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金融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影响因素研究_银行论文

宏观金融视阈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流动性论文,因素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的难易程度。难易程度包括两个涵义:一是转换时间长短,二是转换成本大小。转换的时间越短、成本越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是指商业银行所拥有的现金或现金类资产不稳定,有时过剩,有时不足。各国中央银行判断流动性的标准并不一致。欧洲中央银行认定流动性是狭义或广义货币总量对名义GDP之比,流动性问题是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德意志银行用超额货币存量(excess money stock)即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与名义GDP增长速度之差来衡量流动性。美联储以货币供给是否超过保持物价长期稳定的需要量来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剩或者不足,强调货币作为流通工具的适度性,只要能转化为长短期流通工具的各种资产都会引发流动性波动。我国内部经济失衡,过度依赖出口,内需不足,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受到国际流动性波动的影响,同时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又是储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储蓄大于投资的结构性失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长期潜伏积累的显现。

      流动性管理的关键是处理好存贷关系、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商业银行有效投资之间的关系。流动性管理的直接方法有三种:一是对贷款量进行管理,当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时增加贷款量拉动经济增长,当流动性不足时减少贷款量以保证一定的流动性;二是对货币供给进行管理,当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时减少货币供给以减少存款,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增加货币供给以增加存款;三是对商业银行投资进行管理,当流动性过剩时,银行间市场资金宽裕,市场利率水平总体较低,当流动性不足时,银行间市场资金不足,市场利率水平总体较高,商业银行有价证券及投资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行为,不受货币政策操控,是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的内生因素,是流动性中的不稳定因素,这又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二、流动性的测度

      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角度,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主要有贷款、在货币市场上购买企业债券、国债以及央行票据等金融资产,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将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间市场利率结合起来判断流动性,同时根据中央银行票据招标利率来决定流动性释放和回收手段。

      1.银行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表现为银行对客户的承兑能力。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银行发放贷款或偿还负债的最高限额,反映了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的宽松状况,是判断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直接表现(周小川,2005)。采用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测度流动性具有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全部特征,较好地反映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中包含国际资本流动的货币存量变动(Baks & Kramer,1999)。一般认为,超额准备金率在2.5%时较为合适,2007—2010年,我国商业银行年末超额准备金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分别为4.59%、6.94%、5.04%、3.23%,2011年连续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末超额准备金率为1.05%,超额准备金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原因是:一是2005年以来大额支付系统的全面推广和应用,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明显下降;二是与美国以自由储备为操作目标的模式类似,以超额准备金率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容易产生顺周期性。当经济扩张时,市场利率上升,对超额准备金支付很低的利息,低于市场利率水平,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上升,除保留必要的支付头寸外,从超额准备金账户转移更多的资金,使超额准备金率下降;三是我国中央银行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发行了大量的中央银行票据,商业银行持有可流通的中央银行票据,意味着商业银行持有大量变现能力强的非信贷资产,具有和存款准备金性质相同的潜在信用扩张能力,金融市场深化,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使超额准备金率下降;四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整个银行体系内部的现金资产发生形式上的转移,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支付成本,也使中央银行误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偏紧,不愿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性政策,可能贻误最佳稳定货币的时机。

      2.流动性过剩是指可用于放贷的大量存款资金沉积在银行系统内部,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流动性不足是指商业银行缺少足够的存款资金用于放贷和投资,同样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我国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而我国金融结构是银行主导型的,所以,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最终将使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出现过剩的现象,使得存贷差和贷存比(Loan-to-Deposit Ratio)成为反映银行流动性波动的重要指标。从1995年开始我国金融机构由贷差转为存差,此后,存贷差逐年扩大。自2005年开始,我国的存差突破了10万亿元人民币。2011年末存贷差高达26.15万亿元,是2005年存贷差的2.6倍,并出现了明显的背离。但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存贷差呈现出整体稳定、短期波动的特点,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已从过剩转为波动,外资持续流入引起多倍存款创造并对国内信贷资金投放产生挤出效应。

      3.企业流动性是指企业发行短期融资票据、股票、企业债券,或者是申请银行贷款、贴现等方式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反映企业可用资金的松紧程度。若企业取得资金过于宽松,则存在流动性过剩,反之,则流动性不足。

      4.流动性是金融资产在货币市场中的交易状态。自2005年以来,我国大量商业银行资金投入到货币市场,银行间市场资金宽松,货币市场利率低下,以银行间市场利率衡量流动性,2008年、2009年末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1年期20日均值分别为2.7605、2.0593,与存款利率相比,出现货币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对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提出了挑战。

      

      图1 2009年1月—2013年12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曲线图

      从图1可以看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20日均值作为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从2009年1月开始Shibor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1月Shibor为0.97%,到2011年6月上升为5.90,之后便呈现出下降趋势,2012年5月达到最低点2.86%。从2012年5月到2013年12月,Shibor在3%~5%之间上下波动,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由过剩逐渐转为波动。

      三、影响因素

      按照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主体(居民、企业、政府及机关团体、中央银行)划分,可以分为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漏损率、外汇占款三个影响因素。

      1.居民储蓄存款。与世界平均储蓄率不足20%相比,我国储蓄率明显偏高。居民储蓄存款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首先,我国多元化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备,股票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境外理财市场不能有效分流居民储蓄和过剩资金,综合考虑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银行储蓄存款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强、收益相对稳定,银行储蓄存款成为居民进行金融投资的首选资产,也是最稳妥的资金保有方式。其次,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大部分居民面对房价、教育、医疗、养老费用及其它不可预测因素,习惯性地增加预防性储蓄,减少消费支出。再次,当投资成本过低、规模过大时,经济增长更多由投资而不是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果实更多地被资本持有者占有,而不是由劳动力的所有者分享,国民收入的分配正在向企业和政府部门倾斜,居民消费增长不及名义GDP增长,消费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增长的支撑能力较弱。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降低①,大量资本不是以消费的形式进入资本再循环,而是以金融资本的形式滞留在银行体系中,居民储蓄增加。

      2.现金漏损率。通过增加居民、企业、政府及机关团体在商业银行的存贷差,使现金漏损率下降,增加流动性过剩,又可以通过增大货币创造乘数1/(r+e+c)来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自2003年以来,我国年末现金漏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2004年末现金漏损率为0.0896、0.0848,2009—2013年我国年末现金漏损率分别为0.0625、0.0609、0.0614、0.0579、0.0546。

      3.外汇占款。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我国民间持有外汇占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比例不断下降,外汇储备向国家集中。2009—2013年我国外汇占款分别为19.3万亿元、22.6万亿元、25.4万亿元、25.9万亿元、28.6万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7%、17.1%、12.4%、2.0%、10.4%。外汇占款总额逐年增加,增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同比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以保证逐年增长的贷款需求,因此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出现上下波动的特点。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与数据的处理

      本文采用VAR模型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影响因素的长期反应,以及各影响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影响大小和程度。根据上面的分析,本文选取的变量包括以下四个:(1)居民储蓄存款(CC),采用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的储蓄存款;(2)现金漏损率(XL),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存款的比率;(3)外汇占款(WZ),为了避免量纲差异,本文未选取贸易收支差额或FDI,只以外汇占款表示贸易顺差与资本净流入之和,采用人民币计价,单位为亿元;(4)商业银行流动性(GL)。本文选取了两个指标对商业流动性进行测度,分别记为:GL1=商业银行各项存款/商业银行各项贷款,GL2=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7天期20日均值。

      变量的数据皆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中经网和中宏数据库。本文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样本区间。选取商业银行存贷比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两个变量测度商业银行流动性,选取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漏损率、外汇占款三个指标作为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因素,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影响效果。

      由于本文选取的数据为月度数据,容易出现季节因素对模型进行干扰,因此本文根据趋势图的情况,使用Census X12方法消除了变量的季节因素,并对每个变量取自然对数。本文所使用的软件为Eviews7.2。

      (二)平稳性分析、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

      本文运用ADF检验方法对商业银行过剩流动性(GL1)、商业银行过剩流动性(GL2)、居民储蓄存款额(CC)、现金漏损率(XL)以及外汇占款额(WZ)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四个变量序列在显著性0.05的水平下是非平稳的,其一阶差分序列(变量名称前加D表示该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因此,这四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

      根据恩格尔和格兰杰提出的协整分析思想:单独的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如果各序列是同阶单整的,则各序列之间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即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协整性分析。在做协整检验之前先要对模型的滞后期进行选择,所以本文先采用AIC和SC准则进行滞后期确定。由于本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测度选取了两个指标:存贷比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因此分别用这两个指标和三个影响因素构建了两个模型。以下简称模型1和模型2。检验显示两个模型的滞后期都应该选择滞后2期。因此,在进行协整检验时的滞后阶数选择为1。

      协整检验的方法有EG两步法和JJ检验法。前者主要是针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对于三个或以上的变量一般采用JJ检验法,本文的两个模型分析中均包含四个变量,因此采用JJ法。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两个模型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的结果显示第一个模型存在两个协整关系,第二个模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下面写出了协整方程:

      e1=LnGL1_SA+0.1019LnCC_SA-0.0885LnWZ_SA+0.5993XL_SA

      e2=GL2_SA+29.38LnCC_SA-29.03LnWZ_SA+1370.54LnXL

      两个协整方程的协整向量分别为:

      

=(1,0.1019,-0.0885,0.5993)

      

=(1,29.38,-29.03,1370.54)

      两个模型的协整方程表明:居民储蓄存款CC每增长1%,存贷比下降0.1019%,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下降29.38%;外汇占款每增长1%,存贷比上升0.0885%,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升29.03%;现金漏损率每增加1%,存贷比下降0.5993%,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下降1370.54%。

      可以通过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四个变量的因果关系作一个初步的判断。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居民储蓄存款(CC)既是存贷比(GL1)的Granger原因,也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GL2)的Granger原因;外汇占款(WZ)既是存贷比(GL1)的Granger原因,又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GL2)的Granger原因;现金漏损率(XL)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GL2)的Granger原因,但不是存贷比(GL1)的Granger原因。

      (三)VAR模型的构建

      本文用存贷比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代表变量,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效应。由于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现金漏损率XL不是存货比GL1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模型1选取的变量为存贷比GL1、居民储蓄存款CC以及外汇占款WZ,模型2选取的变量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GL2、居民储蓄存款CC、外汇占款WZ以及现金漏损率XL。

      1.检验VAR模型的平稳性

      在滞后2阶时,通过检验VAR模型的F矩阵的单位根情况来检验VAR是否平稳。检验结果如下:

      

      图2 模型1AR特征多项式根单位圆图示

      

      图3 模型2AR特征多项式根单位圆图示

      由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F矩阵的单位根都落在单位圆内,其单位根的模都小于1,可以判断两个VAR模型均是平稳的,因此该模型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2.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用来反映在扰动项加上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新息冲击(innovation)所引起的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将来值的影响。为了确定居民储蓄存款额(CC)、现金漏损率(XL)和外汇占款额(WZ)对流动性波动(GL)的动态影响,本文根据前文建立的VAR(2)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该问题。

      根据建立的VAR(2)模型得到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如图4。

      从图4可以看出,给居民储蓄存款额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在第1期会引起商业银行存贷比急剧下降,并且在第3期左右达到最低点,此后商业银行存贷比又逐渐回升,最终趋于0;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在第1期有一个小幅的上升,之后和居民储蓄存款的走势基本一致。居民储蓄存款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较好解释,存款的增加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增加,银行间同业拆借资金需求降低,使得拆借利率降低。而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引起存贷比的下降是由于在数据选取期间,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都是同步波动的,储蓄存款增加的同时贷款增加的更多,从而使得存贷比下降,商业银行流动性降低。

      

      图4 居民储蓄存款额(CC)引起流动性波动(GL)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图5 外汇占款(WZ)引起流动性波动(GL)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从图5可以看出,外汇占款额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向冲击造成了商业银行存贷比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正向波动,从第1期开始急速上升并在第3期影响达到最大,第3期后影响逐渐减弱直至趋向于0,由此可见,外汇占款额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影响,此影响至少达到了10个月左右。外汇占款对存贷比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体现了我国近年来外汇占款总额逐年增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非常明显。外汇占款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也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同比增长逐年降低,如前所述,2010年外汇占款同比增长17.1%,2013年外汇占款同比增长10.4%,三年间下降了6.7个百分点,外汇占款同比增长的下降使得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出现一定程度的紧缺,使得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升。

      图6中,现金漏损率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向冲击使得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从第1期开始急速下降,到第2期达到谷底,之后影响逐渐消失。可解释为现金漏损率的增加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增多所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多使得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下降。

      3.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方法可以研究VAR模型的动态特征,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自己误差项的冲击引起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其它变量误差项的冲击引起的。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在第1期只受其自身波动的影响,而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漏损率和外汇占款三个变量则从第2期开始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产生影响,去除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自身影响外,外汇占款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影响最大,居民储蓄存款额和现金漏损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影响较小。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居民储蓄存款额、现金漏损率以及外汇占款的影响逐渐增大,在第10期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值后继续缓慢增长,第12期时居民储蓄存款、外汇占款对商业银行存贷比的贡献率分别为6.36%、16.98%;居民储蓄存款、外汇占款和现金漏损率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贡献率分别为7.84%、32.21%、1.32%。

      

      图6 现金漏损率(XL)引起流动性波动(GL)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运用VAR模型分析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漏损率和外汇占款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影响的时间,以及各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1)外汇占款是引起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主要因素。外汇占款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贡献在三个因素中最大,其对流动性的影响期达到12个月。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外汇占款激增,2013年达到28.6万亿元,外汇占款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2)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次之,它的贡献仅次于外汇占款。与美国负储蓄率相比,我国居民储蓄增加主要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和表征,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但是大量居民储蓄也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当企业不需要额外资金时,这部分流动性的成本得不到补偿,会加大商业银行经营负担。(3)现金漏损率的影响最小,现金漏损率无论在影响时间还是在贡献方面都不及其它两个因素。由于我国人均收入结构不平衡,农村人口占比较大,收入相对较低,而且,收入很大部分被用作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导致现金漏损额比较高,更多的现金流通于商业银行体系之外,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进而减少商业银行系统的流动性过剩。但是相对于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汇占款的增加,现金漏损增加额还是较小,现金漏损率下降,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倍数增大,产生更多的存款总额,对实体经济产生更多的信用流通工具,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另外,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迅速发展,网上交易、银行卡、手机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兴交易支付技术的使用,现金交易不断萎缩,现金漏损率持续下降,其影响力也呈上升趋势。

      五、政策建议

      1.加大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力度。流动性过剩折射出金融脱媒现象,对此,商业银行应加强金融创新力度。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选择不同的主动负债工具对其进行负债管理,提高存款转化率;拓展理财市场规模,降低储蓄率,分流被动负债;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流动性指标管理体系。短期指标管理体系是针对资产的每日运作情况进行管理,中期指标管理体系是针对环境或政策等因素的变化来制定合理的计划,长期指标管理体系是从“追求无风险的非信贷资产业务”向“科学方法管理风险”转化,预先规划资金运用,主动加强资产风险管理,预测未来金融发展趋势,制定商业银行长期发展规划。

      2.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为了实现经济内外均衡发展,我国政府需要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一是减少出口。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的战略,重点支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和优势产品出口;拓展出口信用保险的范围,增加出口信贷;对可枯竭的自然资源开采行业,如稀土业、石油业等,以及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如某些有色金属等,制定出口限额、征收出口关税以限制出口。二是增加进口。加大对海外资产的购买,扩大国外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规模,从国外进口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装备、核心技术等,将虚拟的外汇储备资产转换为具有生产力的实质资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增加资本流出。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Ⅱ)到外国进行证券投资;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企业海外投资和发展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具有成熟技术和比较优势的企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适当提高商业银行持有的最低外汇资本金下限标准;放宽境内企业、个人使用和持有外汇的限制,鼓励我国内地居民多渠道地投资与使用外汇。四是减少资本流入。建立专门的金融监控体系,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的方式,提高外国游资进出的渠道、方式、规模的监控效率,合理征收国际金融交易税,减小热钱流入的原动力;提高外国企业到我国直接投资的准入条件;对非贸易性、非QFⅡ的证券投资资本的流入实施严格监管,加强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特别是投机资本的有效监控,防范和减轻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冲击。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要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适当降低储蓄率。首先,必须提高社会保障资金和使用效率,加大对养老、医疗等领域投入,加大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拉动农村地区及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其次,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劳动者(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缩小社会各阶层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消除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再次,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制结构,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样,居民储蓄存款才能顺利进入实体经济,刺激民间消费和投资,不至于形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效率损失。

      ①一般地,居民收入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居民收入越低,边际消费倾向越高。1987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01,2007年至2013年基尼系数分别为0.484、0.491,0.490、0.481、0.477、0.474、0.473,均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宏观金融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影响因素研究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