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中心血站 河南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市某医院以往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由血液成分、血液质量及输血不当等因素导致。结论 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科学合理的用血,熟练掌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原因;防范措施
临床输血是急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输血并不是绝对安全的,有时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症状或体征。轻者病人感到身体不适,重者可引起脏器损害甚至死亡。为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对我市某医院以往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1.1 原因 大多数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HLA不相合的白细胞、血小板有关。有人发现54%发热反应患者的微量淋巴细胞毒反应呈阳性,输血次数与阳性反应发生率呈正相关。由于多次接受输血或妊娠,受血者血中产生白细胞、血小板凝集素及淋巴细胞毒抗体,当再次接受输血时可以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使白细胞、血小板溶解并释放热源,从而产生发热反应。
1.2 防范措施 采、输血器具和制品的制备过程做到无致热源;采血过程中及临床输血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反复发生发热反应的病人可以输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实验证明,当使用400ml全血制备的血液制品中白细胞含量低于5x106时就可以避免发热反应的发生;如果已知病人体内有HLA抗体,可使用微量淋巴细胞毒交叉实验筛选献血者。
2 过敏反应
2.1 原因 由于多次输血可使缺乏IgA的病人产生类特异性抗-IgA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有过敏体质的病人,当输入含有变性蛋白血浆时会引起过敏反应,对青霉素等药物过敏的病人,如果输用了使用过青霉素等药物的献血者的血液,就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有少数献血者体内已产生某种抗体,通过输血可将抗体转移给病人,当病人接触到相关抗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2.2 防范措施 有过敏史者,在输血前半小时给予抗组胺药物或使用类固醇药物;对IgA水平低下或检出抗IgA抗体的病人输血时,应选用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或缺乏IgA献血者的血液;避免输用有过敏史献血者的血浆。
3 溶血反应
3.1 原因 由于病人接受不相容红细胞或对其自身红细胞有同种抗体的献血者血浆,使献血者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异常破坏从而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反应按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防范措施 采集血液标本时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防止采错标本;正确填写血袋、配血试管标签及病人的血标本试管标签,严防任何差错的发生;认真做好病人及献血者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由两位工作人员核对病人血型与献血者血型是否一致,与配血单是否一致;如果病人需大量输血,应将献血者之间的血液做交叉配血实验;反复多次输血或多次妊娠的病人输血前要做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短期内多次输血的病人应每2-3天重复一次抗体筛选实验。
4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4.1 原因 如果病人患有先天性或继发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时,当输入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病人不能识别献血者的淋巴细胞,或没有能力排斥献血者的淋巴细胞,使其在体内植活增殖,并将病人的组织器官识别为非己物质进行免疫攻击和破坏,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病理症候群。这是一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死亡率高达90%。
4.2 防范措施 对异体血及血液成分在输用前可以使用25-30Gy的r射线照射,此方法能将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完全灭活;采用物理学的方法去除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目前多采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去除率可以达到99%;将血液成分与光敏剂结合,再用0.3-0.6J/cm2剂量的紫外线(波长280-320nm)照射,可以杀死大部分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能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
5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5.1 原因 输入含有抗-HLA和抗特异性粒细胞抗体的全血或含有血浆的血液成分,这些抗体与病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中性粒细胞在肺血管内聚集,释放蛋白酶、酸性脂质和氧自由基等,造成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液体外渗进入肺间质和肺泡,从而引发肺水肿或呼吸窘迫综合征。5.2 防范措施 输注浓缩粒细胞时滴速要缓慢,并全程密切观察有无异常情况;病人血中含有抗-HLA抗体者,应选用HLA相容的献血者血液;多次妊娠的女性献血者一般不作为全血、血浆及机采血小板供者,除非HLA和粒细胞特异性抗体阴性;有多次输血史或多次妊娠史的女性病人需要输血时,尤其是需要输注浓缩白细胞时,最好做HLA抗体测定。
6 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6.1 原因 由于保存液或采血器具消毒不严,血液在采集、制备、储存、运输和输注过程中被细菌污染等所致。污染细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少数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和球菌。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污染细菌的种类、毒性、数量、病人的原发病和免疫功能。轻者易被误认为发热反应,重者可致死亡,病死率高达68.7%。
6.2 防范措施 采血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认真做好献血前的征询和体检工作,排除献血者处于菌血症状态;采血时细菌可随皮肤碎片进入血袋,因此废弃采集的最初20-30ml血液或留作标本,可减少约50%的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血液采集后应在室温下存放6-8小时,或过夜后再进行成分分离,因在室温下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吞噬采血时带入的少量细菌;采用细菌灭活/去除技术减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输血治疗的风险性,为减少或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采取多种措施,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科学合理的用血。熟练掌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江,代琼,罗立.11407例输血反应调查.中国输血杂志,2009,22(3):227-228.
[2]崔徐江,杨柳青,李达.对输血不良反应认知及预防的调查研究.中国输血杂志,2006,19(5):239-242.
论文作者:肖乐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抗体论文; 病人论文; 血液论文; 发生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白细胞论文; 淋巴细胞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