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个17岁的女孩突然失语症_奇闻轶事论文

为什么那个17岁的女孩突然失语症_奇闻轶事论文

17岁女生缘何突然失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女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漏排座位,17岁女生突然失语

胡女士带着她17岁的女儿佳佳来到我的诊室。佳佳在妈妈背后躲躲闪闪,一脸的胆怯。胡女士把佳佳从背后拉过来,愁容满面地说:“这孩子都三天没说一句话了,你说愁不愁人。”在我的示意下,胡女士讲了事情的起因。

前不久,读高二的佳佳所在班调了一次座位,座位按期中考试成绩依次排定。佳佳的成绩排在班里第20名,依此推断,她的座位应该在三到四排。因此,她不慌不忙,站在一边等着班主任叫她的名字。让佳佳没想到的是,班主任都念了40多个同学的名字了,还没有念她的。看着同学们都各就各位,佳佳鼓起勇气走到班主任身边,提醒她还没念自己的名字。班主任赶忙看名单,结果没找到,原来是她粗心给漏掉了。班主任又了解了一下佳佳的成绩,就要重新排座位。这下,先前排好座位的几个同学不愿意了,说:“老师,大家都排好座位了,就别为了一个人再动了。”其他同学也随声附和。班主任觉得重新排座位也比较麻烦,就笑着征求佳佳的意见。在班主任的印象中,佳佳文静内向,平时事儿也不多,总是一个人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如果不是她的成绩不借,班主任几乎忽略了她的存在。

班主任看到大多数同学都不愿再动座位了,就用恳求的目光看着佳佳。佳佳不愿让班主任为难,只好说:“等大家排好座位了,我随便坐哪个位置都行!”于是,班主任按部就班地往下排,最后把佳佳安排到倒数第二排的角落里,同桌还是个学习不好、性格泼辣的女生。

得到这个结果,佳佳有些不情愿。正当她拿着自己的东西往那个座位上走的时候,突然感到四肢无力,手脚冰凉,呼吸困难,如果不是靠着墙,她差点摔倒。当时,同学们都正忙着在自己的新座位上整理学习用品,谁也没有注意到脸色煞白的她,更没有人安慰她一句。佳佳感到一阵悲凉,胸口发闷。她踉跄着找到班主任,指着自己的胸口,艰难地说:“老师,我这里很难受!”班主任见她脸色煞白,呼吸急促,大吃一惊,以为她患了什么急症,急忙开车把她送到附近的医院。医生给佳佳检查后,也没查出什么毛病,看她的精神萎靡,就建议她找心理科大夫看看。

胡女士从女儿班主任那里得到女儿病了的消息后,心里非常紧张。让胡女士更加担心的是,自从排座位后,佳佳三天都不发一语,这可把胡女士急坏了。好友建议她,佳佳可能是精神方面出了问题,于是,胡女士就带佳佳找到了我。

强烈的被忽视感,让她关闭心扉

听了胡女士对女儿发病前后的情况描述,我觉得佳佳的发病虽然是偶然的,但事情并非调座位这么简单,肯定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她的精神和心理出现的问题都会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有关。我决定先向胡女士了解她的家庭情况。

胡女士说,她和丈夫结婚18年,育有一儿一女,佳佳是姐姐,佳佳的弟弟今年10岁。胡女士的丈夫是做建材生意的,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佳佳一向乖巧,学习、生活都不怎么让父母操心,倒是弟弟被爸爸宠得骄横跋扈。当年,佳佳出生后,爸爸对她十分疼爱,佳佳7岁那年,她有了弟弟诺诺。佳佳的爸爸思想传统,一看生了个男孩,欣喜若狂,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当胡女士讲到佳佳照顾弟弟的时候,我看到佳佳脸上的表情有些不满。我隐约感到佳佳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有倾诉的欲望。于是,我请胡女士先到外面去,我要和佳佳单独谈谈。

胡女士走后,我倒了一杯水递到佳佳手里,温和地对她说:“你是个好孩子,真诚、善良、通情达理,但好孩子也需要别人的理解。”听了这话,佳佳未开口眼圈先红了。我轻声说:“孩子,你心里有委屈无处诉说,今天阿姨愿意做你的听众。”佳佳看着我,终于开口了:“爸妈的心都在弟弟身上,我在家就是个多余的人。不但在家里,在学校也是这样。我觉得人心真是太冷漠了!”佳佳的话立刻让我想到了她因为排座位发病的事情。我用关切的眼神鼓励她继续往下讲。佳佳愤懑地说:“在家里,弟弟就是个小太阳。在学校,老师眼里都是表现好的同学,我这种学生可有可无,我觉得活着很没意思。”在我的引导下,佳佳说有一件对她刺激特别大的事情,那件事情让她觉得自己有种被抛弃的感觉。那是弟弟8岁生日那天,爸爸特意从广州赶回来给弟弟过生日。爸爸看到弟弟时,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看着爸爸送给弟弟礼物,而她却没有,她心里充满了失落、怨恨,甚至气愤。从那时起,她觉得父母的心都在弟弟身上,自己被这个家抛弃了。佳佳说着说着泪水就流了下来。我爱怜地递给她一张纸巾。她看着我,幽幽地说:“阿姨,您知道吗?班里排座位时,班主任竟然把我的名字漏掉了,那一刻,我全身冰凉,胸口发闷,险些摔倒,却没有一个同学注意到我。再想到自己在家里也是个可有可无的人,我内心充满了绝望,觉得所有的人都是那样陌生、虚伪,我和别人一点交流的欲望都没有了。”

消除应激源,让孩子心灵洒进阳光

经过和佳佳的一番交流,我终于找到了佳佳发病的原因。随后,我把胡女士叫进来,把佳佳的情况向她作了分析。我说:“调座位一事是佳佳发病的直接原因,让她产生了强烈的被忽视感,并激发了她长期压抑着的被父母忽视的抱怨,这也造成了她对外界强烈的不认同感。我认为,佳佳的表现并不是抑郁症,而是急性应激障碍,抑郁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急性应激障碍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很快发病,临床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茫然、愤怒、恐惧性焦虑、抑郁、绝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亢奋,如心跳加快、震颤、出汗、面色潮红等。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病可在各个年龄段,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像佳佳这种发病程度,如果治疗措施得当的话,一个月内可以得到缓解。”胡女士点头表示同意我的分析。我对她说:“佳佳的发病是由于长期的被忽视感累积而爆发的。你和丈夫对待孩子厚此薄彼,对儿子百般宠爱,却忽视了女儿的精神需求,使得她情感上比较孤独,这对她的性格造成了很大影响,加上她在班里也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重视,长期的被忽视如果遇到应激事件,便会出现急性应激障碍。”

接下来,我和胡女士探讨了对佳佳的治疗方案。我明确指出,要想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就应尽快消除导致佳佳发病的应激源,也就是造成佳佳发病的根源。我建议胡女士,回到家后应和丈夫积极沟通,矫正此前女儿听话不需要过多关心的偏见。每个孩子都应是父母最宝贵的财富,对于佳佳,不能只注意物质方面的关心,要更多地关注她的精神需求。让她时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而不能再做伤害女儿感情的事情。另外,我建议胡女士积极和佳佳的班主任沟通,把佳佳发病的原因告诉她,让班主任能切实关注到佳佳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也要给佳佳应有的关注,让她始终感觉自己生活在温暖的集体之中。得到重视后,佳佳心理上会有一种满足感,负面的精神因素才能逐渐消除。

最后,我对胡女士说:“消除导致佳佳发病的应激源只是外因,要想尽快让佳佳恢复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自然状态,关键还在于佳佳自己的心理调整。我会为佳佳设计一系列的成长体验活动,让她在学习生活中理解挫折的含义,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接纳别人。”

对于我的方案和建议,胡女士表示会积极配合并落实。一个月后,在我和胡女士等各方面的努力下,佳佳已经能自主地和别人交流了。

标签:;  

为什么那个17岁的女孩突然失语症_奇闻轶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