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信仰中的“一神多义”现象论文_刘莹

关公信仰中的“一神多义”现象论文_刘莹

辽宁大学文学院

摘要:关公信仰在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南北朝产生开始,关公信仰一直是以同一个神——关公的形象出现在民众当中,但是它却有多重含义,这是中国民间信仰的特殊现象。本文主要从关公信仰的发展历程和在儒教、佛教和道教中的地位和意义阐释关公信仰的“一神多义”的现象。

关键词: 关公信仰 一神多义 儒教 佛教 道教

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通常情况下一个神只属于一个教派,如文殊菩萨属于佛教;三霄娘娘属于道教;而儒教中的人虽不是神,但也不会属于其他教派。然而关公就是一个特例,其神的形象只有一个,但是却在三个不同的教派中有不同的身份和意义,是民间信仰中的“一神多义”。

一、关公信仰中的“一神多义”现象

1、关公信仰在佛教中的发展

关公在建安年间开始进入佛教信仰体系,在唐代正式成为佛教的伽蓝神——佛教寺院的护法神。建安年间,普净禅师结茅于玉泉山并建立玉泉寺。而普净禅师作为该寺的创建者据说与关公有着不解之缘。而后传说隋开皇初年,在智者大师建立道场的过程中,关公以保护者的身份出现。“唐代禅宗北宗创始人神秀在玉泉寺建道场时, 也发生关公显圣之事。因此,神秀在当地建寺奉关公为本寺伽蓝护法。”至此关公正式成为佛教中的护法神。

佛教中的关公对民众的影响并不大,只是佛教中寺庙的守护者。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可否认在佛教中他已经有自己的地位和意义——伽蓝神,佛教中的护法神。

2、关公信仰在道教中的发展

自魏至唐,道教对关公并不是很在意,直到宋以后,道教徒才对关公有所解释,将其纳入道教中的一员,并最终将其衍化为道教中的天神——关帝圣君。根据《道藏》,关公在道教神谱中的地位只是天将, 非有“武圣人”之尊, 无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 驱恶辟邪、巡察冥司、招财进宝、庇护八方等全能的法力。

唐宋年间流传许多关公的传说,但此时关公以鬼将的形象显灵。到了北宋,哲宗、徽宗等皇帝崇道,朝野才开始有意识地制造关公神话,并与道教有了联系。明代,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天尊关圣帝君”。

在关公成为道教天神的过程中,《关公盐池斩妖》的神话发挥巨大作用。此神话将关公演绎成道教符篆派张天师能召调的天神,将把关公纳入其中为道教助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宋代皇帝多信奉道教,因此不断的赐关公封号,徽宗崇宁元年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崇宁三年又晋封为“崇宁真君”,大观二年再进封为“武安王”,宣和五年又追封为“义勇武安王”,并建有武安王庙。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再加封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又加封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约85年间,连续加封,由公及王,谥号屡增。到元朝时期,元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封建王朝,其统治者也逐渐汉化,懂得借重关公的名头来收拢人心。而此时民间已经将关公升格为帝,道教徒将关公收入道教神谱。明清二朝,道教徒还假托关帝之名编造多种劝善文,如《关帝觉世真经》、《戒士子文》等,其中《关帝觉世真经》广为流播,谓“人生在世,贵应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无愧。”并列举应行的善事,应戒的恶事。

3、关公信仰在儒教中的发展

关公信仰在儒教中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关羽本身带有的“忠、义”备受统治者的推崇。明清以来,随着关公神格的提升,关帝庙也迅速在全国各地建起,由原来从祀于各寺观神殿,急剧向立专庙行专祀的礼制发展,由帝王钦定祭祀规范到佛道定制祝醮,使关公崇拜仪礼达到帝王庙仪,隆重盛大。民间教团帮会也因此笃信关帝,结社、祝愿、拜签、乩占也从未离开过关帝崇信,以致家祭庙祀,遍及全国。关公的神人崇拜成为民间信仰的最高典型。

关公在儒教中逐渐变成了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物,明代时期被称为“关夫子”,他与孔子一武、一文备受世人推崇。

二、关公信仰在职能上的“一神多义”

关公不仅仅在三教中都有自己的身份,其在民间信仰中也带有不同的意义。

1、忠义

忠义是关羽作为历史人物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关公信仰中的突出方面。“许田射猎, ……是关羽对汉室之忠。千里走单骑,……是关羽不忘桃园之义。”关羽身上的忠义是中国古代社会封建统治者和老百姓都极为推崇的。封建统治阶级抬高关羽, 关键在于表彰其“忠义”,将他作为忠义的楷模, 让人们效法, 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被统治者们祟拜关羽, 则主要着眼于他的“信义”,并将他作为正义的化身,通过这尊正直之神来保护弱者, 调解、评判纷纭人世的各种纠纷, 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感, 增强群体内部的凝聚力。

2、财神

奉关帝为“财神”源于宋代,在这之前,商贾们供奉的财神是武财神赵公明和文财神比干。这类的传说众多,关帝的仁义、忠诚成为商家提倡的道义标杆,成为人们行为诚信的样板。中国传统的财神是赵公元帅赵公明。而不是财神的关帝,却享有不亚于赵公元帅的威名。古今许多商家故奉关帝就寄托了求他保佑发财致富的愿望。例如运城盐池白盐商敬奉他, 除了他诛杀蚩尤精灵, 有功于盐池之外, 还寓有祈求他佑护发财之深意。

3、司科举

关公还与科举有联系,传说关公不仅对科考士子进行试前指点,赴考途中救难,还能临场救助,预卜仕途。如清方雉升梦关公预示其婿功名为“蟹两半只”,袭姓友人解之曰:“半蟹为解,两丰则圆。非解元乎!榜发,果中礼经解元。关公和士子的科考命运就这样随着民众的祭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了司科举的职能。”五台山上的五爷庙就体现出关公有此功能,以至于祭拜为求升学的人比祭拜文殊菩萨的人还要多。

除此之外,关公还有助降、平乱、斩妖捉鬼、救灾济贫的职能。

结语:

关公信仰是我国传统民间信仰中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信仰,随着历史的发展,关公信仰逐渐出现了“一神多义”的特点,这使关公成为具有多种职能的神,同时也使关公信仰的影响不断扩大,使其成为本土民间信仰中不可忽略的一支。

参考文献:

1、郑镛. 论关公信仰与儒释道的关系 [J]. 龙岩学院学报,2008(01)

2、石麟. “关公信仰”文化现象溯源 [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6(01)

3、闫爱萍. 地方文化文化系统中的关帝信仰——山西解州关帝庙庙会及关帝信仰调查研究 [J]. 山西师大学报. 2012(02)

作者简介:刘莹(1991——),女,辽宁省沈阳市,在读研究生,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2014级。研究方向:民俗学

论文作者:刘莹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  ;  ;  ;  ;  ;  ;  ;  

关公信仰中的“一神多义”现象论文_刘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