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传统商业街区更新规划设计研究论文_杨琛

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传统商业街区更新规划设计研究论文_杨琛

天津市西青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00392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的发展,使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也走入了新的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城市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规划设计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传统商业街区更新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划设计思路,为城市未来的规划建设提供合理参考。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也进入了新的时期。从以往一味地追求城市化提速,转向了更理性的提速提质并重。作为城市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传统商业街区急需进行更新升级。城市化的推进带来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商业街区很难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需求,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导致街区活力降低,甚至导致衰败。对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规划设计势在必行。

1传统商业街区

传统商业街区是随着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物力人力的流转集聚而慢慢形成的。传统商业街区能反应城市演变,展示城市兴衰,唤起城市记忆。其大多是历史上城市最具活力的中心,是城市的历史文脉重要的物质载体,也是每个市民最能产生共鸣和认同感的地方。

随着城市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城市商业街区也经历着不断的更新,传统商业街区仅为满足市民最基本的购物需求为主;进而人们对购物体验需求提升,商业街区升级为集休闲、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区域;新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盈,商业街区开始向寻求向体验化、主题化的新模式转变,集休闲旅游、文化体验、购物消费等功能于一身。

2传统商业街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为在我国传统商业街区更新规划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街区历史文化缺少尊重

现阶段的传统商业街区更新中往往对历史文化这一重要影响因素考虑不足。历史文化包含物质层面的内容和非物质层面的内容。物质层面为街区的空间形态、街区内建筑的风格、街区内的标志性景观小品等;非物质层面包括街区内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在进行传统商业街区更新时,往往对街区历史文化物质层面的保护过于简单。对历史建筑修复或者重建后,失去了其原有的韵味;大面积的拆除重建破坏了街区原有的机理和空间序列;原街区的标志性空间节点被新建筑弱化,甚至直接被拆除。在更新中非物质层面则常常被忽视,传统街区改造提升,单纯追求高品质,忽视街区原有值得保留城市生活氛围、生活习俗,造成文化归属感丧失。

(2)对街区空间形态保护改造方法不当

传统商业街区一些改造实践中,对街区空间形态的保护改造前缺乏充分的调研分析。如一些无明显地方建筑风格特色的街区,盲目追求古建筑风格,造出来一批“假古董”;一些建筑,考古价值不高,但对城市历史有重要纪念意义,却被盲目拆除;一些需要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仅仅作为文物保护下来,而其周边的建筑风格及空间尺度均与历史建筑不相协调,影响街区的整体性;一些传统商业街区往往空间尺度偏小,为实满足现代商业的需求,将其街道空间尺度扩大,丧失了原街区的空间围合感和亲和力。

(3)对街区业态设置缺乏活力

在商业街区规划设计中的业态设置中,往往照搬其他成功案例的业态设置,缺乏对本商业街区的区位条件分析,导致其业态设置与周边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又如一些传统商业街区,原街区业态为市井型的低端商业,虽然整体环境品质较差,但商业活力十足;在规划设计中求新求变过于激进,盲目提升街区品质打造高端业态,产生居民需求与业态等级的错位,使街区由盛转衰。同时盲目定位过于高端的商业业态,必然带来街区招商及商户运营的压力,对街区的良性发展产生制约。

(4)对街区可持续发展缺乏考虑

大部分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规划设计都追求一种终极的蓝图式的建设效果。改造规划的方案即为街区的最终形态,一旦街区改造完成,便代表街区的最佳状态已经达到。这些改造后的商业街区,外表光鲜亮丽,可未来等待它们的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破败更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规划忽略了商业街区本是一种有机的自然生长的生命体,无论从生态上、建筑建设上还是商业运营上都应追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对街区可持续发展的忽视,切断了街区历史文脉的传承,影响了街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阻碍了街区的商业商贸发展,是对社会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种浪费。

3传统商业街区更新的规划设计思路

面对传统商业街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规划设计思路如下:

(1)保留街区本原历史文化,打造街区新型特色文化

保留街区最真实的本原历史文化,在物质层面,大到传统的街区格局、空间尺度,小到建筑工艺、建筑细部、景观小品,只要是在文化上、艺术上、历史上有突出的特点均可以考虑保留下来;在非物质层面,依托街区的物质载体,保留下街区值得延续的传统生活方式、社会关系、风俗习惯、传统技艺。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需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问卷走访。可以保留下来的,应是最纯粹的根植于街区的本原历史文化。

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挖掘传统商业街区的新型特色文化,打造街区新的名片。可挖潜街区所在城市独有的地方特色、民俗风情,或是城市孕育出的新兴积极文化。将传统商业街区,赋予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新的文化或传统或时尚,但需与街区内保留的历史文化互相协调、互相补充,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从而带动街区的发展。

(2)对街区空间形态进行保护改造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在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中,通过充分的调研,对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进行综合评价,涉及到建筑艺术价值、建筑技术价值、建筑质量、城市风貌等。通过综合评价结合建筑的不同类型,制定街区内历史建筑的改造方式:文物建筑,修旧如旧、只修不建;重要的历史建筑,保持其原有建筑外部特征及空间格局;一般历史建筑,不改变外观特征。其余建筑应与历史建筑和街区整体风貌相协调。

在街区整体空间结构层面,根据保留价值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法。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街区,需严格保留传统的街区空间结构、空间序列、空间尺度,保证改造后的街区有旧时一样的空间体验。对于历史价值不大的街区,可截取部分优质的街区空间进行保留修复,并对不适宜现代城市生活的街区空间进行改造,使街区满足新的城市功能的需求,新的空间形态可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3)对街区的业态进行更新升级

对于历史文化价值高的传统商业街区,宜延续其原有的传统业态,对部分商业进行品质上的提升,置入新的业态应和街区现状业态相协调;对于历史文化价值不大的街区,其空间和商业活力都处于衰败的状态。可通过新业态的置换,让街区焕然新生,重新成为城市的商业活动中心;抑或将这两种业态更新手法用于同一传统商业街区的不同区域,分别设计业态。在业态设置中注重多元化和复合化的业态搭配,实现街区商业效益的最大化。在互联网经济的影响下,线下传统商业转型成为体验型商业成为一个趋势,传统业态文化的体验以及商品线下使用体验是商业街区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新时代商业街区活力的源泉。

(4)保证街区可持续发展

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和改造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其规划设计的思路需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街区物质空间、商业经济、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在物质空间上,应权衡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和使用功能,或保留或改造,新建建筑应考虑为街区未来的建设留有余地;商业规划上应着眼于可持续的经营和长期经营的经济回报;自然生态层面,应保护好街区内的古树名木,保证街区的绿化率;社会文化层面,要保护街区内文化精华,延续街区文脉。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保证传统商业街区长期的保有活力。

4结语

传统商业街区更新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提出传统商业街区更新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未来进行此类设计项目中应遵循的规划思路。避免盲目设计,着眼长期效益,在对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深入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街区的历史文脉、空间形态、业态设置、可持续发展方式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作者简介:

杨琛,男,1990年6月生,汉族,祖籍河北省承德市,硕士学历,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规划设计师,现工作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研究方向: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论文作者:杨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传统商业街区更新规划设计研究论文_杨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