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责任&以2011年高考16组文言文试题为例_高考论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责任&以2011年高考16组文言文试题为例_高考论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责任担当——以2011年十六套高考文言试题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言文论文,文言论文,为例论文,试题论文,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考,亦称国考,于国、于家,责任重大。与高考试卷的其他板块相比,文言文阅读无论是题型、题量,还是命题角度与要点,都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一直是高考试题中较为成熟的一个部分。本文拟结合个人对2011年十六套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板块的肤浅解读,谈一谈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责任情怀。

一、可取:对国家选拔人才负责

1.注重价值取向

德才兼备、高尚的思想情操不可或缺,否则可能贻害无穷。高考文言文历来注意选文的正确思想导向,负载优良的文化信息的传承,丰富学生情感,内化学生完美人格,引导他们求真求实、向善向美,体现“文道合一”,其教育功能不容忽视。叙述类选文大多是积极而又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其主人公为人或率直清廉,或孝顺友悌;为官或善于政务,或秉公办事;为将或深谙军事,或战死疆场。如安徽卷重情重义、为人低调的万斯,福建卷刚正不阿、一身凛然正气的李维肃,全国卷Ⅱ卓有才能、威武不屈的熊鼎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论说类选文或论道,或论政,或论学,往往关注民生,体现强烈的民本思想和人文情怀。湖北卷反对厚葬、提倡亲民的上表,山东卷推崇施行仁爱、严肃法纪的对话,北京卷看人应多看优点、取其所长而不要盯着瑕疵的劝慰等,亲切而易于接受。

2.崇尚文化经典

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阅读、理解、继承、弘扬文化经典是中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考文言文试题从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增加对文化经典的阅读,注重挖掘古代典籍中所蕴含的道德情操、思想方法、价值取向和能力素养,增加了试题的文化含量,增强了试题的可读色彩,提升了试题的语文品位。这不仅很好地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发展性,可以较好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层次;而且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品格特征落到语文的实处。福建卷借助《论语》片段教导人们向善,不回避错误,知错能改;浙江卷借助《论语》《韩非子》的两段文字,告诉我们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道理,取材古代,立意当下,立意文化。

3.强调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的智慧”。要求学生在文本所提供的语言环境中,掌握古代汉语知识,理解文章内容,赏析文章章法技巧,进而吸收文化精髓。十六套语文试卷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翻译、断句等,考查方式多样,检测了他们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等。除了常见的客观性选择题、主观性翻译题外,主观性断句题、简答题、解词题等题型纷纷出现,让考生自由袒露心声,发表见解甚至是具有个性化的评价意见,由狭隘走向开放。湖南卷再一次详细标明选文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既是严谨治学的态度,也是民主开放的精神。

二、可行:对引导中学教学负责

高考,历来就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尽管“考什么,教什么”显得太绝对而不那么靠谱,但高考试题的导向作用人所共知。今年文言文试题选文丰富,考查形式多样,展现了中学文言文教学极为广阔的空间,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1.选文丰富多彩,避熟就生

从取材的范围看,选文涉及战国、西汉、唐、宋、元、明、清等诸多朝代的作品,既有正史,也有先秦诸子散文、清代文人作品。从体裁看,选文既有史传类人物传记,也有野史类名人轶事;既有亭记,也有碑传;既有奏表、序文,也有论说类随想。从写作技法看,占了较大比例的写人记事类文章,故事情节相对集中;论说文观点明确,议论说理实在。文言文阅读的选材,已不再拘泥于传记,出现了多体并存或多体交叉,努力打通不同文本的脉络,涵盖汉语言文学、文化与思想的诸多方面,能够改变部分师生“考人物传记喜上眉梢,考非史传愁眉苦脸”的现状,具有较强的合理性。试卷避熟就生,不仅不直接取材于教材(包括读本),而且近几年选自正史的比重不断减少,曾经风光无限的《史记》《汉书》2011年也已经是“硕果”仅存(湖北卷出自《汉书》),即使是论说类、笔记类文本,其作者也不是特别知名的作家,阅读时的陌生感既是高考命题的原则,更是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

2.断句题体现综合,渐受青睐

断句,古称句读,是我国文言文教学中极为传统而又有效的方法,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断句能力的考查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理性回归,因为只有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只有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比较正确地断句;有了比较正确的断句,也才能进行更深更高层次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评价。应该说,断句题对于考查学生是否初步读懂“浅易文言文”具有比较高的信度,考查形式本身具有综合性,难度也比较适中。2011年已经有7套试卷考查断句,可以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自在情理之中。以很有特色的江苏卷断句题为例,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选文说的是史学家班固、欧阳修对贾谊之死因有着不同的理解,班固认为贾谊尽管死得早,但属自然死亡;欧阳修认为贾谊是郁郁不得志而忧伤致死。围绕文本,将断句与文意理解、解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既有对学生理解和应变能力的考查,又有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同时也是对高中学生文化专题学习的检测与引导。

3.鉴赏评价考查,初显山水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现今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沉稳有余,灵动严重不足,“使动”“意动”“倒装”等大量的语法知识充斥课堂,耗费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手捧古汉语字典在字字句句的落实中面目可憎,不懂得如何阅读欣赏那一个个已经逝去但依旧鲜活的、血肉丰满的生命体,不知道“将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阅读”“不会阅读就无法解题”的基本理念,除了背书就是做题,除了做题就是背书;有部分老师讲起古汉语知识头头是道,而讲到选文的语言之美、文脉之致、意境之妙往往语焉不详,善于讲题而不善于讲文,更谈不上品文,阅读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与训练中根本就得不到落实。这种惨不忍睹的情形与前些年不检测鉴赏评价有很大的关系(以往考查鉴赏评价能力一般固定在“古诗词鉴赏”部分)。2011年的文言文阅读,福建卷、浙江卷等已经开始重视考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尽管部分省市卷仍羞羞答答地标注为“理解与分析”),特别是浙江卷旗帜鲜明地要求学生从选材、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表现技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对文本进行“赏析”,具有积极的扭转重言轻文现状的作用。

三、科学:对确保考试效度负责

1.考查应当全面

从检测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角度看,全面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很有必要。就题型而言,湖南卷、浙江卷做了很好的尝试。湖南卷既借助选择题考查了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断句,还有主观性的翻译甚至新颖别致的文意理解,要求学生谈一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赞叹”的理由,信息筛选与综合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融为一体。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某一语句,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也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文言文的语法特点是综合体现的。最能综合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就是主观翻译题。2011年高考,除北京卷出人意料地没有设置翻译题外,其他试卷都有6到10分的翻译题。不过,辽宁卷的翻译题既无关实词的特殊用法,也无特殊句式,只是考纯粹的实词理解,根本无法全面检测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新课标全国卷翻译题分值10分,但只涉及简单的省略主语,而且第一句省略的主语“何灌”在“参考答案”中竟然都没有出现,着实让人遗憾;湖南卷的第三句翻译尽管赋分不多,只有2分,但该句极短,所涉及的实词极少,没有什么信息含量,谈不上良好的区分度,可以说没有翻译的必要。

2.考查应当准确

准确,是命题尤其是高考命题的第一要务,是体现高考效度和信度的最基本的要求。白璧可以有微瑕,但高考命题的白璧不应该也不允许有微瑕。2011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从准确的角度来看,还是有败笔的。

(1)参考答案有误。四川卷第一句翻译是:“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答案是:“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褚币”怎么就成了“纸币”呢?“褚”是不是“纸”?褚,在《辞海》《辞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诸多工具书中均没有“纸”的理解,甚至也没有与“纸”相关的义项。褚,从字形看,与“衣”有关;商务印书馆《辞源》中有一义项“也指绵衣”,并举例:“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遗王。”(《汉书·南粤王赵佗传》)该例在其他权威工具书解释“褚”时也有。——褚,衣也。币,从巾,本义是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后泛指财物,如:“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管子·国蓄》)“易”,交换。再从上下文的联系看,“家仙居万山中”“耕渔以自给”,而且是“唯草屋一间,家徒壁立”的隐士,吕徽之携带的“纸币”从何而来?当朋友来见时,吕徽之:“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足见生活中的吕徽之只能是以物换物。翻译为“一天,(吕徽之)带上衣物到富人家换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较为合理、恰当。

(2)题干表述不当。题干表述,是考生审题的着眼点,如果题干文字表述不准确,那么,一定会对考生阅读造成很大的干扰。以山东卷第10题为例,该题要求选择“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但是所提供的六句话中,②是不以民为本的表现,④是齐桓公听到管子进言后雷厉风行的行动,⑥是桓公其后几年的做法,这三句话与“以民为本”毫无关联,根本不能体现“直接”信息的筛选价值,使试题的区分度严重受损,部分审题严谨的学生还会琢磨“哪句话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呢”;而且,六句话又不是按照原文的顺序抽取的,⑤在原文中处于②之前,这样的排列会让考生颠来覆去看几遍原文,容易造成考生正常思维的中断与情绪的不安。

3.考查应当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就高考而言,就是时时处处为考生着想。让考生在适度的紧张中流畅地思维,是命题者永恒的追求。2011年的文言文阅读,有两个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善。(1)阅读的层次性。文言文的选文往往是550字左右。这么多的文字,不像现代文那样可以快速浏览,尽管“浅易”,但如果文本不分段落,需要边阅读边理解,阅读难度可想而知。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辽宁卷、湖南卷、四川卷等的选文都是一个整块,给考生造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更何况其中有四篇是人物传记,原文本来已经分好段落,节选时又做了删节,为什么就不能分成几段呢?福建卷“至牧羊亭上……乃相与阮然而去”应当位于第二段的后半部分,其后的“明日”也是个鲜明的标志,不知命题者为何不小心放错了位置。(2)断句材料另选值得商榷。北京卷的断句题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尽管不长,也相对独立,但与前面的阅读材料并列存在,虽说体现出形式的多样性,但另起炉灶,无疑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难度,造成他们阅读思维流程的跳脱与转换。

我们期待着,文言文阅读的选材范围更广,题型更加灵活多样,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进一步拓宽文言文阅读的意义空间、价值空间和文化空间,使文言文阅读考查与阅读主体的生活体验发生联系,和他们的心灵发生碰撞,促进思想的传递、精神的成长。如此,既利于选拔更多更优的人才,也能保证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并对中学文言文教学产生更好的影响。

标签:;  ;  ;  ;  ;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责任&以2011年高考16组文言文试题为例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