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基本养护管理论文_陆伟

园林植物的基本养护管理论文_陆伟

 摘要:园林植物养护作为园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加强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可以有效的确保园林植物的成活率,确保园林绿化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植物养护技术进行加强,利用科学的养护方法,来提高园林植物养护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确保园林植物养护工作的价值能够得以实现。

关键词:园林植物;基本养护管理措施

1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层面的问题

第一,园林植物养护建设体制问题。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大约有30000多种植物作园林用途的观赏植物多达2000多种。同时我国的气候类型、地形地貌也存在着高度的多样性这就为园林建设统一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同省市的园林建设规则难以规范统一即使在同一省市的不同地区都可能存在着规范条例的明显差异。如此,不同的园林公司或单位之间遵循的规范可能不同,与甲方定制的验收标准也可能不同整个园林市场就显得相对混乱。

第二,园林施工质量不高。园林绿地建设的施工材料主要包括有生命的植物材料和无生命的硬质景观设施材料。作为是建设园林绿地的基本元素,园林植物的存活、后期养护等都与这些材料的质量息息相关。若由于施工人员对于材料的验收标准不加以重视甚至忽略,可能引入质量低劣的苗木河能影响绿化效果甚至不能栽植存活。其次若硬质设施材料把关不严,就可通过改变植物生长条件对植物生存、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对植物养护十分不利。

第三,园林设计与使用不适应。建造园林绿地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环境,为人们提供工作、学习之外的绿色空间以放松心情、接近自然。而不切合实际使用情况的设计就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继而引发踩踏草坪开辟捷径等问题。虽然,使用者破坏绿地的行为值得商榷。但另一方面,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即是设计方的设计失误。如果这种不合理的绿地设计不及时更正,那么养护人员就需要经常重植草皮、更换其他硬件材料等这将给养护造成长期的负担。

1.2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层面的问题

第一,园林设计不合理造成养护问题。许多设计者不进行实地考察,不结合实际情况凭借主观意愿盲目借鉴别人的设计,或者将已有设计稍作修改就交给施工方投入施工,诸多不合理设计到养护阶段就显现出来胎养护带来极大负担。最终不得不更改设计费时、费力、浪费大量的金钱甚至还会对环境本身造成难以恢复的毁坏。如前些年许多省市进行绿化建设就未从自身环境条件出发而盲目模仿欧美国家园林绿地的风格大肆大面积地建造草坪。但最终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巨额的养护费用以及性价比极低的绿化效果重新设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甚至由于原植物养护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得不偿失。

第二,由于养护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造成的养护问题。目前养护管理人员的能力良蔫不齐,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养护技术不甚了解。养护人员是养护阶段的直接执行者他们是否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就直接决定了园林绿化维护的情况。优秀的专业人员应当拥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灌溉、施肥、修剪、施肥等虽然实际操作不难。但有的养护人员对工作没有负责的态度得过且过。就可能造成植物出现问题。并且在植物养护中防治病虫害是一个关键环节这就需要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主要措施

2.1 苗木修剪与整形

有些彩叶灌木的色彩鲜艳亮丽,不仅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而且也提高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在进行修剪整形时要符合美学原理,同时要根据周围建筑物和园林景观的布局,使植物造型与周围的景观保持协调,从整体上提高园林绿地的观赏价值。另外,可以在植物生长期对其进行有层次的修剪,在花型图案上要有所选择,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和背景,同时要与周边环境保持协调,充分体现彩叶灌木的观赏价值。

2.2 做好肥水管理

在施肥方面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做好肥水管理对于保证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具有重要意义。①施基肥要在植物栽植前和休眠期进行,在植物生长期施追肥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情况。一般在花前或花后对灌木进行追肥,要根据植物的树种、生长期、树龄、肥源以及土壤状况来确定施肥量。②对乔木和灌木施肥时,要采取挖沟或挖穴的方式进行,要保证植物的冠幅与外径相适应,在施肥之后还要及时覆土,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施肥效果。要根据植物的情况合理选择肥料的种类和施肥方法,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更好。

2.3 灌、排水管理

灌水工作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保活水、生长水和冬水。保活水是指为了保证新植株的成活率,必须滋足大量的水分,使根系与土壤的结合速度加快,从而实现养根保活和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生长水是指为了促进植株的生长,在植株生长的旺盛期,在雨水不充沛的时候进行灌水。尤其是在夏季久旱无雨的时候,生长水是必不可少的。冬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可以保护植物,使其免遭冻害。其二,可以推迟根系的休眠期,使其吸收充足的水分。其三,作为储备水使用,在来年春旱时不至于受害。

2.4 中耕除草

中耕在植物养护管理中又称为不浇水的灌溉。主要是采用人工方法对土壤表层进行松动处理,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能,提高土壤的温度,使肥料分解的速度加快,从而促进根系生长。通过中耕还可以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切断表层土壤的毛细管,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量,也增加了土壤的透水性。除草的工作比较繁琐,任务量也大。一般来说主要是用手拔或使用锄头等工具进行除草,同时结合中耕也可以有效地除去杂草。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化学除草剂的效果很好,不仅除草方便、经济,而且除净率也比较高。目前在养护管理工作中选用的除草剂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灭生性,一种是内吸性。灭生性除草剂可以杀死使用范围之内的所有杂草,而内吸性除草剂只能有选择地除草,对单子叶等杂草无效。

2.5 防治病虫害

(1)园林植物病害。按照病害的性质可以将园林植物的病害分为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两类。由真菌、病毒、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传染性,称之为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非传染性病原物所引起的病害。防治植物病害首先要做好防护工作,然后有针对性地喷洒药剂。

(2)园林植物虫害。园林绿化害虫主要有食叶害虫、蛀干害虫以及枝梢害虫这三类。食叶害虫由于大量的食害树叶,造成树木生长缓慢,观赏性也大打折扣;蛀干害虫能够严重阻碍水分及养分的输导,使树木生长乏力,甚至死亡;枝梢害虫主要影响枝梢的生长,还容易传播病毒。在防治植物虫害时要根据害虫的种类,分季节不定期地开展除灭工作。

结束语

在园林植物养护工作中,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能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掌握,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对园林植物进行养护。作为园林养护人员,需要掌握园林养护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熟悉园林植物的个性和共性,对植物的繁衍和生长规律有效的掌握,这样才能科学的开呢养护工作,确保园林植物健康的生长和繁衍,为园林建设打造良好的环境及景观。

参考文献

[1]郭海涛.园林植物养护技术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1(9).

[2]张成杰.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

[3]翁华军.浅议园林植物养护中主要问题的若干处理办法[J].河南建材,2012-04-20.

论文作者:陆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园林植物的基本养护管理论文_陆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