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伊#183;沃克:专利变现大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师论文,专利论文,杰伊论文,沃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几乎所有媒体都承认,杰伊·沃克拥有发明家和杰出企业家的双重身份,几乎所有媒体都热衷于给他安上各种五花八门的外号:“价格狂”、“专利寄生虫”、“新时代的爱迪生”……
最近沃克数码公司靠出售专利和专利使用权获得了2400万美元的收入,而这些专利只占了公司专利总价值的不到3%。
人人都恨杰伊·沃克
这个出生于1955年11月5日的天蝎座怪才,从小就开始展现他的商业潜质——8岁,上门推销蜡烛、种子、果冻;9岁,主办一份报纸;13岁,在夏令营里将糖果低价卖给同龄人。“我是个黑市商人,但我为顾客服务,打破了垄断。”这一才能令他在随后的成长过程中让竞争对手们恨得牙根发痒。
如同所有英雄的成长之路都充满坎坷,沃克的精明并不能让他的创业历程免遭波折。
在康奈尔大学主修产业关系时,一年级生沃克创办了一份叫做《周中观察》的免费周报,他瞄准的竞争对手是当地的《甘尼特日报》,“我把甘尼特报惹火了。”沃克说,他的竞争对手气急败坏地推出了一份提供免费广告的周刊,致使《周中观察》歇业。
这场类似“蚂蚁撼大树”挑战的结局是,沃克大学毕业时欠了美国信孚银行50多万美元贷款。
大学里,沃克惹火的可不只一家报纸而已,大富翁的发明者帕克兄弟可说是“躺着也中枪”。沃克很擅长玩大富翁,不管骰子掷点如何,他的策略总能奏效,当他成为大富翁东北区冠军并被认为是世界冠军的潜力玩家之后,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在大富翁中取胜的1000种方法》。该书出版之后,卖出了超过十万册。帕克兄弟火冒三丈,不但将沃克告上法庭,还明令禁止他参加所有自己赞助的比赛。但靠着出售这本书的利润,沃克还清了大部分债务。
这次收获对沃克来说意义远不仅于此。他第一次意识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能赚钱!就像写大富翁秘籍比起当大富翁冠军更能赚钱一样,这位未来的杰出企业家萌生了书写“武林秘籍”的怪诞创业思路。
发现网络
在真正开始贩卖“武林秘籍”之前,沃克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大学毕业之后,他的几次创业均失败了。但随后他遇上了迈克尔·勒布。后者在时代华纳的子公司《时代》杂志公司时,让《体育插画》杂志读者数目剧增,随后又成为《娱乐周刊》的创立发行董事。
勒布是典型的行动派,这一特性使得他与沃克一拍即合。1992年,两人在没有外部资金的情况下创立了塞纳普斯集团公司,通过信用卡网络来销售杂志订阅。
他们将信用卡定位于提供杂志订阅服务的媒体,让顾客更方便地订阅、续期,甚至是取消服务,完全摈弃了传统的订阅方式(非得固定一两年的订阅期)。
塞纳普斯是沃克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在这里他得到的,除了1998年销售额高达3亿美元的3000万杂志订阅量外,还发现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引爆点——“网络”的力量。
此时的沃克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拥有2500万活跃买家的数据库,“互联网允许更快和更个性化的沟通。”他说,“我们现在有了这个工具来重组社会的信息层。”
你定价,我变现
当拥有了目标和工具之后,1994年,沃克用自己的部分收入创办了沃克数码,这是一家“创新与开发”实验室,专注于商业流程开发,同时,这还是个专利工厂,致力于为几乎每个公司打造出新的商业模式或经营策略,并将其注册成专利。
让沃克数码一炮而红的,是沃克1998年成立的价格线(Priceline.com)公司。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套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网络解决方案。拿着这套方案,沃克放出豪言,“你来定价,我来变现”!
当顾客为一个产品出价时,沃克的团队早就准备好了一个潜在卖方的清单,上面是实时变化的可接受价格。一旦顾客出价高于或等于卖方的可接受价格,交易迅速完成。如果低于所有可接受价格,顾客会被拒绝并被告知重试——这一切都可以在网络上迅速完成。“顾客可以尽情讨价还价,但公司仍然保留着最终控制权。”将这样的概念付诸实际,沃克正是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力量。
价格线最初的业务是机票订购,在运行的第一个季度就卖出了约4万张票,而其业务类型很快扩展到了旅馆预订、租车、买车、假期安排、长途电话……
16个月内,沃克数码搭建了一个拥有超过200万用户的互联网帝国,市值高达9.7亿美元,一度被视为第一代电子商务企业“最激动人心的成功案例之一”。
当然对于“创业狂”沃克来说,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疯狂的维权者
成功的商业模式自然会引来强大的侵夺者。1999年,微软推出了一个和价格线类似的系统,通过其Expedia网站来销售酒店客房。它成为了价格线当时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价格线的股票因此在3天内下滑了13美元。
但别忘了,沃克可不只是产品,他还拥有一大堆的专利——价格线的业务流程使用了沃克数码19项专利。价格线的客户,出版商“华龙狄宝阅读”的莎拉·柔斯崔说,“专利就像一只强壮的手臂,能让那些竞争者们无法靠近。”
随后,沃克四面出击,一边继续往价格线添加专利(超过20个专利进入价格线的业务进程),一边忙着让这些“强壮手臂”们挥起拳头。
2009年,他将微软、惠普和戴尔推上被告席,虽然该年的专利诉讼以沃克的失败告终,但对沃克而言,谁敢侵犯他的专利,管他是不是权威,也绝对会不顾情面地重拳出击;2010年,FACEBOOK再次成为沃克的起诉对象,他声称FACEBOOK的“朋友”应用侵犯了自己的专利,这是2010年他提起的第四起专利诉讼;2011年4月,沃克的被告名单上又增加了亚马逊和谷歌等一百多家公司,有媒体说他简直是“靠专利诉讼为生”的“专利寄生虫”。
或许真像有些媒体说的那样,沃克过于纠缠于专利事件,但沃克却有他自己的见解:竞争已经完全不在产品层次了,它进入到了专利这个更深的层面。
事实确实如此。有人曾绘制出当今世界上著名公司之间的诉讼图。苹果、三星、微软、诺基亚、甲骨文、谷歌……所有这些世界级的企业,有一家算一家,全都在专利诉讼之中。今年年初,苹果将三星平板电脑彻底阻击在欧洲市场之外,武器就是专利诉讼。苹果没有花一枪一弹,仅靠一个律师团队、几份专利证书,就将三星的相关产品赶出了竞争者行列。
专利变现中
这场维权大战,不仅让沃克名声大噪,还他让找到了贩卖“武林秘籍”的方法。“开公司太难,并且太花时间,为什么不将自己的专利授权给其他公司呢?”
沃克把那些开发出来的商业模式、商业经营策略注册成为专利,独家拥有,不许别人染指。他要么利用这些专利成立新公司,要么将其授权给其他公司收取专利使用费。
2003年,沃克打算将一个问题解决方案卖给美国政府。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监控系统,名为“美国家庭卫士”,其目的在于利用兼职员工解决国家的安全监控问题。它的基本思路是雇用100万名在家工作的员工,让他们通过互联网来监控安装在重要目标地区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这些地区包括边境、水库、化工厂、核反应堆、机场等,如果发现异常须在30秒内向国土安全部报告。
你觉得不可思议吗?可以理解,因为白宫和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官员也这样认为,他们拒绝了沃克1美元的售价。但在2006年,这个系统为德克萨斯州促成了4次成功的毒品搜捕行动,防止了30名非法移民越境。
知名科技类杂志《连线》将之形容为“诡计”。的确如此,只有“诡计多端”才足以形容沃克。
2003年,沃克开始研究自动售货机领域的专利,目标是通过启用智能化的自动售货技术使自动售货产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2007年,他将这些创新的专利独家授权给“多卖”系统,此系统在同年推出了名为“快捷商店24”的智能技术启用平台;2006年,沃克又与世界上最大的博彩游戏制造商IGT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到2010年,他卖出了约100个专利给IGT;2009年,沃克推出了完美支付百家乐赌桌和由智能赌桌系统支持的精英百家乐,两者都在博彩期刊举办的2009年游戏技术峰会上获得了金奖,随后,马来西亚的云顶公司(世界最大赌场云顶高原的经营者)订购了100台完美支付赌桌。
时至今日,沃克已拥有了450多件在美国甚至是国际上注册的专利,他是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人之一。
只要“杂牌军”
1999年福布斯曾发文讨论:沃克是新时代的爱迪生吗?沃克也确实是爱迪生的崇拜者:“爱迪生是个很棒的营销家,他在发明的时候总是想着顾客。”沃克说,“他不屑于任何脱离实际和不能明显用于商业的发明。”
不过,二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同,爱迪生的发明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沃克则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创意团队和商业运作流程来实现专利变现。
沃克数码的团队混杂着发明者和专利律师。发明家负责发明,律师则用专利维护这些发明。操作的核心是“发明会话”:由沃克提出各种商业问题,工作组根据沃克指出的方向寻找解决方案,并测试其商业可行性。没有通过测试的想法或解决方案不会让专利律师经手。
沃克数码的核心团队全由沃克精心招募,全是20多岁或30出头的年轻人。他们的各种背景让人大开眼界——专利律师、糕点厨师学徒、金融分析师、艺术品销售员、管理顾问、加密技术顾问、广告实习生、巴土司机。而这些人拥有法律、商业、应用经济学、生物学、哲学、人文科学、音乐、计算机工程等各种学位。你很难想象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在一起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也许这正是沃克想要的。
沃克将他的“杂牌军”描述为他的“拥有如何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文化的个人实验室”。现在,这个实验室正在15个行业中为超过7500万顾客服务。
视野比聪明才智更重要
沃克的奇思妙想究竟从何而来?或许他那广泛得让人咋舌的爱好可使我们略知一二。
杰伊·沃克的办公室里堆满了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墙上挂着有宇航员签名的登月旗;尼克松总统写给亨利·基辛格的辞职信原件;办公室里塞满了皮革书;在他面积达330平方米的私人图书馆中,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备用星原件、纳粹的密码机、最古老纸本的《圣经》……各种人类的发明成果几乎一应俱全。并且,他还有一张飞行员执照。
仅有收藏远远不足以支撑沃克“诡计多端”的名头,他还热衷于在各种非营利性组织中出谋划策,大西洋理事会、预防医学研究会、联合国“全面咨商地位”组织的世界信息传播公司、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这些组织多是为促进世界问题的创新解决而成立,沃克辗转于各种思想碰撞的聚会中,吸收着非同凡“想”的智慧。
除此之外,他还是TED的演讲嘉宾之一。这个小型的非营利性组织每年邀请参入大会的皆是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比尔·克林顿、比尔·盖茨、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歌手保罗·西蒙……你必须得非同凡“想”,才可能登上这个演讲台。而沃克发表的演讲主题,正是人类的想象力。
身家数十亿美元的沃克工作仍然十分卖力,一周工作七天,每天12小时。“这是个世界级的比赛,我们略占优势,但这只是第一局而已。”说他毫不放松进步也罢,创业上瘾也罢,这是个永不停步的专利变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