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分析论文_台儒放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分析论文_台儒放

河北人防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省 石家庄 050021

摘要:建筑施工中的给排水设计,是整个建筑物的供水系统和用水处理系统。从传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来看,虽然基本功能需求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普遍存在浪费水资源和使用不合理现象。为此,必须针对以后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进行战略优化,尽可能地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从而为整个国家的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设计要点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关注问题,如何有效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人们平常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国现阶段虽然实现了各方面飞速发展,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还很大,要走的路还很长。在追求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十分重视对经济的发展建设,然而忽视了对能源的挖掘以及进一步的有效利用,由此相关的很多问题接踵而至。本文在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国家施行的节能减排策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的意义

建筑工程中建筑给排水是其中一部分,其作用十分重要,关系到建筑使用者的供水和废水排放的问题,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用水的安全性,并对污水排放进行合理的设计。现阶段大多数设计人员都开始重视节能排放的方法,但对于节能减排设计工作仍缺乏认真的分析。这是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急需解决。目前我国城市用水量越来越大,但水资源却日益缺乏,同时我国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也是十分普遍。主要是由于人们对节约水资源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应该加强设计人员的节水意识,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

3.1合理设置给水压力

在建筑节能的给排水设计中,要结合实际用水情况和建筑物高度来进行给水压力的设计。在进行给排水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及实际的施工图纸,对建筑物的高度、位置、环境以及所处位置的气候因素等进行综合了解,然后再合理确定给水管道的布置和给水压力,避免供水过程中遭受过多的外部因素干扰。例如,在寒冷的西北地区,给水管的材料必须耐寒抗裂,给水压力必须以实际的建筑物数据具体确定。另外,在实际的给排水设计时,设计人员还要参考国内外的给水压力设置标准,确保给水压力的安全和稳定。当所有的情况得到了解后,设计人员再结合建筑物的不同楼层用水需求,进行给水压力的准确设定。通常以加压阀的增加方式,确保各楼层水压力在正常范围内。在确保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避免水管爆裂和渗漏导致过多的资源浪费。

3.2运用新型节水节能设备

首先,建筑给水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供应生活用水以节省能耗,需要加压楼层应合理分区,设置水泵应保证入户压力不超压,并避免减压阀的使用,从而有效控制给水系统出水量和节约水泵能耗。其次,使用优质管材、阀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劣质的管材、阀门在用了不久之后就会生锈,这种锈蚀不仅会随着水流流出,影响生活用水的水质,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大锈蚀面积和程度,产生漏水、渗水现象,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影响用户的使用。目前许多新型PPR塑料管、给水PE塑料管、铝塑复合管、不锈钢管、钢塑复合管等都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中。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螺旋消声管材应用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上,减少竖向排水产生的噪声问题。将内壁光滑平整、高强度、全密封、耐腐蚀、可再生、轻质量的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用于室外排水系统,避免不必要的运输浪费。最后,用节水型器具代替以往的普通器具。用一次冲水量4L不使用一次冲水量大于6L的坐便器。例如两档式坐便器、真空集便器等;公共厕所洗手盆采用感应式水嘴。小便斗采用无水小便斗;公共淋浴用刷卡使用代替以往开关使用。而且公共区域还要采用自动取水阀,这是因为原来的老式龙头是用铁丝将其与皮管连接起来,使用起来经常漏水;厨房的洗涤盆安装充气水嘴或瓷芯节水龙头。这种水嘴可在不减少水流直径的同时达到节水的目地,能够比普通水嘴更好地节水。

3.3借助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

当下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所选用的新能源方式是以太阳能为主,利用热管式、真空管式热水供应系统可以将太阳能大量吸收,从而实现对整个热水供应系统进行快速加热的目的。这样的新能源利用方式受外界因素影响程度较小,且操作程度简单、维护便捷、热效率利用率高、保温效果好。因此在节能减排设计中要结合建筑所处当地的气候变化以及温度变化,对给排水系统进行一定的防冻设计,从而有效提升整个系统的抗冻能力。

在选择给水排水系统热水管的过程中,由于系统换热器会改变热水的流动速度,会导致热水损失大量热能量,因此要选择具备较大理论值的热水管材,同时还要确保系统中的水压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热水在给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改的损耗;要确保给排水系统中的热水、冷水压力一致,加强对冷热水压力的控制力度;如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供水点较为分散且供水点较远的问题,可以采用局部加热的设计,减少热水在给排水系统流动过程中的热能量损耗程度。

3.4充分开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雨水的蓄积

在现实生活中,建筑中的很多用水都可以使用设备进行重复利用,例如人民的生活废水、雨水等经过特定设备处理之后,都可以最为杂物水供人们二次利用,这些特定设备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对水资源的收集、储备以及处理等。根据应用实际以及以往的数据材料分析,这些废水或者雨水的应用可以为人民节约一半的用水量,这一设备的广泛应用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建筑物排水处理的要求有很多,不仅对排水设备的运行管理要简洁,更要求在水循环利用上对水质的处理也要稳定,而且价位不能太高。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研发新工艺、研制更有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设备,为我们未来的生活提供用水保障。雨水的蓄积包含两个方面,即雨水的储存与循环利用。雨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不仅响应了国家绿色持续发展的号召,还实现了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再利用,可谓是一举多得。发达国家自20世纪以来就已经开始研究开发雨水资源,将其重复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但是对于雨水的蓄积并不能盲目的跟风,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来合理规划开发。

4结论

总之,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是节能与建筑工程的一个综合,因此也把两者各自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了,使房屋建造更具有实用价值和安全价值,因节能给排水建筑工程之所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优越性,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特性、节约和服务较好特征。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节能设计时,除了要在技术上进行必要的处理和设计,还要同时对居民进行节能教育,因为城市用水的主体是人,节能的主体也是人。所以增强用户的节水、节能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相信只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节能控制,就会真正实现建筑给排水的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傅清祥.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1):155-156.

[2]唐伟.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分析[J].智能城市,2016,2(01):68-69.

[3]程鹏.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探讨[J].低碳世界,2016,(14):116-117.

[4]杨冬.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6,(23):35.

论文作者:台儒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设计分析论文_台儒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