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西论文,社会问题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巴西表现得尤为突出。它既干扰了经济的发展,又影响了政局的稳定。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社会问题,是巴西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
严重的社会问题一直是制约巴西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两极分化、贫困现象加剧。1930年热图利奥·瓦加斯执政后,以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取代了初级产品出口模式,为巴西经济的发展和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继续实行进口替代模式,并在1956~1960年和1968~1973年实现了经济上的两次飞跃。然而,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以提高。正如《圣保罗州报》一篇文章所指出的:尽管巴西经济出现“奇迹”,但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之中得到实惠的只是少数阶层,大部分人并没有得到益处,而且相当多的人依然处于贫困状态。〔1〕80 年代债务危机以后,巴西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代替传统的进口替代模式,其经济由此得以复苏和发展,但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措施却进一步扩大了贫富之间的鸿沟,使巴西成为世界上国民收入分配最不公、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阅读》周刊的一篇文章甚至说巴西是“社会不平等的世界冠军”〔2〕。少数富人腰缠万贯,而广大穷人却食不果腹。在世界358名拥有亿万美元财产的巨富之中,有6名来自巴西。〔3〕根据巴西国家税务总局1995年的统计,全国有460人的资产在1900万美元以上。 沃托兰汀财团老板安东尼奥·德莫拉埃斯、环球新闻社老板罗伯特·马利尼奥和卡·科雷亚建筑公司老板塞巴斯蒂昂·卡马尔科拥有的财产都超过20亿美元。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指出,巴西20%最富有者的收入是20%最贫穷者的收入的26倍。圣保罗天主教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拉迪斯劳·多夫博尔在1996年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占巴西家庭1 %的富裕家庭人均年收入达4.5万美元, 而占居民人数一半以上的穷人人均年收入则不足543美元。全国20%贫困家庭的收入在1994年仅占总收入的3.25%。 根据巴西全国主教会议1995年一份文件的数字,巴西有6450万人的月收入与巴西最低月工资(74美元)持平或低于最低月工资。有1440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状态中,其中690万人处于赤贫状态,缺乏最基本的食品、 饮水、健康保障和教育。全国有3200万人处于半饥饿之中,每天摄入热量仅1900卡,远低于国际公认的最低标准2500卡(成人)。
(二)失业和半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巴西经济的发展始终未能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1994年巴西失业人口为990万, 占全国经济自立人口的14.3%。近2年失业率虽有所下降,但1996年3月仍达6.38%,仅圣保罗市就有120万失业者。〔4〕巴西严重的失业问题有着深刻的原因。第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增加了就业压力。随着巴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在加快。城市人口从1950年占全国人口的36%上升到1993年的78.2%。经济发展所能创造出的就业机会,远远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就业的需要。进城的大批农民由于缺乏技术和知识,很难在现代工业部门中立足,因而失业者众多。第二,经济模式的转型加剧了失业现象。9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有企业私有化,降低关税和开放市场,减少公共部门,等等。这种模式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使失业现象增多。在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中,大批工人被解雇。关税的降低和市场的开放,使进口商品大量增加。许多企业因抵挡不住外国产品的竞争而倒闭,众多员工失去工作。公共部门的减少和机构的精简,也使大批工作人员丢掉了饭碗。 例如,1996年10月卡多佐总统宣布将裁减政府机构的15.57万工作人员的决定后,5.5万人立即被解聘,其余人则自愿或被迫退休。〔5〕巴西银行因重组而在1995年裁减了5.6万名职工。第三,高新技术的使用使工作岗位减少。例如,1990~1994年间因生产上采用高新科学技术,而使巴西减少了65万个工作岗位。1995年又有26.1万工人失去工作。没有学历和缺乏一技之长的工人,寻找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城市犯罪率上升。失业率的增加、贫困化的加剧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导致社会治安恶化,暴力、贩毒、走私、盗窃、卖淫等犯罪活动增多。据统计,1980~1989年,巴西全国共有82万多人死于暴力。里约热内卢是世界有名的暴力之都,绑架、凶杀、街头枪战时有发生,每天平均有20人被杀,仅1994年就有8408人死于非命。贩毒和武器走私活动猖獗。据巴西军方估计,犯罪集团活跃于里约热内卢66个贫民区中的49个贫民区。直接从事贩毒和武器走私的人达1.13万,每月平均出售1300公斤可卡因。盗窃和走私汽车成风,全国平均每3 分钟就有一辆车被盗,每年被盗汽车高达20万辆。在邻国巴拉圭行驶的汽车,大部分是从巴西非法进口的被盗汽车。在巴西大约有50万少女在街头卖淫。犯罪率的不断上升,使巴西监狱人满为患。全国的511所监狱仅能容纳6万名犯人,而1996年第一季度竟关押了13万人,狱外还有5.6万犯人。 在押犯95%是穷人。为缓解监狱爆满的紧张状况,卡多佐总统不得不在这一年的4月11日颁布大赦令,有条件地特赦1.3万犯人。
(四)农村土地冲突加剧。巴西长期存在严重的土地问题。全国适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共有4亿公顷,而每年耕作的土地只有6000万公顷。 大庄园主兼并土地和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愈演愈烈。据巴西地理统计局统计,目前1%的土地所有者占据了全部耕地的44%, 大批农民根本没有土地。因生活所迫,无地农民武装夺地现象不断增多,与庄园主、警察的流血冲突时有发生。1985~1995年有1000 农民死于这种冲突, 仅1996年4月17日一天在帕拉州就有20多名农民因夺地而被警察打死。
(五)歧视妇女的现象依然存在。妇女约占巴西人口的51%。近年来巴西妇女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受歧视的情况仍很严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多数妇女在非正规部门就业。70年代以来, 巴西妇女就业人数增长很快, 从1970年占劳动力总数的20.8%上升至1995年的35.5%,从而使巴西成为拉美妇女就业率最高的国家。然而,由于社会对妇女的长期偏见,以及妇女在子女入托、就学等方面存在很多后顾之忧,众多妇女仍被排斥在正规部门之外。她们不得不进入非正规部门,主要从事非熟练性的手工劳动和家庭服务业,而且多为非全日工。这些妇女的收入很不稳定,工作和生活条件很差,没有社会保障,享受不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益处。第二,男女同工不同酬。尽管巴西宪法规定男女同工同酬,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就业妇女在收入上同男子存在很大差距,平均劳动报酬要比同工种的男子低50%。巴西妇女就业之初一般从2 个最低工资干起,工作10年才能提到7个最低工资,而男子却能在同样时间内从2.6个最低工资提到10.9个最低工资。巴西最大工业城市圣保罗的就业妇女与男子在整体收入水平上的差距居美洲各地之首。例如,1985年男子平均收入至少是具有同等教育水平妇女的2倍, 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男女的收入差别则更大。〔6〕第三,妇女受家庭暴力之害者多。 巴西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高,受丈夫虐待的现象普遍。巴西民法条款中把妇女视为丈夫的从属,并认为家庭暴力只是个人问题。妇女承担了家庭中几乎所有的繁重劳动,极少有休息娱乐的时间。第四,妇女参政的比例小。根据1995年的数字,巴西联邦政府的21个部中只有1位女部长;27 个州中只有1名女州长。在众议院513席中,妇女仅占31席;在参议院81席中,妇女只占2席。而在最高司法机构中,只有1名妇女任最高劳工法院法官。
(六)种族歧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巴西是个移民为主的国家,种族构成非常复杂。在各色人种中,黑人、印第安人和混血种人长期受歧视,并且得不到公正待遇,大多从事又脏又累的工作,收入菲薄。月薪在1个最低工资以下的黑人,占就业黑人总数的59.6%。 黑人与白人同工不同酬,黑人就业者的平均月薪只有87 美元, 而白人就业者则在250美元以上。即使从事体面一些工作的黑人, 其待遇也比白人低得多。例如,黑人工程师的薪金比白人少19 %, 黑人医生的收入比白人低22%,黑人教师的工资比白人低18%。就业黑人妇女的收入则仅为白人妇女的1/3。
(七)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巴西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退休金制度上。巴西的退休金制度建立于本世纪40年代,规定男性工龄满35年、女性工龄满30年退休,巴西人退休年龄平均为52岁。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人们享受退休金的年限也越来越长。随着1988年宪法关于有权享受社会福利保障规定的出台,享受养老金的人数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巴西日益明显,30年来巴西人口增加了1倍,而退休人数增加了11倍。 据统计, 1997 年巴西退休人数已达到1570万,是1982年的两倍。退休人员与在职人员的比例已从50 年代的1∶8升至目前的1∶2。 退休人员的大量增多, 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1995年11月巴西各级政府在职公务员为56.5万多人,工资开支约8.16亿雷亚尔;退休和领取养老金者共49万多人,开支为8.91亿雷亚尔。公务员的退休金总额比在职公务员的工资总额还要高出约0.75亿雷亚尔。退休金支出日益增多,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赤字。此外,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合理,有利于特权阶层。例如,巴西的议员只要任职8 年并交纳一定的保险税,退休后每月可获得2000美元左右的退休金,而绝大多数人退休后只能平均领取130美元左右的退休金。 这种退休体制也是巴西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原因之一。
(八)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巴西是拉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然而教育的发展却与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巴西对基础教育投资不足,无法改善学校基础结构、更新教学设备和进行教育改革。接受8 年完整基础教育的儿童只占15%,而墨西哥和秘鲁分别为69%和70%。据巴西地理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巴西现有14岁以下的童工为380万, 他们不能上学,从事繁重而危险的劳动,不享有任何劳工权利和社会保障,身体受到严重摧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一份报告说,巴西是世界上入学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其东北部地区的文盲率高达33%。巴西每年花在学生身上的人均费用为120美元,不足国际组织要求标准的一半。 地方的教育经费还经常被挪作他用,每年达20亿~30亿雷亚尔。〔7〕例如, 马瑙斯市的一座赛马场、圣保罗郊区的马瓦足球场和体育中心就是用教育经费修建的。许多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文化水平低,不能胜任工作。学生留级、辍学现象十分严重。劳动者文化水平低、素质差,无法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
社会问题是巴西走上现代化的严重障碍,也是巴西的沉重包袱。为了解决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巴西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拓宽就业渠道,减少贫困现象。失业人数增加、贫困现象加剧既阻碍了现代化进程,也造成治安混乱、社会动荡,因而引起巴西政府的关注。由于就业已成为巴西人最关心的问题,1994年卡多佐在竞选总统时就把增加就业作为要完成的五大目标之一,许诺在其任期内创造1200万个就业机会。1996年2月, 卡多佐政府推出一项增加就业的新计划,决定对那些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注意培训职工的企业提供期限更长、利息更低的贷款,5年内提供的贷款总额为472亿美元。巴西政府在3年内向基础工业、旅游业和交通运输等部门投入60亿美元, 以创造300万个就业机会,并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巴西联邦政府还同地方政府协作,投入3亿美元以培训150万劳动者,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巴西还专门成立一个由劳方、资方和政府三方参加的劳动委员会,研究就业方面的法律与问题。巴西政府在扩大就业渠道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贫困现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93年后,巴西曾发起向贫困开战的运动,成立了全国食品保障委员会,政府向饥民发放了大量食品。从1990年到1997年,巴西的贫困率已由48%下降到28%。〔8〕
(二)重视对人口的控制。巴西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化趋势的加剧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本世纪70年代,巴西开始修改传统的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支持节育。1984年巴西政府正式颁布包括计划生育在内的妇女保健计划,从而把控制人口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1996年初,巴西国会还拟定了一项有关鼓励绝育的法律草案,规定由国家支付妇女做绝育手术的一切费用。巴西政府控制人口的政策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妇女节育率在1992年已占66%。巴西的生育率在不断下降,育龄妇女的平均子女数从1970年的5.8人降至1996年的2.4人,预计今后40年中将降为1.8个。〔9〕与此同时,巴西还采取措施减轻城市人口压力,放慢城市化速度。1996年10月,政府宣布向亚马孙地区和马托格罗索地区移民的计划,大量投资于马代拉河航运工程和亚马孙州伊塔夸蒂亚拉港的扩建工程,吸引和鼓励来自城市和农村的移民。全国最大城市圣保罗人口增长速度已由90年代以前的4.5%降至目前的1.9%。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和城市化速度的趋缓,使交通、住宅、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压力有所减轻,社会治安也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三)实行土地改革。土地问题一直是困扰巴西的严重问题。巴西独立后历届政府都曾提出土改,但未见成效。土地征购法直至1946年才在巴西出台。1964~1983年军政府执政期间建立了土改机构,征收了大约910万公顷土地,安置了7.2万户无地农民。萨尔内文人政府上台后于1985年10月颁布土地改革法,1988 年宪法又规定了土地改革的内容。 1985年~1994年,巴西共征购673万公顷土地,安置了18.9 万户无地农民。卡多佐就任总统后,把解决农业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表示要加速分配土地的进程。从1995年年初到1996年5月, 卡多佐政府已安置了5.2万户无地农民。为了加速土地改革,1996年4月巴西政府、议会和司法三大权力机构举行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土改和土地征用部,整顿征购土地的机构,增加土改经费,成立地方治安特种部队,以制止农村夺地事件的发生,保证土改的顺利进行。
(四)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多年来,巴西广大妇女为改变男女不平等的不合理现象和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在全国性妇女运动的推动下,1988年宪法反映出妇女的部分愿望,如建立反家庭暴力的官方机构、确立农业女工的福利津贴、企业主为女工幼儿提供日托服务、产妇享有4个月的休假、男女同工同酬等。 卡多佐总统在1996年三八妇女节时,宣布实施一项全国反对侵犯妇女权益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政府将通过举办培训班、电化教育等方式,提高妇女的文化、技术水平,扩大就业机会。同时,计划还建议修改刑法,把殴打、性骚扰和强奸妇女的列为刑事犯罪。
巴西政府还采取不少措施解决日益严重的童工问题。例如,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1996年使马托格罗索州的12个城市减少了上千名童工。1997年1月,卡多佐总统宣布实施消除童工计划, 当年将解放在一些州的矿区从事劳动的5万名童工。政府制定的“儿童国民奖学金计划”, 规定复学童工的家庭每月可得到50美元的补贴。这一年巴西政府还专门拨款7000万美元,以使包括在伯南布哥州甘蔗种植园务工的1.3 万名儿童在内的4万~5万名童工复学。同年3月初, 卡多佐总统宣布将向国会提交关于禁止14岁以下儿童工作的宪法修正案。
(五)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既不完善,又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卡多佐总统执政后把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项“优先目标”,1995年2月向国会提交了社会福利方案, 修改现行退休养老保险体制是其中主要内容。该方案提出以年满65岁退休制代替工龄退休制;取消妇女比男子提前5年退休的制度;取消教师、记者、 法官等特殊阶层提前退休的待遇,以及公职人员、军人享受优惠退休金并同时获取几个退休金的规定;退休金的发放同贡献挂钩,取消公务员早退休而领取全额退休金的规定等。〔10〕这项议案在众议院受到阻挠,被要求加以修改。卡多佐总统则在1997年2月表示, 将要求参议院恢复原议案,不同意进行修改。为了取得工会方面的支持,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合于现代化发展的福利制度,巴西政府还同工会组织举行了多次谈判。
(六)重视发展基础教育事业。为了改变基础教育滞后的局面,巴西政府注意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并把8 年基础教育定为义务教育。1971年巴西议会通过第5692号法令,宣布将小学和初中合并为基础教育,对7岁以上儿童给予义务教育。1988 年巴西宪法又明确规定基础教育为义务教育,同时对非学龄的人实施免费教育。巴西教育部还在基础教育的5~8年级开设职业教育课,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为毕业后就业创造条件。首都巴西利亚专门设立资助贫困家庭子女的奖学金。里约热内卢市政府向2.5万名失学儿童提供基本生活费, 资助他们就学。市政府还开设一些儿童技校,使贫困儿童学习工艺技术,提高谋生能力。
三
尽管巴西政府为解决不断增多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不少措施,然而社会问题积重难返,不是靠几项政策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而且也不可能彻底解决,因为产生社会问题的根源仍然存在。巴西政府虽为增加就业动了不少脑筋,但每年只能创造90万个就业岗位,而每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就约达150万,这还不包括需要重新安排工作的大量失业者。 即使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就业机会也不会满足日益增加的劳动力的需求。随着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加速和范围的扩大,人员的精简会使失业大军更加庞大。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巴西存在已久、根深蒂固,在议会、党派和政府中存在着维护特权阶层利益的强大势力。卡多佐总统提出的改革有损于特殊阶层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提案在议会中受挫就是明显一例。贫富之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贫困化趋势的加剧,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处理好社会问题,是巴西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注释:
〔1〕巴西《圣保罗州报》,1994年7月3日。
〔2〕巴西《阅读》周刊,1996年12月25日。
〔3〕美国《福布斯》杂志,1994年7月号。
〔4〕埃菲社里约热内卢1996年6月16日西文电。
〔5〕阿根廷《号角报》,1996年10月13日。
〔6〕纳克拉美洲报道,1995年5~6月号。
〔7〕巴西《阅读》周刊,1995年10月25日。
〔8〕埃菲社华盛顿1997年3月15日西文电。
〔9〕埃菲社里约热内卢1997年1月2日电。
〔10〕英国《金融时报》,1997年2月11日。
标签:巴西经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巴西总统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黑人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养老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