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城市与城市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露[1](2021)在《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发展及环境变迁中显现出的大量城市问题,许多都是因为各个城市要素之间的关系组织不好,影响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要素和图层对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传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侧重于研究外在的城市物质空间要素,而当代城市设计则增加了对于城市内在隐性的生态、文化、人文等要素的研究。同时大数据时代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物质空间等数据信息。城市设计作为一门图示语言,应该将图形信息与数据信息相结合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体系与框架。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进而阐述城市图层和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及内容。本文认为城市图层可以被看作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动态信息载体,是指城市设计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及关系的综合信息,通过叠加或交互等方法处理后形成的成果。研究发现,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本文基于已有的城市设计理论和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为构建城市图层系统提供理论基础。许多影响城市设计发展的认知观中都存在着图层思维。本文从哲学认知观、科学认知观、学理认知观中提取与城市图层系统认知相关的内容,将现象学、符号学与语言学、地理学、地图学、分形学、系统学、城乡规划学、空间美学、建筑类型学中对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内容进行梳理。本文从理论认知、方法认知、应用认知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认知体系,以此来进行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城市图层系统具有多维度、半透明性和复杂关系等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厘定城市设计中与城市图层相关的概念,以及城市图层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于角色。本文尝试通过建立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来梳理、整合与城市设计相关的城市要素,并通过城市图层的叠加,分析城市要素如何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基于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本文分别从2个逻辑路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构建实践应用体系。首先,本文根据城市设计的不同时期逻辑——城市选址时期、建城营造时期、城市空间使用时期,来分析城市图层的形成。同时,本文自上而下地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与政策入手,将相关的导控要素整合成相应的城市图层。进而,从物质空间、生态空间、抽象空间3个层面,整合图层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图层与要素。城市设计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基于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的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目前已有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中是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对这些方法中与图层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将相关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本文从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3个方面,将城市图层系统的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的应用体系相结合,构建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路径,用以指导城市设计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相关内容、图层及要素等进行初步的模型搭建,以及对城市图层系统与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衔接,来完善城市图层系统的实践应用。
李维鑫[2](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说明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康佳意[3](2021)在《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品质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及云南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夜间活动也逐渐增多,城市夜景逐渐受到关注。但不少城市忽视了夜间的整体风貌塑造,或仅仅采用简单的灯光亮化工程措施,导致夜间风貌不佳,缺乏可意象性。如何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导城市夜景规划,促进城市夜间风貌有效提升,值得思考。目前,云南省楚雄市的城市夜景缺乏规划引导,风貌不够彰显,夜景可意象性不高,不利于城市夜间形象展示。本论文基于城市意象视角,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城市夜景意象与城市夜景规划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意象、城市夜景意象及其夜景规划的背景、理论、发展和案例,借鉴了夜景发展好的方面,也明确城市夜景整体性不足、可意象性不高和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然后,系统研究了影响城市夜景意象认知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空间(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主观感受和其他特殊情况,了解相关因素如何对城市夜景产生意象特征;其次,结合夜景意象调查分析了楚雄市城市夜景现状的优势与问题、现状夜景意象特征是否得到有效体现等内容,得到了楚雄市的城市夜景意象;接着,提出了楚雄市城市夜景总体定位、城市夜景规划、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等内容。最终,提出结论,明确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五项误区,并提出要采用整体性及系统性夜景意象提升、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风貌以及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四项夜景规划策略方法,建立物质要素(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与文化要素两方面的城市夜景意象系统,构建城市夜景规划框架。并针对以上主要结论提出反思,为同类中小城市的夜景风貌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李东骏[4](2021)在《基于彝族建筑文化传承的布拖县城市风貌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城市建设逐渐也进入到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当中。在此过程中,随着布拖县城市版图的逐渐壮大,彝族传统建筑的容量及功能已不适应于现代都市生活,加之彝族地区城市受外来文化引入导致的城市风貌趋于同化,彝族建筑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彝族风貌特色正在逐渐消逝。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之下,通过研究布拖县城市风貌规划策略对城市的控制引导,成为实现布拖县彝族特色风貌塑造和彝族建筑文化延续的一个良好契机,也为民族地区城市风貌规划及传承其民族建筑文化提供一研究路径。本文以布拖县县城为研究对象,以解析凉山彝族建筑文化的要素构成为起点,首先进行对布拖县城市现状风貌的实地调研,从中分析总结出彝族建筑文化传承的困境和布拖县城市风貌现存的问题。其次,通过运用类型的方法,对布拖县城市现状风貌和彝族传统建筑风貌以城市总体风貌、街区空间风貌、城区建筑风貌、景观环境风貌四个视角进行风貌要素的提取,经过分析整理,从而构建起布拖县城市风貌要素原型库。最后,根据彝族建筑文化的传承困境和布拖县所存问题,结合原型库中原型的构成,有针对性的提出城市风貌规划策略并通过布拖县风貌规划作为应用实践,从而论证规划策略的可实施性。通过以上研究,获得了彝族建筑文化传承困境和布拖县现状风貌存在问题的认知;将建筑类型学与城市风貌规划和彝族建筑文化传承的问题结合运用,构建起了包含4个主级控制要素,16个次级控制要素,89个风貌要素原型的布拖县的城市风貌要素原型库;依照布拖县城市风貌存在问题,以实现彝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为目的,提出了“理-治-承-提”四位一体的布拖县城市风貌规划规划策略;通过对布拖县风貌规划中“城市-街区-建筑-景观”四个视角下23项风貌特征内容的控制引导,实现了布拖县城市整体不同程度及不同角度对彝族建筑文化的延续,形成了风格多元,相互协调的城市风貌,论证了风貌规划策略的可实施性。
许永耀[5](2020)在《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体系初探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超大城市中大量现代无特色建筑和贪洋求怪式建筑盛行,原本和谐统一的城市风貌被建设性破坏,城市风貌亟待修复。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基本都进行了城市风貌引导的尝试,风貌专项规划与风貌导则编制等工作已经较为成熟,城市风貌的引导效果较为不错,但是针对城市风貌引导体系的研究还稍显不足。本文将“城市风貌基因”这一概念引入城市风貌引导,以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为研究对象,将城市风貌解析为风格和特征,以此为纲领引导城市风貌。旨在总结探索更具实施性、创新性的城市风貌引导体系,为今后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提供新的思路。在总结国内外引导城市风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引入“城市风貌基因”概念,针对我国超大城市风貌与引导出现的问题,归纳总结出适用于我国超大城市风貌引导的体系框架。宏观层面,引导城市风貌结构基因表达,在叠加分析自然基因要素、历史基因要素、人工基因要素基础上,引导城市形成核心突出、因地制宜的城市风貌结构。中观层面,引导城市风貌分区基因表达,从地域性基因、时代性基因、复杂性基因、生态性基因、中心性基因角度入手,进行城市风貌的特色分区,划分特色鲜明、尺度宜人的城市风貌分区,为方便单元层次城市风貌引导,最终将各类分区整合形成为历史街区型、历史街区外围型、特殊价值型、一般背景城区型四类城市风貌分区。微观层面,引导单元风貌基因表达,重点关注风貌引导的可实施性,关注城市风貌的核心要素,将单元风貌基因与城市设计导则的设计要素联系起来,从文化区位、中心性、生态性三个区位基因角度对现有导则进行补充,从风格四性基因(地域性、复杂性、时代性、合生性)及特征三类基因(群空间特征、建筑细部特征、小景观特征)对现有导则进行延伸,编制单元风貌导则,避免与现有导则要素重复,针对不同单元,按照不同方向引导单元风貌基因选择性表达,以此形成提纲挈领、角力平衡的单元风貌。最后针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与引导问题,运用城市风貌引导的体系框架,引导天津中心城区形成“一心多核,环射结合”的独特城市风貌结构,“特色主导,尺度宜人”的特色风貌特色分区,特别在单元风貌引导上,引导单元风貌基因表达的不同组合,形成“重点突出,和谐统一”的单元风貌。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推进,引导城市风貌,寻求城市风貌的延续,最终使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从内到外极具可识别性。
孙凌晨[6](2020)在《基于城市记忆和市民认知的张家口特色景观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为中国城市提供了新的经济、社会效益与历史机遇,与此同时国内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城市记忆衰退和城市特色消失的问题,出现了“城市失忆”和“千城一面”的现象。如何寻找城市失去的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增加市民城市的认同感成为当今城市建设所需考虑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张家口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对张家口市的特色景观要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文首先阐释了城市记忆和城市景观的相关概念,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模型,通过“文献解读”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城市特色景观要素进行调查。其次通过文献调查的方式统计各要素在文献中的频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市民对特色景观要素的认知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叠加分析筛选出特色景观要素并对其进行了分级与特色分类,构建张家口市特色景观要素体系。最后对保护利用张家口特色景观要素的原则进行了说明,针对各类不同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给出保护利用与强化建议,从规划管理及保障两方面为张家口特色景观要素的保护提供政策与法律支持,为张家口城市风貌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信息与理论支持。本研究希望能够唤起市民及相关人士对于城市记忆衰退和城市特色消失问题的关注,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指明方向。同时也希望本文所构建的方法能够为其它城市的景观要素和城市特色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
李小龙[7](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林林[8](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安娜[9](2020)在《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地域性是影响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因素。目前,特色营造和品质提升成为大中小城市持续推进的重要任务。陕南秦岭山区的河谷型小城市在秦岭山区生态管控和河谷城市用地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在协调城市功能的选择和空间拓展的基础上延续和传承其地域特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选取陕南秦岭山区河谷型小城市商南县东部新城为研究对象,以东部新城发展中城市空间拓展与地域特征传承与发展失衡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重塑东部新城空间特色提升新城空间品质,找回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东部新城现状和地域特色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东部新城在发展过程中地域特色缺失的核心问题,即(1)自然生态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与城市功能更新的矛盾;(2)山地地形地势和城市空间拓展的矛盾;(3)山地空间“有景无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功能、结构及形态是由内及表的体现城市地域特征的主动性规划设计途径,从东部新城战略研究规划与新城空间设计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凸显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功能、结构与形态。在功能方面,通过筛选比较、抽象演绎、概括整合的设计方法,提出衍生于新城门户特征、山水要素、传统文化等地域特征的符合商南城市发展需求和尊重地域自然人文特征的功能定位,即集文化旅游服务、商贸生活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宜居新城。在结构方面,提出向三维空间集约发展、城景一体的新城空间拓展思路,认为游居有序、有机分离、功能复合的用地单元、“内”“外”山水网状链接、道路交通随行就势点轴连接的多组团放射式空间结构即为体现新城地域特色的空间结构。在形态方面,提出了“视线系统构建—塑造中心性—轴线连接—互动空间激活及深化”的空间形态设计流程,认为人工与自然环境在三维空间与新城的山水格局耦合,在二维空间与新城平面形态耦合的空间形态即为强化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本文通过构建体现商南县城东部新城地域特征的空间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探索了地域特色与城市空间载体之间的关系,以提升东部新城的空间品质和城市归属感为目的,为陕南秦岭山区的河谷型小城市提供一种新的空间拓展思路,并丰富了城市空间特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赵斌[10](2020)在《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霍华德的Garden City理论及其着作《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城市规划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他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然对世界范围内的规划理论与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论虽极具前瞻性、科学性,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上产生了丰富的成果。由于很多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导致Garden City理论的内涵不够清晰,导致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往往只注重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故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系统性的归纳和哲学性的思辨,探求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继承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缘由,并提出Garden City理论继承与发展中需遵循的原则。为此展开了以下研究:首先系统性研究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含理论背景、指导思想、布局模型和社会城市等方面,发掘出Garden City理论的真正核心其实就是:职住平衡、规模控制、花园体系和城乡融合。其次,本文依托理论中的四个核心特征,将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归纳整理,梳理每类观点下衍生出的主要代表理论与城市的特征。一方面,通过将这些变化后理论与原有理论对比分析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通过分层解读这些实践,分析实践中继承了哪些特征,哪些特征随着实践发生变化,并寻找出导致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第三,Garden City理论在国外的传承主要体现前三个核心特征,在我国继承中重点凸显城乡关系,并根据原有理论、现代城市思想和我国当下国情提出了现代田园城市理论。本文将分析现代田园城市理论及其相关思想与原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并按照规划特点归纳我国的实践案例,分析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理论与实践变化的实质。本研究提出的观点与内容是对目前已有Garden City理论体系与实践的再发掘,基于Garden City理论四大核心特征,通过对衍生理论与本源理论的研究、实践与本源的差异研究与探讨,更能有效指导Garden City理论在规划理论的体系构建与我国未来的城市建设。
二、现代城市与城市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城市与城市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化与数据化结合的语言 |
1.1.2 当代城市设计研究需要整合性的理论支撑 |
1.1.3 城市各个要素间的关系组织问题产生城市矛盾 |
1.1.4 城市设计已经出现图层思想与技术方法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城市图层概念释义 |
1.4.1 图层及图层思想 |
1.4.2 城市图层与城市图层系统 |
1.4.3 城市图层相关概念厘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1.1 地图叠加及景观设计学 |
2.1.2 城市主题地图及数字化城市设计 |
2.1.3 城市生态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2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2.1 城市结构及空间分层 |
2.2.2 城市空间及要素图解 |
2.2.3 城市物质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3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研究 |
2.3.1 心理认知 |
2.3.2 社会空间 |
2.3.3 历史文脉 |
2.3.4 城市抽象空间理论中的图层思想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辨识与框架 |
3.1 哲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1.1 现象学下的图层思维 |
3.1.2 符号学与语言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 科学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2.1 地理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2 地图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3 分形学下的图层思维 |
3.2.4 系统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 学理认知下的城市图层辨识 |
3.3.1 城乡规划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2 空间美学下的图层思维 |
3.3.3 建筑类型学下的图层思维 |
3.4 城市图层系统的认知框架 |
3.4.1 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认知 |
3.4.2 城市图层系统的方法认知 |
3.4.3 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认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理论体系 |
4.1 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起源 |
4.1.1 图底关系的产生 |
4.1.2 图底关系的再思考 |
4.2 城市图层系统的特征 |
4.2.1 多维度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2 半透明性的城市图层系统 |
4.2.3 复杂关系的城市图层系统 |
4.3 城市图层及要素的生成逻辑 |
4.3.1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的形成 |
4.3.2 城市图层系统中的导控要素整合 |
4.4 城市图层系统的构成 |
4.4.1 城市生态空间图层系统 |
4.4.2 城市物质空间图层系统 |
4.4.3 城市抽象空间图层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方法体系 |
5.1 城市设计中图层相关的技术方法 |
5.1.1 城市图层系统的图示化技术方法 |
5.1.2 城市图层系统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
5.2 城市设计中城市空间的抽象化和要素化 |
5.2.1 抽象逻辑思维的介入 |
5.2.2 城市设计中抽象空间的解构 |
5.2.3 城市设计要素的筛选和隔离 |
5.3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内信息的梳理与表达 |
5.3.1 图层框架的梳理 |
5.3.2 要素信息的收集 |
5.3.3 图层要素信息的表达 |
5.4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内的动态交互与叠加 |
5.4.1 图层内的厚度化信息处理 |
5.4.2 图层间的动态关系交互 |
5.5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技术框架整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的应用路径 |
6.1 各级各类城市设计编制中的应用 |
6.1.1 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2 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1.3 专项规划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6.2 城市设计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中的应用 |
6.2.1 用途管制引导中的应用 |
6.2.2 特殊地块精细化研究中的应用 |
6.2.3 在规划许可中的强化应用 |
6.3 城市设计工作方法与成果形式中的应用 |
6.3.1 工作方法中的应用 |
6.3.2 编制成果中的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
1.4.1 概念解析 |
1.4.2 相关理论 |
1.5 既往研究综述 |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
1.5.4 小结 |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
2.1 史地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历史沿革 |
2.2 城市环境构成 |
2.2.1 山水环境 |
2.2.2 人文环境 |
2.3 城市环境特征 |
2.3.1 山水环境特征 |
2.3.2 人文环境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
3.1.1 分期依据 |
3.1.2 分期内容 |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2.1 城市规划演进 |
3.2.2 城景交互特征 |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
3.3.1 城景决择期 |
3.3.2 城景协调期 |
3.3.3 城景创新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规划建设 |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
4.2.1 社会背景 |
4.2.2 规划建设 |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4.3.1 城市建设特征 |
4.3.2 风景建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
5.1.1 社会背景 |
5.1.2 规划实践 |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
5.2.1 社会背景 |
5.2.2 规划实践 |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5.3.1 城市建设特征 |
5.3.2 风景建设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
6.1.1 社会背景 |
6.1.2 规划实践 |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6.2.1 城市建设特征 |
6.2.2 风景建设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
7.1.1 街巷对景 |
7.1.2 建筑隐景 |
7.1.3 城市融景 |
7.1.4 人文点景 |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
7.3.1 产业发展较慢 |
7.3.2 绿地质量不高 |
7.3.3 城市特色衰微 |
7.3.4 新区活力不足 |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
7.4.1 产业转型 |
7.4.2 景观共享 |
7.4.3 文化保护 |
7.4.4 新旧协调 |
7.4.5 配套齐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
8.2 创新点 |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政策对城市风貌提升的要求 |
1.1.2 城市夜景风貌容易被忽视 |
1.1.3 城市夜景正成为夜间活力、夜间经济的重要支撑 |
1.1.4 市民日益增长的夜间美好生活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城市意象 |
1.3.2 城市夜景意象 |
1.3.3 城市夜景规划 |
1.3.4 可意象性 |
1.4 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意象的研究综述 |
1.4.2 城市夜景意象的研究综述 |
1.4.3 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夜景规划引导的实践动态 |
2.1 国外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
2.2 国内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
2.2.1 国内城市夜景规划的实践探索 |
2.2.2 国内涉及城市夜景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动态 |
2.2.3 国内城市夜景对氛围感受、行为活动的研究动态 |
2.2.4 国内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
2.3 云南地域性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动态 |
2.3.1 云南省地域特色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
2.3.2 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楚雄市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
2.3.3 云南省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
2.4 城市夜景相关案例分析 |
2.4.1 大同市夜景案例研究 |
2.4.2 鄂尔多斯市夜景案例研究 |
2.4.3 武定县中心城区夜景案例研究 |
2.5 城市夜景负面案例实践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因素分析研究 |
3.1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 |
3.2 物质空间因素分析研究 |
3.2.1 夜景的区域因素 |
3.2.2 夜景的边界因素 |
3.2.3 夜景的道路因素 |
3.2.4 夜景的节点因素 |
3.2.5 夜景的标志物因素 |
3.3 主观感受因素分析研究 |
3.3.1 夜间的行为活动因素 |
3.3.2 夜景的氛围感知因素 |
3.3.3 夜景的地域特色因素 |
3.4 特殊情况因素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意象现状调查研究 |
4.1 研究区域现状概况 |
4.1.1 区位交通概况 |
4.1.2 社会文化概况 |
4.1.3 规划范围概况 |
4.2 楚雄城市夜景意象调查分析 |
4.2.1 调查范围 |
4.2.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4.2.3 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
4.3 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的现状问题与启示 |
4.3.1 现状夜景的主要问题 |
4.3.2 现状夜景的主要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规划研究 |
5.1 城市夜景规划的基础依据 |
5.1.1 人文社会环境 |
5.1.2 自然地理环境 |
5.2 城市夜景规划的原则 |
5.3 城市夜景总体定位 |
5.4 城市夜景整体规划 |
5.4.1 区域夜景规划引导 |
5.4.2 边界夜景规划引导 |
5.4.3 道路夜景规划引导 |
5.4.4 节点夜景规划引导 |
5.4.5 标志物夜景规划引导 |
5.4.6 楚雄城市夜景总体布局 |
5.5 城市夜景规划的可意象性强化 |
5.5.1 协调楚雄城市夜景特质 |
5.5.2 城市夜景的其他引导 |
5.6 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引导 |
5.6.1 夜景控制策略 |
5.6.2 夜景管理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误区 |
6.1.1 避免与白天的城市风貌规划同等对待 |
6.1.2 避免简单采用灯光亮化形象展示 |
6.1.3 避免夜景规划色彩搭配过于随意 |
6.1.4 避免夜景规划产生“过度”现象 |
6.1.5 避免夜景规划缺乏主观感受等方面的考虑 |
6.2 中小城市夜景规划的策略方法 |
6.2.1 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的夜景意象提升 |
6.2.2 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 |
6.2.3 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的夜景风貌 |
6.2.4 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调查问卷 |
(4)基于彝族建筑文化传承的布拖县城市风貌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趋势 |
1.1.2 彝族地区城市风貌趋同化及特色缺失 |
1.1.3 乡村振兴下的彝族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解读 |
1.5.1 彝族建筑文化传承 |
1.5.2 建筑类型学 |
1.5.3 城市风貌规划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凉山彝族建筑文化的要素构成解析 |
2.1 凉山彝族传统聚落的空间组织形态 |
2.1.1 聚落的山水布局模式 |
2.1.2 聚落的空间布局形态 |
2.2 凉山彝族传统建筑类型与风貌特征 |
2.2.1 建筑的类型与形态 |
2.2.2 建筑外墙肌理特征 |
2.2.3 建筑屋顶构造特征 |
2.2.4 建筑结构造型特征 |
2.2.5 建筑色彩符号特征 |
2.3 凉山彝族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理念 |
2.3.1 图腾崇拜理念 |
2.3.2 防卫思想理念 |
2.3.3 火塘向心理念 |
2.4 凉山彝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价值 |
2.4.1 历史及文化价值 |
2.4.2 艺术及审美价值 |
2.4.3 实用及经济价值 |
2.5 凉山彝族建筑文化在城市风貌中的表现特征 |
2.5.1 基于防卫思想的空间围合特征 |
2.5.2 基于火塘向心文化的形态特征 |
2.5.3 基于民族审美心理的色彩特征 |
2.5.4 基于彝族图腾崇拜的装饰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 彝族建筑文化在布拖县城市风貌规划中的传承困境 |
3.1 布拖县城市风貌现状调研分析 |
3.1.1 布拖县城市基本概况 |
3.1.2 布拖县现状风貌分析 |
3.2 彝族建筑文化传承的困境 |
3.2.1 营建技艺的逐渐消逝 |
3.2.2 传统建筑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冲突 |
3.2.3 城市化下趋同化现象明显 |
3.2.4 民族建筑文化传承观念衰弱 |
3.3 彝族建筑文化传承在布拖县城市风貌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城市总体风貌视角 |
3.3.2 街区空间风貌视角 |
3.3.3 城区建筑风貌视角 |
3.3.4 景观环境风貌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4 布拖县凉山彝族城市风貌要素原型的类型学分析 |
4.1 布拖县凉山彝族城市风貌要素原型来源 |
4.1.1 城市自然环境来源 |
4.1.2 彝族建筑文化来源 |
4.1.3 城市风貌现状来源 |
4.2 布拖县凉山彝族城市风貌要素原型提取 |
4.2.1 城市总体风貌视角 |
4.2.2 街区空间风貌视角 |
4.2.3 城区建筑风貌视角 |
4.2.4 景观环境风貌视角 |
4.3 布拖县凉山彝族城市风貌要素原型库构建 |
4.3.1 布拖县城市风貌要素原型总库 |
4.3.2 城市总体风貌要素原型库 |
4.3.3 街区空间风貌要素原型库 |
4.3.4 城区建筑风貌要素原型库 |
4.3.5 景观环境风貌要素原型库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彝族建筑文化传承的布拖县风貌规划策略及应用实践 |
5.1 布拖县城市风貌要素的选取 |
5.1.1 风貌要素原型选取标准 |
5.1.2 风貌要素原型选取类型 |
5.1.3 要素原型选取数量统计 |
5.2 布拖县城市风貌要素的转译 |
5.2.1 转译路径的类型 |
5.2.2 转译路径的对应 |
5.3 彝族建筑文化传承下的布拖县城市风貌规划策略 |
5.3.1 分析现状,提炼特征——理 |
5.3.2 构建生态,亮出山河——治 |
5.3.3 凝聚文化,注重演变——承 |
5.3.4 结合需求,分区规划——提 |
5.4 布拖县城市风貌规划的应用实践 |
5.4.1 城市风貌要素控制 |
5.4.2 城市总体风貌实践 |
5.4.3 街区空间风貌实践 |
5.4.4 城区建筑风貌实践 |
5.4.5 景观环境风貌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体系初探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相关规划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超大城市 |
1.4.2 城市风貌 |
1.4.3 城市风貌基因 |
1.4.4 风貌导则 |
1.4.5 建筑风格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城市风貌理论研究 |
2.1.1 国外城市风貌相关理论研究 |
2.1.2 国内城市风貌相关理论研究 |
2.1.3 国内外城市风貌相关理论总结 |
2.2 国内外城市基因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国外城市基因理论研究 |
2.2.2 国内城市基因理论研究 |
2.2.3 国内外城市基因相关理论总结 |
2.3 国内外超大城市风貌引导实践研究 |
2.3.1 国外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实践 |
2.3.2 国内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实践 |
2.3.3 国内外城市风貌引导实践经验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问题与引导体系构架 |
3.1 我国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形成及问题 |
3.1.1 我国超大城市的风貌形成 |
3.1.2 我国超大城市城市风貌特点 |
3.1.3 我国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问题 |
3.2 我国超大城市风貌引导问题 |
3.2.1 我国超大城市风貌引导历程 |
3.2.2 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问题 |
3.3 我国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的组织方法 |
3.3.1 多部门联动 |
3.3.2 多专业协调 |
3.4 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技术路线 |
3.4.1 宏观——城市风貌结构基因引导 |
3.4.2 中观——城市风貌分区基因引导 |
3.4.3 微观——单元风貌基因引导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形成与问题 |
4.1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的历史形成 |
4.1.1 中国传统城市风貌的形成 |
4.1.2 西方近代城市风貌的形成 |
4.1.3 现代城市风貌的形成 |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现状调研 |
4.2.1 问卷调查 |
4.2.2 调查结果分析 |
4.2.3 开放式问题结果分析 |
4.2.4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调研总结 |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问题 |
4.3.1 风貌结构有待强化 |
4.3.2 城市部分区域特色同质化 |
4.3.3 城市特色风貌要素保护不力 |
4.4 天津中心城区现有城市风貌引导及问题 |
4.4.1 天津市中心城区现有风貌引导 |
4.4.2 天津市中心城区现有风貌引导问题 |
4.5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引导未来的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津市中心城区城市风貌引导 |
5.1 “一心多核,环射结合”的城市风貌结构 |
5.1.1 风貌圈层基因引导 |
5.1.2 风貌节点基因引导 |
5.1.3 风貌环带基因引导 |
5.1.4 天津市中心城区风貌结构生成 |
5.2 “特色主导,尺度宜人”的城市风貌分区 |
5.2.1 天津市中心城区地域性基因引导 |
5.2.2 天津市中心城区时代性基因引导 |
5.2.3 天津市中心城区复杂性基因引导 |
5.2.4 天津市中心城区生态性基因引导 |
5.2.5 天津市中心城区中心性基因引导 |
5.2.6 天津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区的整合 |
5.3 “重点突出,和谐统一”的单元风貌 |
5.3.1 单元风貌导则 |
5.3.2 历史街区型风貌单元引导示例 |
5.3.3 历史街区外围型风貌单元引导示例 |
5.3.4 特殊价值型风貌单元引导示例 |
5.3.5 一般背景城区型风貌单元引导示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城市记忆和市民认知的张家口特色景观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城市记忆的流逝 |
1.1.2 城市特色的消失 |
1.1.3 城市特色景观要素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记忆研究综述 |
1.3.2 城市景观要素研究综述 |
1.3.3 张家口城市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范围 |
1.4.1 空间范围 |
1.4.2 时间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记忆与城市特色景观要素 |
2.1 城市记忆 |
2.1.1 城市记忆概念 |
2.1.2 城市记忆要素 |
2.1.3 城市记忆的特征 |
2.2 城市景观 |
2.2.1 城市景观相关概念 |
2.2.2 城市景观要素的分类与构成 |
2.2.3 城市特色景观要素 |
2.3 城市记忆与城市特色景观要素的关系 |
2.3.1 城市特色景观要素传承城市记忆 |
2.3.2 城市特色景观要素是城市记忆的物质体现 |
2.4 基于城市记忆与市民认知的城市特色景观要素研究方法 |
2.4.1 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 |
2.4.2 统计分析与叠加分析 |
2.4.3 总结与归纳提升 |
第3章 不同时期张家口城市特色景观要素分析 |
3.1 张家口城市概况 |
3.1.1 区域位置 |
3.1.2 自然地理条件 |
3.1.3 历史沿革 |
3.1.4 城市建设历程 |
3.2 不同时期的张家口城市特色 |
3.2.1 明朝时期的张家口——边塞武城 |
3.2.2 清末民初的张家口——陆路商埠 |
3.2.3 京张铁路修建后张家口——铁路文明 |
3.2.4 解放前夕的张家口——第二延安、文化之城 |
3.2.5 新中国成立后的张家口——工业重镇、军事重镇 |
3.2.6 改革开放二十年后的现代张家口——山水宜居之城、新能源示范之城、冰雪奥运之城 |
3.3 不同时期张家口城市特色景观要素调查 |
3.3.1 文献分析 |
3.3.2 问卷调查 |
3.3.3 张家口城市特色景观要素的归纳总结 |
第4章 张家口市特色景观要素的保护与利用 |
4.1 张家口市特色景观要素保护与利用原则 |
4.1.1 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
4.1.2 传承地域文化的原则 |
4.1.3 差异性原则 |
4.1.4 创新性原则 |
4.2 张家口特色景观要素的保护与利用建议 |
4.2.1 延续山水城市格局 |
4.2.2 打造各具特色的开放空间 |
4.2.3 完善城市街道景观 |
4.2.4 重点片区风貌的保护与塑造 |
4.2.5 强化景观要素夜间可视性 |
4.2.6 保护历史建筑留住城市记忆 |
4.2.7 增加城市景观雕塑、小品 |
4.2.8 城市活动景观特色规划 |
4.3 张家口特色景观要素规划管理及保障 |
4.3.1 特色景观要素规划管理 |
4.3.2 政策保障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调查问卷 |
附表2 部分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1.2.1 城市空间格局 |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
1.2.3 关中地区县城 |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
1.4.4 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
5.2.1 生用保障意识 |
5.2.2 人文优先意识 |
5.2.3 山水关联意识 |
5.2.4 整体融合意识 |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色彩 |
1.3.2 意象 |
1.3.3 城市色彩意象 |
1.3.4 模式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
2.2 模式理论 |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
3.1.1 汉建城邑 |
3.1.2 石筑山城 |
3.1.3 辽南方城 |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
4.1.3 色彩调研内容 |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
4.2.1 色彩调查方法 |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
5.1.2 相关理论阐述 |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
5.3.1 调查目的 |
5.3.2 调查设计 |
5.3.3 数据采集 |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
5.4.1 过程分析 |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
6.3.1 视觉感知 |
6.3.2 美学符号 |
6.3.3 文化经历 |
6.3.4 共情体验 |
6.3.5 多维融合 |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
6.5.1 理论层面 |
6.5.2 实践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域特色研究的重要性 |
1.1.2 商南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
1.1.3 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有关地域特色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城市规划与地域特色相关的研究综述 |
2.1.2 城市设计与地域特色相关的研究综述 |
2.1.3 陕南地域特色研究综述 |
2.2 河谷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与实例借鉴 |
2.2.1 河谷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
2.2.2 河谷型城市实例借鉴与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3 商南县东部新城的现状与地域特征 |
3.1 东部新城的现状概况 |
3.1.1 商南县城概况 |
3.1.2 东部新城基本现状 |
3.2 东部新城的地域性 |
3.2.1 陕南秦岭、商南的地域性 |
3.2.2 新城地段自身的地域性 |
3.2.3 东部新城的地域特征总结 |
3.3 东部新城发展的问题 |
3.3.1 问题梳理 |
3.3.2 问题诱因分析 |
3.3.3 内在矛盾探析 |
3.4 地域特征传承与发展下的城市空间建构思维模式 |
3.4.1 城市空间特色建构的基本观点 |
3.4.2 城市空间特色建构的基本途径 |
3.5 本章小结 |
4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的功能定位与功能布局研究 |
4.1 东部新城功能定位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城市发展需求与新城功能的矛盾 |
4.1.2 日常生活需求对新城功能的要求 |
4.1.3 城乡融合对新城功能定位的影响 |
4.1.4 山水资源对新城功能定位的影响 |
4.2 功能内涵的丰富 |
4.2.1 火车站前区功能优化 |
4.2.2 山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
4.2.3 城市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
4.3 功能整合与功能定位 |
4.3.1 与时代发展、现实需求相适应 |
4.3.2 与地域生活文化、自然特征相契合 |
4.3.3 东部新城的功能定位 |
4.4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研究 |
4.4.1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构思 |
4.4.2 各功能所需用地条件梳理 |
4.4.3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5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空间结构研究 |
5.1 新城“前结构”的梳理 |
5.1.1 东部新城外部关系梳理 |
5.1.2 东部新城自身结构梳理 |
5.2 新城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
5.2.1 区位环境因素 |
5.2.2 自然环境因素 |
5.2.3 交通环境因素 |
5.2.4 社会因素 |
5.3 新城空间结构梳理与整合 |
5.3.1 新的功能定位对新城的需求 |
5.3.2 社会公平对新城的要求 |
5.3.3 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 |
5.3.4 随形就势的道路交通 |
5.4 凸显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6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研究 |
6.1 强化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设计方法 |
6.1.1 山地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与总结 |
6.1.2 地域特征在空间形态设计中的表达途径 |
6.2 重点受控——新城空间形态重点控制 |
6.2.1 因借山水的景观与视线设计 |
6.2.2 新城城市天际线设计 |
6.2.3 山水资源的中心景观塑造 |
6.2.4 自然山水廊道引导空间轴线设计 |
6.3 局部放松——新城空间形态引导 |
6.3.1 人工环境与山水环境的互动深化 |
6.3.2 塑造新城特色风貌区 |
6.3.3 节点与标志物的布置 |
6.3.4 建筑特色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0)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起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理论研究背景 |
1.2.2 实践发展背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 |
2.1 Garden City理论的背景溯源 |
2.1.1 孕育Garden City理论的环境 |
2.1.2 霍华德认为的城市核心问题 |
2.2 Garden City理论城市规模的控制 |
2.2.1 一座Garden City的城市规模 |
2.2.2 Garden City的城市增长原则 |
2.2.3 有序组织的社会城市 |
2.3 Garden City理论的城市布局 |
2.3.1 城市用地布局 |
2.3.2 农业用地布局 |
2.4 Garden City理论的城乡模式 |
2.4.1 改变目前城乡模式的“万能钥匙” |
2.4.2 霍华德的城乡观——“三磁铁”理论 |
2.5 Garden City的核心特征 |
2.5.1 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
2.5.2 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
2.5.3 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
2.5.4 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
2.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继承之源 |
3.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
3.1 职住平衡的理论演变 |
3.1.1 职住特征的研究综述 |
3.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3.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3.2 实践演变 |
3.2.1 “职住平衡”的两座Garden City |
3.2.2 职住明确的第一代新城——哈罗 |
3.2.3 职住综合的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 |
3.2.4 职住失衡的伦敦老城与相关城市政策 |
3.3 职住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
3.3.1 城市层面 |
3.3.2 区域层面 |
3.3.3 城市政策 |
3.4 Garden City理论与职住实践的差异对比 |
3.4.1 职住城乡平衡与城市平衡 |
3.4.2 职住单点平衡至多点平衡 |
3.4.3 职住空间联系步行至车行 |
3.5 影响Garden City职住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3.5.1 理论继承之变 |
3.5.2 实践发展之变 |
3.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在职住特征的发展之变 |
4.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
4.1 社会城市的理论演变 |
4.1.1 社会城市的研究综述 |
4.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4.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4.2 实践演变 |
4.2.1 圈层疏解的大伦敦规划 |
4.2.2 郊区疏解的纽约大都市区规划 |
4.2.3 指状疏解的大哥本哈根地区规划 |
4.2.4 统筹控制的大莫斯科规划 |
4.3 社会城市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
4.3.1 核心思想 |
4.3.2 区域层面 |
4.3.3 城市层面 |
4.4 Garden City理论与社会城市实践的差异对比 |
4.4.1 区域的集中与分散 |
4.4.2 规模控制与不控制 |
4.5 影响Garden City社会城市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4.5.1 理论继承之变 |
4.5.2 实践发展之变 |
4.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规模控制特征的发展之变 |
5.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
5.1 花园体系的理论演变 |
5.1.1 花园体系的研究综述 |
5.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5.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5.2 实践演变 |
5.2.1 两座Garden City的花园体系 |
5.2.2 “城郊新城”的花园体系——汉姆斯特德 |
5.2.3 光辉城市的花园体系——昌迪加尔 |
5.2.4 绿心城市的花园体系——兰斯塔德 |
5.3 花园体系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
5.3.1 结构层面 |
5.3.2 功能层面 |
5.3.3 景观层面 |
5.4 Garden City理论与花园体系实践的差异对比 |
5.4.1 “花园核心”与核心“花园” |
5.4.2 花园体系与花园景观 |
5.4.3 城市花园与区域花园 |
5.5 影响Garden City花园体系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5.5.1 理论继承之变 |
5.5.2 实践发展之变 |
5.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花园体系特征的发展之变 |
6.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
6.1 城乡特征的理论演变 |
6.1.1 城乡融合的理论综述 |
6.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
6.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
6.2 实践演变 |
6.2.1 “城乡统筹”的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
6.2.2 “凸显田园”的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 |
6.2.3 “融合生态”的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 |
6.2.4 “乡村特色”的三星田园小镇 |
6.3 我国城乡实践的分层解读 |
6.3.1 核心思想 |
6.3.2 空间层面 |
6.3.3 政策层面 |
6.4 Garden City理论与我国城乡实践的差异对比 |
6.4.1 “城乡融合”与“城乡”融合 |
6.4.2 “花园体系”与“田园体系” |
6.4.3 “规模控制”与“增量发展” |
6.4.4 “职住平衡”与“空间平衡” |
6.5 影响Garden City理论城乡融合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
6.5.1 理论继承之变 |
6.5.2 实践发展之变 |
6.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城乡融合特征的发展之变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一: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继承的若干原则 |
7.1.1 整体与部分原则 |
7.1.2 本质与现象原则 |
7.1.3 偶然与必然原则 |
7.2 结论二:我国Garden City的实践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
7.2.1 职住平衡—职住择优选址,提升交通效率 |
7.2.2 规模控制—强化中心城市,完善城镇体系 |
7.2.3 花园体系—注重以人为本,塑造良好空间 |
7.2.4 城乡融合—均衡社会结构,城乡共同发展 |
7.3 展望 |
7.4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四、现代城市与城市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图层系统研究[D]. 陈璐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D]. 康佳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彝族建筑文化传承的布拖县城市风貌规划策略研究[D]. 李东骏.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5]超大城市的城市风貌引导体系初探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D]. 许永耀.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6]基于城市记忆和市民认知的张家口特色景观要素研究[D]. 孙凌晨.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7]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8]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9]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D]. 安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 赵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