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资金物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气象灾害为例_审计计划论文

救灾款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气象灾害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款物论文,指标体系论文,为例论文,灾害论文,绩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绩效审计的基本涵义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及其地区组织经过协调、交流,逐步形成共识: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检查、评价和分析,把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定位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个方面。

石爱中等(2002年)认为,“3E”审计表明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和内容,其他均应视为“3E”审计的具体表现形式。陈思维(2002年)认为,绩效审计是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及完成情况、资源的使用效率、管理效率等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发现和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是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绩效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刘家义(2004年)则将绩效审计定义为,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准,对政府履行公共责任,配制、管理、利用经济与社会资源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进行的审查、分析、考量和评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高效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救灾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

考虑到救灾资金的特点,笔者将“3E”扩充,增加了公平性,也就是说对救灾资金进行“4E”审计。

气象灾害救灾资金绩效审计是指在救灾资金的募集、分配、划转、拨付、使用和管理等以及救灾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每个环节进行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的评价,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以期提高救灾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对救灾资金进行经济性审计

对气象灾害救灾资金绩效审计来说,经济性是指以最少的救灾资金达到预期的效果或任务。救灾资金经济性审计是指审查救灾资金在募集、分配、划转、拨付、使用和管理等以及救灾项目建设一系列活动过程中的经济性;另一方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审查每个环节是否以最小的耗费取得资源和使用资源,在哪些环节出现了资源浪费或不经济的现象。

(二)对救灾资金进行效率性审计

救灾资金效率性审计是指救灾资金的募集、分配、划转、拨付、使用和管理等的效率,评价每个环节的经济活动是否经济有效,查明低效率的原因。

(三)对救灾资金进行效果性审计

救灾资金效果性审计是指分析各个环节的预期效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对比关系,评价各个环节的活动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效益,最终评价各个环节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四)对救灾资金进行公平性审计

救灾资金公平性审计是指在救灾过程中,审查救灾款物的使用是否体现了公平原则,保证每个灾民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服务。

三、救灾款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一)客观全面性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并且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全面考虑到评价救灾款物绩效审计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因素,既要从定量的角度去分析,又要从定性的角度去分析。

(二)简单易懂性

对于救灾款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简单易懂,不仅便于专业的审计人员理解和操作,而且有利于其他的相关部门理解。

(三)相关性

救灾款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与审计目标和审计对象切实相关,必须紧紧围绕救灾款物募集、分配、划转、拨付、使用和管理等以及救灾项目建设各个环节预期达到的目标来设计。

(四)通用性

每种气象灾害都有其特殊性,同种气象灾害等级也会有所不同,在不同地点发生的气象灾害,救灾环境也是不同的。因此对救灾款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意在找出气象灾害救灾款物管理的共性,尽量设计出具有普遍通用性的评价指标。

(五)科学严谨性

救灾款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和建立是一个科学严谨的探究过程,尽量做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到设计的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理论作支撑,可以通过相应的理论分析加以论证。

四、气象灾害救灾款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气象灾害救灾款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气象灾害的特点、平衡计分卡的内容以及救灾款物绩效审计“4E”的内容。笔者综合这三方面设计了气象灾害救灾款物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表1)。

具体指标解释如下:

(一)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同类型同等级气象灾害救灾资金增长率=(本次气象灾害救灾资金额-上次同类型同等级的气象灾害救灾资金额)/上次同类型同等级的气象灾害救灾资金额

受灾群众中受益人数及比例:受灾群众中受益人数比例=受灾群众中受益人数/受灾群众总人数

受灾人均抚恤金=筹集的救灾资金金额/受灾人数

采购救灾物资成本节约比率=(实际采购的救灾物资的成本-计划采购的救灾物资的成本)/计划采购的救灾物资的成本

(二)客户指标

客户指标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受灾群众满意度:受灾群众对救灾的整个过程的满意程度,可以通过救灾群众打分计算得出。

公众投诉事件数:是指公众在救灾的全过程中,对违规、违法的行为进行投诉。

投诉案件解决率=投诉案件解决数/公众投诉事件数

(三)内部流程指标

内部流程指标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救灾资金到位率=救灾资金实际拨付金额/计划投入资金

救灾资金使用率=实际使用救灾资金总额/实际拨付救灾资金总额

救灾工程项目招投标率=救灾工程项目招投标数/救灾工程项目总数

按标准分配及分配公布情况:是指救灾款物是否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分配并兼具了公平,以及救灾款物的分配是否通过媒体、互联网或张贴公告的方式进行公布。公布的信息是否符合气象灾害救灾款物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气象灾害救灾款物制度是否健全;气象灾害救灾款物管理是否有效;气象灾害救灾款物支出是否符合相符性和合规性。

预定目标完成率=预定目标完成数/预定目标总数

(四)学习与成长指标

学习与成长指标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具体指标:

救灾的反应速度:是指气象灾害发生到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该指标反映救灾机构及救灾人员的反应能力及办事效率。

提高救灾事项的办理效率:是指缩短救灾工作人员处理某项救灾事项所花费的办理时间,它反映了救灾机构的办事效率。

救灾信息的更新速度:是指救灾信息更新的快慢,及时上报并公布救灾信息。

救灾款物管理制度健全情况:是指救灾机构不断学习完善救灾款物管理制度。

上述指标的分值:对于定性指标则要采取专家打分,采用统计方法综合得出专家群体对评价指标的打分。对于定量指标则先得出计算值;然后和标准值相比,得出分值。

五、救灾款物使用效益综合评价的模型

运用AHP方法计算指标权重系数,首先必须在建立有序递阶的指标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之间的两两比较对系统中各指标予以重要性评判,并利用这种评判结果来综合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一)构造判断矩阵,对指标之间两两相对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

相对于同一目标指标,判断两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尺度与评价准则(表2)。

标签:;  ;  ;  ;  ;  ;  ;  

救灾资金物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气象灾害为例_审计计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