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城市滨水区是由流动的水流环境和相对稳定的陆地生态环境形成的城市水域空间,它作为城市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延续的载体;它在城市空间中是一个综合性的空间,开发和生态利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生态规划设计;思路
前言
河流是城市中宝贵的自然景观,所以,滨水开放空间的建设是许多拥有滨水条件的城市十分重视的行为。创造出生气勃勃的滨水景观,重视滨河区特定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的保护与利用。规划设计应是生态系统设计,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应从景观与生态环境两个角度研究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找寻两者之间关联,寻求景观与生态环境共建的途径,尽最大可能实现景观与生态环境两功能兼顾,并与整个城市规划协调统一,最终达到城市滨水环境的有效利用和适度开发。
1滨水区绿地生态问题的规划设计
滨水区绿地是原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但大部分城市的滨水绿地设计至今大都还是沿用城市人工环境空间的思维和手法,缺乏对于滨水区自然属性以及生态特殊性的考虑;或过于追求形式和工程要求,以简化单调的人工绿化代替河岸自然植被,破坏了原有的滨水生态环境;或往往忽视地方乡土植被,过分追求新奇性和集锦式景观效果,引入大量外来物种,影响了本土水岸植被系统的稳定;或河流湖泊周围甚至水中小岛上,筑建了高大的楼房,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生动植物的生存。基于生态规划原则,滨水绿地规划应着眼于对河流、道路和绿地的施工及管理中采取各种对策,尽可能将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地保留下来。
2滨水岸线工程生态问题规划设计
许多城市滨水区域以防洪为目的的对水岸的截弯取直、加深河槽、混凝土加固、筑高坝等措施,产生了诸如洪水流量、流速以及泥沙量增加,洪水压力转嫁到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河岸的水量调节功能减弱;破坏了河岸生物的生存环境;弱化了水环流过程等生态问题。封闭的硬质人工驳岸改变了自然形成的江河岸线的自然特征和重要生态功能。如扬州古运河,原来河道两岸采用浆砌毛石驳岸和花岗岩栏杆围合。使古运河水道变成仅有简单功利价值的防洪、运输通道。这种简单生硬的处理限制了贯穿的水系在城市空间中所应有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净化作用,对于形成丰富而多样的城市滨河景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缺陷。
2.1恢复河道自然景观创造多样性的环境条件
河漫滩、河湾和自然湿地等自然地貌,可以通过截流和下渗等形式发挥蓄水功能,既有利于地表径流的减少,也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稳定平衡河水流量,减弱洪水的冲力,保证了河床的稳定,也减少了下游的洪峰流量。同时,通过土壤和植被渗透过滤,也改善了水质。而且,类似河岸和河底的浸蚀、冲刷和淤积,为新的物种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可能性。水面忽宽忽窄的河流,其贮水和游水功能强,可使洪水峰值流量减少,延迟洪水产生,收到理想的治水效果。构造多变的河流能使水质净化处于最佳状态。
如果将河流改造成水渠一样,形状雷同单调,水的流动形态也不会变化,环境条件十分单纯,只能形成贫乏而又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只有在河流里构筑浅滩和深潭,河底尽量不用混凝土铺装,河流的走向尽量避免僵硬笔直的形态,让河岸线忽宽忽窄地不规律变化,水中有小岛,河水有很小的自然落差,岸坡或陡峭或舒缓,呈现构造上的多样性时,才会创造出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此外,在处理与防洪有关的各种问题时,要避免用加高防洪堤等对生态造成永久破坏的手段。
2.2形成缓冲带,保留富有多样性的水岸边界
调查结果显示,鸟类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50~110m左右的距离,人与鸟类筑巢地的距离需要保持在30m左右。水边的鸟类更容易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果在邻近自然保护的区域设置可供众多人聚集的设施和场所,则会对那里的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好设置缓冲地带,将一定范围的区域设定为保护区域,避免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并确保人与生物(鸟类)应保持的距离。缓冲带的位置、形状、大小取决于规划者对保护程度的认可。通常,滨水缓冲带是以一定宽度的由林、草或湿地植物覆盖的带状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究显示,当缓冲带大于20m时,可以达到水质保护的目标;河流植被宽度30m以上时,可有效降低温度、提高生境多样性、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提供、控制水土流失、河床沉积和过滤污染物;当缓冲带大于60m时,可以达到降噪的目标;当缓冲带大于50m时,可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标。例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内,除规划有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外,还有一条50m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5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这个缓冲带的规划成为西溪湿地保护的有力屏障。
2.3保留可渗透的土地,不扩大非渗透地域
对于滨水岸线周边的土地,人们为了整洁或是为了便于活动等因素,往往采用铺装等手段,不断地去加固、捣实土地,最后土地被密封起来,雨水无法渗入地下。这些无法渗入地下的雨水,或是在路面形成内涝,或是通过边沟猛然间汇入城市内河,再汇集到更大的河流中酿成洪灾。因此,滨水岸线的规划处理,除了对岸线尽可能保持自然的形态,岸边还要尽可能保留一定范围的可渗透的土地,以保证滨水土壤的蓄水能力。在规划中,除尽可能减少铺装面积外,在必须铺装的区域应考虑根据场地条件和功能选择可渗透的材料和构造。如对频繁使用的车行道,选择多孔混凝土或多孔沥青;停车场和活动频繁的广场可采用渗水型地砖;步行道则可选用疏松的粒料、木板或渗水性较好的石材。
3滨水区建设生态规划设计思路
3.1应最小限度改变自然环境现状
滨水区建设规模越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就越深。亲水设施建设的周边地区是人工风景与自然风景的衔接之处。设计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地形的改变和自然生态系的改变控制在最低限度,要在保护现状地形和植物的同时,成功地进行亲水设施整顿和建设。对自然的改变应停留在最小限度,即使已改变的场合,也要以其他形式进行修补,让自然复原,甚至要设法创造自然。特别是在地区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的场合,不允许开展将会使自然环境发生较大改观的设施依存型活动。例如:摩托车越野赛之类的活动会造成扬尘、噪声及表土荒废等不良的影响。活动场地的整顿和建设在使局部地形平坦化的同时,也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而应更多采用自然观赏型活动、身边自然接触型活动等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亲水设施建设。
3.2滨水区规划设计与开发应留有足够的宽度
在滨水地区,由于水陆载体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亦不同。由于比热不同,水体温度升降速率慢于陆地,从而在水体和陆地上方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滨水区特有的“水陆风”。水陆风减缓了陆地温度骤变,发挥了“天然空调”作用。此外,自然状态下的滨水区具有调节温湿度、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因地形、气压及阳光作用,更有可能形成如风霜、雨雪、雾霭等滨水区特有的气候现象。有的滨水区建筑密度及层数过高,阻挡了水陆风向城市纵深方向延伸,减弱了城市与水体之间的空气自然交换,不利于城市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缓解;因此,滨水区建设,应预留由滨水绿地系统构成的一定宽度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连续带状的开放空间可以成为水陆风的天然通道和过滤器,改变城市局部气候。
从景观形象角度分析,城市中的滨水地带,带状空间是自然的、生态的,可以驻足停留欣赏的。尤其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中,人们对于自然的因素会更加偏爱。一条河作为城市形象带来的作用绝不亚于一条大道。从这个角度考虑,滨水地带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留有足够的宽度,必要时甚至应该人为拓宽。保证自然有足够的量,就要使滨水带有足够的宽度,并把它变成绿地、湿地等生态环境。只有留有足够的宽度,才能为保证滨水生态环境的连续性提供可能。例如,在闽江两岸进行景观规划时,其现状是从河岸到后面的建筑10多米宽,规划时把它的危房和临时建筑拆掉,将滨水用地进深扩大到80m甚至100m。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滨水开放空间的建设中,应贯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贯彻自然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预留滨水自然生态发展空间,阻止城市滨水生态环境的丧失和片断化,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根据滨水区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布置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类活动空间及设施,创造人与其他生物共生的滨水开放空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护滨水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保护人类聚居环境和生物栖息环境;保持城市固有或重构城市滨水区的良好生态,创造有特色的城市生活空间和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谢丹.浅谈城市滨水区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09(11)
[2]陈东山.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09(06)
[3]刘婧,沈守云,廖秋林,詹文.城市滨水空间生态规划探析[J].现代园艺,2015(03)
论文作者:李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6
标签:水区论文; 城市论文; 自然论文; 生态论文; 河流论文; 空间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8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