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小说的产生与发展_小说论文

哥特式小说的产生与发展_小说论文

简论哥特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哥特论文,小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研究的发展,“哥特小说”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成为18世纪英国文学研究的又一个热点。由于我国英国文学研究对哥特小说介绍不多,读者对此还缺乏了解,本文试图对哥特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作简单介绍,以引起重视,推动这方面的研究。

1764年圣诞节前后,一部名为《奥特朗托堡》的怪诞小说在伦敦“翻译”出版,《译者前言》声称:“这部小说是在英格兰北部一个古老天主教家庭的书房里发现的,1529年在那不勒斯黑体印行,至于写作年代则无从考证。主要故事发生在通常所说的黑暗时代,但是语言行为则绝无野蛮迹象,行文是纯粹意大利风格。假如该书写于所叙述故事发生后不久, 那么它大约成书于第一次十字军出征的1095 年至最后一次的1243年之间,或稍后一点。”(注:《奥特朗托堡》,载马里奥·普拉兹编:《三部哥特小说》,巴尔的摩1968版,39。)这部匿名翻译小说一经问世就很流行。次年再版时翻译小说的伪装已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篇匿名的《作者序言》,后来人们了解到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虽然哥特小说的大繁荣出现在90年代,沃波尔作为这种新小说创始人的地位却因一部篇幅不长、艺术成就也不太高的小说而确定无疑。哥特小说的基本特征如哥特古堡、怪诞事件、恐怖神秘、恶魔般的男主角与天使般女主角的对立、远古或异国的故事背景都已大致具备。那么哥特小说为什么出现在英国第一次现实主义小说高潮刚刚过去的60年代呢?我们认为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虽然18世纪是标榜理性的文明社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所谓黑暗的中世纪。艾迪生在《旁观者》系列散文中曾表现出对中古民谣的浓厚兴趣,而到了世纪中期,《奥特朗托堡》问世的前后,更出现了两部研究中古文学的重要著作品,即理查德·赫德(Pichard Hurd)的《关于骑士和传奇的信》(1762)和托马斯·珀西(Thomas Percy)的《英国古诗遗存》(1765)。赫德在《关于骑士和传奇的信》中对“传奇”的文学范围进行了初步探索,又对斯宾塞和莎士比亚著作中的“哥特”因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他把哥特描述为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隐蔽动机”,并认为当今理性时代失去了“美好的寓言世界”。珀西的《英国古诗遗存》虽然因学术方面的缺陷受到过责难,却对英国古诗的理解阐释,对崇尚古诗热情的高涨起了重要作用。

与对中古兴趣相辅相成的是对异国异文化尤其是东方文化的兴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在1704至1715年间译成法文,据此转译的英文本1705年便开始问世,广为流传。另外,自从17世纪开始,由于来华传教士的宣传作用,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开始多了起来,一些启蒙运动思想家甚至从中国没有统一宗教却能千百年稳定发展的现象获得反对宗教桎梏、提倡理性道德的启迪。伏尔泰翻译的《赵氏孤儿》和珀西从葡萄牙文转译的中国小说《好逑传》就表现了这种倾向。如果说中古热为哥特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时间上的异已载体,异国异文化热,尤其是东方热,则为哥特小说提供了空间的异己载体。两者或同时或分别为哥特小说读者提供了摆脱现实束缚,流连想象世界的机会。

哥特小说的兴起和发展还可以从小说本身的发展规律上找到某种解释。我们知道,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是在同流行传奇小说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从笛福的第一人称自传体小说到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小说家最关注的是使读者相信书描写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异的真实生活。虽然菲尔丁比较强调小说家的作用,他也致力于使小说故事发展显得自然合理,避免荒诞幻想。用可信的文笔描写世人的实际生活是18世纪英国小说的基本特征。这种现实主义小说当然无可非议,但它却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因为人们的需要毕竟是多方面的,除了在故事中看到现实的影子之外,也需要从超现实甚至荒诞的故事中得到愉悦调节,而哥特小说恰好适应了读者的这种要求。

从18世纪英国文学发展的总趋势上,我们还可以发现哥特小说兴起的另外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墓园派”诗歌的发展。早在20年代帕纳尔(T.Parnell )的《死之冥想》就对崇尚理性的新古典主义诗歌传统提出了挑战,而到了世纪中期布莱尔(R.Blair)的《坟墓》, 扬格的长诗《夜思》和格雷的《墓园挽歌》更掀起“墓园派”诗歌高潮。诗人或触景生情,或凭空想像,热衷于描写墓园、黑夜、死亡、恐怖等等。这种诗歌的流行无疑给描写类似内容的哥特小说准备了读者。第二是对“感伤”(sentimentalism)的推崇使作家不满足于描写现实生活,而倾向于深入探讨人们的感情世界。从理查逊开始,经过斯泰恩和哥尔斯密到麦肯齐(Henry Mackenzie)的《重情人》, 一大批感伤主义小说问世,成为18世纪中后期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墓园派”诗人对恐怖的青睐和“感伤派”小说家对情感的关注是哥特小说的两大源流,许多哥特小说可谓恐怖与感伤的合体。第三是“崇高”(sublime )美学观念的发展。从朗吉努思的经典著作《论崇高》在17世纪后期译成英文开始,许多作家、批评家都探讨过崇高美的来源,认为巨大、可怕的事物引起崇高美感,而这种观点的集大成是伯克的论著《关于崇高美和秀丽美概念来源的哲学探讨》(1757)。伯克指出:“任何可以使人感觉痛苦和危险的东西,也就是说任何可以使人感觉可怕,或与可怕产生联想,或以近似可怕形式出现的东西,都可为崇高美之源;换言之,任何可以产生人们所能感受的最强烈感情的东西都是崇高美之源。”(注:转引自大卫·潘特:《恐怖文学:1765至今的哥特小说史》,伦敦1980年版,44页。)痛苦、危险、可怕和恐怖等强烈感情正是哥特小说所引起的主要反应。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哥特小说的兴起产生了影响。

此外,我们认为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已经蕴含着哥特小说的因素。笛福小说关于监狱的描写,理查逊小说《帕玫拉》中的管家朱克丝,《克拉丽莎》中的妓院老鸨,菲尔丁《约瑟夫·安德鲁斯》中的夜行奇遇已具有哥特小说的某些特征。在《汤姆·琼斯》中,菲尔丁开篇就描绘了乡绅奥维慈居住的哥特式庄园;汤姆在第七卷,第十四章身穿血服,手持利剑,夜里报仇,吓倒卫兵等情节描写更与后来哥特小说常规相似。斯摩莱特的《斐迪南伯爵》(1753)则已具备哥特小说的雏型。潘特认为《斐迪南伯爵》的哥特小说特点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试图表现一种关于恐怖之社会作用的理论;描绘与文明社会分开带来的痛苦和大多数人物面对极端境地的手足无措;对感伤引起的不正常倾向的兴趣;对负罪感之威力的强调;对憎恶和反感的现实主义表现。”(注:转引自大卫·潘特:《恐怖文学:1765至今的哥特小说史》,伦敦1980年版,49页。)但是,作为以坍毁古堡为背景的真正哥特小说之滥觞则非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堡》莫属。

沃波尔钟情于中世纪建筑,把他在伦敦效区的宅邸“草莓山”建得像一座“小哥特堡”,并在这里写出了《奥特朗托堡》。沃波尔在再版《作者前言》中写道:他的目的是把“古今两种传奇结合起来。古代传奇全凭想象,不考虑可能性;现代传奇讲摹仿自然,有时也颇为成功。创新虽不缺少,但是想象的源泉却被切近日常生活的戒律所阻塞。”(注:《奥特朗托堡》,载马里奥·普拉兹编:《三部哥特小说》,巴尔的摩1968版,43。)他力图开创一种既任凭想象驰骋,又不违背可能性原则的传奇小说形式。《奥特朗托堡》叙述在一个中世纪古堡里发生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奥特朗托的统治者曼弗雷德是个暴君,受到莫名其妙的预言的困扰:“等到真正主人长得住不下时,奥特朗托堡和君位将归于他。”(注:《奥特朗托堡》,载马里奥·普拉兹编:《三部哥特小说》,巴尔的摩1968版,51。)为了打破预言,曼弗雷德命其刚15岁,且身体虚弱的儿子康拉德与伊萨贝拉成婚,但婚礼开始前,康拉德却被不知何方飞来的巨盔砸死,而古堡附近杰罗姆教堂内阿方索雕像上的头盔却不见了。于是,曼弗雷德决定休掉妻子,自娶伊萨贝拉,以便再得一子。这时墙上挂的祖父遗像带着责备的神情落了下来。伊萨贝拉后来在神秘男子西奥多帮助下逃出古堡到杰罗姆教堂避难。伊萨贝拉之父来到奥特朗托堡,要求曼弗雷德交出女儿,让出君位。但伊萨贝拉已在西奥多和马蒂尔达(曼弗雷德之女)帮助下离开教堂。曼弗雷德和伊萨贝拉之父达成无耻交易,两人各娶对方女儿为妻,这时阿方索雕像流出鼻血。两女儿拒绝父亲的意旨,并同时爱上了西奥多。曼弗雷德听说伊萨贝拉在教堂与西奥多幽会,便冲进教堂,杀死了一个女人,却发现死者是自己的女儿马蒂尔达。奥特朗托堡墙倒房塌,西奥多现明身份为阿方索之孙,曼弗雷德承认自己毒死阿方索,窃据君位,阿方索之像升天,西奥多继承君位,并与伊萨贝拉成婚。

从上面的简单叙述可以看出哥特小说的几个主要特点。男主人公曼弗雷德是个残忍野蛮的暴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以至于要休掉发妻,续娶儿媳,拿女儿作交易。这一野蛮残酷的男性形象是后来的哥特小说中所常见的。女主人公伊萨贝拉则是落难弱女形象,在阴森可怖的古堡牢狱中饱受折磨。这一女性形象在后来的哥特小说中不断发展,成为情感化身。小说的背景哥特堡是所有哥特小说必备的,它多为年代久远、部分坍毁的古堡,既体现居住者高贵身份,又表明他们所代表的一切都已接近末路。小说中一些超自然现象多具象征意义,与《哈姆雷特》相似,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想象虚幻色彩。虽然沃波尔声称要把古今两种传奇分别具有的想象与现实主义特征结合起来,他的小说在当时和后世的真正意义都在于突破现实主义小说常规,而以荒诞想象激起读者的兴趣与热情。

虽然《奥特朗托堡》流行一时,当时的效仿者却不多,哥特小说作为一个流派而盛行是大约三十年后的事。在18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之间出现的哥特小说,值得一提的有克拉拉·里夫的《老男爵》(1777)和威廉·贝克福的《瓦特克》(1786)。《老男爵》初版名为《美德卫士》,作者坦言曾受到《奥特朗托堡》的影响,次年再版用现名。小说主人公爱德蒙出身贫寒,但英武有德,被善良的男爵收养,却受到男爵子侄之害;男爵为了考验他的意志胆识,让他住进传说闹鬼,一直锁闭的古堡东厢,他却因此发现古堡的秘密,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后来历经许多艰险,最终夺回了爵位。《老男爵》的主题与《奥特朗托堡》相似,只是这里爱德蒙是主角,而在沃波尔小说中夺回名位的西奥多是配角。另一个重要区别是超自然现象已大为减少,只剩已故男爵的幽灵出现。正如戴尔·斯本德所指出的,对里夫来说,“重要的是真正诉诸想象,因此她把故事限定在可能性之内。今人恐怖,感到神秘莫测的事情都可以(在后来)得到合理解释。”(注:《小说之母》,伦敦1986年版,232页。)《瓦特克》是贝克福特用法文写成, 然后由别人译成英文的。贝克福特同沃波尔一样出身望族,其父曾任伦敦市长。他也同沃波尔一样酷爱收藏古玩文物,他在封特山修建的哥特式古堡使沃波尔的“草莓山”相形见绌。《瓦特克》不仅是一部哥特小说,而且是最成功的“东方故事”之一。哈里发瓦特克一方面贪图感官享受,另一方面又对各种知识追根究底。在巫婆母亲卡拉提丝唆使下甘愿服侍伊斯兰世界的魔鬼。他先以五十个儿童向魔鬼献祭,然后向据说可以看到史前苏丹所积财宝的荒芜圣城伊斯塔卡尔进发。途中他爱上接驾的一埃米尔之女,强行拆散恋人,纳女为妃。最后在母亲逼迫下到达圣城,但得到的不是财宝富贵,而是炼狱熬煎。这部小说主要是披着“东方故事”外衣的《浮士德》一类与魔鬼交易的寓言故事,哥特小说特点主要表现在对瓦特克形象的刻画(他一生气,脸就变得吓人),他与魔鬼的交易和最后所见的炼狱景象。

J.M.S.汤普金斯指出:“哥特传奇是90年代最流行的小说,并在批评家的怒吼声中流行到下个世纪。它象神奇的豆蔓,一夜之间生长成熟,大胆的小说家趋之若鹜。”(注:《英国流行小说:1770—1800》,伦敦1932年版,243页。)哥特小说的集大成者是安娜·拉德克利夫, 尤其是她的《尤道弗的秘密》(1794)和《意大利人》。她本名安娜·沃德,是个伦敦商人的女儿,1786年嫁给后来成为《英国新闻》主编的威廉·拉德克利夫为妻。她的小说创作是结婚以后开始的,很可能受到丈夫的鼓励或影响。从1789年到1791年,她每年推出一部小说:《阿林堡和丹本堡》、《西西里传奇》和《森林传奇》。虽然这些小说现在已被忘却,它们在当时一定很流行,并确立了作者的小说家地位,否则很难想象出版商会为《尤道弗的秘密》(1794)预付在文学史上创纪录的五百英镑版税。1797年拉德克利夫出版了《意大利人》,然后就从文坛上神秘地消失了,以至于有人推测她进了疯人院或是很快就死掉了。

《尤道弗的秘密》主要描写孤女艾米丽的经历,情节曲折离奇。全书以艾米丽与父母隐居乡间的田园生活开始,以艾米丽历经艰辛而获救并最终与恋人成婚结束。小说洋洋洒洒四大卷,是所有哥特小说中篇幅最长的。它的问世,标志着哥特小说高潮的到来,虽然这个高潮仅仅延续了不多几年。《尤道弗的秘密》把感伤情调与悬念恐怖完美地结合了起来。第一卷关于艾米丽与父母在乡间隐居生活的描写在哥特小说颇为少见,与一般感伤小说相比也不逊色。而小说对艾米丽被恶棍姑父为夺取财产而劫持到亚平宁山中古堡的描写更令人难忘。这座古堡已年代久远,常常无人居住,因此给人的印象是潮湿幽暗、阴森可怖。而艾米丽的卧室则被安置在古堡中一个人迹罕至的偏僻角落。在带她去卧室的途中,侍女阿奈特提到黑幔布遮盖的画,却不敢拉开幔布。艾米丽让侍女端着灯,自己要拉开幔布,但阿奈特却端着灯离她而去,艾米丽只好跟上。夜里艾米丽闩好了门,第二天却发现有人夜里进来过。许多怪声怪事接连发生,艾米丽整日生活在恐惧中,对黑幔后面的东西既想看,又怕看。后来,她终于鼓起勇气来拉开黑幔,看个究竟:她战战兢兢地来到黑幔前,“她又停下,然后伸手颤微微地拉起幔布,但是马上又放下了——看到后面藏的不是一幅画,她还没走出屋子就昏倒在地。”“刚苏醒过来,想起看见的东西,她差点儿又昏死过去……恐怖笼罩心头,使她一时忘记了过去的磨难和对未来的惧怕。”(注:《尤道弗的秘密》(节本),载安德鲁·莱特编:《奥特朗托堡、尤道弗的秘密、诺桑觉寺》,旧金山1963年版,222页。)这种恐怖时时刻刻折磨着她, 也使读者为女主人公深深担忧。而小说中那些恶魔般的男性则以蹂躏折磨女性为乐。

与沃波尔的小说相比,拉德克利夫小说的突出特点是所有貌似超自然的现象后来都有恰当的解释,也就是说在她的小说中,恐怖主要是特殊环境下人物的心理反应。如上面提到的黑幔后面的东西,原来是一个裹着寿衣、活像腐尸的蜡像,但是艾米丽未及细看,早已魂飞魄散,因而产生很强的恐怖效果。虽然读者后来明白了实情,小说中的人物却一直生活在难以名状的恐怖之中。而且就是对读者而言,了解了真相也不能消除阅读过程中深切的心理感受。因此,《尤道弗的秘密》出版之后大受欢迎,柯勒律治在书评中称其为“最引人入胜的英语小说。”刘易斯在次年出版的《僧人》直接受到《尤道弗的秘密》的影响,而拉德克利夫1797年发表的《意大利人》又反过来受到《僧人》的影响。潘特在哥特小说史《恐怖文学》中把这三部小说称为“经典哥特小说”,并指出:“这三部小说由一张融影响、区别和反驳于一起的复杂网联系起来:刘易斯坦言主要是受到《尤道弗》之成功的启发,而《意大利人》则是对《僧人》表现的感官刺激和露骨性描写作出的强烈反驳。”(注:转引自大卫·潘特:《恐怖文学:1765至今的哥特小说史》,伦敦1980年版,62页。)三部流行小说统治90年代文坛,使其成了无可争议的哥特小说时代,以至于读着哥特小说长大的奥斯汀必须先在1798年开始创作的《诺桑觉寺》把哥特小说彻底清理一番才能开辟自己的天地,而这部小说也常常被列为哥特小说。

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出身名门,父亲曾为副陆军大臣,但父母早年分居,他主要跟母亲长大,15岁遵照父亲旨意入牛津大学,为外交官生涯作准备。19岁时父亲给他谋得英国驻海牙大使馆随员之职,但他觉得在海牙生活毫无乐趣。在百无聊赖中他受到《尤道弗的秘密》之启发,开始写小说。他在给母亲的信中描述了当时的心情:“我告诉你,我用了十个星期,写了一本三、四百页的传奇故事,你信不信?我已经誊好了一半。书名叫‘僧人’,我觉得很好,书商若不要,我就自费出版”。(注:引自约翰·贝里曼《僧人:导言》, 载《僧人》, 纽约1959年版,19页。)不久他离开海牙回伦敦联系出版事宜。小说在1796年3月出版,此前一年刘易斯可能做了不少修改工作。即使这样, 作为一部19岁时所写,20岁时出版的哥特小说,《僧人》仍是颇为引人注意的,并为作者赢得了“僧人刘易斯”的雅号,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刘易斯是职业牧师。刚满21岁刘易斯就成了国会议员,特别有意思的是他取代的竟是《瓦特克》的作者,在自己的哥特堡中深居简出的贝克福德。所以从第二版开始刘易斯就署上了议员的头衔,没想到这却招来不少麻烦。约翰·贝里曼指出:“这是火上烧油。一个‘议员’竟大言不惭地兜售这种违背道德、亵渎神灵的东西激怒了包括柯勒律治在内的许多人。”(注:引自约翰·贝里曼《僧人:导言》,载《僧人》,纽约1959年版,20页。)刘易斯后来被迫对小说进行了删改。

《僧人》写的是一个正直的僧人被恶魔引诱堕落,而后追逐迫害忏悔女的故事。安布罗西奥是一个正直勤谨的模范僧人,受到化装成僧人的恶魔马蒂尔达的引诱而堕落。此后,他遇到向他求助的安东尼娅,深深为她的纯朴天真所打动,认为这是与马蒂尔达所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女性美。由于他曾发誓终生为僧,不可能合法得到安东尼娅,又不忍心引诱她,正是这种两难处境表现了他的复杂性格。但是,随着他与安东尼娅接触日多,他的激情和占有欲也日甚:“他并非不清楚这样做是大逆不道。他清楚知道引诱一个天真女子是多么卑劣;但是他的强烈情欲已不可抗拒。他决心一干到底,不计后果。”(注:《僧人》257页。 )后来,安东尼娅母亲病愈,发现僧人调戏女儿,便委婉拒绝安布罗西奥上门。在马蒂尔达的唆使下,安布罗西奥夜间潜入安东尼娅的卧室,用魔药将她麻醉。就在他即将施暴的时候,被恶梦惊醒的母亲出现了,并发誓要揭露他的罪行。他求宽恕不得,便丧心病狂地把她残害。但是,他的目标仍是占有安东尼娅,于是,在马蒂尔达的授意下,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方法,用药让安东尼娅假死,然后葬进墓室,等她两天以后苏醒时,安布罗西奥终于满足了他的兽欲。然后就是悔恨愤怒,要把安东尼娅永远困在墓室里,以保全自己的名誉。但是人民暴动攻进教堂,安布罗西奥刺伤安东尼娅,她最后含笑死在恋人的怀中,而安布罗西奥则引颈受刑,永在地狱不得解脱。

与其他哥特小说不同的是《僧人》主人公是教士,从而把感伤、古堡与宗教批判结合了起来。安布罗西奥最后受死当然是罪有应得,但宗教法规虚伪透顶,残害性灵的本质更受到严厉批判:安布罗西奥既是罪犯,也是受害者。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诗文并茂。不仅叙述语言很富诗歌特点,而且穿插有大段诗篇,不少颇有特色,这是因为刘易斯本是一个颇有造诣的诗人。贝里曼指出:刘易斯作为诗人曾“受到柯勒律治称赞——受到青年雪莱的喜爱”,而且成年司各特称赞他对诗歌节奏的敏感甚至超过拜伦。“刘易斯实际上是一个特别有前途的诗人,而且终其一生都对韵律语言有出色把握。”(注:引自约翰·贝里曼《僧人:导言》,载《僧人》,纽约1959年版,23—24页。)从这一方面看,刘易斯可以说清楚表现了哥特小说与浪漫主义诗歌的联系。

此外,著名激进主义政论家威廉·高德温1794年发表的《凯勒布·威廉斯》也值得一提。这主要是一部政治宣传小说,表现在不平等的阶级社会里富人作恶可以逍遥法外,穷人无辜却被判处极刑。但在对道貌岸然的凶手福克兰的刻画和对威廉斯所受折磨的描写中明显可见哥特小说的影响。我们还应提到高德温之女玛丽·雪莱创作的融哥特小说与科幻小说于一体的《弗兰肯斯坦》(1818)。玛丽·雪莱在前言中写到她与雪莱、拜伦客居日内瓦时借读哥特小说来消磨时光,并构思创作哥特小说。这父女两代的小说都生动说明了哥特小说对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影响。浪漫主义诗歌中对超自然现象、对傲慢无畏的拜伦式英雄的关注,对强烈感情和悲剧气氛的描写都隐含着哥特小说的影响。但是哥特小说的影响远不止于浪漫主义诗歌小说,包括狄更斯在内的许多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都受其影响,而以《简爱》和《呼啸山庄》为最突出代表。在艾伦·坡、霍桑和詹姆斯等19世纪美国小说家的作品中也显见哥特小说的影响。

标签:;  ;  ;  ;  ;  

哥特式小说的产生与发展_小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