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日三国主导产业选择的比较研究_日本工业论文

美、英、日三国主导产业选择的比较研究_日本工业论文

美、英、日三国主导产业选择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导产业论文,日三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主导产业选择模式比较

纵观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史,主导产业选择有被动和主动选择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为代表,后者以日本为代表,之所以有这两种选择模式,又取决于一国的经济调节方式及资源约束状况。

美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自由主义经济色彩的市场经济国家,它不仅在一般产业实行私有化,而且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也是私人所有和经营的。与此不同,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提供这种公共服务的产业,相当部分是政府所有和经营的。美国产业政策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即在竞争制度中,产业结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政府的作用是完善这一自我调节功能,并为调整过程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最后达到改善产业结构之目的。

不过,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一是产业结构对价格反应灵敏;二是企业进出市场自由。而在现实经济中,并非所有产业和企业都具有上述条件。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业,由于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往往不受市场价格变动的调节,它们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而且自身比较薄弱。因此,美国政府为了克服经济薄弱环节,协调产业结构,对个别产业进行直接管理。在美国,产业调节的概念是狭义的,它被限定在对从事运输、通讯、电力、煤气和其它公共服务的私人企业所提供的劳务和定价实行的控制上。

大部分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足以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协调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因而没有必要制定产业规划和选择某些产业加以扶持。即使在发展初期,市场机制未能起作用的某些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政府也没有必要去强烈支持其发展。因为如果这些产业真正能为其它产业带来好处,那么其它产业也必须为此支付费用,这就会给高技术产业带来利润,使其得到发展。在他们看来,政府在选择优先发展或有前途的产业方面的知识是有限的,市场的力量和选择更具权威性。在选择投资领域方面,企业家具有更高的技能,美国一般不去寻找最佳产业以及最佳产业发展道路,而采用创造一种产业自我调整基本经济环境的办法,或者是根据经济自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正是就这些特性而言,美国主导产业选择带有被动性质。

日本产业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美国不同。战后日本经济是在继承战时统制经济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在当时,政府和企业关系的特点是“强大的政府和软弱的企业”,国家经济政策的总任务是采取“倾斜生产方式”的政策迅速复兴经济,再加上从上而下广泛地继承了战前战时浓厚的统制经济思想,所以日本最初的产业政策是在官员主导并具有浓厚的政府色彩下加以实施的。

日本是一个缺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国家,国际贸易对日本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它作为一个晚于欧美一两个世纪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少的代价赶上或超过欧美先进国家,日本必须吸取欧美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重复他们走过的弯路,在前进的目标、步骤、方法等方面进行优选,获得“赶超型”国家的“后发性利益”,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采取了充分考虑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对产业结构的发展进行规划,对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倾斜”,以弥补和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促进产业按最优路线发展。

尽管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存在着被动和主动的两种形式,但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条规律性的结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主导产业选择也不同,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主导产业也按一定顺序变更。

二、主导产业变更和成长机制比较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条件下形成的,各种产业的条件不同,不能全部都成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动态的,原有主导产业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后会衰落,新的主导产业会应运产生和成长,其作用机制和该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美国主导产业的变更和成长机制。美国农业在长达半个世纪(1864—1910年)的时期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产业的作用,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之所以如此,归结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美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优势比重和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2.美国农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优势。3.农业是推动美国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4.美国农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制度优势。

进入20世纪20年代,机械工业曾是美国的主导产业,其生产总值和劳动就业曾居于制造业的首位。但到了20世纪40年代,钢铁、汽车、建筑业已成为美国的三大主导产业,这大概持续了20多年,1960年钢铁占国民收入比重7%,汽车为6.7%,建筑业为5.4%, 汽车工业带动了钢铁、化工、石油等工业以及公路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平均每6 个产业工人中就有1个与汽车工业有关。建筑业带动了建材、钢铁、 建筑设备等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则带动了冶矿业并促进了汽车、机械等制造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但到60年代中后期,飞机制造业已超过了钢铁工业。进入7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钢铁、汽车和建筑业三大产业已成为利润率低的部门,许多大钢厂开始出现了亏损,炼钢能力利用率只有50%左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际竞争激烈,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和美国的高工资。由于钢铁工业出现不景气,因而被称为“夕阳产业”。

到80年代,美国已进入了信息服务为主的后工业社会,以高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第三次产业在GNP中的比重已接近70%。 劳动就业人数已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0.5%,汽车、飞机(宇航)和电子工业虽在工业部门起主导作用,但一般不提主导产业,因为整个制造业的生产总值占GNP的比重已从50年代的28—30%下降到80年代的20%。

(二)英国主导产业变更和成长机制。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经过“工业革命”而进入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的国家,20世纪以后的情况和美国相同,这里着重分析的是英国20世纪以前的主导产业变更及成长机制。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在1760—1840年期间完成的,支配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19世纪以前的纺织工业和相继于后的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包括造船业)。

历史研究表明:英国早期的大型工场手工业之所以能在家庭小手工业冲击下没有萎缩瓦解,主要在于大型工场手工业享受“国王所赐的特权”、“国库的直接津贴”和免除各种主要税赋等优惠条件。大工业只有通过政府的干预才能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政府从国家的制度规范上,引导和迫使每一个企业按照社会经济的本性和发展趋势去行动。这方面最典型的例证便是历史上的英国政府对工作日界定和标准进行立法的两种对立倾向。即机器工业以前的强制延长工作日的劳工法和机器大工业时期强制缩短工作日的工厂法。

很明显,自由竞争时期英国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管理和干预方式,其目标导向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强制地保证和推动每一个经济活动当事人,按照社会经济不同阶段上的发展趋势和本性要求去行动,从而推动这个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

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推动英国经济发展,也大大推进了整个世界工业化进程。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人却沉醉于前人的业绩和沉缅于对这种业绩守成之中,错过了第二次科学革命所引致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从本世纪20年代起,英国经济就失去了活力。

(三)日本主导产业变更和成长机制。日本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变更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68—1930年,以纺织工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棉纺织业;第二阶段大体是1946—1960年,以电力工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火力发电事业,后期把钢铁、石化、机械等工业发展提上日程;第三阶段大体是1960—1970年,以重化工为重点,以石油化工、钢铁、造船业为主导,但同期也制定了三次机械工业振兴法,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这一阶段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由于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机械工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第四阶段是从本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是世界经济动荡和危机时代,以汽车为代表的机械工业和以家电及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工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这四个阶段的主导产业相互交替领先,互相带动,促进了日本经济的现代化,使工业结构在重工业化的同时,走向了高加工度化的道路。进入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未来发展的信息、知识密集时代,微电子产业、机电仪器一体化的机电工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宇航、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在主导产业更替和成长机制方面,日本和西方其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不同是,日本第一批近代大工业企业是政府出资在学习和模仿欧美发达国家的科技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明治维新开始,到日本侵华战争前,棉纺织业是日本私人投资的中心产业,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产业的作用,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工业化过程中,纺织工业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是市场潜力大,资本密集度小于重工业;二是纺织业的发展和资源条件关联度不大。

纺织业在工业化早期作为主导产业的特殊作用,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后发展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除此以外,日本主导产业更替和成长机制也很有分析价值和借鉴意义。这种政策机制就是日本比之西方各国,看得更真切,实行得更彻底的产业政策体系。而这个体系中,明确的目标政策和系统的参数政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依赖于“官民协调体制”或“政府和产业协调体制”,产生了举世瞩目的成效。

在日本参数政策系统中(包括财政、金融、行政、法律等手段)。人们最为关注的是其财政和金融手段,尤其认为日本的“窗口金融”体系最具特色,即通过中央银行贯彻产业政策倾向,实现在各产业间有重大差别的投资及利率体系,进而指导和支配民间商业银行的投资方向,在此基础上保证和推动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成长。从日本主导产业更替和成长机制看,尽管政府的政策机制占有重要地位,但如果把这种政策机制仅仅理解为政府向选中的主导产业本身提供直接的财政和金融方面的扶持,则是根本性的误解。

无论从日本产业政策推行效果最为显著的60年代中期以前分析,还是从整个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观察,日本政府的财政和金融方面的优惠扶持,主要是针对社会基础设施产业,而不是主导产业本身。在1962—1965年期间,整个工业、商业在日本政府财政投资和贷款的使用结构中明显低于农业。如果和交通运输设施和通信网络生产所占财政投资和贷款的比重相比较,工商业所占比重就更小了。1954—1957年期间仅为交通运输设施和通信的30.46%,1962—1965年期间也仅上升了3.27 个百分点,为交通运输和通信产业投资的33.73%。

事实上,日本政府投向基础设施部门的财政投资和贷款始终大于整个工业制造业及商业两倍以上。从财政融资使用结构看,具体的骨干产业(即近似于主导产业)所占比重也低于基础设施部门,并且这个差距在不断扩大,由1953—1955年的1:1.12(骨干产业所占比重为1)扩大到1961—1965年的1:2.64和1971—1975年的1:6.27、1976—1981年的1:6.24。

可见,那种认为主导产业的成长、发展是在政府投资集中扶持下进行的看法是不符合日本产业政策实际的。日本主导产业发挥作用的政策机制绝不能简单归结为政府给予其它产业无法比拟的优惠性投资,而在于整个产业政策体系的协调配套作用。此外,重要的还在于日本企业强盛的市场机制和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从根本上推动着不同时期日本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整个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发挥“主导性”带动作用。

三、主导产业选择国际比较的规律性结论

通过主导产业选择的国际比较,可以得出如下规律性结论:

(一)在工业化早期,何种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主要取决于各国的资源状况和制度基础。从新技术革命的出现到新主导产业的形成有一段滞后期,其原因是新技术的产业化大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主导产业的变更也有一个周期;现代社会已使这种周期有日益缩短的倾向和趋势。

(二)虽然世界各国由于产业状况和资源秉赋的差异,主导产业有所不同,但主导产业部门的变更呈两种趋势:一是在产业结构成长过程中都遵循从纺织工业(包括特定条件下的美国农业)向重工工业,再向航空、汽车、家电等工业,最后向计算机、新材料、机器人等高技术产业转变;二是在重工业化过程中,都出现过比较集中地发展钢铁、化学及石油化工、机械(尤其是造船业)工业的阶段,以及重工业化以后集中发展汽车和电子工业的阶段。

(三)每一时期的主导产业部门的构成,由早期的几个产业向产业群发展。主导产业的群体特性表明作为主导产业的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比其它产业间更为紧密的联系,往往是一个行业的发展要求其它主导产业的相应发展;一个产业发展受阻,其它的产业也会受到影响。

(四)主导产业变更的顺序可以概括为:非耐用消费品产业向耐用消费品产业发展;对应于需求结构的变化顺序是维持基本生存需求占主要比重向中间需求再向享受性、发展性需求占主要比重转化;对应于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变化顺序是,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再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

(五)主导产业变更具有从低附加价值—→高附加价值—→更高附加价值发展的产出特征,表明主导产业具有明显优于其它产业的增长优势(包括需求扩张优势)、技术和制造创新优势、结构关联优势,具体体现在主导产业的产品价格有下降趋势,即便是在发展中国家不断上涨的农产品价格也是如此。

(六)主导产业的作用机制中,政府的政策机制尤为重要。不过政策机制并非指政府向主导产业提供财政和金融方面的优惠扶植,而主要是针对社会基础设施而言。美国政府对农业有效扶植是在教育和科研方面,而英国对主导产业的扶植主要是在立法方面。如果一种产业要依靠政府财政、金融优惠扶植才能成长和发展,它就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

(七)为保证主导产业的迅速成长并将其增长、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扩散到整个产业体系中,政府应从法律、经济制度上为其创造相适应的环境和条件,并给予适当的财政、金融方面扶植和外贸方面的保护。

标签:;  ;  ;  ;  

美、英、日三国主导产业选择的比较研究_日本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