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集团21世纪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企业集团论文,走向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泡沫经济的破灭,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曾因支撑了战后日本经济高增长的日本六大企业集团,目前正陷入艰难的摆脱“险境”和处于全面深刻的改革中。本文拟对日本企业集团21世纪走向做一粗浅分析。
一、日本企业集团会解体吗?
在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企业集团(注:本文特指三井、三菱、住友、芙蓉、第一劝银、三和六大企业集团;)处于激荡的变动中,在这些变化当中,尤其在“相互持股”持续下降过程中,日本出现“相互持股解体论”“大企业解体化”等否定企业集团的论调,如奥村宏指出:目前这种“相互持股”的下降说明“法人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注:奥村宏著:《法人资本主义的命运》,东洋经济新报社1995年版,第34页;)在与笔者多次交谈中,奥村宏均坚持其这一观点,他认为:“企业集团在产业结构重化学工业化过程中发挥过相当的优势,但随着日本产业结构向服务化、情报化的转变,企业集团的这种优势日趋稀薄。”他还指出从1992年初开始,日本各大银行股的暴跌并非是平常股市上的跌落,而是由于相互持有股份被大量放出而造成的跌落。经营恶化的企业→放出所持银行股→银行放出所持交易关系稀薄的企业股,相互持股今后将更加松动。(注:奥村宏:“不信认银行的时代到来”,《经济学人》1992.10.6;)“相互持股解体”直接意味着“大企业解体”。(注:奥村宏:“自据坟墓的日本式经营体系”,《经济学人》1993.5.17;)园田信也提出:“以相互持股为前提的企业经营进入了转折期”。(注:园田信:“相互持股与日本股市”,《生命保险经营》第59卷5号;)也就是说最终将招致“六大企业集团体制”的解体。
企业集团真的面临解体的危机吗?笔者难以苛同,首先分析奥村宏“大企业解体论”的理论依据,他首先提出由于“法人相互持股”形成不合理的支配,并将股份制企业带到死路上去,目前日本大股份企业都存在着无责任性,他举出泡沫经济中的“住专问题”(即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住宅专门金融公司的大量呆账死账问题)为例,首先作为股份制企业的住宅专门金融公司不负责任地经营,同时也说明向住宅专门金融公司融资的银行也具有股份制企业的无责任性,其结果是作为股份制企业的住宅专门金融公司和银行都不负责,而把这大笔欠帐统统推到全体国民身上。这件事充分暴露出股份制企业的存在已经为社会所不容。根据历史预测将来企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大企业的解体和股份制企业的消亡(注:奥村宏:“21世纪的企业形态”,《经济管理》1997.3;)。可见奥村宏是把股份制企业及相互持股等同视为一种“非合理性的经济现象”,并坚持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逐渐消失。
的确,同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集团相比较,日本企业集团既有合理性的一面也有其非合理性的一面。如果单纯地站在日本垄断资本的利益上来看,其合理成分占有绝对地位,但从经济全球化趋势来看,其非合理性成分又非常之多。可以断言,具有相互持股、系列融资、集团内交易诸特征的日本企业集团已面临着巨大的紧迫感,这就是必须随着国际经济发展来调整集团自身不适应深度发展的“非合理性”因素,但并不能说企业集团趋于“解体化”。这种论调忽略了企业集团并非是一个独立法人实体的特征。借用日本学者橘川武郎的话来讲就是:“主张企业集团历史使命已经结束的人们,忘记了企业集团是一个中间组织,并非是经济实体这一客观事实”。(注:橘川武郎著:《日本的企业集团》,有斐阁1996年版,第235页;)
看一下近年来相互持股率下降幅度最大的住友企业集团的状况,由于受泡沫经济破灭的冲击,住友企业集团社长会成员大企业之间均大量放出相互持有的股份,如住友银行将其所持社长会17家成员企业股中的11家企业股份大量放出,以弥补亏损。但从其放出股份数量来看,并未达到改变企业集团所有结构的严重程度。不如说由于放出多余的股份,反而更提高了其股份的“有效性”,并有利于改善企业集团成员大企业的财务结构。
另外股份制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现代企业形态,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在今日仍成为各国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本文认为,从日本股份制企业运行情况来看,股份制并非是经营效率化的万能药,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制度,它需要在实际运营中不断完善。但从其所具有诸优势来看:即一、为扩大生产规模实行资本社会化创造了一种好形式;二、产生了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三、为企业产权的流动产生了合理的机制;四、完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注:陈佳贵著:《现代大中型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这些优势在今天仍保持强劲势头。所以股份制企业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由此,企业集团也不会“解体”。
二、日本企业集团未来发展概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对日本企业集团也应从二重性上考察,一方面它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的局部调整,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较快发展;另一方面,六大企业集团并未从根本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资本主义性质,随着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资料日益被少数垄断集团所占有,还会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不断尖锐和激化。自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企业集团得以形成、发展的环境、条件等均发生了变化。如前所述,相互持股关系的持续松动,系列融资集团内交易的弱化,在1993年“五五年体制”的结束,结束了自民党长期一党执政的时代,“政、官、财”体系出现某种微妙变化等,再加上不断加深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日本企业集团开始出现一系列新变化。
早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亚当·斯密就对企业规模的发展趋势作过分析,他指出,由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产生,企业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而且他认为,大企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谈到企业的规模问题,与亚当·斯密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的发展(如劳动分工、协作、机器的运用及工厂制度的产生)方面分析企业规模扩大的趋势,而且还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如竞争、合并、垄断、股份公司的产生)方面分析企业规模扩大的趋势,深刻地揭示了企业规模发展的规律。从企业制度的产生到20世纪中叶这200多年中,经济发展史验证了马克思的这一精辟论断。日本垄断资本从财阀康采恩企业集团就是企业不断大型化、集中化发展的产物。特别是战后形成的六大企业集团成为战后经济高增长的基本保证和主要推动力。
本世纪中叶之前,在企业规模问题上认为“大就是好”,“大就可以多得收益”的传统观念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是,7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石油危机而来的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使大企业的优势有所降低。英国的德裔学者舒马赫在他的一部著作里,揭露了西方大企业管理层次多、运转不灵活、技术进步慢等弊病,认为现代生产是“大众生产而不是大量生产”,(注:(英)F·F·舒马赫著《小的是美好的》,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页;)得出了“小的是美好的”结论。接着,《第三次浪潮》、《大趋势》等书的作者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他们认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二历史阶段即工业化阶段已为第三历史发展阶段取代,企业规模的大型化、集中化趋势将停止,企业将出现分散化、小型化的新趋势。
这种论调在日本学界也产生反响,如今井贤一等人就认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不再是像六大企业集团那种综合性的产业组织,作为一种长期的倾向,企业间的结合程度出现了逐步减弱的倾向。企业集团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不断下降。企业组织形态从企业系列到企业集团,现在正在向企业网络发展。所谓企业网络,与制度上的结合关系不同,它是企业间通过信息的共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企业间实质性的联系。企业网络的联接形态,与传统的结合方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靠资本、人事的手段,而是靠信息通信网络的手段。今井贤一认为,企业网络的出现,是信息化不断发展必然结果。目前,虽然还不存在标准的企业网络,但传统的企业集团已出现了网络化的倾向,出现了具有企业网络特点的混合型企业集团,或分散型企业集团,这种企业集团不存在核心组织,集团的每一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统辖集团的中枢是信息交流系统和协调系统。这种新型企业集团充满了活力,反映了企业组织体制向网络化发展的新动向。(注:今井贤一等著:《日本的企业》,东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泡沫经济破灭后,澳村宏也提出“大企业(企业集团)解体论”。他强调:“21世纪能成为某些新产业主导的,并非是原有的大企业,而是具有旺盛企业家精神的经营者领导下的新企业,与过去类型完全不同的中小企业将成为新产业的中坚力量。例如,被称为‘第三意大利’地区的中小企业和中国的乡镇企业,将作为这种新企业的形象而引人注目。当然,这些企业尚处于实验阶段,真正意义上的新企业形态还没有出现。但是,21世纪企业的发展方向不会是大企业,这一点是没有什么疑问的。”(注:奥村宏:“21世纪的企业形态”,《经济管理》1997.5。《大企业解体的进行》,东洋经济新报社1993年版;)这类论调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但是,本文并不完全赞同。
不可否认,随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小企业的作用进一步显示出来,但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人们发现现代企业并不遵循“小的是美好的”原则,而是只有大企业集团才能抵御高额投资风险,承受日益摊稀的市场利润,以至有人喊出“重建垄断时代辉煌”的口号。从日本及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来看,企业大型化、集中化的趋势从未停止。赢者通吃、跨国联合、并购之风迭起不断。泡沫经济之后日本企业兼并进一步加剧。如在80年代,平均每年合并件数只有1142件,而到90年代已猛增至2079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1990年4月的三井银行与太阳神户银行的合并(合并后为“樱花银行”),1994年10月三菱化成和三菱油化的合并(合并后为“三菱石油”),1996年4月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的合并(合并为“东京三菱银行”),1997年10月,三井石油化学与三井东压化学的合并(合并后为“三井化学”)1998年10月三菱石油与日本石油合并(合并后为“日石三菱石油”,为日本规模最大的石油公司)等。另外从世界形势观察,特别是美国也迎来了新一轮兼并高潮,在整个90年代美国兼并风潮中,无论从规模、范围,还是从金融上都远远超过了其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水平,如在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波音公司完成此项收购共需出资133亿美元。1999年12月,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兼并美孚石油公司,收购金额为810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2000年1月,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与史克—比彻姆公司合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跨国兼并的案例有:1997年11月在美国电信排行第四位的世界通信公司兼并是其规模3倍之多的英国电信公司,收购金额为370亿美元。1998年5月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德国奔驶汽车公司合并,涉及金额920亿美元。进入2000年,英国沃达封公司同德国曼内斯曼公司宣布合并,涉及金额近2000亿美元,创世界兼并史之最。
从上述企业重组案例中可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市场竞争日愈激烈。所以,从企业来看,都期望通过企业重组来扩大企业的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从而形成企业的规模竞争优势。1989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拉德(Peter Drucker)曾引用一位生物学家的话说:“大象与蝴蝶都是需要的”(注:《彼得·德拉克谈九十年代的变化》,载(英国)《经济学家》杂志1989年10月22日号;)。这是一个符合实际的判断。尽管小的蝴蝶是美丽的,但它却不能取代大象。作为经济界“大象”的企业集团仍将继续生存发展。可以说,今后日本企业集团通过新的“重组”行为,会继续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本文粗浅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是必然的,但在经济活动超越国家规模时就会出现模式的问题。现在世界公认的经济模式是由欧美形成的,因此会发生经济全球化的模式与国内经济模式相冲突的问题,日本企业集团21世纪走向的问题实际上是国内和国际经济模式相冲突的问题。从经济全球化趋势来看,日本企业集团21世纪走向只能在国际的经济原理和国内的原理之间不断协调,但这肯定是一个相当艰难和长期的过程。而日本企业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战前财阀与战后企业集团的发展模式虽然是不同的,但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基本趋向,就是相对封闭性。战后日本在日美安保体制的“特殊”保护下,未完全加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一种“半加入状态”,在这种特殊形态下,日本取得经济高增长和企业集团化。可以说,今日日本社会的经济体制,是在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需要,并在外界(美军占领)的强力作用下,通过注入西方世界的民主与法制制度而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日本特色的传统被刻意保留下来。因而一直存在着日本式市场经济规则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则相矛盾的现象。但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泡沫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均发生极大变化,由于前苏联解体而带来冷战格局的崩溃、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进入了大竞争时代。日本企业集团在新的挑战面前,只有在发挥、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更多地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原理的要素,如进一步实行开放体制、减少其封闭性、排它性等“非合理要素”,以重建21世纪日本企业集团新模式。
从目前日本六大企业集团发展来看,跨越企业集团界限及跨国际的各类合作(协作)等成为一种主流。如三井物产与三菱商事宣布在钢铁经营领域实行合作。即在原材料购入和产品销售上相互融通,共同协作,并决定进一步加强合作,以重组各自拥有的“高炉生产线”(注:《朝日新闻》1998.10.5;)。1999年1月三菱企业集团的三菱电机与三井企业集团的东芝电气设立合资公司,实行多方位经营合作(注:《日本经济新闻》1999.1.29;)。具体事例还可举出:在围绕与欧美大企业争夺中国北京至上海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的投标中,日本三菱企业集团的三菱商事、三菱电机、芙蓉企业集团的丸红、日立制作所,第一劝业银行企业集团的伊藤忠商事、川崎重工业及JR(日本铁道会社)组成跨集团组织“日中铁道友好推进协议会”,以前首相竹下登为会长,以三大集团整体资金力量对抗欧美资本,抢占海外市场。(注:《东京新闻》1998.11.22;)
进入2000年,日本又接连发生震惊全球的金融大合并。先有兴业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宣布合并(合并后资产高达1318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接着住友银行与樱花银行宣布合并(合并后资产为925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东海银行、旭日银行、三和银行又宣布将于明年合并(合并后资产为100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自1996年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以来,六大企业集团的主银行都无一例外地进行了“重组”。而且引人注目的是由于这种超规模的“巨人握手”,六大企业集团主银行由六家减至四家。无庸赘言,这对于以金融资本为核心的六大企业集团的未来走向,予以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跨集团式的合作,将使日本企业集团逐步形成结合更加松散、范围更加广泛、经营战略趋于一致的跨国型企业集团模式。在“跨国型”这一模式走向上,可举出1990年第一劝银企业集团的神户制钢所与世界最大铅生产企业——美国阿尔考公司实现技术、经营合作。1996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出资4.7亿美元,收购日本11大汽车企业之一马自达汽车公司33.49%的股份,实现控股并派遣了社长等高级管理人员。1999年2月,住友企业集团的住友橡胶(世界橡胶界排第5位)与美国古特轮胎(世界橡胶界排第3位)实行资本、经营的全面合作,如住友橡胶取得美国古特轮胎10%的股份,同时,古特轮胎也将取得住友轮胎10%的股份,两大公司还计划由双方共同出资,在日、美、欧等地设立6个合资公司。(注:《每日新闻》1999.2.4;)另外,在1999年3月芙蓉企业集团的日产汽车与法国雷诺汽车实行全方位合作,雷诺汽车公司取得日产汽车公司35%的股份(约6000亿日元),并向日产汽车公司派出副社长。还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也与富士重工业进行资本合作等。进入2000年,日本最大汽车企业——丰田汽车公司宣布与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及欧洲最大的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进行合作,首先就实质上统一汽车和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系统达成了基本协议,丰田汽车公司欲图实现以其为中心的“三级强者联合”。2000年3月,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出资20亿美元收购三菱汽车公司34%的股份,这一控股比例使其拥有三菱汽车公司董事会经营决策的否决权。这同时标志着由于戴姆勒——克莱斯勒同三菱汽车公司的结盟,一个年产量为650万辆汽车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集团诞生。这些跨国型的合并趋势表明,信息技术革命的大潮已经迅速成为企业集团重组的关键,但归根到底是垄断资本为获取更多的垄断高额利润而进行的“重组”。同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客观上也要求大企业集团为自身利益去增强竞争能力,并在相互竞争中又相互合作和联合,另外在日本经济连续几年负增长的影响下,金融机构大都积压了巨额不良债权,致使大企业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筹资困难,各企业集团为保持其垄断地位,也必须进行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的多方位合作。
经典作家早已精辟地指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存在一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关系。在一般条件下,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具有能动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本质。相对经济基础与生产力而言,以人类的思维和行动为基础结成的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从来就不是一种单纯、被动的适应,而是具有强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有时甚至能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作为日本垄断资本干预经济活动的方式和手段,是日本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经验,其产生和成长源于战后日本特殊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而其实施的结果又给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影响。在战后日本持续出现的经济高增长中,日本企业集团已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中国学界将以六大企业集团为代表的日本战后经济体制称为“法人垄断型经济体制”。并指出“日本的法人垄断型经济体制之所以能在50~60年代发挥良好绩效,以致使高速增长奇迹得以出现,其重要原因主要也是因为它适应或基本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性质及其决定的基本经济条件的要求。”(注:江瑞平“变革中的日本式经济体制”,《日本学刊》1998年第6期。)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有资本主义社会体制这个前提的存在,垄断资本就不会轻易退出日本的经济、政治生活,但它将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转折期。即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合理性”调整、重组,以求“生存”。日本企业集团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