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本管理运动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美国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即指基于学校层面上的“自主管理”。校本管理作为一场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波及整个美国。以后又逐渐扩展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我国的香港地区,形成一股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潮流。适应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趋势,我国在校本管理改革方面也进行了长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和实践。正如著名教育专家萧宗六先生所说:“如果说校本管理就是指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那么,中国有许多中小学已经实行了校本管理。”(注: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所以,客观地探讨与思考美国校本管理运动,对正在日益深化的我国教育改革实践必定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校本管理运动——实践的探索与理念的形成
美国的校本管理运动最初是作为一项改革实践出现的。这场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的得克萨斯州开始,到80年代中期逐渐波及全美。1989年,美国有14个州推动了校本管理项目,到1991年,美国全国已有千余个学区在实验各种形式的校本管理。(注:赵中建:《近年来美国学校管理改革述评》《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些校本管理模式,如由校长主导的戴德县模式、由专业人员(教师)主导的巴西顿·罗杰·巴黎什模式以及由社区主导的芝加哥模式等,但从总体来讲还属于程度较低的分权制模式。这些模式由于自身的一些局限,没有能够在美国得到推广,但它们都体现了美国教育改革中权力下移、学校自主和共同决策的大致思路,使校本管理作为一种改革理念逐步形成。90年代以后,校本管理理念在美国不断深入发展,并逐渐聚集到以下三个方面:①学校管理由外控式的管理转变为民主式的自我管理;②教育行政当局在给予学校相当大的权利同时,也对学校提出相当多的职责,并加强对学校的问责;③校本管理的成果通过学校效能的改进(最重要的标志是学生学习结果的改善)来反映。马克·汉森(E.Mark Hanson)认为,20世纪末美国出现了两种校本管理的基本版本:第一种是在现存的层级系统依然保留的情况下,将决策权转移到地方学校层面;第二种就是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注:马克·汉森(E.Mark Hanson)《对校本管理的评论》《沟通与分享》第164~165页。)特许学校是最集中体现校本管理特点的学校类型。它是一种新型的公立学校,其经费主要由公共教育经费支持,由教师团体、社区组织、企业集团或教师个人申请开办并管理,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学区的领导和管理。特许学校在享受相当的自主权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绩效责任(accountability)。在1999年9月,美国正在运行中的特许学校总数就达1484所。特许学校创办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克林顿总统在1999年宣布提供950万美元用于支持特许学校办学,办图改革公立教育,为美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榜样。(注:赵中建:《学校自主与参与式管理》《沟通与分享》第368~385页。)2001年初,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政策性讲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ren left behind),阐释了提高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方略,建立特许学校仍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注:Bush G W.Education plan,No children left behind.2001。)
二、校本管理背景——现实的需要和理论的准备
如果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校本管理改革在美国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是美国应对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深入和各国间综合国力竞争加剧,世界各国都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的理念出发,努力探寻如何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调动基层学校的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特别是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竞争中赢得绝对优势,以保住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以促进经济发展。而美国教育当时确实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这就迫使政府决心花大力气研究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1983年,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经18个月的调研,发表致全美人民的公开信——《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实揭露了美国教育每况愈下的景象,把教育的落后和振兴教育的必要性,提高到危及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高度给予论证,指出了美国教育所面临的危机,并向里根政府提出了通过教育改革来解决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的提议。1984年3月美国在旧金山召开了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讨论会,具体指出了美国教育在初中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注:连瑞庆:《现代化与教育体制问题》《教育研究》1986年第2期。)布什就任总统后于1991年4月提出了更为宏伟的教育改革计划——《美国2000计划》。这个“雄心勃勃、影响深远的革命性纲要”,旨在20世纪90年代彻底改变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不拘一格地创办全球一流的中小学校。(注:《中小学管理纵览》中小学管理杂志社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77页。)在克林顿主政的8年中下放教育行政管理权仍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其间,校本管理在美国广泛展开。
二是美国旧有教育行政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美国在政治体制上是一个地方分权的国家,教育行政体制在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分权制。1980年5月美国联邦政府成立教育部,教育行政体制上虽由联邦、州、地方学区和学校四个层次组成,但按照美国的传统,教育部对地方的教育只起一定的协调和影响作用,实际并不作过多的干预,学校教育的实际管理权掌握在地方学区手中。学区教育行政当局设立地方教育委员会统一负责学区内各中小学的经费分配、人员聘用和课程设置等,束缚了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1983年的《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教育报告在指出教育危机的同时对这种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种“体制是许多城市教育问题的根源,是改进城市教育质量的主要障碍”,明确提出教育管理权力进一步下移的要求。1984年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讨论会,进一步指出了美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症结就是教育体制问题。这就使得探索依靠校本管理来解决教育体制中长期存在的痼疾,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道路。
三是时代特征和文化传统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必然反映。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各种管理都普遍呈现民主管理的特征,即在管理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民主参与决策越来越成为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更多的人认识到改革的根本力量来自于学校自身。特别是现代社会使学校所面临的办学环境日益复杂多变,政府的决策不但不能成为包医百病的良药,反而会成为学校发展的羁绊。从文化传统看,美国是一个推崇“民主”、“人权”的国家,地方教育经费直接依赖于来自地方纳税人的税收,学生家长和社会纳税人成为学校质量的利害关系的直接承担者,他们对学校提高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强烈。校本管理将学校层面上可以控制的权力划归学校自主管理,学校实行董事会、校长、社区、教师、家长、学生等多种角色共同参与管理,共同担负绩效责任并共享利害关系,可以调动多种角色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促进学校自主选择、自我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效能。此外,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国际间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校本管理运动的日益国际化,其他西方国家的校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反过来促进美国校本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深入。
四是具备了来自各领域的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其一,管理重心下移的思想。这一思想强调教育管理权和重心的下移,把中小学作为决策的主体,运用分权、授权、协作、团队等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技术,来构筑学校与外部(上级主管部门、社区等)及学校内部(校长、教师、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的新型关系。其二,参与式管理的思想。参与式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确立起来的主流管理理念之一。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满足员工的社会需要和工作技术要求。按照参与式管理的理论,权力下移使基层学校享有实际的决策权力是参与式管理的基础。(注:赵中建:《学校自主与参与式管理》《沟通与分享》第368~385页。)其三,从哲学层面看,校本管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权力下放”(decentralization)、“授权”(delegation)等都是后现代主义哲学流行的理念。校本管理模式的产生反映了西方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的转变。(注:刘宝存:《校本管理探究》《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其四,从管理学层面看,校本管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即管理者要相信人、依靠人、为了人进行管理。其五,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校本管理体现的是自组织理论,即依靠学校系统自身形成的结构,而以外部环境为条件,促进学校组织自身的变革和发展。(注:陈大超:《美国的校本管理与我国的校长负责制》《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8期。)
三、校本管理评价——实践的疑惑与理念的褒扬
美国校本管理运动开展至今已有几十年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它的评价问题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不少专家学者对它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国学者黄崴对其作用评价如下:①校本管理是激发学校内部改革和发展的动力。②校本管理赋予了校长办学、人事、财政等权力,有助于推动学校全面进步。③校本管理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认同感和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可以强化学校成员对学校的忠诚度并提高凝聚力。④校本管理有助于增强学校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⑤校本管理也是一种民主管理的方式,它有助于提高学校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学校的民主与发展。(注:黄崴:《校本管理的理念与策略》《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2期。)还有学者认为,美国校本管理的实施,适应了美国教育改革的趋势,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有利于转变美国政府职能,使学校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复杂局面,有利于倡导创新精神、开展创新活动,有利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注:程振响,刘五驹:《学校管理新视野》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0页。)这和一些美国学者的评价大同小异。(注:陈大超:《美国的校本管理与我国的校长负责制》《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8期。)
但美国有一些校本管理的研究专家发表了这样一些看法:“迄今为止,很少有证据表明仅仅因为决策由接近课堂的人士作出,学校教育就得到了提高”(Wohlstetter et al.1997);“校本管理的实施落后于思想。研究并未发现校本管理带来了剧烈的变化”(Hatry et al.,1993);“随着多年来很少有证据表明校本管理导致了学校绩效的提高,教育家和决策者们越来越对在改革教育中使用分权化的管理方法提出质疑”(Wohlstetter & Mohrman,1996)。(注:赵中建:《学校自主与参与式管理》《沟通与分享》第368~385页。)我国学者方展画也认为,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放权策略,使得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联邦政府一些良好的改革意图难以得到贯彻。(注:方展画:《美国联邦政府与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外国教育动态》1990年第2期。)赵中建教授研究认为:尽管特许学校发展很快,并显示出相当的生命力,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至今也还没有以实际数据为基础的有关特许学校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全国性研究报告。(注:赵中建:《近年来美国学校管理改革述评》《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不难看出,对校本管理运动评价方面的争议实际上就在于如何界定校本管理,即校本管理究竟是实践问题,还是理念问题。肯定者的出发点偏重于理念上的有效探索,而反对者的出发点却偏重于实践上的显性效果,特别侧重于学生学习结果的改善方面。由此导致两者在以下方面的不同:一是评价标准问题。肯定者的评价标准偏重隐性方面,重在分析校本管理应该达到并事实达到的在改革理念上的效果。而否定者的评价标准却偏重于显性方面,似乎更看重改革所带来的显著结果,如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否得到提高等。二是改革的效应问题。肯定者较看重改革带来的长期效应,如对学校发展的促进,对美国教育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而否定者似乎更注重短期效应,如改革是否给学校的教育质量带来“剧烈的变化”。也有部分否定者出于对校本管理改革的较高期望,导致在对一些问题的评价中,出现偏激情绪。加之美国的教育改革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如1996年美国学者沃尔斯泰特和莫尔曼在《校本管理评估》的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校本管理未能取得理想效果的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校本管理本身作为一种目的而被采用;二是校长按照他们自己的议程工作,而未能帮助编制一份共同的议程;三是决策权集中在单一的委员会手中;四是管理照旧。这也使不少人把改革未能取得明显效果的责任归咎于校本管理本身。
校本管理运动其实是一个从实践到理念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校本管理已逐渐从纯粹的实践活动中抽象出来,成为一种管理理念,一种教育改革的价值观。一般说来,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不太可能通过体制的改革立刻显现出来,它不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学校内部教学管理等问题,它较之体制的变革应该还有一段较长时间的滞后期。不过我们可以相信,体制改革的成功必定会为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无论如何,校本管理运动作为一种理念在美国的教育改革过程中作出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在20世纪后期开始的美国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历史上写下了浓抹重彩的一笔,而且必将会对新世纪的美国教育改革乃至整个国际的教育改革带来积极的影响。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管理改革出现重大转折,改革的总体取向之一就是权力重心下移,特别是在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中明确了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这可以说是有中国特色的“校本管理”改革的起点。尽管我国在校长负责制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校长权力过于集中,党组织监督缺乏力度,教职工代表大会所起的作用事实上有限,社会组织及学生家长很少能过问学校管理等,但我们也看到校本管理这一理念并未因之而减弱,反而在不断深入发展。研究和借鉴美国校本管理运动的实践理念,探讨和分析众多专家学者对校本管理运动的深层思考,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实践和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必定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美国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