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致性存储访问的机群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非一致性存储访问的机群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赵晓芳[1]1999年在《非一致性存储访问的机群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分布式并行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子系统数量非常庞大、且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复杂的有层次结构的系统。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其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内部的开放性,即各结点之间的开放性和交互作用,另一点是对外的开放性,即对系统管理员和用户的开放性。并行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是性能的根本问题。 机群和NUMA系统是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体系结构。NUMA系统通常是通过高速专用网络连接起来的独立的高速处理器构成的大规模处理器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提供很高的综合性能。NUMA系统的优点是易于管理和可用性比较好。机群是由完整的互连的计算机集合组成,作为一个统一的计算和处理资源来使用的系统。由于机群系统中的每一个结点是一个完整的、可独立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性能价格比、可扩展性以及可再利用性等方面与其他的系统相比较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在广泛了解已有的并行系统结构的基础之上,深入研究了分布式并行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包括结点结构、通讯接口、单一系统映像等,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好用性为核心,以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系统的灵活动态可配置和重构为目标,能很好地结合了机群系统和传统NUMA系统的优点的机群-NUMA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从系统的多层次结构上通过功能扩展实现这样的系统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结点之间的硬件通讯机制、系统信息交互以及资源共享等基础方面的问题,通过部分系统功能的实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具体地说,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分析了NUMA系统的结构,包括CC-NUMA和COMA的特点和相关的cache一致性实现的特点,并分析和比较了两种结构在性能上的特点,指出不同方式下对不同类型的不命中产生的延时是有差别的。同时详细讨论了软件实现NUMA结构的方法和这些方法对系统的影响,对影响性能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提出了可能采取的措施。并对NUMA和SC-NUMA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定性的比较。 ● 提出了一种新的体系结构,即机群NUMA系统,这种新的系统很好地结合了机群和NUMA机器的特点,以好用性为核心,以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系统的灵活动态可配置和重构为目标,很好地结合了机群系统和传

董亚卓[2]2004年在《循环阵列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进步推动着体系结构设计技术的革新。综合考虑连线延迟、时钟频率和设计验证代价,基于线程级并行的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的单芯片多处理器(CMP)体系结构以其简单、高效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循环阵列处理器(LEAP)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指令多数据流模型,用于加速最内层循环程序执行的CMP体系结构,其设计实现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对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在CMP体系结构中,存储器访问速度是影响整体执行性能的瓶颈,本文详细分析了现有的存储模型、Cache层次设计技术、编址方式、通信机制,并分析了三种新的Cache设计技术,提出了LEAP存储系统的整体结构模型,进行了算法设计。结合LEAP访存的具体特点,我们提出了数据打包传递技术和按访存规律预取的技术。在FPGA设计环境中模拟运行了FFT核心循环,实验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带宽需求,减少网络冲突。 针对原有LEAP程序只能执行最内层循环,所能执行程序范围非常有限的缺点,增加其对多层循环自动加载和执行机制的支持。本文在分析现有的LEAP单层循环自动执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循环间数据相关和控制相关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多重循环调度策略,实现了多层循环自动加载机制。 基于FPGA芯片,开展了硬件实现与优化技术研究。从节省器件数量的角度,对原有的计算单元进行了代码优化,优化后的硬件不产生器件冗余,且速度提高。 最后,根据上述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实现了FIR滤波器硬件加速部件,并在Xilinx公司的Virtex2芯片上综合实现。

吕海[3]2012年在《多核处理器芯片计算平台中并行程序性能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处理器芯片厂商通过不断提高主频和指令级并行执行能力来提升处理器的性能。现如今这种方法受到内存带宽、指令级并行度、单线程性能、功耗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已无法延续下去。从应用需求来看,日益复杂的科学计算、多媒体、虚拟化等多个应用领域都在呼唤更为强大的计算能力。在技术困境和应对计算能力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多核处理器芯片作为处理器芯片厂商的应对策略,成为提升处理器性能的事实上的解决方案,这使得提升处理器性能的思路转变成为不断提高单个处理器芯片中处理核心的数目。多核处理器提供大规模线程并行执行能力,使应用本身有巨大的性能提升潜力,但这给高效率地开发高性能并行应用提出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并行程序性能优化的过程一直都是以具体程序和具体计算平台架构为研究对象,收集性能数据、分析数据、寻找解决办法、修改代码实施改进及评测性能,这使得优化后的程序很难保证性能的可扩展性。而从应用角度出发,分析、归纳各个种应用中的核心计算过程,利用符合多核处理器芯片架构的并行计算模型对这些核心计算过程进行优化,得出可以被重复利用的高性能可扩展的软件库,即可以支持新应用的高效开发,也可以保证程序性能的可扩展性。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分层并行计算模型思想为指导,从应用驱动的并行程序性能优化的角度出发,首先提出了面向多核处理器芯片体系结构的并行算法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并行扫描算法进行分析优化,得出新的具有良好扩展性、高性能g-scan算法,之后对13种核心计算实体之一的稀疏线性代数计算实体深入研究,应用g-scan算法设计实现了新的稀疏矩阵-向量运算算法,并应用到结构工程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大大提升了其执行效率。本文主要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1)面向同构多核处理器芯片体系结构的UPMM并行计算模型本文以当前主流处理器芯片厂商推出的多核处理器芯片体系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种多核处理器芯片缓存结构及片上处理核心之间互连特征,设计出适用于多种同构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并行算法设计模型UPMM,并详细描述其模型参数及特征。根据数值计算及科学计算应用中的基本算法逻辑单元,分析其数据访问模式;以此为依据分析UPMM模型数据访问开销。最后基于UPMM模型及数据访问开销分析结论对矩阵乘运算的并行算法进行详细的性能及缓存开销的研究。实验证明,利用UPMM模型能较为准确地分析并行算法的性能及缓存访问开销。(2)可扩展多核处理器模拟器针对目前难以通过较少核心数目的多核处理器芯片来推断较多处理核心数目芯片的应用程序性能瓶颈和性能需求的问题,本文基于SimpleScalar用户态模拟器工具,利用SystemC设计并实现了配置灵活、可扩展的多核处理器芯片模拟器。通过功能性实验证明该模拟器能够实现多个模拟核并发执行指令的设计目标;通过与实际采用多核处理器芯片架构的计算机对比,证实本文设计实现的多核模拟器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多核处理器多线程并发执行的特点;通过模拟器性能实验证明该模拟器比sim-outorder在指令执行上更加高效;通过测试cachemisses实验,证明了UPMM模型在对并行算法性能分析时的准确性。(3)研究基于UPMM模型基础并行算法本文对广泛应用于排序、最小生成树、稀疏矩阵-向量运算等问题的并行扫描算法开展深入研究,对其在PRAM模型和UPMM模型上的计算复杂度进行分析比较,改进原有算法的数据访问顺序,充分发掘数据的时间和空间局域性,并设计出基于UPMM模型新的扫描算法,即g-scan算法;通过对13种计算实体之一的稀疏矩阵-向量运算算法的研究,应用g-scan算法,设计实现了适用于多种体系结构的稀疏矩阵-向量运算算法。多核模拟器的仿真实验和实际多核处理器计算机的真实实验,证明了新算法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较好的可扩展性。该研究成果为实际应用如有限元分析、分子动力学分析等提供高性能的基础运算例程。(4)并行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SP的性能优化本文以广泛应用于结构工程领域中的开源有限元软件OpenSees的并行版本OpenSeesSP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其性能,发现该程序三个性能瓶颈分别是求解线性/非线性方程组时的分解矩阵算法、进程间通信及求解线性/非线性方程组时的矩阵-向量运算算法。设计基于行优先的并行矩阵UTDU算法,在单节点使用多线程进行矩阵分解,大大提高计算节点的计算效率;通过利用MPI2中对于多线程通信的支持,使用OpenMP多线程多进程同时通信,提高进程间通信效率,有效缓解通信性能瓶颈。通过利用新设计的稀疏矩阵-向量计算算法,大大加快线性/非线性方程组求解过程。在实际高性能多核集群计算平台中测试了上述性能优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对OpenSeesSP的性能优化非常显著。

刘伟[4]2007年在《WEB方式集群渲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电脑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影视特技、商业广告、游戏、计算机辅助教育等领域。而在各种影视和动画领域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效果背后需要的是大量的动画渲染和制作。三维动画不仅需要非常强大的设计软件,更需要能提供强大运算能力的硬件平台,而集群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一矛盾,它提供了很高的性价比、良好的扩展性和高可用性。要实现一个WEB方式的集群渲染系统,必须包含一个与之匹配的集群管理软件和一个基于WEB PROTAL的作业提交管理软件。集群管理软件要求能够高效的控制、管理用户作业和系统资源,而WEB方式的作业管理软件则可通过WEB页面方式提交和管理作业。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WEB的集群渲染系统。首先,文章介绍了集群的相关知识。接着,文章详细阐述了集群系统的架构。其次,文章分析和比较了当前流行的作业管理系统,并详细的分析了LSF的作业调度工作流程和EnginFrame的工作方式。再次,文章分别介绍了基于WEB的面向集群用户的集群渲染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思想以及要实现的功能模块。该集群系统主要包括节点管理、文件操作、作业管理、用户管理(含license管理)等四大功能。其中作业管理、节点管理和队列管理的实现借鉴了广泛应用的后台作业管理系统LSF。而WEB界面的设计及渲染功能实现主要利用了基于WEB PROTAL方式的作业提交管理软件EnginFrame。最后,文章详细分析了如何实现基于WEB方式的集群渲染系统。本文实现的WEB方式集群渲染已经成功运行于我校高性能网格计算中心集群系统,其主要特点包括:简洁的操作界面、可靠的安全保证、MAYA文件高效渲染,渲染结果图片自动管理等。而且,通过底层数据库支持,能够记录用户作业的很多相关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朱明[5]2016年在《高效软件定义车载网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载网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通信,车载网可以优化出行路线,提高出行效率,减少尾气排放,提高交通安全。但是传统车载自组织网络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车载路由器根据局部的网络拓扑信息选择最优路由路径。这种分布式的局部最优路由选择机制,会造成最短路径上的报文发送数量远超过其他路径上的报文发送量,进而导致链路拥塞情况的出现。为了解决分布式路由机制所存在的报文流分布不均衡问题,等人首次提出了软件定义车载网的概念。软件定义车载网是把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应用到车载网络中,通过将车载网中网络设备的数据转发平面与控制平面相分离,并且将控制逻辑集中到一个集中控制器上的方式,提供全局网络拓扑视图和集中的路由控制,优化路由性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目前,软件定义车载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单控制器结构的性能瓶颈和单点失效问题;通信协议在车载网络环境中通信代价高的问题;多副本路由协议未能充分利用全局视图优势的问题;车载网络中无线链路不稳定造成的链路中断问题。本文对以上关键技术问题做了深入研究,设计了一个层次式的多控制器结构和一个基于地理方向的通信协议,并提出了一个协作式多副本路由协议以及两个基于移动通信中继的链路中断修复机制。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针对单控制器结构存在的单点失效和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层次式多控制器的软件定义车载网络体系结构。该结构将网络划分为若干子网,并在每个子网中部署本地控制器来提高控制器系统对车载交换机请求的处理速度。本文还设计了控制器的切换机制和管理机制,分别用来以减少车载交换机在本地控制器之间切换的时间和在满足网络性能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降低网络能耗开销。第二,本文针对通信协议在软件定义车载网络中存在的通信代价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地理位置方向的通信协议。通信协议以报文发送的方向作为报文匹配和分类的标准,延长了流表项的有效时间,降低了车载交换机向控制器请求报文转发规则的频率,从而减少了报文转发的通信开销。同时,协议还支持在车载交换机之间传递路由信息,减少控制器对报文的处理,降低报文发送延迟。第三,本文针对现有车载网络中多副本路由无法充分利用软件定义车载网集中式控制优势的问题,提出了协作式多副本路由协议。该协议利用集中式控制器的全局网络视图,从全局视角评估中继节点的报文转发效用,选取全局最优中继节点。同时设计了协作式副本选择机制,来及时删除发送延迟期望高的副本、优化副本质量。还设计了副本清除机制,在同一个报文的第一个副本到达目标节点后,快速清除该报文在网络中的其他副本以减少网络存储和带宽的开销。第四,本文针对软件定义车载网中无线通信链路容易中断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移动通信中继的链路中断修复机制。本文设计了基于多无人机中继链的控制链路中断修复机制,通过控制无人机的移动最大化控制器和车载交换机的链路容量。本文还设计了基于多无人机中继网的数据链路中断修复机制,通过部署和控制无人机的移动,增加最少的无人机来维持软件定义车载网的全连通。

水超[6]2006年在《常量度P2P系统中复杂搜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基于对等结构(Peer-To-Peer,P2P)的分布式系统在互联网上广泛的流行起来,成为了当前占据Internet主要流量的应用之一。基于分布哈希表(Distribute Hash Table,DHT)的结构化系统是P2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中的各个节点通过某种规则相互链接,形成具有一定拓扑结构的网络,具有较高的查询效率。常量度P2P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化系统,具有邻居节点个数为常数而查询效率为O(LogN)的特性。常量度P2P系统能有效地减小系统维护开销,简化系统结构,但同时也面临着容错、数据负载平衡、路由负载平衡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常量度系统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此外,由于P2P系统中往往具有着巨大的节点规模和节点在地理上广泛分布的特点,因此在大规模P2P环境下的资源搜索面临着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搜索效率和网络负载。高效的搜索有利于减小搜索的延时,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而较低的网络负载有利于减轻网络流量,减小营运商的成本。特别是在P2P环境下进行复杂搜索时,面临着搜索效率和消息开销的性能折衷问题:优化其中一个往往使得另一个表现出较差的性能。进行复杂搜索时,如何在保持搜索效率的同时减小网络的消息开销将对网格系统、服务组合等应用具有现实的推动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拓展了CCC[1]网络结构,为每个节点增加3个邻居节点,从而形成新的常量度P2P重叠网络,它在负载平衡、路由效率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性。在该系统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复杂搜索中的区间搜索和Top-K搜索两个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针对这两个问题的搜索算法,对算法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模拟表明这两种算法具有较高搜索效率和较低的网络负载。论文的主要贡献主要包括:(1)本文在CCC(Cube-Connected-Cycle)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常量度P2P网络—Cactus。该系统中每个节点的邻居节点数为6,而在节点规模不超过d×2d的情况下,查询效率为O(d),其中d是CCC网络的维度。本文阐述了Cactus的拓扑构造、路由算法以及容错机制,并对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Cactus在查询效率、负载平衡、容错性等方面均不逊于现有的常量度数的P2P系统。特别是与已有的容错算法相比,在节点非正常离开系统的情况下,Cactus采用了“反馈式”容错算法,使节点恢复邻居关系的消息个数从log2N减小到3logN,时间开销从logN减小到2步,从而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2)本文在Cactus常量度系统基础上,设计了一种Smart-Broadcast算法。该算法根据被搜索区间的范围,动态建立一棵虚拟搜索树。该搜索树的结构与Cactus系统的底层拓扑结构相匹配,并使得被搜索的节点都聚集在根节点附近,从而使得单值区间搜索的消息开销为O(d),而平均路由开销不超过O(d)+(1+3/d)m,其中m是被搜索区间内所有映射到的节点。本文描述了Smart-Broadcast算法,并在该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多属性区间搜索算法。对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证实Smart-Broadcast算法在大规模节点的情况下,具有较小的消息开销和路由开销。(3)本文在Cactus系统和区间搜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Top-K搜索算法—IES(Iterative Estimate Range-size)。算法根据资源属性,将资源看作是m维空间中的点,而Top-K搜索就转换为在m维空间中搜索距离查询点最近的k个点。该算法根据Agrawal发现的资源密集现象,在m维空间中确定搜索区间大小,并利用Cactus的多区间搜索算法,迭代地在多个区间中搜索资源,使得算法同时保持了高效和低负载的特点。本文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它的性能。分析和实验表明,该算法在高属性维度、低查询维度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查询效率和较低的网络负载。

张伟伟[7]2014年在《大型正交异性结构动力学分析的空间—时域多尺度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正交各向异性结构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根据不同方向上的刚度需求,通过子结构在正交方向上的组合,使得整体结构在体现出新性能的同时,还具有加工简便以及节省材料等优点。然而,较之于常规结构,正交异性结构往往增加了许多细节,会给数值建模和分析带来新的挑战:全局的精细建模往往会造成系统方程过大的问题;等效建模时也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细节在各方向的不同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而这一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并不受重视;在方程求解时,尤其是在显式动力学分析时,局部细节的精细网格也会急剧减小仿真求解的时间步长,大大增加计算量。本文以实际工程应用背景为依托,研究了大型正交异性结构空间-时域多尺度动力学仿真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了大型正交异性结构的等效及多尺度建模方法和时域内的显式子循环积分算法。将材料力学中广泛应用的代表性体积元(RVE)法拓展到了大型正交异性结构的等效建模中,并以结构整体动态特性作为衡量其等效动力学属性的目标函数,采用反分析手段和数学优化方法来确定最优的名义材料参数,考虑了结构在正交方向上的不同设计对等效模型力学特性的影响,该方法不但实现方法简便,且得到的等效名义参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实际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在多尺度耦合建模时,基于摄动理论,采用功相等的方法推导了不同尺度单元界面的自由度耦合方程,并采用数值算例验证了耦合模型的计算精度。同时,针对大型正交异性结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存在的计算量巨大以及局部临界时间步长太小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心差分子循环算法以及改进坐标递归分区算法的高性能并行求解方法。子循环算法将整体模型按照单元的时间步等级划分为按不同时间步长积分的区域,在边界上采取线性速度或加速度假设进行处理。在进行有限元并行求解时,根据超级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特征,结合显式中心差分子循环算法的特点,本文以递归坐标对分方法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加入考虑时域内异步算法影响因子的模型分区方法。该求解算法可以大大地节省计算资源,缩短求解时间,同时,在处理空间-时域多尺度模型时的并行计算效率也得到了保证。以上海长江西路隧道抗震分析为工程应用背景,开展了波-介质-结构相互作用过程的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从接触面级、管片级、全局等效尺度以及混合尺度等各个级别上探讨并验证了隧道结构多尺度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适合通用有限元软件的隧道衬砌精细建模方法,建立、验证了隧道衬砌拼装有限元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反分析思路和最优化理论,确定了隧道衬砌的等效名义材料参数。进而,建立了长江西路隧道抗震分析的等效模型,以隧道断面整体内力水平为关键指标,确定了多尺度分析的关键断面,将验证后的衬砌拼装模型植入整体等效模型中,对隧道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多尺度分析,总结了整体结构以及衬砌接头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以散货船与上海西渡大桥的碰撞过程为应用背景,开展了冲击、接触过程的多尺度数值模拟研究。根据西渡大桥上、下桥面板结构特征,将其等效为正交各向异性板,建立了整个斜拉桥的等效及多尺度模型。采用动力松弛方法对斜拉桥的初始状态进行求解,并对拉索索力和斜拉桥的成桥状态进行了修正和校验。以“V”形船艏设计的散货船为研究对象,将船体模型分为碰撞区、非碰撞区和过渡区三部分,建立了其多尺度有限元模型。进而,对船-桥碰撞动力学过程展开了详细分析,对比了有限元方法与相关规范中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船撞力,分析了不同公式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果产生差异的主要来源。基于Newmark离散格式的显式、隐式算法的固有属性,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空间-时域多尺度动力学分析的显式、隐式任意混合异步算法。根据不同计算域的物理力学属性和计算精度要求,同时在空间域和时域对模型采用不同的尺度进行数值模拟。该方法根据显式、隐式算法固有的信息传递机制,采取动态的多重边界处理方法,避免了异步边界上的误差积累;并通过对整体系统能量平衡的校验,动态地修正仿真计算时步,可以有效地预防不稳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数值算例表明:该算法能在保持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大大地降低计算资源消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梁锡恩[8]2015年在《基于SLP的BPEG公司生产车间设施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近年来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很多企业都采取压缩营销费用、降低物质消耗、节约劳动消耗等办法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随着产品在功能和质量方面的日益同质化,以及产品成本和利润的日益公开化,这些传统的降低成本办法已经受到极大限制。由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把目光转向“第三利润源”—物流成本,力图通过降低物流成本,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在企业内部降低物流成本,其中重点是降低生产物流方面的成本,主要的方法是对企业设施布局包括总体布置和车间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其中,车间布局的优化可以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生产组织模式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科学的车间布局,能提高企业物流效率、设备利用率、安全管理以及生产均衡性。因此,对企业车间布局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BPEG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是一家传统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从事ZGM系列磨煤机等产品的生产。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优化BPEG公司的生产组装车间布局,帮助公司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本文首先运用F-D图、物流强度表、相关图等方法,对BPEG公司的生产组装车间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该公司生产车间设施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基于系统布置规划方法(SLP),通过物流、非物流、综合三种关系分析和布置线型图,对公司生产车间设施布局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案;接着,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此三种改进方案及基础方案进行了评价,得出了车间最优方案。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其他制造企业的车间设施布局优化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非一致性存储访问的机群系统及其关键技术[D]. 赵晓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99

[2]. 循环阵列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董亚卓.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3]. 多核处理器芯片计算平台中并行程序性能优化的研究[D]. 吕海. 北京工业大学. 2012

[4]. WEB方式集群渲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刘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5]. 高效软件定义车载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 朱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

[6]. 常量度P2P系统中复杂搜索技术研究[D]. 水超.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7]. 大型正交异性结构动力学分析的空间—时域多尺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 张伟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8]. 基于SLP的BPEG公司生产车间设施布局优化研究[D]. 梁锡恩. 华北电力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非一致性存储访问的机群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