结。本报告的重点在于,《氧传感器说明书》作为俄语科学语体文本和专业特定文本,通过对其文本特点的研究,更好的使用翻译方法来解决汉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翻译方法的研究中,笔者对其进行了系统化整合和具体化分类,系统整合形成模块化更便于理解与使用,具体分类到应用项可增强实践操作性。另外,还将本文所涉及的电化学氧传感器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表格化,希望对相关领域的汉译研究者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江振飞[4](2020)在《铝空气电池阳极耐蚀性及待机保护介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铝空气电池具有仅次于锂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8.14k W·h·kg-1),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放电过程中铝阳极不均匀消耗和铝残渣的产生,导致电池存在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电池的间歇性能差,严重限制了铝空气电池的产业化。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分别从改善电流分布、设计过滤层和待机保护介质几方面开展优化和研究,达到阳极腐蚀更均匀、阻截铝残渣、降低待机状况下的自腐蚀的效果,改善电池的放电的稳定性、安全性,提高电池的间歇性能。改善电流密度的研究主要通过极耳位置的设计和优化来实现,设计并制备了偏极耳、中极耳和正中极耳三种位置的铝阳极,并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阳极表面的电位分布和一次电流密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表明正中极耳使阳极表面电位和电流密度分布更加均匀。电化学测试表明,三种极耳位置中,正中极耳铝合金阳极具有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最负的开路电位,腐蚀速率最低(6.27 m A·cm-2),具有更好的耐蚀性;与偏极耳相比,使用正中极耳铝合金阳极的电池具有优异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在100 m A·cm-2电流密度下电池放电电压和功率密度提升了约3.4%,200 m A·cm-2电流密度下电池放电电压和功率密度提升了约12.5%。设计了全覆盖式阳极过滤层过滤阳极腐蚀不均匀所产生的铝渣,对比尼龙、无纺布、棉布、PVC材料、PC材料等5种材质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尼龙耐热耐碱性好,收缩率小(约0.4%),对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影响最小,而且欧姆阻抗低(0.38Ω)。电池放电性能的测试表明使用尼龙过滤层可进行长时间放电,对铝残渣的拦截效果显着,可有效避免铝渣堵塞电解液通道、引起接触短路导致的安全性问题,更换铝电极便捷;同时具有拦截电池溶解在电解液中的副产物作用,降低了电解液的浑浊度和副产物含量,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100 m A·cm-2电流密度下放电电压和功率密度与未安装尼龙过滤层的电池相比提升了约5.6%。研究了铝空气电池连续性放电与间歇性放电的铝损耗量,明确了铝空气电池待机保护的必要性。并对比研究了4种待机保护方法(排出碱液、水洗、水浸泡、酸洗)对铝合金自腐蚀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不同保护介质(苹果酸、醋酸、柠檬酸、碳酸氢钠)的待机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使用0.1mol·L-1苹果酸溶液待机保护的效果最佳,电池的稳定性好,电池性能恢复时间最短(1min),即间歇性能更好;苹果酸具有较大的电离常数,具有2个-COOH键,可电离出更高浓度的H+,使电极表面残留碱液消耗更完全,但是对阳极的腐蚀很微弱(2.303×10-3 m A·cm-2);对空气电极的影响也较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气电极的极化程度,SEM测试结果也表明苹果酸对扩散层和催化层的影响较小,几乎不会破坏其表面形貌和结构。
揭佳莉[5](2020)在《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构化教学是指将教材中诸要素以符合系统逻辑的方式联结,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科知识结构的子结构,再通过合理的教学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结构,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层级结构是一种既帮助记忆又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ISM法分析新教材结构得到层级有向图,有助于师生发现结构、学习结构、学习知识间的相关性,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认为化学知识杂、关联性差、难以形成系统认知结构的问题。本研究是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的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探索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提出一套合适的结构化教学设计模板。首先,结合课标、学情和教况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第二,应用ISM法分析教材结构,科学地掌握教材所呈现的化学知识结构,得到层级有向图;第三,基于层级有向图进行结构化教学设计;第四,进行结构化教学实践探究结构化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检验教学效果,给予形成性教学评价。论文的主要结论是:使用ISM法分析教材结构更有助于教师看到“知识的全貌”,有助于结构化教学的开展;化学学科开展结构化教学能有效降低班级成绩分化程度,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化认识思路,发展化学学科思维。
张玉玺[6](2020)在《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是调查监测,调查的质量与效率是决定污染防治、修复、应急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场快速测试技术的进步是提升调查质量与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电化学原理,以服务现场调查为目标,针对地下水典型污染指标Cr(VI)、Pb2+、NO2-、罗丹明B,开展电化学检测研究。采用碳基纳米材料,制备了四种高效、稳定,且环保、廉价、易得的电化学传感器,结合研制的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构建了水质现场电化学检测平台,并在污染场地调查中进行了应用,为地下水污染调查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工作手段,能够促进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进步及碳基纳米材料在电化学检测中的发展。(1)通过科琴黑滴涂修饰碳布电极,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Cr(Ⅵ)的CB/CCE电化学传感器。sp2键合科琴黑拥有大量的介孔作为内表面电荷传输通道,提高了电极的传感效率和催化性能。最优条件下,时间电流法测得线性检测范围为0.025~483μM,检出限为9.88 nM。相比其他研究,科琴黑作为非金属催化剂,检测性能优势突出。(2)通过对碳布进行简单高温水热处理,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Pb2+的hoCCE电化学传感器。处理后的碳布表面增加了酮基位点与缺陷程度,提升了导电性和检测灵敏性。最优条件下,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得线性检测范围为0.06~1.6μM,检出限为30 nM。(3)利用超声复合获得硒化铋与多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NO2-的Bi2Se3@MWNTs/GCE电化学传感器。Bi2Se3和MWNTs分子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活性比表面积和优效的电子转移速率,促进了NO2-的吸附及氧化。最优条件下,时间电流法测得线性检测范围为0.02~6000μM,检出限为20 nM。传感器除性能高效外,也避免了使用金属催化剂产生的电极毒化和环境污染问题。(4)利用食人鱼溶液对多喷碳纳米管表面氧化和进一步水热处理,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罗丹明B的MWNTs-COOH/GCE电化学传感器。羧基化的多臂碳纳米管提高了亲水性,暴露了更多的活性碳位点,利用羧基对罗丹明B的C=N键的氧化作用,实现了对RhB的高效检测。最优条件下,时间电流法得到线性检测范围为0.05~850 mM,检出限为 2.66 nM。(5)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保留了常用的电化学分析功能,在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也无损失,并可用USB供电。结合便携式计算机、电化学传感器,共同构成了水质现场电化学检测平台。(6)利用构建的水质现场电化学检测平台,针对中山市Pb污染场地和西宁市Cr(VI)污染场地开展了应用调查,快速掌握了场地的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分析了污染成因与模式,并对应用效果和经验进行总结,简易概况操作流程。
闫宁[7](2020)在《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纸浆流送和纸幅成形过程中,造纸湿部非纤维性化学品的添加有助于改善纸张的质量性能、提高湿部的成形效率、保证纸机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然而,化学品合成工艺控制不当会带来化学品有效含量或取代度失准、产品中有毒副产物超标等问题,并最终导致化学品在产品质量、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方面不达标。因此,在兼顾环保的同时为了实现化学品的少量高效使用,必须对湿部化学品的质量提出严苛的管控要求,这对于降低生产成本、维持湿部平衡以及整个造纸工艺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国内纸厂在使用化学助剂中缺乏必要的监测和控制手段,而一些传统落后的检测概念以及检测手段又难以满足各类新型助剂关键参数(如有效含量、取代度、含氯有害副产物、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等)的检测要求,不利于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性能的准确及时评估。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湿部化学品的质量性能、安全性能以及过程稳定性等,基于顶空分析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本论文开发了一些快速准确、科学合理的新方法用于湿部化学品关键参数的检测。针对目前化学品固含量或水分指标检测概念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引入了“有效固含量”的概念,并且基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建立了准确快速的定量方法。包括:一种双波长紫外可见光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PAE)溶液的有效固含量的新方法;一种基于离子液体辅助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快速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乳液(AKD)有效含量的新方法;一种基于示踪剂光谱衰减技术快速测定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浓度新方法;一种基于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丙烯酰胺(PAM)的水分含量新方法。这些方法学的建立从样品实质有效成分的角度出发,检测结果客观准确,对产品质量真伪的有效鉴别以及在后续湿部的应用添加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指导依据。此外,AKD乳液有效含量测定方法中首次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模式,这对于其他检测方法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建立了造纸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化学品脱乙酰度或取代度的检测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自动化顶空分步滴定技术高效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酸化后壳聚糖分子上的-NH3+基团呈弱酸性质,并且采用碳酸氢钠代替传统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碱滴定剂,根据所释放的CO2信号与滴定剂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最终产品的脱乙酰度值。在此基础上结合透析作用,开发了同时测定羧甲基壳聚糖脱乙酰度和取代度的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方法。其次,建立了多波长光谱技术测定纳米纤维素羧基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亚甲基蓝作为示踪剂,基于离子交换反应以及多波长光谱解析最终得到纳米纤维素羧基计算公式,该方法克服了混合溶液中亚甲基蓝与其缔合产物光谱高度叠合的问题。最后,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可见光谱技术测定阳离子淀粉取代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阳离子淀粉结构上的结合氯含量来描述其取代度。建立了PAE树脂溶液中残余单体环氧氯丙烷(ECH)及其水解或酸解产物1,3-二氯-2-丙醇(DCP)和3-氯-1,2-丙二醇(MCPD)有害氯组分的检测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内标校正法的相平衡顶空顶气相色谱技术测定PAE树脂溶液中挥发性有机氯(ECH和DCP)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选择性高,可以对各含氯物质单一组分进行分别定量检测,且不需要预处理和外标校准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其次,建立了一种基于相反应的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PAE树脂溶液中MCPD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高碘酸盐对MCPD上的邻二醇进行选择性氧化,其氧化产物甲醛被硼氢化钠还原为甲醇,最终通过GC-FID分析甲醇可以实现MCPD的间接定量。与参考方法相比,该方法精准度高,十分适用于PAE树脂溶液中MCPD的定量检测。建立了相关湿部化学品过程参数的检测方法及合成与使用过程控制的手段与模型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自动程序升温结合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AKD蜡片熔点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准确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其次,建立了AKD乳液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工艺过程参数(温度、时间和体系p H)对AKD乳液水解行为的影响,通过数学拟合得到AKD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的水解动力学模型,为AKD乳液在造纸湿部工艺中的实践应用及过程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最后,利用紫外光谱技术对PAE树脂合成工艺过程中的实时粘度及环氧化反应程度进行监测与控制,这为PAE合成工艺的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手段。
芮晓庆[8](2020)在《pH法与电导率法测定HAc中电离常数的对比分析探究》文中认为对p H法和电导率法测试HAc溶液中的电离常数,经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系统误差进行评价,实验室用电导率法来测HAc电离常数可靠性、准确性的原因。
刘伶俐[9](2019)在《纤维素醚可控调节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功能性的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纤维素纳米晶(CNC)作为一类新型化学产品配方,日趋活跃于各种市场领域。凭借其绿色和潜在的食品级添加性能,人们普遍关注CNC作为流变改性剂,乳化剂和增强剂等方面的应用。为了利用纳米纤维素拓展陶氏纤维素醚聚合物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本研究课题量化了添加纳米纤维素对材料性能的提升效果,其主要集中在乳液,凝胶和胶囊化技术上。基于理解在纳米纤维素存在下添加聚合物对Pickering乳液性能的影响这一目标,本课题进行如下研究:本文首先讨论了不同反离子类型CNC单独制备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能表现。CNC已被证实是良好的Pickering乳液稳定剂,但由于钠离子形式CNC易于储存运输,故目前大多数研究会使用这类CNC并配合盐的电荷屏蔽作用来制备Pickering乳液。本课题讨论了三种不同反离子类型CNC(H+、Na+和K+)对稳定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油相(高极性玉米油和超低极性十六烷)的选择性稳定效果。无盐条件下,仅质子酸型CNC(H+-CNC)可以稳定水包玉米油型Pickering乳液,且以上三种类型CNC都不能稳定非极性十六烷油相。盐的存在屏蔽了 CNC表面电荷,同时也会掩盖不同CNC类型之间的差异,三种类型CNC样品皆可稳定玉米油和十六烷油相。这项工作突出了 CNC与盐,油相,酸/碱和其他添加剂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本质,并表明CNC上反离子的选择确实会影响乳液性能,这与其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休戚相关。为了控制乳液性能和稳定性,本工作探究了 CNC和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甲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体系作为Pickering乳液乳化剂的吸附机理和应用性能表现。由于CNC表面电荷被屏蔽,以及吸附纤维素醚而使得纳米粒子两亲性提高,该类乳液不易聚结且乳滴粒子尺寸更小。这里分别通过二维表征手段(具有耗散监测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和表面等离振子共振(SPR)),和三维表征手段(动态光散射(DLS)和电泳迁移率)赋于分析了纤维素醚溶液在不同CNC模型(薄膜和悬浮液)中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纤维素醚吸附于CNC纳米粒子表面主要是由熵致驱动的,且该吸附作用是不可逆的,此外纤维素醚相对分子量和取代度是控制吸附的关键因素。吸附能力越强,乳液越稳固,所需稳定剂用量越少。在基本了解纤维素醚与CNC之间吸附作用机理之后,本课题继续研究了纤维素醚与CNC复合体系稳定Pickering乳液的物理性能(加热-冷却、冻融、干燥再分散表现)和体外模拟食物消化稳定性。与单一组分制备的乳液相比,纤维素醚与CNC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了乳液的物理存储稳定性,并能够经受外界高温冷却和冻融处理而不“破乳”。此外,在课题组前期的工作基础上,本文对干燥可再分散性乳液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并利用纤维素醚与CNC的协同作用成功制备了不仅可冷冻干燥再分散,而且还能经烘箱干燥后再分散的Pickering乳液。最后,通过模拟人体消化食物的整个流程实验,即口腔、胃消化道和小肠消化道三个阶段,本文研究了纤维素醚/CNCPickering乳液在降低肥胖和饮食健康相关领域的潜在应用,这是因为该乳液油水界面的牢固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稳定层会阻碍模拟消化酶的渗透以及对内部油相的分解作用。基于上述对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的讨论,本章节进一步将研究内容拓展至阴离子型纤维素醚,即羧甲基纤维素(CMC)。虽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对分析CMC的方法表征和机理研究,本工作旨在设计出一类与营养和健康应用相关的新产品配方,目的在于把控CMC(和其他食品级聚合物)与纤维素纳米材料之间的结合作用。实验中阴离子型CMC与带相同电荷CNC之间的吸附作用会受到体系pH,盐浓度,离子强度,盐类型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影响。总体来说,降低pH,添加电解质甚至是多价电解质均会增强二者之间的吸附。同样地,CMC吸附到CNC上的驱动力也被证实主要是熵致驱动的。在实际乳液应用过程中,本章节设计了两种不同路径以制备CMC选择性定位分布的改性CNC Pickering乳液,并对乳液的常规物理储存和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示,后修饰法改性CNC Pickering乳液具有比预修饰法更高的物理稳定性,包括乳滴粒径、析油和乳液分层问题,但预修饰法改性CNC Pickering乳液对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具有更高的抵抗能力。这与CMC仅具有增稠作用但无法乳化油水两相的本质特征相关,主要分布于水相的CMC聚合物仅可以通过提高乳液体系粘度限制模拟消化酶的渗透脂解,而固定于油水界面的稳固CMC/CNC复合体系可有效阻碍消化酶的渗透降解作用,因而对本工作中体外模拟生物消化代谢的稳定性最强。本研究项目突显了 CNC与聚合物添加剂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这为其设计配方产品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领域奠定了基础。
李艳红[10](2019)在《云南典型褐煤的结构特性及腐植酸物化性质的研究》文中指出褐煤等低变质煤资源储量丰富,但因水含量高、热值低等特点导致其转化利用受限且易造成污染环境。因此开发褐煤等低变质煤的分级分质利用技术,实现其高附加值综合利用至关重要。云南省褐煤储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内蒙古。因其成煤年代及环境的因素使得昭通和弥勒褐煤属于典型的高腐植酸煤。腐植酸(HA)通常可用作肥料、土壤改良剂、钻井助剂、蓄电池阳极,及医药产品等。以高腐植酸煤为生产原料,提取和开发腐植酸类产品,是实现云南褐煤高附加值分质分级利用的重要途径。因煤炭结构特性的复杂性致使不同煤种所制备的腐植酸类产品的性能具有显着差异。因此,论文以云南典型的昭通和弥勒高腐植酸煤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煤的结构特性与其腐植酸提取、物化性能的关系,以期为后续腐植酸生产、利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固体核磁、X射线衍射、顺磁共振谱、热解-气相色谱-质谱,热重-红外、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现代分析技术对昭通和弥勒高腐植酸煤的煤质特性进行了多尺度表征分析。基于发热量及透光率初步判断,昭通褐煤(ZT)的煤化度略低于弥勒褐煤(ML)。化学结构特征分析发现,两种煤的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昭通煤具有高芳香度、高羧基含量、低自由基含量的基本结构特征;弥勒褐煤具有高脂肪链结构、高自由基含量等基本结构特征,造成其结构差异的可能原因与两种煤的成煤因素有关。(2)采用国际腐植酸协会推荐的腐植酸提取方法从两种褐煤中提取腐植酸,测定了腐植酸的物化特性,结果表明昭通褐煤腐植酸(ZTHA)具有羧基含量高的特点,而弥勒褐煤腐植酸(MLHA)具有羟基含量高的特点。羧基含量高的特性导致ZTHA的凝聚限度和交换容量高于MLHA,羟基含量高的特点导致MLHA容易发生团聚形成超大分子结构。荧光和XRD分析表明ZTHA的芳香度高于MLHA;E4/E6和GPC分析表明MLHA的分子量大于ZTHA;XPS结果表明ZTHA的芳香碳含量高于MLHA,脂肪碳含量低于MLHA。上述结构特征导致了MLHA的热稳定性好于ZTHA,但热氧化性低于ZTHA。(3)考察Na OH、Na4P2O7碱液中加入蒽醌对腐植酸提取及组成性质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昭通和弥勒褐煤的腐植酸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在固液比0.2 g:100 m L的条件下,Na OH提取ZT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 OH浓度0.10 mol/L、温度90°C、反应时间2.0 h;Na4P2O7提取ZT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4P2O7浓度0.04 mol/L、温度90°C、反应时间1.5 h;Na OH提取ML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 OH浓度0.05 mol/L、温度80°C、反应时间1.5 h;Na4P2O7提取ML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4P2O7浓度0.03 mol/L、温度90°C、反应时间1.5 h。对于弥勒褐煤而言,使用Na OH或Na4P2O7提取腐植酸的产率相差不大;而对于昭通褐煤而言,使用Na OH提取HA的产率高于使用Na4P2O7提取HA的产率。(4)采用碱溶酸析法从昭通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分子量小(Mn=32685),酚羟基含量低(1.11 meq/g),芳香度高(51.4%,NMR结果),尺寸大,为盘绕结构;从弥勒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分子量大(Mn=106495),酚羟基含量高(2.94 meq/g),芳香度低(47.8%,NMR结果),尺寸小,为展开结构。将煤质特性和腐植酸特性进行了关联,研究表明,腐植酸的热稳定性和热氧化性与煤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有机结构化学键的强弱是影响热稳定性高低的关键。芳香度高的褐煤所提取的腐植酸热稳定性较好,而热氧化性除了与有机结构有关外,还与结构中的含氧基团有关,较多的含氧基团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腐植酸的热氧化性能。
二、电导法测定醋酸电离平衡常数实验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导法测定醋酸电离平衡常数实验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NiO/SiC异质结的制备及其界面、光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NiO薄膜的基本特性 |
1.3 NiO薄膜的制备及掺杂研究进展 |
1.3.1 NiO薄膜的制备技术 |
1.3.2 NiO薄膜的掺杂技术 |
1.4 NiO基异质结研究进展 |
1.4.1 非NiO/SiC异质结 |
1.4.2 NiO/SiC异质结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NiO薄膜Li掺杂机理、工艺与表征 |
2.1 NiO薄膜的Li掺杂机制 |
2.2 NiO薄膜的掺杂工艺和反应机理 |
2.2.1 Sol-gel旋涂法的原理 |
2.2.2 工艺材料与设备 |
2.2.3 NiO薄膜的掺杂工艺和反应机理 |
2.3 薄膜材料的表征手段 |
2.3.1 薄膜结构、组分及化学态的表征 |
2.3.2 薄膜的表面形貌表征 |
2.3.3 薄膜的光学性质表征测试 |
2.3.4 薄膜的载流子浓度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p型NiO薄膜的性能研究 |
3.1 p型NiO薄膜的结构 |
3.2 p型NiO薄膜的表面形貌及组分 |
3.3 p型Ni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 |
3.4 p型Ni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调控机理 |
3.5 p型NiO薄膜Ni~(3+)浓度XPS分析 |
3.6 p型NiO薄膜的光学常数和光学带隙 |
3.7 本章小结 |
4 p-NiO/n-SiC异质结界面研究 |
4.1 p-NiO/n-SiC异质结能带带阶确定 |
4.1.1 能带带阶的理论分析 |
4.1.2 能带带阶的实验测定 |
4.2 p-NiO/n-SiC异质结界面态研究 |
4.2.1 p-NiO/n-SiC异质结能带弯曲情况 |
4.2.2 p-NiO/n-SiC异质结界面态分析 |
4.2.3 p-NiO/n-SiC异质结界面态提取 |
4.3 本章小结 |
5 p-NiO/n-SiC基异质结的制备及光电特性研究 |
5.1 p-NiO/n-SiC异质结的光电特性测试 |
5.1.1 电流电压特性测试 |
5.1.2 瞬态特性测试 |
5.2 p~+-NiO/p-NiO/n-SiC异质结及电极的制备 |
5.2.1 电极的制备 |
5.2.2 p~+-NiO/p-NiO/n-SiC异质结的制备 |
5.3 p~+-NiO/p-NiO/n-SiC异质结的光电性能研究 |
5.3.1 暗态下的I-V特性 |
5.3.2 光照下的I-V特性 |
5.4 Ag/p-NiO/n-SiC结构的提出 |
5.4.1 Ag/p-NiO/n-SiC结构的设计原理 |
5.4.2 Ag/p-NiO/n-SiC结构的制备 |
5.5 Ag/p-NiO/n-SiC结构的光电性能研究 |
5.5.1 暗态下的I-V特性 |
5.5.2 光照下的I-V特性 |
5.5.3 工作机理分析 |
5.5.4 瞬态响应 |
5.5.5 Ag/p-NiO/n-SiC的热稳定性 |
5.6 本章小结 |
6 p-NiO/n-SiC和Ag/p-NiO/n-SiC载流子传输机制研究 |
6.1 异质结的载流子传输机制 |
6.1.1 低注入下的传输机制 |
6.1.2 大注入下的传输机制 |
6.1.3 Poole-Frenkel发射机制 |
6.2 变温Ⅰ-Ⅴ测试系统 |
6.3 p~+-NiO/p-NiO/n-SiC异质结的正向载流子传输机制 |
6.4 p~+-NiO/p-NiO/n-SiC异质结的反向漏电流机制 |
6.5 Ag/p-NiO/n-SiC结构的正向载流子传输机制和反向漏电流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实验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步骤 |
2 结果与讨论 |
3 结 论 |
(3)《氧传感器说明书》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第一章 《氧传感器说明书》的译前准备 |
第一节 翻译材料分析 |
一、氧传感器的概念及用途 |
二、《氧传感器说明书》的文本特点 |
第二节 专业术语查找 |
第二章 《氧传感器说明书》的语言特征 |
第一节 词汇特点 |
一、抽象名词使用率高 |
二、形动词使用率高 |
三、动名词使用率高 |
四、多用前缀构词法 |
第二节 句法特点 |
一、多用被动句 |
二、多用不定人称句 |
三、多用限定从属句 |
四、多用条件从属句 |
第三章 《氧传感器说明书》翻译中运用的翻译方法 |
第一节 增减法 |
一、关联词增译法 |
二、量词增译法 |
三、名词减译法 |
四、形动词减译法 |
第二节 移换法 |
一、词类换译法 |
二、句型换译法 |
三、语序移译法 |
第三节 分译法 |
一、短句分译法 |
二、注释分译法 |
第四章 《氧传感器说明书》翻译实践心得与经验 |
第一节 收获与不足 |
第二节 反思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铝空气电池阳极耐蚀性及待机保护介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铝空气电池概述 |
1.3 铝空气电池关键组成 |
1.3.1 铝合金阳极 |
1.3.2 空气电极的催化剂 |
1.3.3 电解液 |
1.4 铝空气电池待机保护研究 |
1.5 铝空气电池自腐蚀问题研究 |
1.5.1 电解液添加剂改进耐蚀性 |
1.5.2 铝合金阳极处理改进耐蚀性 |
1.5.3 其他改进方式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2.2 铝空气电池单体的制备与组装 |
2.2.1 铝合金阳极的制备 |
2.2.2 C/Ag空气电极的制备 |
2.2.3 碱性电解液的制备 |
2.2.4 铝空气电池单体的组装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1 铝合金阳极开路电压的测试 |
2.3.2 铝合金阳极线性极化曲线测试 |
2.3.3 铝合金阳极Tafel曲线测试 |
2.3.4 铝合金阳极恒流极化曲线的测试 |
2.3.5 铝合金阳极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 |
2.3.6 铝空气电池放电性能测试 |
2.3.7 铝空气电池间歇放电性能测试 |
2.4 物理性能表征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2.5 失重法测试腐蚀速率 |
2.6 电极电位与电流密度分布模拟方法 |
第3章 铝合金阳极耐蚀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铝合金阳极自腐蚀速率的研究 |
3.3 极耳位置分布的研究 |
3.3.1 极耳位置设计 |
3.3.2 铝合金阳极表面电流密度分布的研究 |
3.3.3 极耳位置对铝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3.4 极耳位置对铝空气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3.4 全覆盖式过滤层的研究 |
3.4.1 全覆盖式过滤层材料的选择 |
3.4.2 全覆盖式过滤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铝空气电池待机保护介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铝阳极连续放电与间歇性放电性能研究 |
4.3 待机保护方法的研究 |
4.3.1 待机保护实验的设计 |
4.3.2 不同待机保护方法对放电性能的影响 |
4.3.3 铝合金阳极在醋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4.4 待机保护介质对阳极与空气电极的影响 |
4.4.1 铝合金阳极在不同待机保护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4.2 待机保护介质对空气电极毒害性的研究 |
4.4.3 扩散层与催化层的SEM测试 |
4.5 待机保护介质对电池间歇性能的影响 |
4.5.1 不同待机保护介质对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 |
4.5.2 待机保护介质间歇性能差异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重视结构化教学 |
1.1.2 科学认识新教材知识结构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利于化散为整,构建知识网络 |
1.2.2 有利于促进化学学科知识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转化 |
1.2.3 有利于增进学生学科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结构化教学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的研究 |
2.1.2 国内的研究 |
2.2 ISM法在教材分析领域研究现状 |
3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
3.1 认知派学习理论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 结构化-定向化教学理论 |
3.4 核心概念 |
3.4.1 结构与结构化 |
3.4.2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 |
3.4.3 结构化教学 |
4 结构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方略 |
4.1 ISM法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 |
4.1.1 提取关键要素 |
4.1.2 确定要素间关系 |
4.1.3 求可达矩阵 |
4.1.4 求层级有向图 |
4.2 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的分类 |
4.2.1 单元整合类——知识关联结构化 |
4.2.2 主题串联类——认识思路结构化 |
4.2.3 螺旋上升类——核心观念结构化 |
4.3 结构化教学策略 |
4.3.1 明确学习目标,构建合理知识网络 |
4.3.2 重视图表,学习结构 |
4.3.3 聚焦概念本质,追求理解促迁移 |
4.3.4 及时反馈、重视形成性评价 |
5 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
5.1案例一:物质的量 |
5.1.1 确定教学目标 |
5.1.2 绘制层级有向图 |
5.1.3 确定教学内容 |
5.1.4 教学过程 |
5.2 案例二:氮的循环 |
5.2.1 确定教学目标 |
5.2.2 绘制层级有向图 |
5.2.3 确定教学内容 |
5.2.4 教学过程 |
5.3 案例三:弱电解质的电离 |
5.3.1 确定教学目标 |
5.3.2 绘制层级有向图 |
5.3.3 确定教学内容 |
5.3.4 教学过程 |
6 实践效果及分析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对象 |
6.3 研究实施过程 |
6.3.1 研究准备 |
6.3.2 研究方案 |
6.3.3 研究过程 |
6.3.4 评分方法 |
6.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6.4.1 结构图成绩结果分析 |
6.4.2 后测成绩结果分析 |
7 研究结论及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层级有向图 |
附录2 矩阵转换 |
致谢 |
(6)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传统地下水水质检测技术 |
1.2.1 地下水实验室检测手段 |
1.2.2 地下水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
1.2.3 传统地下水检测方法概述 |
1.3 水环境电化学检测技术 |
1.3.1 电化学传感器基本概述 |
1.3.3 电化学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
1.3.4 碳纳米材料在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
1.3.5 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 |
1.3.6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
1.4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科琴黑修饰碳布电极用于六价铬的检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电极的修饰 |
2.2.3 电化学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的表征 |
2.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2.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
2.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2.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2.3.6 样品检测 |
2.4 小结 |
第3章 水热碳布修饰电极用于铅的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电极的修饰 |
3.2.3 电化学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 |
3.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3.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
3.3.4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3.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3.3.6 样品检测 |
3.4 小结 |
第4章 硒化铋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电极的修饰 |
4.2.3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 |
4.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
4.3.4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4.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4.3.6 样品检测 |
4.4 小结 |
第5章 羧基多壁碳纳米管用于罗丹明B的检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电极的修饰 |
5.2.3 电化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表征 |
5.3.2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5.3.3 实验条件的影响 |
5.3.4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
5.3.5 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
5.3.6 样品检测 |
5.4 小结 |
第6章 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仪器的研制 |
6.2.1 基本情况 |
6.2.2 功能设计 |
6.2.3 电路设计 |
6.2.4 软件设计 |
6.2.5 仪器装配与参数 |
6.3 小结 |
第7章 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应用 |
7.1 引言 |
7.2 工作流程 |
7.3 实地应用 |
7.3.1 中山市某加油站地下水Pb~(2+)污染调查 |
7.3.2 西宁市某铬盐厂地下水Cr(Ⅵ)污染调查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造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1.1.2 我国造纸化学品市场分析 |
1.1.3 我国造纸化学品市场质量管理现状 |
1.2 造纸湿部化学品分类及其作用 |
1.3 湿部关键化石基/合成类助剂的介绍 |
1.3.1 烷基烯酮二聚体 |
1.3.2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 |
1.3.3 聚丙烯酰胺 |
1.4 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助剂的介绍 |
1.4.1 淀粉及其醚化衍生物 |
1.4.2 壳聚糖及其羧化衍生物 |
1.4.3 羧甲基纤维素与纳米纤维素 |
1.5 湿部化学品关键质量参数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1 AKD定量分析的研究现状 |
1.5.2 PAE树脂的质量安全评估 |
1.5.3 生物质基化学品的取代度或脱乙酰度定量分析 |
1.6 顶空分析技术 |
1.6.1 顶空分析技术发展历程 |
1.6.2 静态顶空分析技术的原理 |
1.6.3 静态顶空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
1.6.4 静态顶空分析的常用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7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
1.7.1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
1.7.2 紫外-可见光谱的常用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领域的应用 |
1.8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8.1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
1.8.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造纸湿部化学品水分或有效含量检测新方法的建立 |
2.1 双波长紫外光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的有效固含量 |
2.1.1 前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本节小结 |
2.2 基于离子液体辅助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乳液的有效含量 |
2.2.1 前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本节小结 |
2.3 基于示踪剂光谱衰减技术快速测定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浓度 |
2.3.1 前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本节小结 |
2.4 基于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丙烯酰胺的水分含量 |
2.4.1 前言 |
2.4.2 实验部分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造纸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化学品脱乙酰度或取代度测定新方法的建立 |
3.1 基于顶空分步滴定技术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
3.1.1 前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本节小结 |
3.2 基于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测定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和脱乙酰度 |
3.2.1 前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本节小结 |
3.3 基于多波长光谱技术测定纳米纤维素的羧基含量 |
3.3.1 前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4 本节小结 |
3.4 基于离子交换的可见光谱技术测定阳离子淀粉的取代度 |
3.4.1 前言 |
3.4.2 实验部分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4 本节小结 |
第四章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有害氯组分检测新方法的建立 |
4.1 基于常规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挥发性有机氯含量 |
4.1.1 前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4 本节小结 |
4.2 基于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3-氯-1,2-丙二醇含量 |
4.2.1 前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相关化学品物化参数检测及合成与使用过程控制评价方法的建立 |
5.1 基于多次抽提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蜡片的熔点 |
5.1.1 前言 |
5.1.2 实验部分 |
5.1.3 结果与讨论 |
5.1.4 本节小结 |
5.2 烷基烯二聚物乳液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
5.2.1 前言 |
5.2.2 实验部分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4 本节小结 |
5.3 用于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合成工艺控制的紫外光谱技术 |
5.3.1 前言 |
5.3.2 实验部分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4 本节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pH法与电导率法测定HAc中电离常数的对比分析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pH法 |
1.2 电导率法[1]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数据分析 |
3.2 讨论 |
4 结语 |
(9)纤维素醚可控调节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功能性的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纤维素概述 |
1.2 纳米级纤维素 |
1.2.1 纤维素纳米线 |
1.2.2 细菌纤维素 |
1.2.3 纤维素纳米晶 |
1.3 纤维素衍生物 |
1.3.1 醚类纤维素衍生物 |
1.3.2 酯类纤维素衍生物 |
1.4 纤维素复合材料 |
1.4.1 纳米级纤维素复合材料 |
1.4.2 纤维素衍生物复合材料 |
1.5 乳液 |
1.5.1 Pickering乳液 |
1.5.1.1 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 |
1.5.1.2 改性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 |
1.5.2 纤维素衍生物乳液 |
1.5.2.1 醚类纤维素衍生物乳液 |
1.5.2.2 酯类纤维素衍生物乳液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纤维素纳米晶反离子选择对其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酸型、钠型及钾型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2.2.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2.2.4 实验表征 |
2.2.4.1 动态光散射 |
2.2.4.2 Zeta电位 |
2.2.4.3 Malvern Mastersizer激光粒度仪 |
2.2.4.4 光学显微镜 |
2.2.4.5 表面及界面张力 |
2.2.4.6 表面及界面接触角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材料纤维素纳米晶及油相物理性质 |
2.3.2 纤维素纳米晶反离子对Pickering乳液性能的影响 |
2.3.3 盐对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性能的影响 |
2.3.4 pH对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性能的影响 |
2.3.5 不同反离子类型纤维素纳米晶的润湿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熵致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在纤维素纳米晶表面的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3.2.3 纤维素醚水溶液的制备 |
3.2.4 实验表征 |
3.2.4.1 电导滴定法 |
3.2.4.2 用于带耗散监测的石英晶体微天平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测试的纤维素纳米晶涂层传感片的制备 |
3.2.4.3 带耗散监测的石英晶体微天平 |
3.2.4.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 |
3.2.4.5 电泳迁移率 |
3.2.4.6 动态光散射 |
3.2.4.7 等温滴定量热法 |
3.2.4.8 偏最小二乘法的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带耗散监测的石英晶体微天平测定纤维素醚与纤维素纳米晶之间相互作用力 |
3.3.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测定纤维素醚与纤维素纳米晶之间相互作用力 |
3.3.3 电泳迁移率测定纤维素醚与纤维素纳米晶之间相互作用力 |
3.3.4 动态光散射测定纤维素醚与纤维素纳米晶之间相互作用力 |
3.3.5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纤维素纳米晶与纤维素醚之间相互作用力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功能化调控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的应用表现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纤维素纳米晶分散液的制备 |
4.2.3 纤维素醚水溶液的制备 |
4.2.4 纤维素醚/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4.2.5 实验表征 |
4.2.5.1 浊点 |
4.2.5.2 Malvern Mastersizer激光粒度仪 |
4.2.5.3 光学显微镜 |
4.2.5.4 表面张力 |
4.2.6 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浊点 |
4.3.2 表面张力 |
4.3.3 乳液稳定性优化设计 |
4.3.4 纤维素醚/纤维素纳米晶混合物的热性能 |
4.3.5 纤维素醚/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的热性能 |
4.3.6 纤维素醚/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的冻融性能 |
4.3.7 纤维素醚/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的干燥再分散性能 |
4.3.8 纤维素醚/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的体外模拟消化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阴离子型纤维素醚修饰纤维素纳米晶的吸附机理及Pickering乳液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 |
5.2.3 实验表征 |
5.2.3.1 动态光散射 |
5.2.3.2 电泳迁移率 |
5.2.3.3 带耗散监测的石英晶体微天平 |
5.2.3.4 等温滴定量热法 |
5.2.3.5 Malvern Mastersizer激光粒度仪 |
5.2.3.6 光学显微镜 |
5.2.4 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解质对羧甲基纤维素和纤维素纳米晶物理性质的影响 |
5.3.2 带耗散监测的石英晶体微天平测定羧甲基纤维素与纤维素纳米晶之间相互作用力 |
5.3.3 等温滴定量热法测定羧甲基纤维素与纤维素纳米晶之间相互作用力 |
5.3.4 羧甲基纤维素选择性定位分布对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性能的影响 |
5.3.5 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的体外模拟消化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云南典型褐煤的结构特性及腐植酸物化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 |
1.1 褐煤资源及其煤质特性 |
1.2 褐煤和腐植酸的结构 |
1.2.1 褐煤的结构 |
1.2.2 褐煤的含氧官能团 |
1.2.3 腐植酸的结构 |
1.3 煤结构的研究 |
1.3.1 褐煤的红外分析 |
1.3.2 褐煤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1.3.3 煤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1.3.4 煤的固体核磁研究 |
1.3.5 煤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1.3.6 煤的电子自旋共振谱分析 |
1.4 腐植酸的提取及其影响因素 |
1.4.1 腐植酸的提取方法 |
1.4.2 氧化对腐植酸产率的影响 |
1.5 腐植酸的理化性质分析 |
1.5.1 腐植酸的元素分析 |
1.5.2 腐植酸的分子量分析 |
1.5.3 腐植酸的含氧官能团分析 |
1.5.4 腐植酸的显微结构分析 |
1.5.5 腐植酸的热性质 |
1.5.6 腐植酸的结构分析方法 |
1.5.7 腐植酸同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
1.6 选题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耗材与试剂 |
2.3 分析与表征设备 |
第三章 昭通(ZT)和弥勒(ML)褐煤的性质 |
3.1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性质 |
3.1.1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基本性质分析 |
3.1.2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煤岩分析 |
3.2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红外分析 |
3.3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XRD分析 |
3.4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拉曼分析 |
3.5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固态核磁 |
3.5.1 固态CP/MAS-~(13)C NMR |
3.5.2 固态CP/MAS-~1H NMR |
3.6 昭通褐煤和弥勒褐煤的EPR分析 |
3.7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XPS分析 |
3.8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热分析 |
3.9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热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腐植酸的基本理化性质与结构分析 |
4.1 腐植酸的制备 |
4.2 腐植酸的基本理化性质 |
4.2.1 腐植酸的基本性质 |
4.2.2 腐植酸的显微结构分析 |
4.3 腐植酸的结构特性研究 |
4.3.1 腐植酸的FTIR分析 |
4.3.2 腐植酸的XRD分析 |
4.3.3 腐植酸的紫外-可见光分析 |
4.3.4 腐植酸的分子荧光分析 |
4.3.5 腐植酸的核磁分析 |
4.3.6 腐植酸的热分析 |
4.3.7 腐植酸的热解-气相色谱-质谱 |
4.3.8 腐植酸的EPR分析 |
4.3.9 腐植酸的XPS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腐植酸的提取及物化性能研究 |
5.1 褐煤提取腐植酸的工艺参数优化 |
5.1.1 昭通褐煤提取腐植酸的参数优化 |
5.1.2 弥勒褐煤提取腐植酸的工艺优化 |
5.1.3 昭通褐煤腐植酸的分级 |
5.2 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腐植酸结构特性研究 |
5.3 昭通褐煤制备腐植酸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四、电导法测定醋酸电离平衡常数实验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NiO/SiC异质结的制备及其界面、光电特性研究[D]. 陈春兰.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实验的改进[J]. 阴军英. 广州化工, 2020(23)
- [3]《氧传感器说明书》汉译实践报告[D]. 车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铝空气电池阳极耐蚀性及待机保护介质的研究[D]. 江振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高中化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 揭佳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基于碳基纳米材料的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电化学检测研究与应用[D]. 张玉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7]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D]. 闫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8]pH法与电导率法测定HAc中电离常数的对比分析探究[J]. 芮晓庆. 云南化工, 2020(04)
- [9]纤维素醚可控调节纤维素纳米晶Pickering乳液功能性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 刘伶俐. 东华大学, 2019(01)
- [10]云南典型褐煤的结构特性及腐植酸物化性质的研究[D]. 李艳红.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