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医生对微生物实验室的误区论文_杨小华

部分医生对微生物实验室的误区论文_杨小华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中医医院检验科;636400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微生物的发展,医学微生物检验技术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自动化。但检验前是需要相应高素质工作人员的标本采集和检验中建立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制度才能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还有实验后的结果,更需要正确的阅读理解[1]。

【关键词】临床医生;微生物实验室;误区;对策

医学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学性状、污染致病的机理、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和特异性防治措施等,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和与微生物有关的免疫性疾病,保障人类健康为目的。主要叙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变异、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理化、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医学微生物检验与临床医学日益紧密连接,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重要依据,因此临床医学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部分临床医生对微生物实验室的若干误区

1.1微生物药敏结果不是我院有的抗菌素,做了药敏也无法应用抗菌素。此问题最想解释的是做药敏不会根据某医院有什么抗菌素而做什么抗菌素药敏,而是有个统一执行标准,我激励推荐《抗微生物药敏感性试验执行标准》,里面有试验/报告组,共分为6组:A组包括常规报告、首选试验的药物组合,以及一些对特定菌群的常规试验报告;B组包含一些可以用于首选试验的药物,但是,它们只是被选择性地报告;C组包括替代性或补充性抗微生物药物;U组(泌尿道)列出了某些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抗微生物药;O组(其它)对该组细菌有临床适应症;Inv组(研究性)。试验均为代表性抗生素,药敏报告是这些部分组合起来,并不是医生理解的用什么抗生素作药敏,就只能用此抗生素;拿到药敏报告先看哪些抗生素耐药,是不是已产酶,再看是什么细菌,是不是易产酶的多重耐药菌,最后看哪些抗生素敏感,选用所对应的一类或一代抗生素;有些细菌选一组抗生素即可,有的如产酸克雷伯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部分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有产酶,则需要选用二组或以上抗生素联合用药,都不是一层不变的单选用一种即可!有的细菌用抗生素3-5天后敏感性就会产生变化,请再次培养,所以此标准不只是给我们微生物室人员熟练掌握,临床医生非常有必要熟习,不管是对病人的疗效,还是在医生毕生的医疗事业当中,应用抗生素都有非常大的助效,特别是在当下不断完善抗菌素应用制度下;如果临床医生经常找不到可用的抗生素,说明此医院的抗菌素分布情况需要调整。

1.2临床医生想作药敏就要求我们作出药敏报告。没有一份针对性有效的标本,培养不出致病菌或不是致病菌,我们微生物室是不可能用正常菌群做药敏,如果不懂的做了,发出药敏报告,长时间就会让病人出现菌群失调,就与没有做培养和药敏前,长期治疗反复发热发烧病人,最后做了培养,才发现是真菌引起的发热,而长期用药的方案里,并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药物,没有针对性的使用抗菌素,就显得不专业,怎么治也没有什么效果,病人痰、大粪、血标本培养出来,几乎都是真菌,痰、大粪中正常菌群极少,由于培养得太晚发现得太晚,连用抗真菌的药物也没有来得及,病人就支持不了了。还有病人是妇科疾病,医生开一份血培养,并要求做药敏,了解病情后,建议医生不能这样开申请,是无法做药敏,要妇科医生取阴道分泌物培养,医生回答道:“叫你做就做,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不听从建议的部分医生,不谦虚不愿意多学习了解相关医学知识的医生,不以病人治病为中心的医生,让我们本专业人员无言以对。医学知识也没有绝对的界线,没有不交叉的知识,并没有要求医生了解微生物实验怎么做,什么原理等等,只是学习如何有效采集标本,学习更规范用药,更进一步学习与临床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我们微生物室工作人员也在不断的学习、总结临床医生的抗菌素应用,不然,怎么与医生交流或建议指导用药?我们微生物室工作人员只求结果,也来个一问三不知,还叫什么专业人员?

1.3第二或三次培养出来的细菌与第一次或上次培养出来的不是同一细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次培养出的致病菌,并发了药敏报告,医生对应药敏报告给病人有效治疗,杀灭或抑制了该致病菌,第二或三种致病菌对本次抗菌素不敏感、或者抗菌素浓度不够、或者停药后,其它致病菌就相应生长起来,作为第二或三次培养的致病优势菌,所以之后就有可能不是同一细菌。

1.4一次培养出来两或三个致病菌,不同一时间发出药敏报告,医生刚调整用药方案,又需重新调整用药方案。药敏报告我们可以做到同一时间发出,把先出来的药敏报告放在一边,等待生长慢的致病菌药敏出来后,一同发出,即可。每一细菌都有自己最适生长环境,当然就有生长快慢之别,当然也不排除不容易分离致病菌时分离失败,只有重新分离,就需要时间,或许是我们没有告知医生还有致病菌和药敏报告,或许是告知医生了,医生不理解等等。

1.5所有微生物细菌都能培养,能培养的细菌都能做药敏。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医院微生物室大部分是一、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实,所以处理危险度Ⅰ、Ⅱ级微生物。在此生物安全水平内都还有很多微生物也无法培养,培养相应的微生物就需要购买相应的培养基才能培养,还需要相应的孵育条件,更需要相应多的标本来培养支撑成本的运转;药敏方法常规的有最小抑菌浓度(MIC)法和纸片扩散法。目前大医院都是MIC法和纸片法联合运用,基层医院能用上MIC法就很不错了,纸片扩散法由于操作要求非常高,药敏纸片有效期有限,标本量太少,浪费太大,基层医院很难开展起来。

1.6培养无细菌结果和有细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吻合,培养得不准确。脑脊液、大便中少部分细菌等标本临床采样后送检方式或送检不及时有直接的关系,标本采集后最好能立即保温送检,没有保温送检条件的最好申请医院解决,部分医生标本采集好后,在大冬季把标本放在窗外半小时或放在旁边等待工作完成后才送检,送检过程中也没有保温措施,这样一间隔就有可能一两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对温度要求高的细菌就已死亡,肯定培养不出细菌;采集细菌培养标本时要严格无菌操作,一份无菌操作取样后被染污致病菌,也可能培养出与临床不相合的致病菌。

2部分临床医生对微生物实验室误区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2.1首先,医院应鼓励微生物检验人员加强自身学习,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微生物室工作者应多参加微生物相关培训会或交流会,多阅读有关微生物检验方面的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具备更强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医生交流,才能正确解释,也能带动全院人员的学习。

2.2其次,开设微生物实验室后2-5年内医院应定期召开座谈会,或定期开展全院授课机会,通过与微生物室检验人员的相互探讨和交流,让全院医务工作者了解微生物实验基本业务,及时发现微生物室检验中存在的问题或医务工作者存在的疑惑,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起来。微生物检验在现代医学事业上的作用一直很明显,只是在基层医院不引起重视,在当前医疗环境中更加显著,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也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在2016年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细菌耐药问题被列入主要议题,并写入最后公报;在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上,世界各国对细菌耐药问题进行了讨论,成为联合国大会有史以来讨论的第四个卫生议题。细菌耐药问题已经从卫生领域扩大到了政治、经济领域。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从大局出发,从对政治、经济影响、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建设小康社会角度出发,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加大人才尤其是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培养力度,提高临床药事专业化管理水平。要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医师处方权限管理。这不仅与患者息息相关,而且与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密切相关,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必须与临床科室保持紧密的联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3微生物检验人员应与临床医生定期交流,交换意见,可将医生的建议和专业问题深入阐述。除了合格的标本、准确的操作外,临床用药等治疗措施也会影响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结果。微生物检验人员应对所发出报告给予恰当的解释,收集患者和临床医生的反馈意见,接受合理的建议,改进微生物检验工作和开展新业务,满足临床需求。

3结语

当前形势是医生必须开具相关申请来证明此菌的存在,微生物人员给医生提供可靠的药敏报告,才能应用该药;再也不是医生过去开不开检查都无所谓的医疗环境时代。临床医学微生物检验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通过加强对临床医学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各个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和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为医院临床诊治和就诊患者了解病情提供精准的检验结果,不断实现医学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网络化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医学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和医院的诊疗水平[2]。

参考文献

[1]许茜.浅议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医生沟通的重要性[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 6(12):67

[2]浅析影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因素[J]. 田楠楠. 临床医学. 2017(07)107-108

论文作者:杨小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  ;  ;  ;  ;  ;  ;  ;  

部分医生对微生物实验室的误区论文_杨小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