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科2015年的4月~2017年的4月所诊治的109例脑血栓病患,分成研究组(55例)以及对照组(54例),分别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和常规康复护理,对比康复效果及生活 质量。结果:研究组接受康复护理后的上、下肢FMA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血栓病患,能促进康复效率提高,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血栓;生活质量
脑血栓发生后,常常会留下诸多的后遗症,在心理、生理层面给病患造成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生活质量下降严重[1]。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血栓患者机体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意义积极。本文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我科2015年的4月~2017年的4月所诊治的109例脑血栓病患。所选病患采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即研究组(55例)以及对照组(54例),两组资料:研究组有男性32例,女性23 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是(60.3±4.6)岁。对照组中有男性33例,女性21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是(61.2±5.3)岁。经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病患均接受康复护理,但实施康复护理的时机有所不同,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实施康复护理,研究组则施予早期康复护理,这项工作在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即开始实施,内容如下:①加强基础护理,利用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充分收集患者的资料,将护理和康复重点确立,并对施护细节进行完善,制定个体化康复内容和实施计划,确保此项工作获得最佳效果;营造安静的恢复环境,确保病区温湿度适宜、地面干燥清洁,尽量满足患者或家属的合理需求,提高患者的舒适感。②有效的认知及心理干预是保障恢复效果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需在各阶段将的积极的康复效果实时告知患者,强化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在开始康复锻炼后,往往是分阶段实施,在一段时间内重复一些枯燥、乏味训练,难免感到劳累,也经常遇上平台期,使得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不如开始时,这就要求施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在各个方面予以安抚、支持和鼓励,同时在各个训练环节设计一些小奖励,提高病患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③机体功能训练,我科参照Bobarth训练法设计本组病患训练内容,并在患者参与训练期间予以相应指导和护理,初期着重引导患者进行握手、起坐以及桥式运动:a握手锻炼,首先协助病患将患侧拇指覆盖于健侧拇指,同时使两只手其余手指呈交叉对应状,鼓励病患将患侧手用健侧手带动,做出上举动作,并在两手处于不同度角时分别保持一段时间。b起坐训练,帮助患者移动至床边,协助其处于侧卧,将患侧腿放置在对侧腿上,由健侧前臂将躯干缓慢撑起,鼓励患者重复进行锻炼,并予以全程看护。c桥式运动,在床上帮助协助患者平卧,协助其平放双手于身体两侧,嘱咐患者两脚和床面互相接触,由施护人员将其两侧的膝盖按住、合拢,提醒患者尽量将臀部抬高,保持和床面有一定距离,在旁提醒患者尽可能坚持一段时间,视情况保持在5s~2min。d恢复期时,在上述训练内容基础上增加平衡、起床、站立与站姿锻炼,若患者的肌力恢复良好,可逐渐在看护下进行行走训练和日常生活锻炼。患者参与训练的全程,护理人员全程予以陪护,随时指导患者动作要领,予以鼓励,提醒其以循序渐进为基本训练原则。④认知训练,在康复师与施护人员共同配合下予以认知康复训练,每次30min,每天训练2次。内容如下:a记忆强化训练,让患者观察、记忆数张印有不同内容的图片,间隔5min,之后鼓励患者回忆图片内容,重复练习。b注意力强化训练,准备一些卡片,在上面写汉字、画图片,鼓励患者用患肢握笔,引导其将指定的内容划去,可逐渐将难度增加。c定向能力强化训练,有目的性的与患者交谈,期间向患者询问当前方位、地区、日期及时间,引导患者对病房中指定物品进行区分。
1.3观察指标
由同一组人员帮助患者在接受不同模式康复治疗后进行NIHSS与FMA量表评分,用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科室自制生活质量评价表对患者生活治疗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获得的数据资料均输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上、下肢FMA量表评分
研究组接受康复护理后的上、下肢FM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上、下肢FMA量表评分比较
3讨论
脑血栓发生后,患者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容易导致机体留下后遗症,既往以机体功能障碍最多见[2]。对于脑血栓病患,除实施积极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根据其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及早开展有效的康复护理,是临床研究与关注重点[3]。关于康复护理的时机,以往待明确患者病情不进展时方可引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起到的效果多不理想[4]。越来越多的临床时间证明,脑血栓病患若要获得最佳康复效果,需要及早开始,通过早期给予患者系统、科学的康复训练,促进脑血栓患者存在异常的神经元与肢体功能恢复,在恰当的时机予以高效的康复护理,常常能起到依靠用药治疗无法达到的积极作用[5]。
本文研究组施予早期康复护理,对基础护理进行优化,制定个体康复计划,早期实施认知康复训练,对认知能力进行强化,促进脑血栓发生后部分神经元得以恢复,引导患者机体功能训练,预防肌肉萎缩与关节挛缩,向机体传达正确的运动能力,提高康复效率。结果提示,研究组接受康复护理后的上、下肢FMA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脑血栓病患,能促进康复效率提高,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甘丽娇,沈文清.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2-13.
[2]李晓红.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115 - 116.
[3]和青松.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9):2920-2921.
[4]李树兴.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2):186-187.
[5]吴茜.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0):33-35.
论文作者:赵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患者论文; 脑血栓论文; 病患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两组论文; 机体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