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8队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的地质调查体系域构架也逐步智能化,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我国已经在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调查领域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极大的提高了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与调查结果的质量,促进了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客观来讲,我国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为此本文将对我国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进行详细的探讨,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智能地质调查;体系;架构;信息化;数据采集
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且被推广应用到了各行各业,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信息智能技术和信息智能设备在地质调查中被广泛运用,在地质调查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输送以及业务管理、三维建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天地空一体化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地质研究的发展进程。但是,受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影响,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还不够用完善,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我国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的现状
地质调查(geological survey),泛指一切以地质现象(岩石、矿产、地貌、水文、地层、地质、构造等)为对象,以地质学以及相关学科为指导,以观察研究为基础的调查工作。地质调查工作成果,是制定国家、地区地质工作方案,满足社会对矿产预测、普查勘探、工程地质勘查、水文地质、旅游、自然认知、地质环保与治理等社会需求,同时为国土开发、整治、规划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则是在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的大环境下形成的,通过采用先进的智能设备与智能技术,在地质调查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等过程中进一步结合普适计算和智能空间形成的智能控制体系,有力的提高了地质调查的质量与效率。据调查研究显示,近十几年来,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我国地质调查基本上完成了全流程数字化。据相关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地质调查领域已经逐步的建立起全国1:250万、1:100万、1:50万、1:25万、1:20万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比如全国矿产地、地质环境、自然重砂、水文地质、同位素测年、区域重力、区域地球化学、航空磁测、航天遥感等数据库,并且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技术水平有限等原因,使得我国在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建设过程中举步维艰。
二、我国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存在的具体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正在不断的完善,但是由于我国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的欠缺,使得我国在地质调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不准确、分析处理不科学,影响了地质调查报告的质量。为此下文将具体的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地质调查研究的发展。
1、地质调查智能空间有待完善
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基础平台在调查研究中处于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调查报告的质量。但是,我国地质调查智能空间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基础平台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的智能地质调查网络平台没有包含云GIS和Hadoop生态体系。因此使得非结构化碎片化大数据库知识库研究等不到加强,严重的影响了智能位置服务的质量。而且,我国地质调查研究的相关工作项目成果等不能及时发回指挥中心,也影响了指挥部署的效率。此外,地质调查智能空间网络的建设不具有普及型,不能及时为野外一线地质人员或社会公众提供相关的调查信息与成果,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地质调查质量,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2、地质调查GIS技术较落后
目前我国的地质调查GIS支撑平台建设还不够健全,虽然已有二三维一体化GIS平台,但是不能满足智能地质调查业务的应用需求,这就造成了相关项目的拖延。同时,由于GIS技术有限,不能在普适计算中融入成果综合处理过程、建模算法等方法,使得地质建模过程愈加复杂,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我国在GIS支撑平台建设中不注重三维建模算法的研发,使得GIS支撑平台建设也缺乏动力支持。
3、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
智能地质调查是新时代的产物,故对人才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目前我国智能地质调查工作人员紧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工作岗位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智能地质调查虽然实现了智能化,但是人员的操作是至关重要的。据相关人员反应,区域性岗位的设置比较随意,有些岗位人员富余,而有的岗位人员紧张,使得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其次,综合素质较低,由于地质调查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因此,经常会面对招不到人的问题,为了满足工作的需求,往往降低录入的门槛。此外,我国地质调查研究部门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还不够健全,使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迟迟得不到提高,严重的影响了地质调查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4、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的建设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资金方面。智能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对于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智能技术的研发必然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但是由于智能设备的购置成本昂贵,因此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据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区,国家对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建设的投入也不相同。因此,有些地区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由于设备的落伍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够准确,不能及时向外界处理反馈有效的信息。举个例子,森林的某处起火了,如果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先进的设备仪器及时发现就会有效的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三、完善我国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的具体措施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在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的建设中依然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严重的影响了调查报告的质量和社会生产实践的正常进行,为此,下文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的完善。
1、开发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基础平台
我国应该进一步开发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基础平台,以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为基础,不断升级地质调查的网络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强非结构化碎片化大数据知识库研究,通过云GIS和Hadoop生态体系向地质工作人员或社会公众提供精确、多功能的智能位置服务。此外还需要建设地质调查智能空间的结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分辨率,为社会开展资源共享、平台协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可见,进一步开发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基础平台对发展社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积极发展智能地质调查GIS技术
我国要积极发展智能地质调查GIS技术,建立健全地质调查GIS支撑平台建设。首先要发展二三维一体化GIS平台,为进一步满足相关业务的需求提供过硬的技术。同时我国地质调查研究还应该进一步研发建模算法,通过将普适计算与成果综合处理、建模算法相结合,使建模过程逐步智能化,大大的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有利于智能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3、提高地质调查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目前提高地质调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迫在眉睫,我国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首先提高地质工作人员的数量,我国需要大量培养地质工作人员,通过建立健全高校相关的专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其次,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考核体系,从而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因为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可以进一步掌握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操作流程,尤其是通过室外实践掌握了数字填图系统(Android版)的操作步骤,有助于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提高数据质量和精度。而且为工作人员搭建交流的平台,在交流讨论中,解决了以往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也提高了员工的素质。此外,我国还应该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人员,通过公派等途径,激励工作人员不断地发展创新,为促进我国地质研究做出贡献。
4、进一步加大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
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研究支持力度,包括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比如,完善相关部门的智能设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同时加大对相关项目研发的资金投入力度。此外,我国还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智能地质调查研究体系,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技术研讨会等,不断地结合本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创新。我国还应积极发展计算机技术,从而为进一步建设地质调查智能空间提供技术上的有力保证。
五、总结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也不断的完善。目前我国在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基本实现了智能化,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正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和工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而智能地质调查为目标需求所驱动,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现代化的进程。然而,由于我国智能技术和设备的落后,严重的影响了智能地质调查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完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成为社会生产实践发展的关键。所以,我国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并结合本国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且不断发展创新,为进一步促进智能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超岭,李健强,张宏春.智能地质调查大数据应用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地质通报》.2015年7期
[2]李亮,王敏.煤层气田智能巡检Web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测绘技术装备》.2013年4期
[3]李超岭,李丰丹,李健强.智能地质调查体系与架构.《中国地质》.2015年4期
[4]宋苗苗.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关键技术研究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学位年度)
[5]修连存,郑志忠,殷靓,岩心扫描仪光谱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年8期
[6]盛堰,郑大军,李中汉.海洋地质调查导航班报数字化开发及应用.《海洋技术》.2012年2期
论文作者:曾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地质论文; 智能论文; 我国论文; 体系论文; 架构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调查研究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