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防水项目是施工管理的基础内容,承建单位通过规范的防水施工、合理的材料选用、全面的建设管理等工作,保证防水项目的安全使用,延长工程防护期限,降低后期维护成本。防水项目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需要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对整体施工内容进行动态管理、现场监督,通过精细化的控制手段,确保技术关键点的建设质量,保障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耐久性。
关键词:渗漏问题;工序控制;外墙建设
避免建筑出现渗水、漏水问题,降低外部因素对建筑使用的不利影响,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目标,也是施工单位的基础任务之一。防水工程的综合质量不仅会影响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与建筑后期的使用、维护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常见的防水材料选择、材料加工、防水层涂刷、外墙建设与工程交叉等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应该进一步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在保证防水建设安全性的同时,提升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
一、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与管理原则
1、在防水工程严格把控质量的重要意义
房屋防水项目是整体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工程质量管控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1)避免出现渗漏问题
房屋防水工程建设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引发渗漏情况,影响建筑的安全质量与使用期限。房屋建筑涉及的施工内容较为复杂,工序较多,设计要求与技术标准相对较高,需要通过现场控制、工程任务规划等手段,控制防水建设的质量,降低渗水、漏水等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2)减轻外部侵蚀影响
房屋建筑通常需要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如降水、降雪、霜冻、高温等。防水工程作为房屋保护项目的一种,通过有效的防水措施,能够减轻外部环境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影响,增强使用安全性,保证建筑施工效率,是质量验收与现场管理的重要检测项目。
2、管理原则
(1)管理系统科学化
施工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建设是提升全面管理效率的重要原则。由于房屋建设的整体工程规模大、工艺选择复杂、材料供给要求高等原因,传统管理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复杂施工管理需求。与此同时,为确保在工期内完成建设任务,缓解建筑管理的压力,通常会进行分项安排,保证质量管理系统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对防水施工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可以对不同质量控制内容进行有序管理,降低隐蔽项目的安全管理难度,使各建筑环节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完成建设任务,为防水工程的安全建设奠定基础。
(2)管理内容精细化
管理内容的精细化主要是指技术人员在开展施工建设时,要参照工程设计,进行质量精细控制,在保证建设任务高水平完成的基础上,针对常见施工问题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与此同时,要注重工程现场的全面、精细管理,对防水工程与其他分项的交叉管理内容进行合理划分,确保防水项目的整体质量。如,外墙防水建设完成后,覆盖保护层,在维护期间内尽量避免外界影响,保证工程的安全效益;防水层建设完成后,设置排水管道并及时清理,保障通道的排水功能等。
二、防水工程的技术控制关键点
1、防水材料的选用标准
防水材料的选择是防水工程的前提,通常情况下,在防水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会参考降雨、风力、温度变化等自然条件与建筑施工不同位置的施工特点等建设条件选用材料。如,在建筑屋顶进行防护时,防水表层通常会受到阳光直射与暴雨侵袭,因此,在材料的选用上,应该以耐候性、防腐蚀性、耐热性强的材料为佳。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严禁选择国家规定不合格的材质,技术人员应及时收集材料选择相关规定信息,如经发现应该立即停止工程,使用其他防水材料替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防水工程建设工序的控制
(1)科学加工材料
防水工程的建设材料不仅包括可以直接使用的材质,还有部分材料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在具体的材料配比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严格依照说明书,按时、按量、按比例进行分类添加。通常情况下,由于防水技术要求对材料粘稠度有着一定的规定,需要通过控制配合材料的含水量,对实际粘稠度进行精确控制,保证材料可以满足防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与此同时,在材料配合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搅拌加工,完成配合工作。搅拌均匀的材料应该在三个小时内全部使用,避免出现结块现象,确保材料涂刷平整,无大颗粒物。除此之外,材料不能进行混合涂抹,否则会影响防水性能,造成不必要的项目损失。
(2)控制防水涂料涂刷的时间
防水涂料是防水工程的常见材料,在涂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技术规范,由于涂刷浆料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需要等上一次的浆料干燥都达到标准后,在进行下次涂刷,合理控制两次施工的间隔时间。具体的涂料选择与施工,应该严格按照防水设计方案进行,保证涂抹流程的规范性,防止因操作问题而降低工程质量。
三、防水工程不同施工部分的管理重点
1、结构层防水建设
就目前的建筑工程来说,其主要采用的施工材料为混凝土。而在对混凝土进行防水施工时,需要注意结合混凝土结构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防水,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从而对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做到有效的保障,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混凝土渗水问题的出现,从而使得建筑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浇筑混凝土一般需要采取多次抹面压浆,通常要比自拌混凝土多抹面压浆2遍以上,同时,面层一定要平整、无翻砂现象。在高温季节时还应在抹面后立即采用表面覆盖,以避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混凝土浇筑后洒水养护是必不可少的。混凝土终凝后7天之内其强度值增长最快,因此,在该阶段的养护最为重要,必须保证其有足够的湿度。
2、找平层防水建设
找平层施工可以说是下道防水施工的基层,也是基础,找平层施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也影响到防水施工的质量,比如找平层平整度不达标、空鼓、开裂等这些质量问题对防水施工极为不利。找平层施工,首先进行基层清理,将结构层、保温层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的硬块要剔平扫净。洒水湿润,在抹找平层以前,应对基层洒水湿润,但不能将水浇透,宜适当掌握,以达到找平层、保温层能牢固结合为度。
3、外墙面的建设质量控制
外墙的防水施工应该注重施工细节,进行细致的质检工作,明确技术交底,防止出现管理漏洞。在防水设计中,要保证方案的可执行性,满足外墙防水要求。建设窗台时,尽量通开窗沿,保证窗台的长度,降低窗角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外墙的混凝土要求具备一定的密实性、抗压能力强,确保外墙结构稳定。外墙处可以进行翻边施工,避免出现裂缝,增加渗漏的可能性。在粉刷墙壁前,检查墙壁是否出现漏浆蜂窝情况,如果发现蜂窝处,通常采用防水砂浆进行修补。
结语:防水工程是影响建筑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的重要建设环节,施工技术、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水平的高低,对防水建设的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工程涉及的管理内容较为复杂,在实际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建设环节,开展针对性的管控对策。防水建设技术人员应按照防水设计要求选用材料,进行科学配比,严格依照施工工艺进行工程建设,在确保防水工程整体建设、使用质量的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对施工风险进行预控,降低外部环境对房屋的侵蚀影响。
参考文献:
[1]白宏伟.关于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控制探析要点浅论[J].四川水泥,2017(10);
[2]徐田娟.浅析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材料及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J].中国市场,2018;
[3]王麒鸣,李明.工民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506(21).
论文作者:刘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材料论文; 防水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外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