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规模控制有效性分析_银行论文

我国信贷规模控制的有效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贷论文,有效性论文,规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信贷传导机制分析

(一)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是有效的

从理论上看,我国具备了信贷传导机制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

1.从条件一来看:传统的贷款和存款仍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和负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单一的特点相当明显。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达到60%~80%,而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更是达到了90%以上。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商业银行的有价证券及投资比重有所上升,特别是商业银行加大了认购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比重,但与贷款相比,其比重仍然过低。而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看,居民储蓄存款占了绝大部分,造成了商业银行对存款的过度依赖。这样,当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难以通过出售证券来满足流动性不足的需要,只有通过紧缩信贷资金、降低企业投资需求的方式,来传导央行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作用由此得以发挥。我国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存在严重扭曲,投机性远远超过投资性,证券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体现资产价格和财富效应的变化,无法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使货币政策由资本市场的传导受阻,因而由信贷渠道传导有效。

2.从条件二来看:我国企业的融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这就从客观上强化了信贷传导这一渠道的作用。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很难通过股票和债券融资,贷款是其惟一的外源性融资,所以它们对银行贷款有较高的依存度。虽然我国的股票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并没有成为我国国内融资结构的主要力量,我国仍然是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制,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以信贷传导为主,商业银行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金融中介。

3.从条件三来看:由于我国正逐渐过渡到以市场定价为主的经济,经济中存在垄断竞争、交错定价等因素,从而使价格具有粘性。价格在短期内不能随货币供应迅速充分地调整,因此货币供给的变化至少在短期内会影响真实产出。

从实践上看,研究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这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机制不健全,经济体系各行为主体和运行环节之间远未衔接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动体,因而利率传导机制无效,真正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功能的,恰恰是信贷传导机制。

我国宏观经济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经历了中央银行直接制定信贷计划到间接调控制度确立的转变,在各个阶段中,信贷渠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984年之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银行实行高度的金融垄断,它既是货币发行银行,又是专业信贷银行,始终具有货币发行这一无限的信贷资金来源。在这一时期,国家颁布的各种信贷政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从属性和计划性。如果一定要说计划经济下的货币政策,那么信贷计划就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由于没有金融市场和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因而其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可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当然是通过信贷渠道传导的。

2.中央银行体制建立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1984~1992年,1984年人民银行开始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标志着中国二级银行体制正式建立。随即又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再贷款制度,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传导仍以信贷渠道为主,大致可概括为:中央银行→贷款规模→专业银行→贷款配给→企业→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逐步深化阶段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993~1997年,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和传导机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一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多元化的进程并不能掩盖信贷传导这一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正是通过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的大规模借款,才引发了新一轮的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银行贷款在其中的作用自然功不可没。因而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主要依靠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信贷渠道传导的货币政策是十分有效的。

4.间接调控制度确立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1998年以后,我国货币政策赖以运行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中央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配额限制,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二是央行积极推进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改革;三是利率市场化力度加大,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加大,但利率仍属于管制范围;四是扩大公开市场操作。

199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代之以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和“窗口指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这意味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货币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及股票市场的发展使我国的利率、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尽管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呈多元化趋势,但银行贷款渠道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中央银行在进行总量调控的同时,还制订公布了一系列信贷政策,比如,通过“窗口指导”或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产业、行业及地区过度投放,体现扶优限劣原则,通过制订和实施信贷政策,从而强化了信贷传导的作用。

“窗口指导”或“道义劝告”是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信贷政策的主要形式,起到了很好的传导效果。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信贷政策特别是“窗口指导”措施,作为广义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补充,还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并继续保障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发挥作用。

(二)信贷规模控制不是行政手段

部分学者认为信贷规模控制属于指令性的行政手段。然而,有的学者(周学,2006)认为,央行直接调控投资贷款增长率属于经济手段。一般来说,在货币领域,凡是央行只控制总量,不管资金具体使用,而由商业银行或经济主体自行决定的都属于经济手段。例如,央行规定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就是一种经济手段。第一,它只管总量不管资金具体使用;第二,资金具体分配不是由行政机构,而是由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即商业银行自行决定。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贷款增长率,特别是投资贷款增长率,与准备金率一样,都属于货币政策工具,所不同的是,它的作用更直接,效果也更显著。

笔者认为,我国信贷政策一直都是广义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信贷政策与传统意义的信贷措施有很大不同,它不是指令性的,而是指导性的。其主要任务是,由央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要求,通过经济手段和措施,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量、投向和质量进行适当的引导、调控和监督,使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在总量上适度、结构上合理,以此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2007年以来运用信贷规模控制手段的必要性

(一)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效果不明显

1.目前利率政策无效。这是因为利率传导机制受阻,利率传导机制可以描述为:M↑→i↓→I↑→C↑→Y↑(M为货币供应量,i为利率,I为固定资产投资,C为消费,Y为国民收入)。该传导机制的核心是流动性效应,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传统的利率渠道传导机制是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但它有效运行的必备前提条件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信息充分对称、成熟与完善的资本市场、利率的市场化等。如果国家对市场干预过多、利率缺乏弹性,政府的货币政策意向就无法通过利率渠道传达覆盖到整个社会经济中,经济生活的变化也无法通过利率渠道反馈给货币当局。

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利率仍然主要由央行决定,利率传导渠道的前提基础不具备。所以,我国的利率和货币供给量不能及时变动,变动了也无法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传导开来,2007年央行已经连续六次加息,其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加息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中美利差倒挂,在美国连续降息的情况下,我国加息又会引起热钱的大量流入,央行又会被迫投放基础货币,因此提高利率对回收流动性的作用不大,这就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只能主要依靠信贷渠道传导。

2.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了一部分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回笼流动性的作用。2007年以来,已连续1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至6月底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7.5%。2008年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3.90万亿元,每调高1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被锁定的资金大约为0.36万亿,然而在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巨额超额准备金的条件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很难对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量紧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3.发行央行票据。长期以来,央票是回笼流动性的主要手段,但央票的发行规模巨大,2008年4月底央票余额为43000亿元,央行付息的压力较大,由于央票是滚动发行的,利息部分仍会形成货币投放,这就部分抵消了冲销效果。其次,发行央票成本很高,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空间。根据计算,考虑到滚动对冲的成本,目前发行1元的央票,大约只能回笼0.3元的市场流动性。由于央票自身的特点,也造成了央票发行规模不能无限制地扩大。另外,央票只能控制总量不能调整结构。

(二)信贷规模控制手段效果好、针对性强、收放自如

由于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效果不明显,因此动用信贷规模控制手段。2007年下半年开始,央行一方面加大流动性回笼,另一方面加强控制信贷快速增长的调控力度,其内容包括: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增强政策刚性和针对性,严把信贷关;加强政策联动性,逐步实现由总量控制向结构调整的转变等。其效果已十分明显。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其核心是控制银行体系的信贷增长,减少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速度和能力。

1.控制信贷总量。严格控制银行信贷增长,强化货币政策的传导力度,主要措施包括:“控制总量、把握节奏、调整结构”的信贷从紧主题。2008年新增贷款规模不应超过去年,即新增贷款的总量在3.63万亿元左右。除了严格执行贷款增量限额,所有商业银行还必须按季进行贷款增量调控,2008年贷款发放的上下半年为六四开,并且要求逐季递减,各季信贷投放比例大致为35%、30%、25%、10%。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实行“按季调控”,能更好地把握银行信贷的投放节奏,防止商业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加强落实有关房地产信贷管理通知的要求,优化信贷结构,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加快引导商业银行对“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退出,采取有保有压的方式加快相关的信贷退出及鼓励有关信贷进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贷款增速控制在与经济增长和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水平。

2.调整信贷结构,加强“窗口指导”。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属于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银监会今年对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窗口指导”,针对银行的风险类别,加强政策调控的针对性,通过加大惩罚性定向央票发行力度、提高特种存款使用频率来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的针对性。2008年一季度“窗口指导”主要是对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的控制,而对所支持的方面仅有指导性的规定,未有具体的行业细分。从最近的宏观政策来看,“窗口指导”政策侧重于和国务院行业宏观调控政策相配合,笔者认为在调整投资过热的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水泥等行业,利用直接的“窗口指导”必然能起到更直接的效果。2008年5月份国务院、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对九个行业进行限制或者禁止,便是进一步的“窗口指导”措施。

3.收放自如。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以来,商业银行放贷实行总量控制和按季调控。资金本已紧张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一季度仅有3000亿元授予中小企业,比去年同期还减少了300亿元。2008年8月4日,央行调增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以支持小企业信贷,本次调增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该政策反映了央行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意图。从总量上来看,新增的额度对于整体信贷投放的影响并不大,一方面将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满足中小企业对于贷款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并不放松总量控制,以防止通胀的反弹,这也体现了货币政策对于这一平衡点的把握。

信贷规模控制手段可以收放自如,避免“一刀切”,能更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依据市场供求状况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央银行调控信贷规模能得心应手,加上我国银行体系对信贷规模控制已有配套制度和成熟的管理经验,有助于配合央行发挥调控效果。

信贷规模控制对“双防”的直接效果是降低信贷规模,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防止过度投资加速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对“双防”的间接影响是减少流动性,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三、2007年以来信贷规模控制的效果分析

信贷规模是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又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2007年下半年以来动用了信贷规模控制手段,效果已十分明显,经济增长偏快、投资和信贷增速过高、贸易顺差过大的矛盾有所缓解,经济运行正在向政策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信贷规模控制的效果分析如下:

(一)信贷增速和货币供应量趋缓

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趋缓。图1显示,2007年上半年信贷规模过大,2007年下半年开始动用信贷规模控制手段,贷款增长额明显下降,“控制规模、按季调控、窗口指导”的从紧目标,基本上达到预期的效果。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6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0.51万亿元,同比增长15.1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2%,增幅比上年末低1.9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4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7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0.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4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58%,增幅比上年末低1.52个百分点。

图1 我国2007年以来各项贷款增长额及M2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http://210.34.411。

2.货币供应量增幅平稳回落。图1显示,2007年11月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增速明显下降。2008年第一季度M2的同比增速降至14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6月末,M2的余额为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7%,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9%,增幅比上年末低6.8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3.74个百分点。

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无论是信贷规模还是货币供应量增速,央行调控起来都可谓是得心应手,特别是伴随着信贷投放规模指标化措施的实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明显得到了遏制,货币供给数量也随之得以有效控制。

(二)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2007年底央行开始重点严控房地产信贷增速,对房地产过热、房价过高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这次采取双向调控,即同时调控需求和供给。调控供给方面,就是对开发商推出缩紧银根的一套紧缩政策,如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住房消费贷款、商业用房购房贷款以及贷款监测和风险防范等。对需求方去年年底出台了很重要的提高对第二套房的放贷门槛,增加了交易环节的税收和抵押贷款的门槛等。

因为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较高,一般占到65%~70%左右。银行信贷总量控制以后,贷款更加谨慎,导致房地产商的资金链吃紧。其次,个人按揭贷款投放量的减少,会压缩房贷需求市场,缓解房地产市场过热的状况,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基本上有效控制了房地产开发的恶性增长,见图2。

图2 2007~2008年6月商品房销售额增速

2008年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259万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569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7.36%和7.91%。今年7月份北京期房住宅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与6月份环比,分别下降了37.37%和33.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更是达到62.53%和63.15%。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下滑。

(三)对银行业的影响

2008年的宏观调控中,对于大银行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新增信贷规模的严格限定。而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利率等宏观调控措施,都对其影响不大,甚至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利润增加。因为我国的利率调控是调整存贷款利率,整体的存贷差在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反而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利率的调控并不能遏制贷款需求。其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虽然锁定了大量的资金,但对大银行来说利大于弊。由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利息为0.99%,转化为存款准备金后的利率则达到1.89%。银行存款的平均成本是1.3%,银行可以在无须经营的情况下获得利差净收益。然而大银行的贷存比都在65%以上,惟一能影响大银行的调控政策,就是新增贷款总量控制。

对中小银行来说,他们的资本金较少,新增贷款的总量控制影响了其流动性,流动性比率整体下降,实际上现在小银行已是资金的净拆入方,因此信贷规模调控对他们影响很大。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在可贷资金发生变动以后,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传导是有效的。

四、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从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已经基本到位,因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由年初的“双防”调整为“一保一控”,即由“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紧中求活”,但从紧货币政策的基调没有改变。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实行差别的信贷政策,增加灵活性和弹性。由于央行实行“总量控制、按季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流向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弱势部门和行业、中小企业和个人的合理贷款需求已经受到抑制,正常的生产、生活需求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将难以为继。按照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披露的数据,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东南沿海中小企业面临最突出的困难是资金紧张问题,很难从银行获得足额的贷款。所以,当前信贷规模调控需要针对地区、行业、企业、农村、市场、产品的不同,进行结构性的微调,不能“一刀切”。在信贷总量上应可收可放,增加弹性。

在经济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不仅是一种总量控制,还需要承担结构调整的重任,如果过度严控信贷总量可能使实体经济难以承受。在政策倾斜方向上,信贷资源应优先向中小企业倾斜,支持中小企业的经济转型,打开通往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增加对农村市场的信贷投放,对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生产,特别是那些价格上涨快的产品,及时提供信贷资金进行支持,以缓解供求矛盾。这样做的好处是双重的,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缓解食品价格上涨压力;又可以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还可控制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和产能过剩企业的投入;并对西部地区和重灾区做出特殊的政策安排,因为“水平”化的货币政策和“阶梯”式的区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制订信贷总量时收放应增加弹性。

2.综合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并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从紧”货币政策的下一步路径是:在政策工具中,以数量型工具为主,价格型工具为辅;法定准备金率、发行央票、信贷规模控制属于数量型工具,利率、汇率和价格是价格型工具。数量型工具的副作用相对较小,能够从资金的源头上来控制供给,减少可贷资金的数量,利率工具的不利影响较大。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货币回收力度。

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如价格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国际收支政策等,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大效果。

3.寻找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平衡点。2007年底,我国GDP增长率达到11.9%的高位,通货膨胀率为4.8%。从2008年前两个季度的经济数据变化趋势看,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下滑通道:GDP一季度同比增长10.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去年第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二季度同比增长10.1%,增幅比去年第二季度回落2.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CPI在前两个季度平均达到7.9%,最高月份达到8.7%。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8年7月25日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即“一保一控”,并在保持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之间,把握好平衡点。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增长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所必须面对的艰难选择。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在高增长时期一般都会伴随着高通胀。防通胀和经济增长确实是一对矛盾,继续全面调控,经济会面临下滑风险;放开投资,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会继续推高,必然会传导至CPI。虽然我国当前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很严峻,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寻找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显得十分重要。这个平衡点,既要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可以承受范围之内,也要使经济增长不出现大幅度的下滑。笔者认为,今年的平衡点应该是: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5%上下,GDP增长率保持在9%~10%之间。

目前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首先,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推动我国价格上升,上半年国际市场石油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了30%以上。其次,从国内来看,理顺扭曲的能源价格将推动CPI涨幅上升,压力最大的是PPI,已经创造了三年来最大的增幅,必将对CPI形成上升压力;流动性过剩继续推动物价上涨,目前价格上涨较高,有较明显的结构性特征,领涨的主要是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和能源产品,以及居住价格等。目前的宏观调控仍然是以反通胀为主要目标。

2008年以来,经济增长出现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减缓、消费增长缓慢、贸易顺差逐步减少。历史的经验表明,我国经济系统具有巨大的惯性,经济一旦进入明显的下滑通道,要防止其增长率继续下滑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根据目前的经济走势,要防止经济增长率下滑到9%以下,现在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既要大力刺激消费增长、也要防止投资增长继续大幅度下滑。因此,当前需要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上述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调控目标的合理组合中,两个目标都非常重要,但抑制通货膨胀是首要的,只要经济增长率不低于9%,就应该全力防止通货膨胀。而一旦出现经济增长低于9%的情况,就说明抑制通货膨胀的力度过大,为此付出的代价过高,应该考虑减弱抑制力度。

信贷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央行调控起来得心应手,收放自如,而物价作为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与中间目标不同,虽然也必然会受到信贷规模的影响,但这一影响主要是长期的,需要传导过程。短期内,在开放的经济环境和供给刚性因素的制约下,信贷规模控制对于物价走势的影响存在“时滞”问题。

由于中国经济目前仍是投资主导型经济,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而对投资而言最敏感的是信贷,由于间接融资在我国还处于主导地位,银行信贷仍然是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信贷规模投放的增减所折射出的经济含义远不止于金融层面,它可反映出经济走势、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市场风险、企业的生存与效益等诸多方面,因而信贷规模控制作用很大。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信用规模控制有效性分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