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_城市经济论文

中心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_城市经济论文

中心城市在转型中的功能、地位、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心城市论文,地位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心城市是我国经济最集中的区域,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探讨其功能、地位、经济运行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心城市的功能及地位

中心城市是自然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

商品生产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直接起因却是流通。马克思指出:“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75年版,第371页。) 因此流通是城市最初的功能。城市的流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吸纳资本。资本运动的目标是不断地实现增值。根据资本增值的G-W-G’的公式,资本增值要借助于W的作用,即资本增值的主要领域是社会的生产经营部门。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由于城市拥有发展工商业等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并且发展什么类型的工商企业,哪些企业增值快,对于资本所有者来说选择比较的余地充分。这为资本的积聚、集中、转移和增值提供了各种机会。2.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依据我国中心城市的地理条件、资源构成和现实的生产经营状况,可以分为多种城市类型:有以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为中心的城市,如北京、广州等城市;有以某一产业为主体的城市,如鞍山市、十堰市等;有以金融贸易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如香港、上海市等。尽管这些城市的主要功能存在差异,但都要以商品的流通和集散为依托。因为无论作为工业基地还是贸易、科技文化中心,都要以商品作为社会主体相互联系的媒介。首先,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将趋向于集中在城市,目前美国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日本90%以上的人口在城市,在我国也有20%左右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密集要消耗大量的商品。其次,社会的城市化过程也就是商品流通加快的过程。从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看,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这客观地推动着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城市化的进程一方面使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物资流通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城市的投入品不断增加。再次,城市大部分处于交通要道和交通枢纽,是商品的天然集散地。历史上我国不少城市就是依赖较好的交通位置得到发展的,如武汉在历史上有“九省通衢”之称,上海、天津、广州地处水、陆、空运输的中枢地位,这些城市通过商品集散的特殊功能带动了自身的发展。3.交换和接受各种信息。信息是指最近发生的事情。经过加工整理后的信息对社会的商品生产具有指导作用,因而信息被称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现代社会发展证明,信息将是独立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一门新兴产业,有其独特的发展成长阶段。在信息产业的发展初期,信息产业依附于商业、服务业,信息产品以知识形态为主,并通过交换进入农业和工业生产领域,成为社会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主要争夺对象。在信息产业进入高级阶段以后,信息产业与工业化密切关联,信息产品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物质形态的电子计算机、微电子通讯设备等。无论哪种形态的信息产品或处于哪种阶段的信息产业,都与城市的发展相关。一方面众多的信息首先总是在生产、科研、交换和消费最集中的城市产生,并且要借助于先进的物质手段接受、筛选、传递。另一方面大量的信息消费在城市。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正在逐步地由依赖于资本转向依赖于信息所提供的智能技术和发展机遇,中心城市作为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的中心,需要借助于信息来增强发展能力,因而对信息的需求相对旺盛。同时,信息产业也必须依托于中心城市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4.劳动力流动的中心。劳动者对职业的选择受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将这些因素按顺序排列,生存需要是第一位的,其次是享受需要,最后是发展需要。农业是劳动者最原始的择业对象,在农业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以后,劳动者的生存有了基本保证,生存需要对劳动者就业影响的位次逐渐后移,享受需要、发展需要的位次逐渐上升。同时工业化的兴起和现代基础设施不断地在城市集中,使劳动者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城市有更多的选择和满足机会,劳动者流向城市成为必然的趋势。20世纪以来,城镇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由本世纪初的14%逐渐增加到1985年的41%,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接近60%(注:蔡孝箴:《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

从总体上来看,中心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是结构调节和被调节的枢纽。国民经济增长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一种是增加资源的投入,即通常所说的外延式增长;一种是提高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即内涵式的增长。在一国的国民经济达到一定的水平,资源又相对不足的条件下,政府更倾向于内涵式的增长。内涵式增长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一是社会经济结构要完善,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协调。二是产出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适应社会需求,能够较快地实现价值。三是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创新状态。创新是经济技术质变的前提,它是内涵式经济增长的要求,只有创新,内涵式经济增长才有可能实现。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内涵式经济增长大部分是在中心城市发生的,中心城市具有内涵式经济增长所要求的条件。第一,中心城市产业齐全,经济发展选择的余地较大。第二,中心城市智力密集,科研手段先进,具备了技术创新的一般条件。第三,中心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农村(包括与农村紧邻的县城和县级市),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产品的扩散能力较强。第四,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完善,是社会各个经济主体选择投入的主要对象。

由上可见,如果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是向农业或某些区域倾斜的话,那么经济发展的顺序首先是从中心城市开始。当中心城市的投资承受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投资收益率开始下降,社会投资才逐步向周边区域扩散,这样客观上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边区域辐射的经济圈。由于中心城市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带头增长的地位,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往往反映出整个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因此中心城市的经济运行是各级政府调节的重点。对于政府的调节,社会经济必然作出各种反映,其中尤以中心城市的反映具有代表性。研究中心城市的各种经济现象是了解调节和被调节双方的发展走向的钥匙。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实行分级管理,各级政府成为不同层次的调节主体,分别具有制定调节政策、操作经济杠杆的责任和权力,这使政府的调节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央政府的调节是从宏观经济出发,要求保持经济规则和经济的统一;地方政府的调节一般着眼于区域经济利益,要求发展区域化,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这样在对经济运行的调节最终都要在中心城市体现出来,中心城市区域内的各个微观经济组织是经济调节的最终载体。我国中心城市内聚集了各个层次的经济组织,有属于中央政府调控的金融机构、交通、通讯等部门;有所有权归中央政府部门管理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有所有权属于中心城市调节的众多的微观经济组织;还有少量的无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的经济单位。这些经济组织虽然各自接受的调节指令不同,但其对调节所作出的反映会在同一区域内表现出来。例如中央政府部门管理的企业和中心城市管理的企业如果享受的政策不同,则会形成不平等的竞争,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中心城市经济竞争的平等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标志。而竞争的平等需要建立一个机会平等的机制来保证。从竞争活动的参与来说,中心城市经济组织的多元化属性是保持竞争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因为多元化的经济组织之间没有横向的依附和从属关系,竞争都是凭各自的经济实力来进行。这里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要有同一性,即企业不管所有制性质如何,在同一的市场规则面前都是平等的竞争主体。中心城市政府能否将不同目标的调节化作同一的调节信号,保持竞争规则的公正和统一,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塑造和微观经济组织竞争的平等性。

二、中心城市的经济特点

第一,经济的相对独立性。中心城市作为国家的组成部分来说,首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在这个地域内,劳动者共同的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消费偏好,使劳动者结成了天然的社会联系。劳动者在共同开发区域资源的经济活动中,又形成了经济运行的区域性。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区域性表现得不十分明显,区域经济要素与外来的经济要素相互融通、相互组合,区域经济成为全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区域社会联系得到强化,其经济的区域性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独立性也会顽强地表现出来。例如中心城市政府是区域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主体,并拥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时,中心城市便会利用经济的区域性来谋求经济运行中的自主和独立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中央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仍然要授予地方政府管理和调节区域经济活动的职能,并使其拥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这样,中心城市相应地取得了独立地确立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安排经济活动的权利。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目标的短期性。中心城市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虽然也有中、长、短期之分,但在中心城市政府决策人任期有一定期限的情况下,出于对任期内政绩的追求意识,政府决策人发展目标的决策总是倾向于任期内的业绩。在经济发展上,追求任期内的高速度;在增量资产的安排上,偏好于短期内见效快的加工业项目,通过短期内的经济增长来证明政府决策人胜任工作的能力。这是一段时期内我国中心城市产业轻型化、产业结构具有趋同性的根本原因。②扩大资源配置的范围性。资源配置通常是由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的,经济体制决定了一个国家配置资源的基本形式。在经济体制确定以后、中心城市配置资源范围基本明确的情况下,政府决策人仍然有较高的扩大政府配置资源范围的期望。因为配置资源的过程也就是政府决策、行使权力的过程,政府决策人总是过分高估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的设计,相信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高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因此在经济活动中容易出现中心城市政府向上级政府争资金、争项目安排的“寻租”现象和对上级政府下放给企业的权力进行回收、截留的情况。③经济制度安排突出地方利益保护性。我国经济制度总体上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定,由于中央制定的经济制度要通过各级政府来贯彻、安排和实施,中心城市拥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颁布地方性的实施文件和法规的权力,因此中心城市政府成为实际上的区域性的制度供给主体。中心城市的制度供给是为了满足地方的制度需求,即为地方政府提供管理地方事务、发展区域经济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依据。地方政府的制度需求一般具有明显的区域功利性,在制度的供给与需求主体一致的条件下,中心城市的制度安排向区域利益倾斜的可能性较大。④生产要素流动的区域性。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商品经济社会是全方位的,生产要素在从收益率低的部门向收益率高的部门流动中,能够自发地调节社会生产的比例关系。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对收益率低的区域是不利的,它会使收益率低的区域内人才、资金和物资等流失,影响区域各项计划目标的实现。对于生产要素的自发流动,中心城市政府会采取各种措施阻止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外流,如规定人才流动的条件,在区域边境设卡限制物资流向外区域等。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为了保证既得利益,在鼓励要素流入的同时,也会限制生产要素的流出。

第二,产业结构的区位化。中心城市的产业在发育和形成过程中要依托区位条件,其构造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经济体制、自然区位以及历史条件等都可以影响一个区域产业的构造。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由传统的政府主导型逐渐转变为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型,政府和市场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引导着产业结构的成长。政府和市场主导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据是区域经济成长的区位。区位是指所在区域自然生成的经济条件。区域的区位可以分为市场区位、自然资源区位、地理区位、劳动力区位等。一个区域可以拥有某种区位,也可以同时占有多种区位,这些区位对区域产业的成长各有不同的作用。①市场区位。市场区位指一个区域所拥有的市场条件。市场状况是商品生产者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依据,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有购买力的需求客观地影响着商品生产的总量和结构。市场需求又可以进一步地分为生产资料的市场需求和生活资料的市场需求。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区域,其生产资料的需求大,并且生产资料需求大量地表现为中间产品,生活资料的需求存在高档化、时尚化的趋势。而经济欠发达、交通不够便利的区域,其生产资料的需求大部分是就地生产的初级产品,生活资料的需求中日常性、大众化的占有较大比重。②资源区位。资源区位指所在区域的资源供给状况。资源区位有两重含义。一是本区域的资源蕴藏占有状况,一是资源的供给或来源状况。资源是生产的重要要素,中心城市所在区域的资源蕴藏占有量和实际的供给是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形成的重要参数。我国不少中心城市从一开始创立就是依托于资源蕴藏充足的产地,如著名的石油城大庆、煤城淮南市以及瓷都景德镇市等。这些中心城市都是凭借资源的占有优势,先发展产业后建立城市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区域拥有什么样的资源优势,只要存在市场需求,就应该发展什么样的产业。资源的供给区位是资源占有区位的延伸,当一个区域的资源蕴藏占有量不足,但资源供给渠道畅通并且运输成本较低时,资源的供给区位同样可以替代资源的占有区位。③地理区位。中心城市的产业构造与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一是地理区位指示了市场和资源的区位。例如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市场的条件和资源的条件。二是地理区位具有潜在的市场和资源价值。市场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一个被人们认识的过程,未被开发利用前其市场和资源的价值是潜在的。如果社会对地理区位进行了开发利用,其潜在的价值就会变成现实的优势。三是地理区位提供了生产的自然条件。不同地理区位的区域,其地形、地貌、纬度、气候等都有不同,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生长,社会一般只能适应自然条件来选择农作物的种植结构。④劳动力区位。劳动力区位是指所在区域劳动力数量、质量和结构状况。中心城市的产业构造有劳动力密集和非劳动力密集、知识技术密集和知识技术非密集的区别,不同产业对劳动力需求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要求劳动者受过良好的教育,素质普遍较高。在我国户籍管理未被取消,劳动力流动有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区域的劳动力状况影响着区域的产业选择。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以市场作导向,以区位因素为基础。随着市场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区位因素也会不断地改变,有些优势不明显的区位会由于铁路、公路的修筑而上升为主要优势区位,有些优势区位会下降到次要位置,因而产业结构的区位化也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现象。

第三,经济的多层次性。中心城市内多层次生产力并存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普遍和长期的现象。我国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稳,不同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力在同一城市分层排列,各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其具体表现为以自动化装置为主体的现代生产力、以机器生产力为主体的中等生产力和以手工操作为主体的传统生产力在同一中心城市内相互并存,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多层次生产力在中心城市的并存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我国中心城市自然区位的多样性为不同层次生产力生存提供了条件。优越的自然区位一般是中心城市开发利用的重点,开发的起点也相对较高,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竞争力强等特征;而一般的区位,政府也只能一般地开发利用,生产力的层次相对较低。其次,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来,投资主体已经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和外资并存的所有制经济模式。各种所有制经济由于投资渠道、投资数量不同,其形成的生产力也具有层次性。再次,我国多层次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得到多层次社会需求的支持。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目前我国购买力的需求极不平稳,据调查,我国城镇居民20%最高收入家庭的收入是20%最低收入家庭收入的1.87倍;行业最高工资为最低工资的1.58倍;一般承包租凭者收入是职工人均收入的3.2倍;涉外企业工作人员是非涉外企业职工人均的2.8倍(注:国家统计局编《我国收入分配的国际比较》,载《研究参考资料》,1992年第13期。)。这种收入上的差异最终反映为消费上的层次性,多层次的消费,需要多样化的生产和服务来满足。生产力的层次性客观上要有多种生产关系与其相对应。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按照生产力多层次运行的要求,有计划地恢复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对生产力与所有制形式重新进行了配置。国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内的比重逐年下降,政府预算内投资支出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1981年的28%下降至1991年的8%,外资和个人的投资比重逐年上升(注: 钟诚等:《基础产业投资与长期资金市场的建立》,《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92年第191期。)。非国有制经济逐步在轻工业和农业占据主体地位,在服务业的个别领域个体经济和私有经济成为生产经营主体。我国中心城市是多层次生产力分布相对集中和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交叉并存的区域。在多层次生产力的分布中,国有制经济主要集中在现代基础产业、公共产业和重化工业方面,并代表着中心城市最先进的生产力,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他所有制经济主要凭自身的资本积累和市场竞争能力参与产业发展的竞争,竞争中由于其资本的局限性,其资本的分布大部分集中在轻化工业和服务业方面。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使中心城市生产力出现了多层次推进的局面。

三、中心城市在转型中的发展思路

世纪之交,作为生产要素集聚地、经济活动主要载体的中心城市,如何面向未来,更好地成为带动区域经济走向现代化的火车头,已成为我国各城市决策者关注的热点。各个城市的决策者,对所在城市未来的发展积极作出规划,制定了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综观各地的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上,以现代化与国际化为取向。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哈尔滨、成都、南京、沈阳、西安、昆明、长春、郑州、济南、重庆、青岛、厦门、长沙、海口、苏州、福州等城市都将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天津市提出到2010年把天津建设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成为我国北方的商贸金融中心、技术先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石家庄、太原、兰州、银川、贵阳、合肥、西宁等城市都提出要在未来10多年建立开放型的现代化城市。贵阳市提出到2010年要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资源综合开发基地、商贸旅游服务中心、全方位开放的现代化城市。

2.城市主要功能的定位各具特色。各城市制定的未来发展规划,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位置、工业基础、经济文化资源、科学技术等优势。北京市在保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强调要增强和完善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功能,要建成全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最发达、道德风尚和民主法制建设最好的城市。杭州市的功能取向是长江三角洲经贸、金融、科技、信息、文化中心和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大连市的功能取向是成为“北方香港”。武汉市的功能取向是建成“东方芝加哥”。

3.体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发展重点,力求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企业经营规模化,以大项目为支撑,以大产业促发展,并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策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逐步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郑州市确定:“九五”期间将突出发展汽车、机械、医药、纺织、食品、能源六大支柱产业,到2000年,六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南京市在世纪之交要实现“二、三、一”的产业发展序列向“三、二、一”产业发展序列的转变,到2010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3%。上海市把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在汽车、电子信息、钢铁、石油化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中重点培育一批<!DX多元!>大集团。到2000年,力争使大众汽车、宝山钢铁等几大企业集团跻身世界500强行列, 使其成为产业发展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航空母舰”。

4.注重培育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许多城市都把外向型经济、开发区建设、第三产业及非国有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规划和政策上给予倾斜。南京市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龙头,计划建成一批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带动四个省级开发区和三个市级开发区的发展。杭州市提出将非国有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进一步放宽政策,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向性转变。武汉市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作为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主要保证措施,把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提高管理水平,作为实现两个转变的中心内容,提出要在继续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抓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建设,并要在这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各地城市“九五”改革的思路中,城市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主要向三方面转变:一是宏观管理的对象转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二是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资产经营和管理;三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上注重社会保障和市场体系建设。

6.加强开放深度和广度,促进城市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结合。重庆市提出要加大加快对外开放的力度和速度,推进区域大开放、引资大规模、外贸大发展、国际大交流、区域大联合,实现全方位、高起点整体开放的新格局。福州市将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强化重点,充分发挥福州华侨众多、毗邻台、港、澳的优势,构筑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形成布局合理的外贸网络,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

7.实施城市圈和城市带战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福州市将加快闽江口经济圈建设,使之成为闽东南功能齐备、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区。武汉市将以汉口商业金融城、东湖科技城、青山钢铁城、沌口汽车城构成主城功能主体框架,外围新城构成武汉城市区,中小城镇和现代化农民新村均衡分布,使市域形成功能完备、生态平衡、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各个城市实施这种协调发展的战略,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化的整体水平,还能促使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唐城市群和城市带迅速形成的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也有利于沪宁杭地区国际化城市的形成。

8.立足“科教兴市”,促进科教与经济有机结合。上海市确定了迈向21 世纪科技发展的“四个目标”和“四个战略”。 四个目标是:到2000年和2010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0%和60%;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20%和3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15%和30%;将上海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研究开发基地和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四个战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四个战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经济一体化战略,突出高起点、大跨度的技术创新战略,抓重点、抓突破、抓制高点的赶超战略,实施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协同推进战略。

9.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着力构筑现代化城市框架。北京市提出到200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5%,人均绿地7平方米, 大气水体质量好转,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广州市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制订了30多个专项规划,并致力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武汉市还提出“九五”实施十大精神文明建设项目,如图书馆、体育中心等。

10.突出加快发展的方针,注重发展后劲,保持较高的投资率。 上海市按照“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坚持“能快则快”的原则,提出“九五”增速为10%,到200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为6500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全国第一。“九五”期间投资率为3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000亿元。上海发展的总策略是:按照跨越式、高起点的要求,走金融先行、贸易兴市之路,依靠强投入推动高速增长,实现规模经济;实施高开放度和改革领先的市场经济政策。筹措资金,实施金融先行的策略,在融资上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政策性融资。在继续实行土地批租的同时,建立失业、养老、住房综合公积金制度,统一管理使用,使之成为上海经济建设的巨大融资库。二是扩大利用外资力度,提出了境外发行基金、境内外发行外币债券、联合海外上市等多种利用外资的新渠道。

标签:;  ;  ;  ;  ;  ;  ;  ;  ;  ;  ;  ;  ;  

中心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