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导师的反官僚思想及其现代启示_官僚主义论文

革命导师的反官僚思想及其现代启示_官僚主义论文

革命导师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官僚主义论文,导师论文,启示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42(2002)03-0073-06

官僚主义一词来源于西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制度现象,它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国 家的政治生活中,而且同样存在于20世纪建立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至今 没有得到全面消除。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 段,在新的条件下,官僚主义不仅没有绝迹,反而还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它同当今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结合在一起,日益发展为政治生活中一个严重的政治问 题,成为新世纪阻碍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 上,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从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都对官僚主义表示深恶痛绝 。他们在反对官僚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套丰富而完整的思想和理论。今天我们 重温这些伟大的思想,对于指导我国21世纪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我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由于所处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面临的革命 形式和任务也不尽相同,因而,他们对官僚主义的内涵、产生、形式、危害的关注视野 也就具有一定的差别。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创立了无产阶级 的国家观,揭示了国家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现象,它有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 。这就是国家是阶级出现以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机 构,在阶级彻底消灭以后,它也必将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官僚主义也是人类社会进入阶 级社会以后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官僚政治的产生密切相关。由于官僚政治是国家 这种权力机构的伴生物,毫无疑问,随着国家的消亡,官僚政治和官僚主义的消亡也就 不可避免。所以,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指出:“在剥削阶级社会,官 僚政治是一个谁也跳不出的圈子。”[1](P302)马克思的言外之意,取代资本主义的社 会主义将是一种新型的国家政权,这种社会是一种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从而 消灭了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官僚政治以及官僚主义现象都将 成为历史的陈迹。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巴黎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废除了资产阶级的官僚制度,确立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权,马克思、恩格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总结 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无产阶级的国家学说。从《法兰西内战》的论述中,我们看出马克 思这时的思想有了一定的变化。他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逐渐转变为 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2](P335),但是,在无 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如果措施得当,完全有能力防止国家机关人 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彻底杜绝官僚主义。因为他看到,巴黎公社的干部之所以 能够一反以往剥削阶级制度下官老爷的作风,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勤勤恳恳地、忠实 地为人民工作,做人民的公仆。根本原因是“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 社会主人……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2](P335)。它们是:

第一,实行了公社干部由人民群众选举和监督的措施。巴黎革命取得了胜利以后,国 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便将选举干部的权力交给了人民,由群众自己选举他们所信赖的人 担任公社的领导职务。在向群众发布的文告中指出:只有从你们中间选出来的,与你们 同甘共苦的人,才能最好地为你们服务,要挑选真心实意的人,出身贫民,坚定,积极 ,有正义感,公认为正派的人,要提防言而不行的空谈。根据民主选举的原则,从公社 委员到一般公职人员都由群众选举产生,公社委员会的委员由巴黎人民广泛选举产生, 国民自卫军营以下的指挥官由战士选举产生,企业系统的厂长、车间主任等负责人由工 人大会选举产生等。不仅如此,公社成立以后,还进一步对公职人员实行公开的监督, 规定公社委员和各级领导人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他们要经常参加选民大会,报告工作 ,听取批评意见和建议,把自己的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而对于那些不称职或利用 职权营私舞弊的公社干部,人民群众可以随时罢免他们的职务。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这 种民主制度给予了极高的赞誉,他盛赞这种制度是“彻底清除了国家等级制,以随时可 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以真正的负责制来代替虚伪的 负责制,因为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2](P414)。他还说:“ 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职务——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他们不 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2](P415)

第二,对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实行了廉洁奉公的措施。基于公社的干部应当是人民群 众的代表者,而不应是贪图享受的官老爷的考虑,公社在通过的《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 令》中严格规定:“各公社机关的职员,最高薪金为每年六千法郎”,“从公社委员起 ,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2](P375)。这一规定 打破了资产阶级的官僚制度,杜绝了把担任公社干部视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尤其是针对 着有的公社干部一人身兼数职,涉及到兼职报酬的问题,公社还特别规定:取消兼职薪 金,除去本人日常工作以外,从事其他工作的公社工作人员,没有权利再领取任何报酬 。恩格斯对公社的薪金制度曾这样评价说:“即使公社没有另外给代议机构的代表规定 限权委托书,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2](P335)除此之外,公社还 要求公职人员要清正廉洁,不搞特权,不搞特殊化。为了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公 社在物质待遇方面作出了许多具体的限制和规定。如公社在刚刚成立后不久就取消了供 市政厅使用的豪华轿车马车,在市政厅享用公共伙食的费用,每人只有二法郎,并且这 主要是为经常在市政厅办公的公社委员解决用餐问题,而其家属则不得享受。正因如此 ,在巴黎公社存在的72天的时间里,虽然环境很艰苦,但公社的绝大多数干部都保持了 廉洁奉公的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他们有的尽管担任了很重要的职务,但他们并没有把职 务视为搞特殊化的权力。

马克思所论述的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和取消特权的内容,毫无疑问是为了 从根本上预防官僚政治在巴黎公社出现以及官僚主义作风在公职人员中产生,以保持住 公社的人民性和社会性,防止公社政权的蜕化和变质。尽管马克思没有亲身经历建立与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实践,但他所总结的人类历史上这种崭新的公仆型的干群关系 给后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更为以后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地 克服官僚主义给予了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列宁亲自领导了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也亲身经历了苏 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因此,他在反对官僚主义这个问题上作了大量的理 论探索,对什么是官僚与官僚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以及如何遏止官僚主义进行了比较 全面系统的论述。特别是他在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由于苏 维埃国家政权不是直接建立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都高度发达的社会之上,因此它不 可避免地会留下官僚主义的痕迹,官僚主义不会随着新型国家的建立而自动地消亡,这 一思想无疑是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设官而治的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官僚政治,官僚主义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对于什么是 官僚与官僚主义,列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了著名的“毒疮”论。他认为,“官 僚是专干行政事务并在人民面前处于特权地位的一个阶层”[3](P103),而“官僚主义 就是事业的利益服从于升官思想,就是特别注意地位而忽视工作”[4](P157)。他尖锐 指出:“可恶的官僚主义积习使我们陷入滥发文件、讨论法令、乱下指示的境地,生动 活泼的工作就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公文之中了”[5](P387)。“拖拉作风和贪污行为是任 何军事上的胜利和政治上的改造都治不好的一种毒疮”[6](P57);“我们所有经济机构 的一切工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官僚主义。共产党员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 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7](P300)。所以列宁始终认为:“同官僚主义作斗 争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任务。”[8](P36)在加强俄共(布)党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实践活 动中,列宁对新型的国家机关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如此严重官僚主义的根源以及如何进 行根治尤为关注,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进行了非常深入细致的理论探讨,提出了符合实 际、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在反对官僚主义这个理论问题上,列宁所作的论述可谓最 精辟,理论贡献也可谓最大。

第一,从经济根源来看,俄国官僚主义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直接产物。他说:“我们 这里官僚主义的经济根源是另外一种:小生产者的分散性和散漫性,他们的贫困、不开 化,交通的闭塞,文盲现象的存在,缺乏农工业之间的流转,缺乏两者的联系和协作。 ”[9](P218-219)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前就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帝国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极其落后,小农经济在整个国内有着非常深厚的社会基础。这种经济落后的 状态在建国以后并没有得到迅速的改变,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严重阻碍着国内社会生 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因此,在这种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能是官僚主义的国家机 构。为此,列宁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夯实消除官僚主义产生的经济基础的重 要对策。因为在一个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大工业不发达,小农经济占有优势 的国家里,永远不可能彻底根除官僚主义。所以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消除官僚主义 产生的本质。列宁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党和国家的头等重要任务, 一刻也没有放松通过大力发展机器大工业来改造俄国的小农经济。他说:“我们可以赶 走沙皇——赶走地主——赶走资本家。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在一个农民的国 家中,却不能‘赶走’、不能‘彻底消灭’官僚主义。”[6](P490)

第二,从政治根源来看,权力高度集中,党政职责不分,造成了官僚主义在俄国的全 面盛行。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在经济上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政治 上实行了权力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在战争时期有其存在 的合理性,而在经济建设的和平时期,就使少数领导人手中所拥有的政治权力越来越膨 胀,而人民群众对少数领导者的制约与监督权力却越来越弱小。时间稍长,权力拥有者 就会产生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老爷式的官僚主义作风。列宁指出,苏维埃国家机关中 的官僚主义正在日益发展,不是机关为人民服务,而是人为机关服务。他还特别提到: “在我们党同苏维埃机关之间形成了一种不正确的关系……有些具体的小事情都搬到政 治局去解决了……一切问题都从人民委员会搬到政治局来了……”[10](P653)这说明党 政不分的政治体制是导致官僚主义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列宁提 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列宁认为马克思提出的民主制原则是战胜社会主 义国家机关中的官僚主义最为有力的措施,而在社会主义国家机关中实行这种民主就是 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社会主义国家事务的管理。早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前,列宁就在著名 的《国家与革命》一文中指出:“工人在夺取政权以后,就会把旧的官僚机构打碎,把 它彻底摧毁,完全粉碎,而用仍然由这些工人和职员组成的新机构来代替它;为了防止 这些人变成官僚,就会立即采取马克思和恩格斯详细分析过的办法:(1)不但实行选举 制度,而且随时可以撤换;(2)薪金不得高于工人的工资;(3)立刻转到使所有的人都来 执行监督和监察的职能,使所有的人暂时都变成‘官僚’,因而使任何人都不能成为‘ 官僚’。”[11](P266)但是由于苏维埃俄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最终只 能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替自己行使民主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建立健全各级民 主监督制度,防止党和国家机关的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官僚化,乱用职权和蜕化变 质。所以列宁非常注重加强各级监督机构建设,于1918年就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后 改为国家监察人民委员部),1919年5月还在国家监察部下设立了中央控告检举局,接受 审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渎职和违法行为的控告和检举。各级监督 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翁地位。

第三,从文化根源来看,列宁认为俄国文化上的极其落后是导致官僚主义迅速泛滥的 另一重要根源。建国初期,俄国国内75%的人是文盲和半文盲,广大劳动群众基本上被 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这种文化总体水平的落后不仅制约了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建设,而 且还严重影响了广大劳动人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为此,列宁深刻指出: “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上的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苏维 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作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 ,可是这种文化落后性却贬低了苏维埃政权并使官僚制度复活。”[12](P152)也就是说 ,由于广大的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低,就使得新型的国家政权不得不留用那些有文化的 旧的政府官员。这些旧的政府官员也就把官僚主义作风带进了新型的国家机关。所以列 宁说:“官僚已被打倒。剥削者已被铲除。但是文化水平还没有提高,于是官僚们占据 了原有的位置。”[11](P789)再加上由于文化水平低,人民的民主意识非常淡薄,广大 群众和党员干部几乎都不会利用苏维埃的法律武器去同官僚主义作长期的斗争,因而使 俄国的官僚主义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不久很快蔓延开来,并严重到了极其可怕的程度。 列宁认为只有加强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才能使人 民群众摆脱贫困、落后和愚昧的状态,也才能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人民 群众的民主意识与监督能力。他极其重视人民教育事业,一再强调教育“这个任务对于 无产阶级在人口中少数的俄国尤其重要。这个任务在俄国应当提到首位”[13](P302)。 为了迅速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水平,苏维埃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很短的 时间内就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的专家和人才。

总而言之,在反对官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有着许多理论建树,也形成了很完整的理 论体系,在国际共运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有效地推进了 当时苏维埃的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可惜的是,列宁去世过早,他的这些宝贵思想没有很 好地贯彻下去。20世纪9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发生剧变,原因固然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但国家机关中愈演愈烈的官僚主义作风的蔓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从我党80年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党历来重视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早在革命战争时 期,我们党就逐步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对于克服官僚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 立以后,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 ,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的经验,在恢复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 统和作风,加强党风建设的同时,着重从完善和加强制度建设入手,提出了克服官僚主 义的一系列新的思路和措施。并在50年代建国初期、60—7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的80年代 开展了三次比较大的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和市场 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官僚主义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表现出了更大的危 害性。邓小平从国家政治制度的层面上对官僚主义的成因与消解手段,进行了多方面的 理论探索。他提出的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消除官僚主义的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新 时期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国际共运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非常重要 的经验。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我国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 ,认为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问题。他们对官僚主 义的根源做了深入的剖析,指出中国官僚主义的产生除了深刻的历史根源,即同剥削阶 级密切相关外,还与现阶段我国的领导制度有直接联系。而我们反对官僚主义一直收效 不大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从领导制度上找根源,只是把官僚主义看作一个思想作风或工 作作风问题。毛泽东深刻指出:“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 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14](P374)与我国当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有关。他还说:“ 现在机构庞大,部门很多,许多人蹲在机关里头没有事做。”[14](P357)可见,毛泽东 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缺陷与官僚主义滋生蔓延的关系。可惜的是 ,毛泽东并没有从理论上做进一步的探讨。邓小平总结了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 验教训,正确地指出了我国领导制度方面存在的弊端。他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 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工作、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15](P333)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15](P328),最容易导致“权力 过于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 造成官僚主义”[15](P329)。邓小平认为这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 根”[15](P328)。他还认为官僚主义的另一病根是,我们的党政机构以及各种企业、事 业领导机构中,长期缺乏严格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缺少对于每一个机关乃至每个 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干部缺少正常的录用、奖惩、退休、退职、淘汰办法 ,这必然造成机构臃肿,层次多,副职多,闲职多,而机构臃肿又必然促成官僚主义的 发展。因此,不从根本上革除易滋生官僚主义的制度土壤,要制止官僚主义的产生与发 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制度性防范是反对官僚主义的本原性要件。为此, 毛泽东、邓小平都认为革除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上的弊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是克服官僚主义的治本措施。毛泽东特别重视机构改革工作,他曾指出:“必须反对官 僚主义,反对机构庞大。在一不死人二不废事的条件下,我建议党政机构进行大精简, 砍掉它三分之二。”[14](P280)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毛泽东的精简思想没有 在实践中得到彻底的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制度方面着手,提出了 一系列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形成了完整的机构改革 理论。如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的终身制,健全干部的选 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选拔人才,建立严格的个人负责制,等等, 为防止和克服我国的官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毛泽东、邓小平通过体制建设消 解官僚主义是其理论的突出特点,他们把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与思想向前大大推进 了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上述理论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从他们的 宝贵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反对官僚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政权建立以后,无产 阶级政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政权。这个问题必然与无产阶级执政党的自身建设 相联系,而官僚主义又是党风建设的大问题。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压制民主,阻塞着党 和国家与群众联系的渠道,败坏党风,损害党的威信,是无产阶级执政党面临的最危险 的敌人之一。因此,克服官僚主义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 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建国以后地位的变化,使一些干部滋长了脱离群众的 官僚主义作风,加之十年动乱中党的优良传统遭到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受到践踏 ,官僚主义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直至今天,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仍十分严 重。邓小平指出:“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 空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 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 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这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或是在 国际交往中,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15](P327)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认 识到官僚主义的严重危害性,不断深入地将这项斗争进行下去,以使我们党和社会主义 政权不致受官僚主义的侵蚀。

第二,反对官僚主义必须同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 、邓小平论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来看,反对官僚主义一直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 但近一个世纪的斗争,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从根本上有效地制止官僚主义的产生与蔓延。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官僚主义在新的世纪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官僚主义之所以久反 不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反对官僚主义问题上长期存在 着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这就是官僚主义只是工作作风问题,而没有意识到官僚主义是无 产阶级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正因如此,人们对于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等表现形式的腐败 行为和现象深恶痛绝,不可容忍,而对于各种各样的官僚主义却能够谅解。实际上,所 有的官僚主义者都表现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压制民主,阻塞着党与群众联系的渠道 ,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党的威信。其实质就是腐败,它们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从其思 想渊源来看,都是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反映,与无产阶级思想格格 不入,与无产阶级政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是背道而驰。从表现形式来看,当前腐 败现象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利用职权搞腐败,钱权交易、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等,置党 和国家于不顾,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由此可见,这些腐败现象与官僚主义如出一辙, 官僚主义决不是一般的工作作风问题。事实也证明,官僚主义与其他腐败行为总是结伴 而行,官僚主义严重的地方,腐败现象和行为就横行无忌;腐败行为也往往以官僚主义 作掩护,在官僚主义者的严密庇护下进行违法乱纪的活动。当前,我党已在十五届五中 全会上提出了深入彻底地进行反对官僚主义斗争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官僚主义 实质和危害性的认识,在反腐败的斗争中,也要进行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否则,反腐 败的斗争也难以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

第三,反对官僚主义必须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在列宁和邓小平的 晚年,他们都开始注意到官僚主义的产生与存在与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和不健全的法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说,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 现代化,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官僚主义。社会主义民主越是制度化,社会主义法制 越是完善化,官僚主义活动的空间就会越小;反过来说,民主制度不健全,人民民主权 利不充分,法制不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没保障,官僚主义就会蔓延滋长、横行无忌。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对官僚主义 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11](P788)。邓小平也认为官僚主义也有思想作风问 题的一面,但是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5](P336)。可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有力 地约束那些任意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所以我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始就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改革是全面革除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精简 行政领导机构,健全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领导体制,以实现“从制度上 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 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15](P336)。所以发扬民主,健全法制,这是杜绝官僚主义 的治本之策。

收稿日期:2001-12-05

标签:;  ;  ;  ;  ;  ;  ;  ;  ;  ;  ;  

革命导师的反官僚思想及其现代启示_官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