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兰
(绵竹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200)
【摘要】 目的:析“七氟烷+丙泊酚”控制性降压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效果。方法:将48例动脉瘤患者随机等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行“七氟烷+丙泊酚”治疗,后者行七氟烷治疗。结果:研究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吸入七氟烷的浓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应用“七氟烷+丙泊酚”控制性降压,七氟烷用量少,降压效果好。
【关键词】 躁动;动脉瘤;降压;丙泊酚
【中图分类号】R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055-02
Sevoflurane composite propofol controlled decompression surgery for aneurysms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of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Huang Ful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Mianzhu City, Sichuan Province, Deyang 618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e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controlling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for aneurysms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Methods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former line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treatment,the latter line of sevoflurane treatment.Results Th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gitation and inhaled sevoflurane concent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neurysms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application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controlling step-down,less dosage of sevoflurane,antihypertensive effect is good.
【Key words】Restlessness;The aneurysm;Buck;propofol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起于2014年1月,止于2015年7月,接收入院的动脉瘤患者,共计48例。临床观察,发现: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8例患者,其“ASA分级”均在2至3级的范围内。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48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患者均24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1至64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5.2±3.7)岁;体重在44至80千克的范围之内,平均(67.5±9.8)千克。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32至65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5.7±3.9)岁;体重在45至79千克的范围之内,平均(68.3±10.2)千克。两组在年龄、“ASA分级”以及入院时间等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2.1意识不清亦或者高血压达2级以上的患者。
1.2.2伴合蛛网膜下腔出血,且情况较严重的患者。
1.2.3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
1.2.4合并肝、肾等器官功能性异常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入室后,均先构建静脉通路,然后再给予地塞米松以及东莨菪碱药物,其用药剂量分别为:10毫克、0.3毫克。给予心电监护,观察血氧饱和度,并行麻醉操作,具体为:取维库溴铵,0.1毫克/千克、咪唑安定,0.05毫克/千克、丙泊酚,1.5至2毫克/千克、芬太尼,4微克/千克,对患者实施麻醉。经桡动脉进行穿刺、置管,并于口部,规范化的实施气管插管操作。此后,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有创动脉压进行实时的监测。
手术过程中,对研究组24例患者实施“七氟烷+丙泊酚”辅助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七氟烷辅助治疗。间断性的追加两组维库溴铵的使用剂量,并在导丝基本处于动脉瘤位置之时,加深麻醉,同时行控制性降压操作。注:术中,需对“MAP”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好能使其值保持在65mmHg左右的范围之内。
1.4 临床观测指标
于麻醉以及控制性降压的整个过程当中,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两组吸入七氟烷的实际浓度。术后,观察两组有无出现躁动病症,并做相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然后再根据统计结果,计算两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准确记录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20.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剖析两组麻醉以及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吸入七氟烷的浓度
麻醉中,研究组吸入七氟烷的浓度为(1.1±0.1)%,对照组为(2.3±0.3)%。研究组的吸入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控制性降压中,研究组吸入七氟烷的浓度为(2.3±0.3)%,对照组为(3.8±0.3)%。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及控制性降压中七氟烷吸入浓度的对比分析表(%)
2.2 剖析两组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
手术结束后,研究组中的24例患者均无1例发生术后躁动病症;而对照组中,则有3例患者发生术后躁动病症,所占百分比为12.5%。研究组的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剖析两组拔管、定向力恢复以及意识恢复的时间
观察后,发现:研究组24例患者拔管的时间为(8.1±3.2)分钟,对照组为(11.2±4.3)分钟。研究组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意识以及定向力的恢复时间,研究组依次为:(4.0±1.6)分钟、(9.2±4.5)分钟,对照组依次为:(5.8±2.4)分钟、(11.5±7.0)分钟。比较两组的时间,研究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2。
表2 两组拔管、定向力以及意识恢复时间的对比分析表(min)
3.讨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中,动脉瘤危及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其不仅会对人体的各项身体机能造成严重性的伤害,还会给患者的心理情绪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其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故,动脉瘤需早期诊断并行早期治疗。如此,方可提高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保障其生命安全。
现阶段,介入栓塞术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微创治疗方法,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还具备低损伤的这一特点。故,该治疗方法在一经出现之后,便被广泛的应用在了我国临床医学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此外,该治疗方法还具备另一个特点,即:术中安放支架时,需辅以相应的控制性降压操作,以让“MAP”能够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之中。其中,“MAP”的最佳稳定值为65mmHg。通常,采取加深麻醉的这一措施,便可起到控制性降压的作用。
目前,临床上较常使用到的一种麻醉药为七氟烷,其优点比较多,主要包括:起效快;可控性强;降压效果好,便于操作;苏醒快;不会发生血压反跳病症;低用量时,副作用少。可尽管如此,由于该药物的降压效果取决于给药的浓度,且浓度较高时,还会让患者的循环系统受到抑制。故,临床上并不主张通过加大七氟烷给药浓度的方式,来达到手术要求的麻醉效果。而丙泊酚,则同属麻醉药,其除了具备镇静的作用之外,还能弥补七氟烷在麻醉中的不足,将之与七氟烷进行复合使用,可增强麻醉功效及用药的安全性。
本次研究的结果,充分表明:(1)研究组拔管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定向力与意识恢复的时间,也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于七氟烷麻醉中合理加用丙泊酚,可缩短患者拔管的时间,并起到促进患者意识与定向力恢复的双重作用,既安全又可靠。(2)研究组麻醉以及控制性降压中吸入七氟烷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丙泊酚的合理应用,能在保障麻醉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患者对七氟烷进行使用的剂量,从而有效避免了七氟烷高浓度用药时,对患者的循环系统所造成的抑制作用。(3)研究组术后躁动0例,对照组3例。研究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七氟烷+丙泊酚”用于手术麻醉中,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的概率,用药安全性极高,且也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总之,“七氟烷+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在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缩短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恢复时间,同时还能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保障麻醉效果,兼具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意义。
【参考文献】
[1]秦玲,韩丽春,曾文斌等.七氟烷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7):1217-1219.
[2]马占菊.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4,(16):7-10,11.
[3]王亚峰,刘阳,司小萌等.七氟烷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7):87-88.
[4]顾正松,王存祖,袁志诚等.浅析术中控制性降压和临时阻断与脑动脉瘤破裂之间的关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6):76-78.
[5]胡轶,何杨,陈朝阳等.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的麻醉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91-92.
论文作者:黄富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动脉瘤论文; 患者论文; 控制性论文; 两组论文; 氟烷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