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舞蹈初探_舞蹈论文

商鞅舞蹈初探_舞蹈论文

商羊舞探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羊舞探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羊舞是流传于山东省菏泽地区鄄城县旧城镇杏花岗村的一种民间祭祀求雨舞蹈。相传此舞成于商汤,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文献中曾有所记载,明清之际仍十分兴盛,但在解放前几近绝迹,湮没无闻。解放后,由于党和国家重视文化建设,商羊舞得到重新挖掘和整理,并被搬上文艺舞台。1956年曾代表菏泽地区参加山东省农民文艺会演,分别荣获挖掘整理二等奖和表演二等奖,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最近几年,又被搬上电视屏幕。商羊舞——这一悠久、古老的民间舞蹈,又唤发出新时代的光彩,逐渐为人所了解。

商羊舞是以模仿商羊鸟的屈足动作为主要特点形式的祭祀求雨舞蹈。由于鄄城县所在的菏泽地区与河南的商丘、濮阳等地毗连,史称“天下之中”、“中原之地”,古为殷商旧地,同属黄河冲积漫滩平原,几千年来一直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逢旱求雨,乃是当地最为广泛和隆重的民间民俗活动。从商羊舞所表现的内容和形式看,它有别于其他的祭祀求雨舞蹈,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所产生的年代看,它是流传于今的中国最古老的祭祀舞蹈之一。它不仅是我国民间舞蹈一支独秀的奇葩,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舞蹈,特别是殷商祭祀求雨舞蹈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因而在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上具有弥足珍贵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商羊舞的传说与历史变迁

相传在很早的年代,每到天旱缺雨季节,在今菏泽、鄄城一带,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求雨活动,作为祭祀仪式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后一项就是跳商羊舞。

商羊,是传说中古代的一种鸟。每当天将下雨前,商羊便从高山树林中飞集出来,边戏耍边啄食,进行各种蹦跳活动,直至降雨方散。天长日久,人们发现了这一规律,只要商羊聚集活动,便断定天快要下雨,商羊鸟聚集活动遂成为古代先民判断下雨的征兆。但是后来,无论遇到多大的旱情,商羊再也不出来了,人们忧心如焚,求雨心切,就以人扮成商羊,进行祭祀祈雨活动。

对于上古时期祈雨仪式中的商羊舞,今日已无法详考,《中国舞蹈大辞典》中对近世祈雨仪式中的商羊舞曾有简要描述:“商羊舞,民间舞蹈,流传于山东鄄城县。一种求雨的仪式舞蹈。传说夏、商时,这里就用此舞求雨。旧时,每逢久旱无雨,当地人民就要举行隆重的祈雨仪式,参加者(妇女不准参加)皆赤背光脚,头戴柳条圈。求雨队伍以锣鼓开道,后面依次为:旗羽伞扇仪仗队,商羊舞队,关公像(泥塑)放在八仙桌上,由四人抬,桌腿捆着两名赤背的老光棍汉——象征“旱魃鬼”已被降服了。队伍出发后,先在周围各村巡游祈雨,而后去三皇庙前举行祭祀仪式,并跳商羊舞娱神。回村后把关公像放在烈日下暴晒,连晒三天,如果晒出汗,就预示下雨,没雨也就此罢休。”

舞队12名赤背光脚男少年组成,每人各执一付细长夹板(两板一端相连,另一端左长右短,双手握击,亦称“阴阳板”,传说能“调和阴阳,疏通上下”,故用于祈雨)。边舞边击,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但是幅度大,跳跃性强,粗犷骠悍。队形有“二龙吐须”、“串麻花”等,夹板既是舞蹈道具又是伴奏乐器。

很显然,近世的祭祀求雨仪式与殷商时期,甚至与秦汉时期的仪式都有所不同。祭祀仪式中,人们所抬关公像,殷商、秦汉包括三国之前肯定是没有的,这说明古代祭祀仪式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同样,所跳商羊舞,在承袭了古代商羊舞蹈的基本风格和特点的基础上,必然也会有所发展变化。这也是一切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解放后,几近绝迹的商羊舞得到重新挖掘、整理,剔除了其宗教迷信的内容,祭祀求雨活动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废弃。商羊舞,这一流传了几千年的祭祀求雨舞蹈,一变而为劳动人民在庆祝胜利和欢度佳节时的民间娱乐活动,与竹马、花船、高跷等民间艺术形式穿插同场演出,并被搬上舞台搬上屏幕。商羊舞,作为几千年的祭祀求雨舞蹈从通神、敬神、娱神到自娱(群众性舞蹈)、娱人(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变化,恰好反映了宗教祭祀舞蹈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成为典型的古代祭祀求雨舞蹈的“活化石”。

二、商羊舞的历史文献

商羊舞在历史文献典籍中有所记载。先秦之前的文献记录尚未见到,西汉刘向的《说苑·辨物》中讲到:“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商羊,急告民趣治沟渠,天将大雨。’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诸国皆水,齐独以安。”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关于商羊知雨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其时,齐侯已不识此鸟,并“大怪之”,唯有学识渊博的孔子对此有所了解。在东汉王充的《论衡·变动》一书中更明确地说:“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此处点明了商羊在天将大雨,屈其一脚起舞活动的特点。在三国时期王肃编纂的《孔子家语·辨证》中亦有同样内容的记载:“齐有一足之鸟,飞巢于宫朝下,止于展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使聘鲁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儿有屈其一脚,振迅两眉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起舞。”此段引文说明了在春秋之前,就有儿童模仿商羊鸟屈其一足的特点来求雨的史实。

综合三个时代,三部不同著作的记载,可以看出三个方面的史实:第一,古有商羊鸟,并能知雨;第二,商羊鸟在雨前屈一足起舞的活动特点;第三,春秋之时,即有儿童模仿商羊屈其一足,振迅两眉而跳求雨的习俗,并有“天将大雨、商羊起舞”的童谣。

在这所见的三处历史记载中,也给我们留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商羊作为传说中的鸟儿是否在现实中真实存在,或是某个时期因某种原因而失绝。其二,商羊作为一种传说中的鸟,是否与传说中的龙、凤凰、麒麟一样,仅仅是一种传说想象,或是一种动物的图腾崇拜?其三,商羊是一足之鸟,还是屈其一足而舞之鸟?这都是以上的历史文献记载带给我们的思考。确切的考证还有赖于今后古籍的整理和地下文物的发掘。

总之,征询于历史典籍,可以确知,商羊舞作为一种祭祀求雨舞蹈是古来有之的。至于商羊舞形成的确切年代,民间传说成于商汤。依典籍考证,至少在孔子之时的春秋时代即已有之,考虑到古代先民宗教观念的早萌和浓厚,农业生产早在殷商时就已成为社会的主要方式,现在看来把它定于殷商有其一定的道理。

三、商羊舞的动作特点

商羊舞的舞蹈动作并不复杂,其舞步简单、节奏平稳、气氛凝重、风格古朴。现在所能看到的表演,一般用12—16人(男女对半),每人上穿彩衣下穿彩裤,腰系彩绸,手拿响板(响板顶端各系铜铃和红缕彩结一朵),脚脖上于彩裤之内各系铜铃一对,在乐队伴奏下,模仿商羊鸟的各种动作,并进行各种舞蹈队形的穿插变化。

舞蹈的主要动作有:主力腿屈膝,动力腿勾脚向前点地,或向上屈膝抬腿,上身随动力腿方向倾斜;同时双手拍击响板一次。有半脚尖立起交替进行,双人造型以示商羊抵头等动作。队形的排列有横排、直行、十字形、走蜗牛队形、二龙吐须队形等简单变化,伴奏乐器有板胡、鼓、镲等民族弦乐和打击乐。整个舞蹈可以多次反复,随着乐曲的伴奏连续不断地跳下去。

此舞的主要特点是屈脚而舞,这是模仿商羊屈其一足蹦跳的典型动作,这也是与其它祭祀求雨舞蹈的不同之处。今戏曲舞蹈中有一个动力腿抬腿、主力腿站立的动作,名曰“商羊腿”,似乎就由此而来。

根据此舞主要是模仿商羊鸟的动作这一特点,也可把它放在模拟鸟兽舞蹈的类型当中去。按照模拟鸟兽舞蹈的一般特点,此舞应该有较为形象逼真的头饰。但按现在所看到的舞蹈,舞者没有表示商羊的头饰(旧时头上戴有柳条圈,现在同扎一条黄色彩带),不象其他模拟舞蹈《龙舞》、《狮舞》等舞蹈一样带有生动形象的头饰。不知是因为在长期的流传中失传,还是在当时就没有,而独取其屈足的动作特点?或是此鸟已经失绝或根本不存在,以至失去参照物而无头饰摸拟,由于尚缺乏这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现在不得而知。

四、商羊舞的意义和价值

商羊舞象大多数古代祭祀舞蹈一样,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后世宗教祭祀程序的影响,今天看来,它的动作较为简单、单调、重复,表情尚不够丰富,审美的意义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但是,作为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它在古代舞蹈史上,特别是古代祭祀求雨舞蹈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并对中国民间舞蹈创新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商羊舞的现代遗存,对研究中国殷商时代宗教祭祀舞蹈,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对于一些现象不能作出正确解释,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神在主宰着一切,于是就产生了对天、地、祖先、鬼神、动物图腾崇拜的原始观念等,同时产生了原始的祭祀舞蹈。殷商时代宗教祭祀舞蹈有了进一步发展,在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中保存了大量殷人祭祀舞蹈活动的情况,其中记载比较多的是求雨舞蹈。殷商时代,农业是殷人的主要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雨水的充足与否对农业收成的丰歉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前人的研究与考证,殷人用于祭祀求雨的舞蹈主要有《龙舞》、《奏舞》、《庸舞》、《羽舞》、《雩舞》等。而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有《龙舞》等少数几种舞蹈,其他大部分舞蹈都已经失传了。商羊舞成于商汤的历代口碑之言,虽不能成为定论,尚有求于今后甲骨文的释读和地下文物资料的发现和挖掘,但仍有其一定的可信性。倘如此,商羊舞就成为殷商时代的祭祀舞蹈流传至今的几个不多的舞蹈之一,对于我们今天认识殷商时代的民俗风情和舞蹈内容及风貌都有一定的价值和参考作用。

2.通过对商羊舞的动作分析,可使我们对殷商时代的求雨舞蹈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此舞的特点是屈脚而舞,这是模仿商羊鸟屈其一足蹦跳的动作,也是与其他祭祀求雨舞蹈的不同之处。人类早期的舞蹈有许多是模拟鸟兽动作的,“率兽而舞”是人类早期舞蹈的主要内容之一。他们模拟鸟兽舞蹈,或者是为着表现狩猎胜利后的喜悦,或者认为以此便可获得动物所具有的勇猛、灵活、矫健的品质,希冀动物神灵的保佑(例如图腾舞蹈)。而商羊舞的模拟更多的是出于祭祀求雨的功利性目的。殷人认为模仿商羊这种灵异的鸟,就会得到它的保佑,从而带来雨水,使庄稼免除旱情,秋来获得丰收。与此相同的祭祀求雨措拟鸟兽的舞蹈还有《龙舞》、《羽舞》等。

3.通过对商羊舞流传、变迁的考察,可以看出古代祭祀舞蹈发展的一般规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舞蹈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科学知识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古代的祭祀舞蹈慢慢失去了它的功利性价值和舞蹈对象,并加以分化。一部分在流传中逐渐消失失传,一部分则世俗化、艺术化,融于民间表演艺术之中。商羊舞从通神、娱神的祭祀求雨舞蹈,解放后转变为群众性民间自娱和娱人的表演性艺术形式,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祭祀舞蹈随着生产力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从娱神至娱人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具体来说,商羊舞的发展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从功能上看,古代的商羊舞属于宗教祭祀舞蹈, 是为求雨而跳的,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而现在的商羊舞,则完全没有了祭祀求雨的内容,成为表达欢乐、喜庆感情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表演形式。更多的是强调了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完全失去了它的宗教价值和祭祀意义。

(2)从舞蹈对象看,古代的商羊舞是跳给神看的, 舞者怀着敬畏、虔诚的心情敬神、拜神、娱神,希望得到神灵保佑,从而普降甘露滋润人间。现在商羊舞的舞蹈对象则由神变为人,成为民间的自娱和娱人的舞蹈,舞蹈对象有了本质变化。

(3)从时间上看,古代的商羊舞是为求雨而跳, 因而逢旱祈雨时所跳,一般是在每年的春、夏季。而现在的商羊舞是在每年的春节和佳日跳,是为喜庆欢乐而跳,因而在时间上也发生了变化。

(4)从地点上看, 古代的商羊舞是在野外的田间地头和三皇庙前跳,是一种全民性的民俗活动。而现在商羊舞的表演则是舞台、广场,演出地点绝然不同,演出条件今非昔比。

(5)从舞蹈者来看,古代商羊舞的舞者一般为男性, 妇女不准参加。而现在舞蹈者有时是男女对半,有时则全是女性,女扮男妆。商羊舞已失却往日神秘的宗教意味,而一变为通俗的、民间的、大众的娱乐舞蹈形式。

(6)从乐队上看,古代商羊舞的伴奏乐器十分简陋,主要由鼓、响板等打击乐组成,现在的乐器伴奏则丰富得多,除鼓等民族打击乐之外,还有板胡等弦乐,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由上观之,商羊舞的发展变化,充分说明了在舞蹈发展史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舞蹈本身包括宗教祭祀舞蹈的继承和发展始终是在进行当中的。商羊舞,这一古代祭祀舞蹈当代遗存的挖掘,为我们研究古代舞蹈史特别是了解殷商祭祀舞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繁荣当代舞蹈创作,丰富舞蹈语汇,活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相信商羊舞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在新的时期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标签:;  ;  ;  ;  ;  

商鞅舞蹈初探_舞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