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初探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初探

沈文玮[1]2002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系列新的经济现象,如“现代经济增长之谜”、“里昂惕夫之谜”等对传统经济理论,尤其是资本同质、劳动力同质等经济学基本假设提出了严峻挑战。对这些新的经济现象研究的结果,奠定了“人力资本”这一特殊的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为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人力资本也象其它任何一种生产要素一样,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化配置,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本文正是基于人力资本国际配置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理论要求出发,具体分析了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在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现实利弊条件,并为进一步排除障碍、推动人力资本国际配置的进程提出了建议。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人力资本的有关理论。从“人力资本”的定义、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背景出发,揭示了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并进一步通过分析人力资本的“要素功能”和“效率功能”,来阐释其作用原理,指出“与一定物质要素按比例互补”是实现其功能的基础和前提。进而分析了“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特点及其效用最大化的具体要求,为切入本文主题打下了基础。同时阐明了目前现实中存在的人力资本配置范围的国际化趋势。 第二部分引入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具体阐述经济全球化对人力资本国际配置的要求。在重申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性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两点内在要求,即全球经济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对这一要求的顺应和满足。同时提出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力资本国际配置的特点来作为人力资本国际配置的目标模式。 第叁部分运用实证方法,具体分析了人力资本国际配置的现状及其发展条件。不仅指出了目前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单向流动的特点,而且详细分析了其原因。认为人力资本国际配置的现状在全球经济均衡发展、跨国公司“人才当地化”策略实施以及人才流动的持续性等方面存在弊端,只有建立起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本国际配置模式,才能克服这些弊端。进而,本文分析并阐述了人力资本国际配置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 第四部分在前叁部分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人力资本国际配置的叁点建议,即: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营造人力资本国际配置的良好环境;弥补“数字鸿沟”,铺设人力资本国际配置的畅通渠道;加强合作与管理,推动人力资本国际配置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

沈文玮, 薛彦萍[2]2005年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初探》文中认为人力资本国际配置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然而,目前人力资本国际配置总体趋势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单向流动,这对世界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从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弥补“数字鸿沟”、加强合作管理等方面推动人力资本国际配置进程。

黄平[3]2012年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30多年,成就巨大,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其中,特别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如果从应该做到更好的角度来看,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了更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制度的机会,但更面临着全球性的市场竞争的巨大冲击,如果不能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推动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对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国有资产管理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我国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一直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在政府层面,国有资本的公共管理、公共政策职能、国有资本运营职能及监督职能仍混杂在一起,尚未形成制衡关系、权责尚不到位,国有资本的有效运作和监督、制衡机制尚未建立,所以,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然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与进步都需要有理论上的指导。所以本文认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生产与现代厂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探寻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得出一些对国有资产管理很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根据马克思的财产权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如果资产所有权的所有者无法行使对财(资)产的监管,那么这些财产便不可能为所有者带来利益。依据产权理论,市场交换主体必须对其交换对象有明晰的、唯一的、可自由转让的产权,才能使市场机制运转起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资产作为一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物质形式,如何发挥作用与产权制度安排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国有产权的配置效率或者说存在的意义是提供以利润为界限的私人企业人无力提供或不愿生产却为社会所必需的产品,它可克服由外部性引发的市场失灵现象,并实现某些特定社会目标。而政府行使国有产权时产权经营的代理性、使用权排他性、收益归属确定性所导致的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正是国有企业发挥以上功能的优势所在。但其问题是国有产权的权利配置遵循纵向隶属的等级性导致衔接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效率。其次是,要保持国有产权的公益性就存在能否让国有企业以盈利为目标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即国有产权能否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的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所在的阶段决定了有些领域必须是国有产权来发挥作用,所以,在国家仍然拥有剩余索取权的条件下,确立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这样,国有产权的基本属性仍没改变,法人财产权与市场经济具有兼容性,那么经过公司化改造的国有企业就能够完全进入市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既要有效率又要保证其公益性,在理论就要借鉴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生产与现代厂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构建好营运制度,同时又要确保国家所有权能够对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国有资产带来的价值最终为全体人民谋取福利,而不能成为少数人得利的工具。然后,本论文对部分发达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归纳分类,分析他们在国有资产管理上的成功之处和不足经验,也对与我国相似的转轨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一些研究,以求在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最后,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经验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所做的改革进行分析,指出现有的存在问题,并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运行框架进行设计。建议构建好国有资产宏观监督管理体系和国有资产微观运营及监督管理体系的框架,以形成我国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的运行机制。所以,不仅设计了详细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还设计了国有资产动态运营监管体系,特别是微观国有资产动态运营监管体系,这里面包括了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大型重点国企的监事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等等具体改革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撰写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文献和研究内容,提出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章,国有资产的相关基础理论。本章主要是梳理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基础理论,有马克思主义的资产相关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生产与现代厂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根据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奠定本文的研究基础。第叁章,国有资产的管理理论。任何一个体制的构建都需要有理论支撑,本章通过介绍国有资产及其性质与地位、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的划分、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理论,形成对目前已经存在的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的特征、内容及运用的深入认识,为下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创新内容打下铺垫。第四章,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与现存问题。在总结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为下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明确目标方向和要求。第五章,部分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借鉴。通过对部分外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分析,总结出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典型模式,尤其是对转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寻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机理。第六章,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从全球化下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入手,具体提出我国国有资产宏观与微观经营管理体系的框架安排。第七章,国有资产动态运营监管的设计。本章研究提出国有资产宏观监督管理体系和国有资产微观监督管理体系的框架安排,形成新型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机制。最后是结论与展望。对本文进行总结,对新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构建进行展望。

江永红[4]2004年在《中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本研究》文中指出多年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疾病肆虐,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在不断反思自身行为之后,终于意识到人类要长期延续下去,就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放眼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实行适合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毫不例外也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施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全球化已经开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内容。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人口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才力。面对国际国内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国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本文论述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是一个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发展战略。论文在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内含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缺陷和不足,并从方法论和立场两个方面剖析了其原因,然后将人力资本引入到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力资本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从而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接着分析了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并指出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人力资本为主导,要实现人力资本优先发展。之后,从总量、分布、投资、使用以及配置等角度对中国人力资本进行了考察,同时探讨了存在问题的制度原因和人们传统观念原因。论文最后提出我国实施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建议采取相应的配套政策来实现。本文力求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并期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1. 对现有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分析说明,指出其不足和缺陷,并解释原因。论文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客观现实背景和主观认识背景。客观背景是从人类面临的几大危机来进行论述的,主要有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等。面对危机,人们由于对未来的预期不同而出现两种学派,即悲观派和乐观派。悲观派大多是生态学家和社会学家,以马尔萨斯、麦多斯、福斯特等人为代表,乐观派多为经济学家,以卡恩、西蒙和舒尔茨、里昂惕夫为代表。正是两派之间的长期争论,即主观认识上差异,才促使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渐形成。同时,由于不可避免的认识上的局限,使得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必然存在不足,这主要体现在既没有突出人的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没有突出可持续发展理论面对的不同的制度环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发展时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是不同的。导致产生这一不足的原因在于:原有研究采用了“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方法论,以及理论家所持立场具有的狭隘性和不全面性。在此基础上,<WP=4>论文给出了一个新的定义,即所谓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以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以人的质量提高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实现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一种发展道路。2. 从宏观角度分析人力资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论文认为积累人力资本可以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改造自然的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人力资本提出新的要求,既包括总量和结构方面的要求,又包括深度和广度方面的要求,还包括使用效率方面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理论因引入人力资本内容而变得更加丰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因人力资本积累而变得更有可能。3.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关于资本同质性和劳动同质性的局限,证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不足之处在于叁个方面:一是它将人力资本局限在生产要素范围内,把人与其他非人的生产要素同等看待,更多关注的仅仅是人力资本个体。现有的研究框架都是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为特征的,即对所有社会现象的研究都应追溯到对其个人行为基础的研究。二是已有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只是一种获取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的手段,重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它考虑更多的是经济增长本身,而没有涉及人自身的发展。实质上,一切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叁是已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更多的是社会事实、经济现象,而没有或很少涉及制度内容。其实,只有在制度设计合理情况下,才能有效发挥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要加强对人力资本在形成、配置、使用等领域的制度设计、制度完善,逐步丰富人力资本理论。4. 本论文探讨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选择,结合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和人才正成为最重要资源这一事实,主张我国应该走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有人口和环境问题,又有社会问题,还有体制问题。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决定于能否将丰富的人力资源开发成人力资本,将人口压力化为资本动力,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竞争日益激烈,我国要想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第四次赶超战略,就必须高度重视

郑凯捷[5]2006年在《分工与产业结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加强的“服务化”趋势,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的高度成熟的服务经济形态,看到如中国之类的发展中国家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在这种产业结构形态下所呈现出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和效率的缺陷,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性,这促使我们去了解和分析形成以上这些现象背后的重要原因和机制,从而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发展提供有益的见解和意见。本文采取层层推进的分析方式将研究产业结构和从制造经济到服务经济转型过程的视角引入到以分工为代表的中间需求因素上,从制造经济自身出发去探寻服务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试图展示工业产业的分工深化及拓展推动和影响服务经济发展的进程。在获得这种规律性的理论认识的同时,以中国经验为样本,一方面印证了理论分析中关于工业产业分工对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机制,另一方面部分解释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工业和整体经济增长滞后的原因,并指出其工业产业分工的状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成为其今后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阻碍。具体的展开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导论中我们在对现实的考量和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基础上,概要地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列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框架。在第2章中我们对本文相关的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为此后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在第3章中,我们对本文的研究概念及其内涵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和阐述,并在结合第2章的基础上,通过层层推进的分析方式,对本文的特殊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初步的确定。第4章中我们对从制造经济到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特征做了详细的总结归纳,从这个角度出发再次确认和肯定了我们所选择的研究视角的合理性。从第5章到第8章,我们采用理论分析和经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而较系统地展示了工业内部产业的分工深化拓展推动和影响服务经济发展进程的作用机制。第5章中概述了工业产业分工深化及其所伴随的中间需求力量扩张变化是引起产业或行业相对结构变动发展的最本质因素,服务活动的迅速发展和相对于工业制造业的超越,也正是来自于这种分工所引起的中间需求力量的推动,它构成了从制造经济内部内生地推动服务经济发展进程的最根本的机制。此外,结构变动的外在表现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和促进这种分工拓展和中间需求力量的扩张变化,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最终促使了服务经济形态的形成。第6章中论述了企业内部生产分工环节的深化细化会通过中间需求力量推动网络控制性生产服务活动的迅速扩张,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中间性服务活动对制造生产活动的超越,这构成了外部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更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样的如果将产业链看作是一个中观层面上宽泛意义上的“企业”,产业链内部的分工深化细化也会通过中间需求力量的扩张而对影响整个产业链发展的网络控制性生产服务活动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构成外部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更快的超越式发展的重要过程。在这部分中我们还指出了市场的融合及其所带来的生产规模的扩张会对这一分工深化和演进带来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在第7章中我们具体阐述了企业组织结构性的外在分工表现,及其对服务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一结构性分工同样是建立在第五章所概述的分工及其中间需求作用的原理基础之上的,只是它通过“外在”的组织结构变迁“外在”而现实地促成了服务经济形态的形成。其最典型地就表现在服务活动的“外部化”过程中。在服务活动“外部化”推动服务经济形成的经验实证之后,我们对外部化中的典型代表“外包”的具体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了广义的市场交易效率演进是使这一分工得以实现并推动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第8章中,我们将研究视野扩展到区域之间,从工业产业区域间的分工演进去解释区域间服务经济发展进程的差异。首先企业内部生产环节或组织结构根据区域间初始要素禀赋的差异和区域间市场交易效率的演进,在区域间形成分工分置,这不仅直接导致区域间产业功能的差异,而且会通过不同环节的不同的中间需求力量、在动态均衡发展中最终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服务经济发展进程的差异。其次,相类似的,在产业链层面上,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根据要素禀赋和交易效率水平而进行的多区段跨区域分工分置,也会通过不同环节所产生的不同中间需求推动力对不同地区的服务经济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这些机制可以基本解释部分国家和地区相对于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更快速地进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的现象,也可以部分地解释诸如中国这样经历着快速工业化的国家,服务业未能呈现出相应的发展速度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不能简单地用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水平的增加来解释),从而指明这类国家或地区发展服务经济道路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在第9章中,我们以中国经验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印证了工业分工发展状态和其间存在的问题会影响服务经济发展进程这一基本观点,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工业化中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发展的详细分析研究,指出了工业化中产业分工状态具体存在的问题,部分解释了服务业未能呈现出与工业化发展相应的增长速度的原因,并且指出这些因素将成为中国今后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阻碍。在第10章中,我们对全文的研究观点和结论做了总结,并提出了研究的政策性意义,以及对更快地发展服务经济的一些建议和意见。最后,作者也认识到本文的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从而对今后的继续研究提出了一些展望。

史松明[6]2015年在《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传媒业因“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行政体制与产业体制交叉混合的二元体制。二元体制对于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机制、组织方式、管理结构与制度设计具有根本性的巨大影响,构成无法回避的基本现状与特定管理情境。深入开展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采用思辨研究、实证研究、文献研究方法,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基本理论框架,运用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传播学理论及产业管理理论。通过对传媒产业化研究文献、中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的爬梳以及对电视传媒的案例分析,尝试构建二元体制下中国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与体系。中国电视媒体“二元体制”凸显“叁重矛盾”典型特征——事业与产业间的属性碰撞、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博弈、官本位与职业化的冲突;二元体制对于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度设计上,行政导向与市场导向“两极”摇摆;运行机制上,路径依赖与管理创新此消彼长;管理方式上,行政调控与市场配置相互交织。因此,以“二元体制”及其衍生的矛盾特性为基本立足点,探索并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电视媒体行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原则与路径,成为必然选择。研究发现,行政干预适度,对于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正面功能;媒体的政治属性,决定了行政行为的必然性;市场导向的前提是基于法规约束的传媒使命与职业精神。基于这一基本判断,本文分别运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匹配观、价值观、权变观、双层双元观,深入论述与尝试确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四项原则。即,塑造行政行为与市场导向共振管理模式;以价值创造作为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摒弃行政行为绝对化路径依赖,塑造多元管理模式:构建匹配电视传媒人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表明,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围绕以下四条优先路径展开:电视媒体主要负责人管理创新、电视媒体多通道岗位管理体系构建、电视媒体绩效量化考核机制构建和电视媒体多元化激励机制构建。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文章对上述四条优先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与阐述,提出了塑造企业家政府管理模式、岗位动态调整的路径与机制构建、绩效量化指标的叁重依据、植入产业体制激励方式等可资借鉴的方案与路径。

赵榄[7]2010年在《企业家要素增进与动态比较优势提升》文中认为自亚当·斯密创立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创立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以来,比较优势理论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我国改革开放叁十年来,正是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使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这可以说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成功实践。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链国际分工的深化,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其在技术、资金、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纷纷占据了全球价值链中高利润的环节。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由于在国际竞争中仅仅凭借廉价劳动力这一初级要素参与分工,在全球价值链中往往只能得到微薄的利润。我国要避免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利润分配等环节中被低端锁定的命运,就必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比较优势内涵,追求动态的比较优势。“干中学”和创新虽然已经被证明是动态比较优势的两大来源,但经济学家们对发展中国家如何提升“干中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本国比较优势动态演进的机理却研究甚少。受新增长理论关于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启发,我们认为,一国的企业家要素将通过持续地“干中学”和自主创新,进而对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以及比较利益的动态获取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研究企业家要素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我国加快动态比较优势构建、实现比较利益增进都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首先定量测度了我国各省区企业家要素的丰度和能力,接着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论证了企业家要素水平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干中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本国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当然,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必须建立在比较利益不断增进的基础上。因此,本研究接着从企业家要素丰度和结构的角度,探寻了其对地区比较利益获取差异的影响。最后,本研究从制度层面分析了我国动态比较优势提升过程中企业家要素的显化障碍,并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家要素显化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所作的创新性探索要点如下:1、揭示了企业家要素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对中国动态比较优势增进的特殊重要性,由此拓展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增强了其对现实的解释力,从而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扭转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益思路。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唯有廉价劳动力要素可以参与,由于这类初级要素相对不稀缺,必然导致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体系中被“低端锁定”,进而只能获取微薄的比较利益。但这一理论忽略了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市场竞争结构的差异性,作为处于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家要素在完全市场化之前往往处于“隐性”状态,而这类要素若能在适宜的市场化制度环境下得到“显化”,将能对一揽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和创新效率,进而动态地提升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和水平,增进本国获取更多的比较利益。2、突破了传统人力资本研究方法的局限,将企业家纳入了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地区比较利益与富裕状况差异等分析框架,构建了对企业家资源丰度进行测度的指标,并通过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与验证了上述理论发现与实践途径.通过构建企业家资源提升“干中学”效应和创新能力的内生增长模型,拓展了以企业家资源为核心推动技术进步,进而实现动态比较优势演进的分析框架。在实证分析中,突破了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大多采用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作为人力资本替代变量的窠臼,构建了企业家资源的定量测度方法,并验证了企业家资源对“干中学”效应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3、剖析了中国企业家要素拓展中的“瓶颈”约束——限制“干中学”的行业准入壁垒。这一壁垒在开放经济中,实际上堵塞了我国企业家通过“干中学”获取动态比较优势的源泉,是中国企业家要素显化与拓展之路上的严重障碍,笔者对如何化解此障碍做了探索。对行业的准入限制以及外资企业的“挤出”效应使得我国企业家更多地聚集在“干中学”效应较弱的出口加工行业,而这些加工行业的研发部门往往设在发达国家,这种“干”与“学”的国别分离将导致我国企业家较难接触到最前沿的先进技术,无法通过“干中学”实现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造成企业家要素作用发挥的局限,不利于我国动态比较优势的提升。实践中,可从宏观法律经济制度、中观产业政策制度以及微观激励制度叁个层面破除企业家资源的“显化”障碍,促进我国企业家要素的持续发展。

史晓白[8]2006年在《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文中认为学习型组织被认为是在21世纪的组织新形态,而人力资本开发则是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中的一个国家的,一个组织的和一个个人的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关系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学习型组织的实践,阐述了学习型组织对人力资本开发所产生的作用,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主要作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形态作了宏观和微观的研究。本文结合了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实践路径和实践形态的研究,提出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实践共同体模型。本文在对现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反思性的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构想。在研究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运用实证学研究和文献学研究的方法,探索了一个理论可立,实践可行的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理论和实践框架。本文的主要创新内容和结论是:第一章,介绍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方法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是全文的综述第二章,对学习型组织和人力资本的概念的内涵和理解作了界定,提出以“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为人力资本开发的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从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之间形成的关系立足点、途径、特性、进程、机制和策略论述了学习型组织对人力资本开发产生作用的理论依据,阐述了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作用因素。第叁章,对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实践路径进行了微观的分析。在此章中,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亲身参与实践的案例实证,并以案例分析来说明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实践的不同路径,和具体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内在的因素在实践中的作用。第四章,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不同形态。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实践必须在终身学习的实践的维度上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了组织成员在学习型组织实践中的主体,主体的开放的,多元的和动态式的学习形态为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实践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五章,综合对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实践路径和形态的讨论,本文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的实践共同体的思路和模型,认为学习型组织开发人力资本必然不能把学习型组织看成是一个个别和独立的组织实体框架,指出了以学习型组织为主体构

胡春林[9]2012年在《珠江叁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的趋势。一些原本以制造业闻名世界的发达国家,现在都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并籍此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珠江叁角洲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系统研究开放条件下珠叁角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的机理、路径与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与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论文以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开放条件下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开放经济中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的机理与规律,系统阐释了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的一般路径。内容分四个部分共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关键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等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叁章,主要阐述与考察产业结构服务化规律,并研究大国条件下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区域协同特征。第叁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分别从禀赋结构变化、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叁个方面,阐释了开放条件下珠叁角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第四部分即第七章,是全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与政策措施建议。论文对“产业结构成长”和“产业结构服务化”进行了科学界定,首次提出并论述了“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这一命题。“产业结构服务化”是指服务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主导的演变发展规律与状态。“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是在产业结构服务化规律作用下,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与转化。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首先是经济发展、要素积累以及随之而来的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其次要归因于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关键性作用。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要素积累的地区差距在省际分布上形成了一定的二级梯度特征,其中珠叁角地区拥有较强的资本积累优势。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的背景下,珠叁角地区面临着重要的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契机。实证研究还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珠叁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一直属于物质资本推动的“马克思增长”。由于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突出地表现为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驱动向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驱动的转变过程,珠叁角地区的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必须借力于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转型。论文从大国经济区别于小国经济的发展特征出发,首次提供了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服务化问题研究的新视角。论文认为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服务化历程,本质上是以知识性要素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演进下的产业区域性专业化发展,由于在知识性要素禀赋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差距,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不构成比较优势,中国的产业结构服务化面临着两难冲突。但可以根据要素禀赋的地区差异及其动态演化,采取“区域协同、渐次轮动”的战略思路,以国内的区际分工与专业化深化来复制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服务化过程。由于在交易效率方面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珠叁角地区拥有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的客观基础,应该通过加快分工演进来实现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的外向推动与内生演化。论文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是: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低端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人力资本形成与再投资机制,推动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实现地区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加强交易技术建设推动交易制度创新,提升综合交易效率,打造知识性要素的比较优势。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带动服务投资,稳步推进服务业国际化进程。

薛乃卓[10]2005年在《基于能力视角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研究》文中认为理论界对经济增长之谜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不懈探索推动了人力资本理论和能力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特别是在当今超强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本的价值及其管理的研究的需要尤显迫切。但就目前的管理理论研究来看,对人力资本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用以能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本管理理念,来研究人力资本价值管理的工作也还很少。基于这些现状,本论文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相结合,以系统分析等现代管理科学方法为工具,对以组织能力为视角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提出了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理念,建立了其系统结构的概念模型和人力资本与组织能力的关联结构(LISREL)模型;构建了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刚性与柔性的指标体系及测评分析模型,并以此为导向建立了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体系。第二,提出了人力资本评价的“双力一动”框架,由此构建了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和测评模型,对于其中的人力资本能力测度建立了基于独特性和价值性的二维判别模型。第叁,进一步拓展了戴维·罗默的研究成果,将人力资本G纳入模型中,构建了基于速度方程的企业长期经济增长模型,由此分析推导了人力资本在企业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效应及其数学表达式;构建了在微观经济适用的广义生产函数评价模型,并用之于评价分析人力资本对企业能力短期经济实现的贡献。第四,提出了能力导向的人力资本群体发酵增值模式和增值激励模式,并对特定能力特征背景下的人力资本增值激励模式进行了探讨。第五,基于“双力一动”框架,构建了人力资本增值激励的人力资本投资博弈、主体行为选择博弈和人力资本流动博弈分析模型,从人力资本的能力、努力和流动叁个测度对人力资本的增值激励模式进行了有定量基础的研究。第六,进行了应用性研究,运用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某医院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体系进行了设计和范例研究。

参考文献:

[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初探[D]. 沈文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02

[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初探[J]. 沈文玮, 薛彦萍.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D]. 黄平. 武汉大学. 2012

[4]. 中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本研究[D]. 江永红. 中共中央党校. 2004

[5]. 分工与产业结构发展[D]. 郑凯捷. 复旦大学. 2006

[6]. 二元体制下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 史松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7]. 企业家要素增进与动态比较优势提升[D]. 赵榄. 浙江大学. 2010

[8]. 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 史晓白. 苏州大学. 2006

[9]. 珠江叁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研究[D]. 胡春林. 南昌大学. 2012

[10]. 基于能力视角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研究[D]. 薛乃卓. 天津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本国际配置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