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现课堂教学师生深度互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还可促进学生数学的自然生长。为此,笔者从师生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与实践。
关键词:互动 交流 活动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学活动既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彰显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才能实现师生深度互动。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意义大小,与课堂活动“师生互动”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此,实现课堂教学师生深度互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还可促进学生数学的自然生长。 什么是“师生互动”?提高“互动”水平有何作用?怎么提高“互动”水平?笔者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一、“师生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内涵
“互动”与“交流” 都是教学活动的有效形式,都体现了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相互性,相接近,容易混淆。现用下表对比和说明:
从上述对比中不难发现,“互动”对教学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力远在“交流” 之上,这在本质上是由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所决定的。
1.数学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培养阶段,所以很多数学知识必须通过操作活动来体悟、内化,达到掌握的目的。
2.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久,仅靠师生间的交流很容易使学生上课走神。小学生语言交流技能尚未形成,但他们好奇、好动、好表现,对活动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所以在课堂进行活动不仅能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还能使他们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基于以上两点,“互动”较“交流”更符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实现师生深度互动,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生长。
二、提高“师生互动”水平的策略探寻
“师生互动”包含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建立在“融洽”心理基础之上的活动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深度互动,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数学自然生长。
1.师生关系同学化。互动,必须在同一层面的角色之间展开,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当做和学生同时学习、同时进步的“同学”,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吸引学生参与活动,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融合”成共同的力量,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
这种同学化的关系也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比如:“你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简单快捷,值得我们学习。”“你在看题时有意记一下数据和符号,再写,就不会写错了。”这种实在、不客套的描述性评价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在关注他们,会感动学生,从而起到积极的作用。
2.教学设计整合化。“互动”较“交流”要多花费一些教学时间,所以实现师生互动,就得对教学活动进行整合,用“大问题”引领学生学习。
案例1:吴正宪老师在《面积的认识》一课中,筛选整合出学生提出的5个大问题开展教学活动:面积和周长有什么不一样?最大的面积有多大?面积是什么东西?面积长在哪里?怎样求面积?
案例2:人教版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测量出你所带长方形纸盒的长、宽、高。
(2)长方体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哪些不属于它的表面积?请你把连接部分剪掉。
(3)观察哪些面是完全一样的?
(4)这三种不同长方形面的长和宽分别是方形纸盒的什么?
(5)试计算自己纸盒的表面积,然后“同桌交换”检查、交流。
3.教学内容现实化。数学基础知识是否巩固、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水平高低是学生正确解决数学问题的两个重要因素。同时,对问题情境的陌生也是阻碍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因素。
4.教学组织活动化。活动是“表”,学习是“里”,数学活动要“由表及里”,故笔者认为:上课不要太像上课,上课时要随意一点,生活化一点,放松一点。课堂看似“随意”,其实“不逾矩”。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一些几何课很容易达到活动化,学生在剪剪、拼拼、比比中做的有滋有味,而有些概念课和计算课就很难实现活动化,但并非是不能活动化。
以上“四化”是我对“师生互动”的一些探索和实践。我以为提高师生互动水平,实现师生深度互动,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自然生长。
论文作者:韩焱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互动论文; 师生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深度论文; 教学活动论文; 促进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