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儿童更好地利用智慧--访凌志军_神经元论文

如何帮助儿童更好地利用智慧--访凌志军_神经元论文

怎样帮助孩子更好地使用聪明——访凌志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聪明论文,孩子论文,更好地论文,凌志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最大的差别在于怎样使用自己的聪明

凌志军:《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著名记者。没有读过中学和大学的他却以《追随智慧》、《联想风云》而成为畅销书作家。他探讨、研究微软亚洲研究院30个“微软小子”的成功之路,于2003年所著的《成长》,在众多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中引发了极大共鸣,改变了许多人对教育的看法和他们的命运。在《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中,他通过一系列关于成长、教育的故事,试图向家长、老师、学生们说明一个问题:既然我们无法改变教育,那就改变对它的看法。

唤醒沉睡的神经元就能让智力飞跃

萧: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微软小子”一样聪明,可现实生活中,像他们一样聪明的人为什么只是极少数?

凌: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表层被至少140亿个脑细胞覆盖着,数量巨大。这些脑细胞中真正与智能相关的,只有大约5亿个。普通人称它们是“智力”, 生理学家则把它们叫做“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无论黄种人、黑种人还是白种人,无论高考状元还是落榜者,无论博士还是文盲,无论天才还是普通人,只要经过健康的发育过程,他们大脑里的“神经元”数量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既然决定人的智能的“神经元”并无明显差别,人类又怎么会有聪明和不聪明之分?

按照张正友的解释是“人的聪明不是靠神经元,是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张是毕业于巴黎第十一大学的博士,现在是微软研究院的研究员,他的业余爱好之一是了解人脑的生理结构。他的观点是:中国人有句俗话,三岁看老。这是因为,人脑的神经元在三岁之前就开始连接。你的神经元之间能不能很快地形成一条宽敞的通路,与你受的教育、接触的东西有关。有些通路,你不断地使用它,它就加强了,有些通路,你不使用它,它就萎缩了。生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似乎证明他说的不错。大脑并不是由互不相关的单个“神经元”堆积在一起的。事实上,神经元纠缠在一起,互相伸展,构成复杂的回路,它的形状犹如一棵棵枝杈繁茂的树,所以生理学家把它叫做“神经树”。人的智力的差距,与神经元互相纠缠伸展的速度和复杂性有关,而“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需要外部因素去激活。

然而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还有另外一个特征,无论你是否激活它,是否发展它,它都会新陈代谢,都会死亡或者新生。实际上,我们每天睡觉的时候就会有至少10万个脑神经细胞死去,可我们还从来没有使用过它们呢。

这个事实似乎令人沮丧:大多数人一生中只使用于自己大脑中10%—15%的神经元,但是反过来说也令人激动。因为,你只要把沉睡着的“神经元”唤醒1%,就能让自己的智力出现飞跃。如果你能把“神经元”的使用率提高一倍,比如说达到30%,那就可能变成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那样的大天才。

“微软小子”、“神童”张亚勤对大脑也有研究,他说:“人的大脑隐藏着无限的可能性,同时它又有自己的结构。”“你记住了这个就要把那个忘了,这是记忆选择。好的教育方式是让你记住最重要的东西,不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你记住很多不重要的东西。比如做很多习题,做好几遍甚至几十遍,这就是让大脑僵化的过程,到最后连自己也糊涂了。”

从他们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通孩子没有达到本该有的聪明,一是没有外部因素去激活,二是没有受到真正好的教育,三是没有唤醒自身的潜能。

学习的关键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

萧:很多家长都喜欢把那些埋头啃书本的孩子标榜为好孩子。根据您的研究,那些死啃书本的孩子日后真的能成为杰出人才吗?

凌:我们先来看看日后的杰出人才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吧。

张亚勤说:“学习的关键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理解最根本的定义,其实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相反。所以,我觉得,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是很重要的。你的脑子里装了那么多没有用的东西,那些有用的东西就找不到了。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有用的东西无非就是那几样。你不用花很多时间去思考那些复杂的问题,只要理解那些最基本的原理,脑子里非常清楚,这样你的大脑的单位面积里产生的压强要比别人高得多,你花的时间是别人的十分之一,但是你弄清楚了最重要的东西。”

“微软小子”童欣也说:“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我就不会像从前那么卖力地读死书。我不会仅仅为了分数就拼命去学那些我不感兴趣的课程。我可能只让它及格就够了。我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一些课本以外的东西。我会培养自己的兴趣。我要读更多的书。

“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我会更自觉地去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再只是灌输知识。现在看来,我的知识还是太死。这样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大脑就越是不能进入特别活跃的状态。我现在才懂得,死记硬背的人聪明一时,寻找方法的人聪明一世。

“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我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背书,因为我已经明白,最重要的不是记忆,而是理解。你对你所学的东西要有一个理解,就像我爸教育我的话,你要用脑子来干活。用简单的重复来掌握知识,可能是最笨的方法了。”

他们的经验都表明,杰出人才不是死啃书本啃出来的,而是好的方法、好的态度、好的习惯造就的。

萧:“微软小子”花在课本上的时间并不比同班同学多,他们为什么能取得学习成绩、自我发展双丰收呢?

凌:毫无疑问,“微软小子”都是聪明孩子,但是,像他们一样聪明的孩子有很多,比他们更聪明的孩子也有很多。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拥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张亚勤的妈妈是老师,她就知道,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比塞给他一大堆知识更重要。她让儿子先做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张亚勤为了挤出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完成老师、家长交给的学习任务的时候,表现得非常认真、专注,他的学习效率是别人的几倍。所以,除了完成本该完成的任务外,他还有时间干别的。

“微软才女”张黔也说,父母对她的学习成绩是不太关心的,但是“他们会非常严格地培养我的学习习惯,而且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我的好习惯都是在我懂事之前养成的,懂事之后,一切都很自然了”。她进一步阐述道:“好的习惯能让你更聪明,或者是帮助你更好地使用聪明。我觉得90%的人开始的时候都是一样聪明的,只是很多人不会使用。一旦你学会使用了,别人看起来你就是更聪明了。”

“微软小子”刘策的观点是:“知识都是有用的,关键看你是它的奴隶还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是它的奴隶,那么这些东西就没有什么用,它总是约束着你,让你的思维受到限制。如果你是它的主人,你就可以驾御它,利用它,它就有用了。你是主人还是奴隶,其实只差一步:你是不是真的使用它。你使用它,马上就是它的主人了,如果你仅仅学习它而不使用它,你就是它的奴隶。这个问题从小学到大学都存在的。人人都知道学英语如果只学不用,背单词就会是一个包袱,如果你要使用它,它成了你和别人交流的工具,你就不会觉得背单词是个包袱,其实所有的知识都是这样的。”

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学习、自我双丰收的秘诀是:(会学,会用,能做知识和自我的主人。)

好孩子不快乐的原因是错误地理解了“最好”的含义

萧:生活中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压力大、不快乐好理解,为什么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同样压力大、不快乐呢?

凌:聪明孩子总是得到更多的赞誉,这一点我们都认为理所当然。聪明孩子总是承担着更多的期望,这一点我们也都觉得正常。但是,越是聪明的孩子,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这一点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估计呢?

赞誉和期望源于聪明,而压力源于赞誉和期望。有一项调查表明,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有至少50%的孩子不能让自己解脱出来,紧张、烦躁、心虚、恐惧的情绪包围着他们。即使是那些最聪明的孩子也不例外。

“微软小子”沈向洋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他被认定为“就应该是第一”。周围的人对他的希望越来越大,超过了他自己内心的渴望。一想到好成绩能给妈妈带来快乐,他也快乐。不过,奇怪的是,他的快乐之中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已经到了输不起的程度。周围强手如林,这样的感觉日愈强烈,他开始紧张、焦躁,成绩不好的时候就失落,成绩好了也不高兴,因为怕别人超过自己。

每逢考试之前拉肚子,成了沈向洋的惯例,从高中一直持续到上了大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看过医生。很多年后再想当初情形,才明白那不是身体的毛病,是心理的毛病:考试综合症。压力太大,所以总是紧张。直到大学毕业他才明白,真正健康的压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成功的人,不是从来不输,而是“放得下、拿得起”。他从心里输得起了,才慢慢洒脱起来了。

好孩子同样不快乐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错误地理解了“最好”的含义——战胜别人。他们没有想到,真正的最好是“成为最好的我自己”。过去,我们的家长、老师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启发很不够,所以才导致了那么多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好孩子同样不快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警觉。

萧:孩子们普遍都是把学习当任务、当负担,很少有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乐趣呢?

凌:当父母斥责孩子不肯熬夜做练习的时候,一定是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孩子是因为不喜欢才会烦恼,不是因为烦恼而不喜欢。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有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废寝忘食,甚至通宵不眠的经验。他们都在期待着学习也能有这样的魔力,都在期待着有一个与他们的天性相吻合的学习环境,都在期待着学习给他们带来快乐。他们希望学习自己热爱的东西,并且希望父母和老师与他们有同样的愿望。

热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这一点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差别。可惜在中国,大多数父母和老师并不这样想,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家里,都很少有人谈到它。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激情虽然重要,但却是所有教育场所最缺乏的。大多数人说到学习的时候,总是会从潜意识里冒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概念。几亿个孩子在小学的课本里读到“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老师和父母都在向孩子灌输这种境界,都在借助压力把数不胜数的知识塞进孩子的大脑。大多数学生也是把压力当作动力,他们最经常的感受就是在压力之下生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担心成绩不好,担心在学校里被老师排在后面,担心在家里遭受父母的白眼。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所谓“十年寒窗苦”的说法,表明中国的孩子多少年来都不能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但是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没有一个人被功课占据了所有的空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功课之外全都有着广泛的兴趣。张亚勤喜欢围棋、绘画、二胡;李开复喜欢打桥牌;沈向洋喜欢足球和武术……

“微软小子”凌小宁曾勉励孩子说:“你不应该总是跟着别人走,也没有必要看别人怎么评价你。做你自己!你就会发现心里有一块地方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激情一定就在那个地方。认识到自己的激情所在,不要压抑它,把它开发出来,你可以看到,你的价值就在这里。”张亚勤也说过同样的话:“选择是你的自由。放弃了这个自由的学生,很难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兴趣、激情和成功的快乐。”

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有他特别喜欢的东西,也一定有特别适合他做的东西。只要他去寻找,就能找到,只要他找到了,就会感觉到有一种激情从心里往外冒,即使身体再累也会感到心里很快乐。

寻找“要我做”和“我要做”之间的平衡点

萧:在中小学时代,孩子们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争夺高分上,他们没有时间顾及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协调好“必须做”和“我要做”两者间的矛盾呢?

凌:孩子们的考试压力过大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也绝不是只有观望、忍受、等待这一招。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现有的教育体制,但我们应该对它的弊端及对孩子的危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凌小宁说:“中国的教育,使孩子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我把它叫做‘优秀的代价’。他们也许是在用情商换智商,得到了高分,却也养成很多毛病。这种‘优秀的代价’是很可怕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毛病,是一代人两代人的毛病。他们很聪明,很会考试,脑子里有很多知识很多概念,手上有一大堆成绩单,但是他们没有激情,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没有想像力,没有韧性,不能吃苦,不会交流和沟通,不会和别人讨论问题,不善于表达自己,也不能理解和关心别人,不会和别人合作。他们总是用负面的眼光看人看事,出了一点问题就喜欢抱怨别人。还有就是中国的学生主动性特别缺乏,从来没有一种激情从内心往外涌出来。”

“微软小子”张宏江也有同感:“本来教育是教学生去悟东西的,但是孩子们在中国的教育环境里很难做到。虽然有些学校很好,老师兢兢业业,把很多知识讲解得非常精辟,但是他们总是拿习题、试卷、分数、名次之类的东西把学生包围起来。学生拼命去争高分,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久而久之,就没有了思考的习惯。他们得到了高分,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既然,获取高分要付出如此昂贵的代价,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是不是应该更理智更客观地看待分数和成才之间的关系呢?据我的观察、研究发现,只有那些缺乏胆识、少有主见的孩子才会用自己的全副身心去对付考试的压力,而那些有主见、有胆识的孩子,虽然也生活在考试的巨大压力之下,但他们只用80%的精力就把这些压力消化掉了,然后会用20%的时间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对未来确有帮助的事情。大部分“微软小子”都是从现有教育体制的夹缝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涉世不深的孩子很难看清现实、未来之间的冲突点,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站出来,维护孩子的自主、自尊、自信,帮助他们寻找现实和未来、“要我做”和“我要做”之间的平衡点,千万不要推波助澜,逼着孩子损失快乐、丢掉自我、丧失健康去打垮别人、争夺第一。

萧: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理:优秀的人天生就优秀,平庸的人天生就平庸,家长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呢?

凌: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暗示;自卑、恐惧来源于失败的暗示。这话是有事实根据的。你心中的图像千千万万,它在无形之中释放出力量,引导你朝着自己内心深处潜藏着的那个方向走去。如果你抓住的是自信,它就会引导你走向成功,如果你捉住的是自卑、恐惧,消极的结果就会产生。

沈向洋13岁就经历了高考失利、自信心丧失、消极悲观、混天度日的一段时期,后来是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才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他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学术名流的研究生,消极的图像才离他远去,积极的图像才回来了。经过这些挫折后,他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学会尊重你自己,能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微软小子”周明小时候也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家里穷,父母没有地位,自己经常被人欺负,始终直不起腰来做人。他说:“我原来一直是没有自信心的,但是10岁的某一天,我刷了108个瓶子,得了劳动竞赛第一,这件事给了我自信。就是从那天起,我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我肯干,就一定可以干好。我发现了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实只有6个字:不要小看自己。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经验,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力量,一直持续到今天。”

他由此得出结论:你能学会你想学会的任何东西,这不是你能不能学会的问题,而是你是不是想学的问题。如果你对自己手里的东西有足够强烈的欲望,你就会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尤其当你是普通人的时候。

李开复也曾勉励学生:“我建议你给自己一些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或许像我一样,你会惊讶自己的潜力远远超过了想像中那样。”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孩子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而一个“真实的自己”往往比“想像中的自己”更好。

由此可见,天才儿童身上那种神奇的自信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起来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质,只要家长、老师引导得当,孩子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每个孩子都有可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态度是学习过程中最无价的财富和最伟大的力量

萧:人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我们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才能使孩子充分认识大脑,使用大脑呢?

凌:日本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稻田太作是一个对人类智能寄托崇高乐观精神的人。他相信,人的智力的差别不在于天赋的高下多寡,而在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唤醒你的天赋。

他提出了“头脑指数”的概念。这是说,大多数人本来拥有的智商和实际表现出来的智商并不一致。在天赋相同的情况下,“实用智能指数”越高的人,越聪明。这个规律导致了我们的第一个公式:

实用智能指数=天赋×大脑使用效率

比如一个人虽然具有200的智商,但是只使用了其中50%, 所以他的智能指数只能是“100”。另外一个人的智商只有150,却利用了其中80%,那么他的智能指数就达到了“120”,反而比那个天生聪明的人还要聪明。 这就是稻田太作所谓“头脑指数”的巨大价值。

然而是什么东西在影响人的“大脑使用效率”?是态度。

你只要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态度是你学习过程中最无价的财富、最伟大的力量。在“天赋智能”相等的情况下,提高“实用智能”的关键在于改变你的学习态度。这个规律导致了我们的第二个公式:

大脑使用效率=智力×态度

一旦拥有较高的“大脑使用效率”,孩子们会惊喜地发现他们比过去更聪明了。

萧:孩子们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大脑使用效率”呢?

凌:“大脑使用效率”与大脑集中指数、大脑开放指数、大脑主动指数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密切相关。

我们可以给孩子说,你要让自己更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大脑,那就要最大程度地把你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用“大脑集中指数”来衡量一个人的聚精会神的能力有多大。通常情形下,你集中精力的时间越长、程度越深,你的大脑集中指数也就越高,所以:

大脑集中指数=集中精力的长度×集中精力的深度

张亚勤就说,他的过人能力就是善于聚精会神。他说“我想我一般都是在脑子比较清楚的时候,就把该做的全部做完。我的大脑经常处于发散状态。有时候太长时间的学习效果不好。我不会那么傻,学不进去的时候还坐在那里学。实际你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越长,也就越累,一累精力就分散。脑子已经走神了,人还坐在那里,当然就没有效率。有时候虽然还没有走神,但已经钻不进去了。

“与其心不在焉地学十小时,不如集中精力学一小时。”他总结道,“无论学习还是做事,大脑一定要连贯,就好像激光,放射出来之前一直是在集中,集中好了以后一下把它放出去,这个杀伤力是最强的。”

大脑开放指数=想象力×独立性

对此,“微软小子”王坚深有感受。他本是文科学生,大学毕业前,却选择了高等数学作为报考方向。他的突发奇想和他的孤军奋战成就了他的事业。他的老师早就预测说:“如果他将来有所成就,那就在于他的独立性和想象力。”

大脑主动指数=热爱×激情

对此,“微软小子”胡耀华就说过:“我觉得一个人是不是天才不重要,能力强不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动,是进取,是把潜力发挥出来,才能与众不同。”“大多数人很难摆脱成绩、考试、名次这些东西,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在做自己要做的事,而不是别人要你做的事,那么考试就不重要了,名次就不重要了,名牌大学就不重要了。你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主动精神。”

萧:孩子们都渴望聪明,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走向聪明与成功呢?

凌:聪明对于普通孩子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神童”张亚勤就说过:“人的最大差别不在于聪明不聪明,而在于怎样使用自己的聪明。”关于聪明,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聪明人有很多,聪明也有很多种。有些人的聪明是很显示出来那种。有的人是大智若愚。有的人的聪明很缓慢,但在某些方面可能钻得很深。有些人反应很快,但不能达到很深的程度。有一种聪明很有扩张性,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一种聪明就像酒一样,是靠时间去慢慢品味,时间越长,你就越是感觉强烈。还有的人就是小聪明,时间一长,你就觉得淡而无味。大家都有不同方式的聪明,重要的是,相信你自己就是聪明人。”

许多人没有走向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他们天生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我自己”。他们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使用聪明,而是按照别人的标准使用自己的聪明,这就使他们的聪明投错了方向,最终导致了结果大不一样。

我研究的这些事业有成的人,追溯他们的成长道路,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们不仅关心哪些事情是必须做好的,而且更关心哪些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哪些事情是真正适合自己做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在自己想要做和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要想孩子走向成功,首先应帮助他们克服厌学的心理,不排斥书本和老师;其次应帮助他们摆脱消极、被动、麻木的学习态度;接着是帮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按部就班地朝着一流的方向努力;然后是帮助他们自信、主动、积极地把必须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最后是主动、自由、坚韧、快乐,有个性,有激情,有想象力,享受学习而不是完成学习,朝着既定的目标执着地追求。

按照这个方向鼓励、培养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成功。

原载《少年儿童研究》(京),2007.4.32~37

标签:;  ;  

如何帮助儿童更好地利用智慧--访凌志军_神经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