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冠红杨扬
解放军一0一医院,邮编214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肝胆结石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肝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痊愈,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对比,研究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是治疗肝胆结石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肝胆结石腹腔镜微创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5.62文献标识码:A
肝胆结石是消化科常见病症,主要在肝胆系统内存在,根据结石存在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总管结石、肝内结石、复合部位结石[1]。传统治疗主要通过开腹取石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然而手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康复。腹腔镜微创治疗术是近年来治疗肝胆结石的有效手段,为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肝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为2012年10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40倒,年龄18岁一60岁。其中肝内胆管结石15例,肝外胆管结石45例。结石1~3枚,直径0gem以下35例、泥沙状结石5例、结石3枚以上直径2>08cml0例,均未手术治疗而用中药治疗。随机按每组3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病情、结石部位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30例患者在全麻下对胆囊行常规切除,并于胆总管前壁处取1.0-1.5cm切口,采用取石钳取出结石,并在术中行胆道造影探查,排除结石残留,并行T管留置。
1.2.2观察组本组30例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行腹腔镜微创治疗,实施四孔法操作,对穿刺孔位置在剑突下3cm及右2cm处定位,使其保持垂直,并与胆总管接近,以利腹腔镜取石。另外3个穿刺孔设置的方法同LC常规手术。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对胆囊三角区行解剖操作,分离胆囊动脉、胆囊管,分别放置可吸收夹在胆囊动脉近端,钛夹在远端,行离断操作。可给在胆囊管近胆管处放置一枚可吸收夹,以防小结石在胆囊内坠入胆总管。暂不对胆囊管行切断操作,以为牵引胆囊管提供条件。将胆总管前壁无血管处,胆囊管肝总管交汇处行1cm纵形切开,经剑突下将纤维胆道镜置入,将结石用取石蓝取出。后反复冲洗胆道,并行导管留置,观察有无结石残留,常规抗感染,对胆囊实施切除。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在术后恢
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进行观察。同时记录两组切口感染、胆瘘、切口疼痛、结石残余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数据取(±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各1例结石残余,观察组胆瘘1例,对照组2例,无明是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2例,对照组为23例,且对照组切口感染5例,对照组无切口感染发生,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外,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在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胆结石是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患者发病时伴有腹痛、腹胀、右肩疼痛、呕吐、发热等症状。胆结石近年来发病率逐渐提高,这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改变有着重要关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高油食物,运动量减少等,都容易使过量油脂、金属离子在体内不断积累,最终驻留在胆囊内形成结石。
对胆结石的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手术治疗更为彻底。由于胆结石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且部分患者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因此,手术治疗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科学选择手术方式至关重要。开腹胆囊切除术属于传统的手术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术经验的积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目前比较流行的手术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较快,大部分在手术之后的8小时就能够下床进行活动,术后1天就能够适当的
食用流质食物[2]。本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虽然均为100%,但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手术设备要求高、手术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并有一定比例手术中转开腹情况,易并发肝外胆管损伤[3],这是临床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在病人胆囊三角地区水肿程度较重时,比如病人胆囊三角处充血水肿或者粘连较重致解剖关系不清时,为避免损失病人的胆管及周围的其他脏器官,应果断对病人改行开腹手术[4]。总之,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开发胆囊切除术相比,对患者的创伤及各方面影响更小,便于患者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徐吉良.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7(10):19.
[2] 李周靖.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2(7):104.
[3] 苏楠.腹腔镜微创治60例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1):503.
[4] 罗文勇.76例肝胆结石腹腔镜微创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7(8):78
论文作者:沈冠红杨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8月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0
标签:结石论文; 胆囊论文; 肝胆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8月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