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艺术,语言生动形象准确。
以下几点是笔者在语文课堂上语言艺术运用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第一、课堂语言要简洁、准确、富有逻辑性。
语文教师应具备标准的普通话能力,语文教师肩负着推广普通话,将祖国语言文字绵远传递、发扬光大的任务。所以,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口熟练流畅的普通话,具体要求: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叙述流畅,对于各类语音现象,如平翘舌、多音字、近音字、同音字等要善于区分和运用,给学生以规范准确的语言示范和导向。如果语文教师的课堂发音不准确,不仅谈不上语言应有的导向作用,而且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语言的规范,除了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干净利索外,还要避免使用方言土语或啰里啰嗦,语言中带“这个”“那个”“呢”等不良的口语习惯。同时,语速适中适宜,句读准确,轻重音突出也是教学语言重要要求之一。
我们在教学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激情四溢、口若悬河,但是学生却一脸雾水、不知所云,有时围绕一个教学重点反复陈说,讲了很多,但就差一句关键到位的话的点拨,最终问题还是未讲明白,学生没听懂。因此语文教师讲课必须条理清晰,思路明确,重点突出,富有逻辑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吃透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加工、再创造,然后按一定的线索和需要调整讲授知识的先后,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讲授,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二、课堂语言要形象生动、凝练且力求具有美感。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准确、规范,还要形象、生动。典型的人物,生动的事例,感人的情节,是需要语文教师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用语去感染传递给学生的,为其用形象生动,凝练且具有美感的语言去上课,才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得到良好的接受和学习效果。
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优美,才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将深奥化为平实、浅显。比如鲁迅在讲《红楼梦》“审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时,用了一句“焦大是不爱林妹妹的”,就将这一抽象的理论讲得生动形象,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记住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再比如,于丹教授在讲《论语心得》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叹,这种感叹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里面有多少沧桑?刘禹锡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行依旧枕江流。’也就是仓山不老,但是人心中很多悲怆古往今来川流不息。这就像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所发出的这种无端之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就在这样一种天地悠悠,江山有情,这样一种物序流转中,每一个渺小的人,一个转瞬即逝的生命,要有一定的人生规划。”这段话形象生动,优美凝练,流畅华丽,使到教学语言格外精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得到了语言美的享受和熏陶。
第三、课堂语言要力求风趣幽默
幽默的教学语言就像夜空繁星,能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枯燥的容为有趣生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还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想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这样说,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同时也是语文教师知识的积淀,智慧和自信的表现。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时不时地巧妙使用幽默语言艺术,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知识迅速掌握,使枯燥的学习变成一种丰盛的精神享受。
第四、语言要富有鼓动、激励性。
喜欢赞美是人类的天性。学生包括成年人在内,是都喜欢获得赞美和掌声的。特别是学生,总是很重视课堂回答完问题或者是发表完看法之后教师的评价的。一些赞许、赞美鼓励性的语言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感,给学习过程带来趣味感,激励可以让教学活动成为体验成功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主动回答问题的能力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上《鸿门宴》一课时,我让学生们发表对“生彘肩”到底是“生”的还是“熟”的(只是未加酌料,未加工而已),学生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学生的课堂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活跃。一名平时不太爱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理有据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是熟的,只是未经加工而已。因为,宴席上项羽不可能提前准备一只生猪腿,而且,项羽也始终没有对刘邦有那么大的深仇大恨,各主要的是,樊哙能够“切而啖之”,种种迹象表明是“熟”的彘肩。他的回答,引起了学生的热烈掌声,我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此以后,得到了赞扬鼓励的这名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都能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有时候,哪怕只给学生一句激励的话语,也会创造一个不小的奇迹。
以上是笔者多年来在教学中语言运用艺术的几点体会,笔者认为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使语文课堂鲜活生动起来,语文教师就应在以上几个方面付出些时间,下些功夫从而更好地服务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的品质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志成主编《教学语言论》
2.李如密《 教学的语言与非语言艺术》
论文作者:乔永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生动论文; 课堂论文; 形象论文; 艺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