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410132
摘要:受当前多元多变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离婚率的持续攀升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离异家庭所造成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较之于正常家庭的学生,离异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易发多发,心理障碍问题的概率更大。本研究主要对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教育对策进行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离异家庭 大学生 心理现状 教育对策
一、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一)逆反抑郁心理
逆反抑郁心理具体表现为很少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露出来或者诉说给别人听,有着非常严重的自我封闭倾向,在心理上有着或轻或重的抑郁状况,有的在行为上非常粗暴,在进行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上,离异家庭大学生经常会以父母的离异为依据和参考,他们往往对别人的信任度较低,也很少将自己的心愿真诚、坦白地表露出来,在与其他同学的接触过程中往往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这部分学生的言谈能力相对较弱,在矛盾和问题发生的时候很难和同学及教师之间形成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二)自卑怯懦心理
自卑怯懦心理主要表现为经常感觉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与别人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在自我评价上往往过低,认为命运是天定的,自己根本无法进行把握,认为心酸和无奈是生活的主旋律,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往往都没有什么兴趣,也缺少勇往直前、奋勇拼搏的激情,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多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呆着,感觉学习和生活中缺少懂自己、理解自己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些学生对事物非常敏感,一些看上去、听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能造成他们心理情绪的极大波动,如果在疏导和教育上不够及时,就会让离异家庭大学生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懒散放任心理
懒散放任心理主要体现在,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家长为了一定程度上弥补孩子思想情感上的缺憾,在物质条件上给予了他们极大的满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由于害怕他们受到委屈而采取娇生惯养的方式,造成这部分孩子的自尊心极强、自信心却非常弱,不断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习里面,离异家庭大学生往往都以自我为中心,在性格上表现为放纵任性、自身的意志力非常薄弱、自我学习能力较弱、自我控制约束能力较差,在学校中往往对学生的各项规章制度熟视无睹,对学校的纪律约束也难以遵守贯彻,表现为涣散的精神、懒散的行为,在学校里经常会出现旷课、早退、迟到甚至打架等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
二、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对策
(一)强化情况摸底,构建坚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设施
在学校之中离异家庭大学生是其中的一个极为特殊且占据一定比例的群体,如果学校和教师在基于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引导上重视不够、针对性不强,不仅会造成离异家庭大学生在行为上出现一定的偏差甚至走向极端和歧途,而且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此,学校应当通过摸底调查建立健全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借助心理调查问卷的形式或者教师个别谈话的形式对这部分特殊学生进行定位,并组织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教师要善于对班级学生的动态进行观察了解,努力将其中的问题发现出来,及时地进行干预和诊断,将离异家庭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强化专职心理教师和相关教育培训设备的的健全完善,在学校开设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建好心理咨询师、设置好心理问题信箱,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的排解和疏导。
(二)强化情感关怀,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和谈心谈话机制
对离异家庭大学生在精神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尽可能的关注、关心、关怀,用自己的爱心去抚慰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灵上的创伤,用鼓励和支持去帮助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克服自卑心理,同时,要强化集体教育力量的充分利用,注意积极、友爱、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氛围的营造,号召和组织学生们对离异家庭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和关心,用相互之间的友谊去实现亲情的弥补,特别是作为班级的辅导员更应当经常性地与离异家庭大学生进行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和思想诉求,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班集体的温暖。要注重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策略,做到个别谈话和集体教育的有效结合,注重借助多种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强化学生精神风貌的提振和班级凝聚力的有效增强,帮助和引导学生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运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让学生在学习中磨练意志砥砺品质,提升自身思想素养和价值追求,锻造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三)强化理想教育,构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引领方向
强化青春教育及前途和理想教育,在开展青春期知识内容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记忆力较好、思维较为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精力旺盛充沛的特征,对学生开展前途和理想教育,重点内容就是自律、自强、自护、自理、自学,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人生的道路能否走好往往取决于关键的几步,特别是青春期正是一个人思想、行为、性格尚未定型、有着很强可塑性的时期,在前途未确定、理想未实现的关键节点,正应当发愤图强,且不可陷入到情绪化的自我封闭状态之中,做到不误人生、不走歧途。同时,充分借助主题班会的作用,强化对离异家庭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念的教育,多倡导和灌输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帮助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时间、把握好光阴,积极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精力消耗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与提高上,将时间放在考取技能证书、练就专业本领上,为个人的成功、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当前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教师和学校应当科学地认知和处理利益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强化教育引导、强化关心关怀,强化精准施策,并积极正确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共同助力于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坚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建虹.别让自己“关”起来——浅析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教育对策[J].长三角(教育),2013(1).
[2]党晓梅.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才智,2015(7).
[3]李妩祎.浅谈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教育对策[J].今日科苑,2016(8).
[4]陈宁.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文教资料,2014(12).
[5]万晓云 杨艳萍.浅谈离异家庭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影响与教育对策[J].中国科技经济期刊数据库,2015(23).
论文作者:张娜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家庭论文; 大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对策论文; 教师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