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持续发展战略:现代化进程中的初步策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中国社会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背景材料: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大危机
有专家声称,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四大显性或隐性危机,而笔者所掌握的材料却说明了这种结论并不是危言耸听。
1.人口危机:积重难返。
这是中国现代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1)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根据计算机仿真,200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3亿,下世纪20~30年代,总人口达到最高峰,人口规模下限为15亿,并有可能出现更大规模的人口群;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将趋向高峰,204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约占当时中国人口的20%,相当于那时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15~64岁年龄人口在2020年也将指向最高峰,约10亿人,实际劳动供给人口在8~8.5亿之间,形成持久的劳动就业压力。可以预见,下世纪20~~40年代将成为我国人口三大高峰的进入段。(2)人口就业持续增压。90年代我国劳动力将保持3%的增长率,年均需新安排就业1500人左右,超过日本在高速增长时期15年内安置劳动力的总和;农村剩余劳动数量庞大,并有可能向非农产业排挤,成为中国二元结构转变,以及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实质问题。(3)人力资源开发举步维艰。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12岁以上人口平均文化程度只有5.5年,不足小学毕业水平;文盲、半文盲数为1.8亿,约占全国15岁以上人口的22%,而按宽口经估算的我国知识分子人数约2000万人,仅占总人口的2-2.5%。造成了人口素质不高的原因,在于过去人力资源投资严重不足,而如此不合理的智力结构又不能不是将来开发人力资源的沉重包袱。
2.资源危机:剑拔驽张
(1)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劣势。我国人均主要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或1/3,尤其是一些现代化进程中的支柱性资源如耕地和水资源的拥有量不足,形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人均资源占有量水平是表明一国人口与资源矛盾状况的重要措施。我国主要资源压力过大,资源将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的状态;另一方面它将直接约束人均生产和消费的水平,影响我国长远发展的潜力和发展方式的选择;(2)资源大国的重复。首先,大国主要依靠开发本国资本来积累资本,为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一大重复;而且地利条件不利,又增大了开发难度,提高了开发成本,许多资源优势很难在短期内转化成物质资本,这可能使中国在耗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效率不高的过程中,丧失宝贵的发展时间和机遇;其次,中国幅员广大,但可耕地少,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交通不便,资源匹配又极不均衡,地区差异明显,统一管理难度大;三是由于我国资源基本能自给自足,因此建立了较为完善而独立的工业体系,而在对外开放之后,在国际经济发生变化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方法以至资源等各种条件,来加快自身发展,是未来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3)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包括人均资源占有量进一步下除、后备资源供给不足,人均资源消费需求量不可抑制地扩张,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迅速拉动着资源、能源总需求量的急剧上升等。上述资源特征综合一起,已构成实现高度物质现代化的刚性制约,简言之,如果我们不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并及时采取对策,中国资源状况将难以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3.环境危机:每况愈下。
表现为:(1)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加压。二元经济结构下工业化的结果在发展初期就遇到了大规模的生态破坏和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所有生态破坏中,以土壤侵蚀最为突出,集中表现为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张(占国土面积的1/6);沙漠化加速发展(年均扩速2100平方公里),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伴随着草原的粗放经营和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在经济增长的背后,环境面临着进一步的污染。1990年,在评价的94个河流城市段中,65个受到不同程度地污染,水环境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我国大气污染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已明显影响到经济指标,据估计,各种损失已近860亿元,占1987年GNP的7.8%。由于生态恢复的长期性和解决环境问题条件的制约,上述情形不可能在短期内好转;(2)自然灾害日益频繁,据初步估计,全国年均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80年代分别为4155万公顷和2038万公顷,平均每年因灾粮食减产,80年代达到180.5亿公斤。有研究预测,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将是气象灾害与天气灾害相当严重的时期。根据对我国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的几十年内,我国将进入灾害群发期,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势必产生消极性与破坏性重大影响。(3)环境前景堪忧。包括农业生态环境的过重超载、林业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剧、森林生态功能减弱、北方水资源短缺、东部海洋环境污染加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地短期内不能得到根本解决。
4.发展危机:周期振荡。
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周期波动。先是经济过热,随后便是经济调整导致经济衰退,使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度振荡。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历了7次经济周期。大约每6年一次周期,其中扩张期平均约3年半,收缩期平均2年半;约5年半可能会出现一个高峰年,约5年4个月出现一次谷底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非常剧烈,但呈减缓趋势。若用不稳定系数来衡量经济增长的不稳定程度,1953~1985年中国的不稳定系数是前苏联的4.0倍、美国的4.3倍、日本的2.8倍、西德的3.4倍、法国和英国的5.1倍。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处于不稳定状态,呈大幅度的周期振荡。
5.小结:持续发展--现代化战略的基本准则
持续发展的研究和贯彻,已成为国际软科学课题的先锋选择之一,也是各国在制定发展计划时优先考虑的基本准则之一。中国的基本国情表明,在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资源有限、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发展波动历久不衰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持续发展道路。人口、资源、环境、管理决策四位一体的高度综合,正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核心,也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发展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行为变动轨迹。该矢量将导致此复杂系统朝着更加均衡、更加和谐、更加互补的方向进化。”在这个定义中,强调了发展的不可递性、广泛性以及关联到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性。因此,发展这个术语的含义被明确地处理成一种“正向的”和“有益”的过程,它因而可望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和不同的进化阶段上,作为一个标准去诊断、去核查、去仲裁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健康程度”。
二、社会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对持续发展的认识方面,逐步取得了共识。一致认为判断持续发展水平的高低,可由五个基本的要素去衡量:
1.资源的承载能力。通常它又被称为“生存支持系统”。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以及它对于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支撑能力。如果可以满足人不仅是这一代人,还要考虑以后的各代人,即要考虑资源的世代分配问题,则具备了持续发展的条件;如果不能满足,可以挖掘潜代资源,务求“生存支撑系统”保持在区域人口需求范围之上。
2.区域的生产能力。通常被称为“发展支持系统”或“福利支持系统”。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的总体水平上,可以转化为人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及物质能量水平。持续发展要求此种生产能力在不危及其它子系统的前提下,必须与人的需求同步增长。
3.环境的缓冲能力。通常被称为“环境支持系统”。人对区域的开发、对资源的利用、对生产的发展、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的允许容量之内,否则,发展将不可能持续。
4.进程的稳定能力。通常被称之为“过程支持系统”。在整个发展的轨迹上,不允许出现由于自然波动和经济社会波动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避免系统出现崩溃的状态,或出现不可逆的后果,这里有两个途径可以选择,其一,培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其二,增强系统的弹性,一旦受到干扰后恢复能力应当是强的,即有迅速的系统重建能力。
5.管理的调节能力。通常被称为“智力支持系统”。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调节能力,应适应于总体发展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驶能力,要适应于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
为了比较不同的地区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我们拟定了一组指标体系,以考核社会反映能力:
第一,社会的稳定度。主要用于衡量社会有序的保持能力。此种稳定不是一般意义下社会运行,而是真实地体现安居乐业的主动感受。
第二,社会的安全度。主要表现为社会守法的自控能力。此种安全的最低标准是减少犯罪和暴力,最高标准是组成社会的人的道德约束。
第三,社会的保障度。它体现了社会福利的支配能力。对于失业、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教育设施、文化娱乐等的社会保险程度,是持续发展的福利体现。
第四,社会的舒适度。持续发展意义下所带来的环境净化能力,人们生活起居和工作学习的环境,应能提供某种清新、愉悦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
第五,社会的公益度。指社会中的自助互助能力。它已将持续发展下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扩大到人的精神层次和道德层次。
第六,社会的抗逆度。指整个社会的自救互救能力。在一个突出灾害袭来时,如何体现社会抗逆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是检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第七,社会的满意度。是指社会准则的共识能力。
第八,社会的文明度。理解为社会公德的约束能力。
第九,社会的控制度。它是社会管理公权能力的体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除平行的关系而外,对于等级的和有序的维持水平,是社会控制度的标志。
第十,社会的自立度。理解为社会恢复重建能力。
上述指标,已经在高度综合的计算机系统中,有了精细的计算和定量地计算,让我们牢记持续发展的名言:“满足现在的需要,要建立在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条件下,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发展。
三、中国社会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成
1.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1)降低人口率,实现适度人口目标。我国人口发展要有与经济发展、资源承载、环境质量、生存空间和人口自身发展规律相协调的“适度人口”目标。根据土地承载力研究提供的资料,我们认为2000年人口应控制在13亿之内,2020年不超过14.6亿,2030年实现人口的零增长,我国下世纪最大规模不超过16亿,以15亿为控制目标,较为恰当。
(2)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拓就业途径,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我国正处于劳动力资源存量迅速增长和扶养系数量低时期,90年代是大力开发劳动力资源的黄金时期,过此时期老年人口将迅速上升,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将会逐渐丧失。可以说,我国正处于财富与包袱、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危急时期。摆脱困境,变包袱为财富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泛地、更多地开辟就业机会其核心内容是逐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基本要求是:
第一,在广大农村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劳动大军,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进行治山、治水、水土保持、治理沙漠、植树造林、农田水利建设、修路筑路、以及开发荒山、荒地、荒水,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等多种经营生产;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第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也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乡镇企业要加强股份制改造的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职工科技素质、促使产品的升级换代。
第三,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商业、服务业、旅游业等,预计仅旅游业一项就可吸收2000万个劳动力。
第四,发展劳动密集程度较高、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工业。
第五,积极进入世界劳务市场,提高我国劳务出口人员规模。
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向技术密集型过渡或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取得竞争优势。
(3)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总量的优势,发展技术(智力)密集型与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术替代目标。随着新技术革命潮流的出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或正在选择以发展高技能、低资本密集为主的工业体系。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是一个国家在现代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支总量较大的科技队伍,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在大城市、沿海、沿江地区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密集型与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利用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创造出一个开放型的经济环境,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高新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现代化。
须知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我国科技人员所占比例本来就低,科技人员不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然而,我国由于思想认识,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原因,造成人才严重浪费。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不重视知识、不重视知识分子的国家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国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改善科技管理体制,保护科技人才,吸引人才,鼓励人才流动,此乃当务之急。
2.资源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节约”一词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节省”,与“浪费”相对比;二是指“集约”与“粗放”相对立。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必要性有四:(1)要认识到我国是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资源紧张状况交替地长期存在,因此,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都要注意节约资源;(2)建国以来我国施行的基本是高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在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3)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对资源的总需求量将迅速扩大;(4)外延扩大再生产在一般情况下,周期较长,而且投资大,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更注重于节约,注重内涵扩大再生产。面对这些,我们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现代化道路。其核心思想就是建立一个低度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增强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以缓和资源的供需矛盾。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是克服资源危机的基本对策。
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的内容主要包括:
(1)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体系。包括发展多熟制种植,提倡立体多层农业,采取先进的灌溉制度与技术和科学的施肥制度等节时、节地、节水、节能、高效低耗的集约化农业。
(2)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包括采取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加强资源综合勘探、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回收率与降低能耗物耗;开展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提倡废物利用,变害为利,重视二次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规模经营、杜绝重复低水平建设;建立节能、节材、节水、节省资金、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节约型工业体系。
(3)建立以节省运力为中心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包括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建立以铁路为骨干,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有机结合,联运联营的综合运输网;发挥水运(海运和内陆河运)的运时大、耗能低的优势;发展油、气、煤浆的运送管道;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有条件地实行人、车分流;合理布局工业,发展集装箱运输,提倡运输社会化,减少空率等节能、节时、重视效益的综合运输体系。
(4)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我们主张的消费是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的消费水平与生活方式,反对超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超前”消费、高消费。适度消费的内容大体包括:膳食结构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发展高转化率的节粮型的动物产品与食品加工业;发展化纤、混纺代替棉布,减轻耕地压力;提倡公寓式住宅与发展公园、公共娱乐场所;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发展以公共电、汽车和地铁为主的居民交通工具等,在衣、食、住、行诸方面提倡勤俭节约,有条件地提高生活和享乐水平。
当然,建立资源节约型体系必须与集约化经营相结合。单纯的节省不能创造更多财富,必须与改变粗放经营模式为集约经营模式相结合,即增加投入,包括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科技投入,以取得更高的产出。提出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并无丝毫否定或贬低开源的意义和作用,相反还要积极提倡开源。我们提出资源节约型主要在于合理地、充分地、无浪费地利用可贵的自然资源,对于可更新资源来说是能够永续地利用,对不可更新资源可言,则是综合地、“全封闭性”地利用。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也不是暂时的、短期的、应急的行为,而是长期的、战略性措施,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持续发展的良策,这意味着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而且要在体制、法制、政策、措施、管理和行动上给以保证和贯彻。诚然,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阶段的实现。而且还要多方面的投入,尤其是科技投入,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同进也要提高劳动生产者的素质。
3.环境战略: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保体制。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使中国富强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始终把国民经济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各项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因此,环境保护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要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更好地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服务;在经济发展中也要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现阶段,要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实际情况,对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只能量力而行,使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的速度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相协调。
为此,我们必须奉行以下原则:
(1)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和战略方针,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2)坚持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实施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宏观管理、调节和控制,使环境保护与各项建设事业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
(3)在国土开发中,坚持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并重的方针,按照《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以及地区的、流域的整治规划,在重点区域试点基础上有规划、有目标、分步骤地在全国开展国土整治工作。
(4)在工业、农业及其它产业部门中,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战略,坚持把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生产发展的基础条件,推行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
(5)建立和健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逐步形成以各级政府环保部门为主营、各级有关管理部门相分工的统一管理、相互协调、分工合体、各负其责的环境管理体制。
(6)坚持强化管理,预防为主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三大政策体系,调动中央、地方政府、经济部门、企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7)适时地颁布、实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标准,把环境保护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配套、推行各项环境管理的制度、措施,使环境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8)加强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组织好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努力发展环境保护产业。把环境保护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具有比较先进的环保技术、装备的基础上。
(9)建立和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和信息网络,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及污染状况的变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
(10)搞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培养环境科学和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
(11)发展国际间的环境合作与交流,促使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进步。
4.稳定战略:坚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方针
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也是我们能否自觉地认识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的过程。40年的经济发展史提示我们。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应当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所谓持续发展主要是针对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经济发展出现时而过快,时而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历史的经验值得我们注意。每一次脱离国情、超越国力的高速经济增长,都必然会陷入经济衰退的困境,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所以,控制追求高速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就要求务必保持冷静的头脑,杜绝一时的头脑发热,克服脱离实际的好大喜功,力求在长时期内,把经济发展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范围之内,长期的持续性的发展就能实现最快的增长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所谓稳定发展是针对大幅度的经济波动和被迫实行重大的经济调整而言,要求采取积极的反周期政策,在经济扩张期,要采取适度的紧缩,抑制过热增长,保持合理速度;在经济收缩期,要采取适度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力求缓和经济波动,减小周期幅度,实现经济相对稳定发展。所谓协调发展是针对重大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结构不合理而言的,它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各产业部门之间适度的增长速度和合理的比例关系,促进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现代化。
在对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结构变动、比例关系等方面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合理范围,以及主要经济指标之间比例关系的合理界线。其中,主要指标的合理增长速度和速度比例关系是:“国民收入和GNP的年增长速度6~7%,社会总产值年增长率在8~9%。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在3~4%,粮食产量年增长率在2~3%;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在10~12%,轻工业10~12%,重工业11~13%;运输业年增长率在12~13%。总人口年增长率1.2%,人均国民收入年增长率5~6%。工农业速度比,农业增长1%,工业可增长2.5~3%。轻重工业比,轻工为每增长1%,重工业可增长1.1%,国民收入每年增长1%,发电量增长率应大于1.0%,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应增长1.3~1.4%,居民消费水平应增长0.4~0.5%,财政收入应增长1.1%。社会总产值每增长1%,进出口总额应增长1.2%。年末货币流通量应是当年国民收入总额的7~8%,货币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1.5%。当主要经济变量满足上述速度和比例时,经济发展状况就比较好,反之则反。若能在长期时期中保持上述速度和比例,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便大有希望。
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但由于人口与资源、供给与需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计划经济与市场发展等多方面矛盾存在,因此,在经济起飞的这一重要阶段,政府切不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放任自流,而要积极加强引导和管理,对每一重大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措施均应谨慎从事,树以“如履薄冰”和“瞻前顾后”的精神把国家的事办好。要自觉地缓和、调节上述矛盾,要缩短和减少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起飞时期的过程和痛苦,减少或避免许多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所出现的诸如物价持续上涨,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失业队伍公开化,各个利益集团矛盾表面化,各种政治、文化冲突尖锐化等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政府的政策要有目的,意向明确地调节、缓解,乃至控制和避免这类问题出现或恶化。同时要积极建立和健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领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使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简言之。中国的经济起飞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在经济起飞过程中,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发展,又要始终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国力增强。
四、结论和忠告
审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根据持续发展的特定要求,在大量的文献加工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中国社会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成,即控制人口、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减轻波动。这四项基本要求不应受国内外形势变化、政治体制改革、总体发展战略调整、政府高层人事变动等因素影响,而应当成为基本国策贯彻执行于现代化全过程。
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时期,同时,还处于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困境之中,当代中国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挑战,历史留给我们的机会是最后的,我们的抉策也是唯一的--持续发展,舍此并无他途可寻。
标签:国民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中国的人口论文; 人口增长率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