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分析_新型工业化论文

试析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评价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后,人们对于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正在深化之中,对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各地均处于积极的探索和构建之中。因此,本文给出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既是基于发达国家工业化标准和国内一些地区和部门已有的工业化评价指标,也是结合国情和重庆市的市情所做的探索,仅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的依据

(一)基于对工业化的再认识

探索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有必要对工业化理念做进一步认识。众所周知,工业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贫弱走向富强的重要通途,是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取得主导地位的过程。工业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广义的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发展或现代化。这里讲的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政治体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主法制乃至习俗观念等方面的变革,其领域涉及广远;在发达国家,广义的工业化就是发展和现代化的同义语。

(二)明确工业化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间关系

工业化与产业革命、技术革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不同概念。产业革命,是指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从而产生了工厂制度和机械化的大工业,它是生产力的第一次革命,又是生产关系的一次大变革。产业革命的开端即机器的发明与应用,是工业化过程的起点,没有产业革命就不可能有工业化演进与实现。但产业革命并不等于工业化,产业革命完成即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业劳动并不等于工业化的实现,产业革命完成在前,实现工业化在后,产业革命是工业化过程的第一阶段,或者说它是工业化的前期;而从产业革命完成到工业化实现之间的时段可称为工业化第二阶段,或者称为工业化的后期。二者之间的非同步性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所证实。因此,从产业结构演变看,工业化的本质是产业结构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高度化。

技术革命则与工业化相伴而行,技术革命是指世纪性科技领域内的重大变革或质的飞跃。从近代工业发生至今,世界范围内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技术革命大致有四次:一是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工具机器和蒸气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二是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三是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和电子技术的利用为主要标志;四是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迈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伴随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世界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正逐步上新的台阶。由此可见,国内外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为工业化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三)准确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

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成功经验,又要正确评估我国目前尚处的工业化阶段及基本国情。

首先,要客观估量我国工业化目前所处的阶段。从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考察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按照钱纳里对工业化进程阶段的划分,人均收入水平分别达到280~560美元、560~1120美元、1120~2100美元,分别为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中期和成熟期阶段。(1)到2003年,我国人均GDP为1070美元,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为14.78∶52.94∶32.28。(2)由此可见,我国具备各国工业化中期的典型特征,总体看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其二,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必须反映国情特征。在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时,必须客观估量我国的基本国情,把握好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主要特征:(1)我国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目前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实现工业化已经历了近300年的历程;而我国的工业化从解放后算起仅有五十多年的时间,要在短期内赶上和超越发达国家难度很大。(2)我国是人口大国,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西方发达工业国仅有7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1%,若不顾及人口基数大之国情,继续走发达国家和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将使我国有限资源和生态环境难以承受,会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从总体上看,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一方面,城市是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并存,另一方面,农村是传统农业与以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并存,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障碍。(4)三大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东、中、西部差距)和人均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仅以城乡差距为例,2002年,我国总人口为12845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78241万人,占总人口的60.9%,城镇人口为50212万人,占总人口的39.1%,城市居民人均收入7703元,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为247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3.1。又从地区差距看,2002年上海市与贵州省人均收入差距为11倍。三大差距直接牵制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5)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贫乏。我国虽然资源总量不小,但用13亿人口作分母,使人均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其中人均矿产、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人均森林拥有量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1/3、1/4、1/6。这意味着,加快我国工业化正面临资源的巨大束缚。(6)我国发展的自然条件差,发展成本较高。我国目前有6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丘陵,33%国土面积为干旱少雨和荒漠区,有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17%的国土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若世界平均的发展成本为1,则我国的发展成本为1.2,工业发展成本为1.25、农业发展成本为1.05、基础设施发展成本为1.28、区域开发成本为1.25。就是说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比发达工业国家要支付更高的成本。因此,构建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必须客观反映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可照搬发达国家工业化评价参数。

(四)正确认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

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不能不顾及与传统工业化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就是说,新型工业化它“新”在本质区别,即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是两种理念、模式,路径,结果都截然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所谓有联系,是指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传统工业化进程中或基础上开始实施的。也就是说,推进新型工业化,不能割断历史,要充分考虑国情和传统工业化现状及特定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的成功经验,以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兴利除弊,后来居上,走高起点、跨越式、有选择、有创见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讲有区别,是指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在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

一是起点不同。我国的传统工业化是在落后的农业经济基础上起步的。而新型工业化是在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准即新的发展基础上推进的。

二是背景不同。我国的传统工业化,往前可追溯到旧中国国民经济和工业基础都极端落后的历史背景下起步的;若从解放后的“一五”计划算起的,当时中央提出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并为此奋斗了半个世纪。而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经过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工业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世界排位第四工业大国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实施的。

三是增长方式不同。传统工业化最典型的两大特征:一是工业发展是以大量耗费资源为代价;二是生产能力扩张是与“三废”大量排放相伴随。因此,传统工业化,无论它是劳动资源密集型或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总体上仍然是依靠外延粗放型经营来扩大工业规模,依靠资本、资源、劳动力的巨大投入和耗费去维持其数量扩张,走的是一条用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去保“高速度”和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路子。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既可发挥我国后发优势,又能实现工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走的是一条投入少、产出高、污染少、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生态型、集约型、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新路子。

四是结构效应不同。传统工业化最大弊端在于“乱铺摊子,重复建设,盲目引进,重复投资”,在引进发展效应上难以跳出两大怪圈:一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二是“投资—亏损—再投资—再亏损”的怪圈。反映在产品竞争力上,是低水平;反映在市场上是恶性竞争;反映在结构上是各地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出口产品结构的“趋同性”、低档次、低水平、低竞争力。而新型工业化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化,企业的技术进步,市场的规范性,发展的开放性,投巨资搞研究与开发,重视高水准地引资嫁接重组。注重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加大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先导产业,壮大做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提升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工业化路径不同。传统工业化的典型路径是走“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路子,这种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让我国和不少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吃尽了苦头。而新型工业化,则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中国国情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相融合,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去保障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走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即统筹城乡、产业、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协调发展的路子。

六是两种工业化的结果不同。由于传统工业化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其负面影响严重,带来的必然结果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失业率高,经济效益低,发展代价大,特别是对我国为数不多的“不可再生资源”和土地进行掠夺性开采与大规模开发,其后果特别严重,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多,而且难以在发展中协调解决。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能够正确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关系,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能兼融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融合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比较容易协调解决,工业化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够完美地统一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反映和发挥我国的后发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不可能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应该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与推进信息化相结合,以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征程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要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不同,我国实现工业化过程应特别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有限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讲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第三,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要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为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拓展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从经济管理体制到经济运行机制要有利于与国际规则相协调,更加有利于发挥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大市场之优势,并在世界经济结构梯度转移中受益。

第四,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要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离不开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特别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研发人才更是我国走好新型工业化的难点,其指标体系应当反映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教育等的投入与产出水平及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第五,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要有利于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劳动力成本低是一大竞争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产业发展间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关系,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总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与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既要有一些相似或相同之处,即有一定的可比性;但又要有一些不同的量化标准,以反映我国基本国情,使指标体系更加切合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水平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设立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根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对新型工业化经济涵义的理解,我们认为探索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可比性原则

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权威的具体标准来衡量新型工业化所处的程度,人们往往借鉴国内外通常使用的方法有:(1)采用钱纳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以人均GDP或GNP水平的变化来描述工业化进程;(2)采用霍夫曼比例评价法,即以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之间的净产值比例来衡量工业化程度;(3)前苏联评价标准,即斯大林曾把国民经济中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作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标志;(4)《中国统计》任才方、王晓辉提出的标准;(5)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0)(作者史清琪、赵经初)给出的评价标准。等等。虽然这些方法对于衡量我国工业化进程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对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新型”特征测定则有显不足。现今中国是一个开放性大国,又是发展中的国家,为此,在构建反映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时,既要注重吸取国内外工业化有益的量化标准,又要反映新型工业化特征的量化指标,并使用综合评价指数方法来进行综合测定较为合理,使指标体系和评标准在国际上、在国内地区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二)科学性原则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符合国情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设立其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应该是科学的、准确的反映其“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之特征和要求,指标体系能客观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背景下,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科技进步、经济内涵增长、人均收入水平、市场需求、开放程度、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之状态和水平。这些指标体系与传统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工业化评价指标有联系,但不全相同,更多地是要突出中国特色。

(三)可行性原则

目前,国内外反映工业化进程的指标很多、很繁杂,许多指标与小康指标、城市化、现代化指标有联系、有重复,这些指标的相关性很高,特色还不够鲜明;有的指标数据在实践中既难监测,也难在历年统计资料中查找。构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即要求:一是指标数据便于收集整理;二是与现行统计方法相衔接;三是适宜于经常性动态监测;四是指标体系简单明了,指标不能太多,换算不能太复杂。

三、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设计

按照新型工业化内涵、特征和可比性、科学性、可行性原则,借鉴国内外关于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我们初步设定衡量我国和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指标体系为七组20项。

(一)评价工业化发展阶段(进程)的指标3项

该组指标主要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主要有:

1、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人均收入水平从产出角度反映一国或地区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它是按人口计算的产出平均水平,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该指标直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或发展阶段,在国内外均有可比性。我们建议采用全国(或地区)GDP与实际人口之比,即在计算某地区人均收入时,用常住人口计算。一般认为这一指标至少应在2500~3000美元以上。

2、农业就业人数占三次产业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该指标是从农村劳动力的情况反映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一般认为这一比重至少应降低到20%以下才符合实现工业化之要求。

3、城镇化率。即一般认为,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才有可能达到工业化水平。

(二)评价结构变动的指标4项

该指标反映在工业化进程中。伴随产业不断重组和升级,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从初始形态向高级形态、消费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主要有:

4、三次产业结构。该指标反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一般认为,实现工业化时,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应在20~15%以下,工业比重为40~50%以上,服务业比重应在40~50%以上。

5、劳动力结构。该指标反映一国或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的演变规律。一般认为,实现工业化时,农业劳动力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为20%以下,工业劳动力比重为20~30%之间,服务业比重在50~60%以上。

6、消费结构。该指标反映社会消费水平和对工业经济的依赖程度。但由于数据难以采集,建议仅用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进行评价,即采用能够综合反映在恩格尔定律下的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它可以综合反映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社会产品的价值实现程度。一般认为这一指标应在30%以下。

7、外贸结构。该指标反映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外贸依存度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根据国际通常的做法,这里我们推荐两种计算方法:其一:国际贸易总额占GDP比重。它更多地反映一国和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中的国际地位、开放水平以及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会和能力。其二,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它比较真实地描述一国或地区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一般应在80%以上。

(三)评价科技含量的指标4项

该指标主要评价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主要有:

8、科技活动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或GDP)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一国或地区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水平。但由于该指标数据采集有一定困难,我们建议采用用于研究与开发(R&D)的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行计算,或者按R&D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相应比重评价。一般认为这一比重值应在2~3%以上才符合新型工业化标准之要求。

9、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该指标反映一国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和水平,以及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水平。一般认为这一指标值应大于35%(产品)~40%(产值)才符合新型工业化标准。

10、新产品产值率。该指标反映一国或地区科研开发水平及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的能力。一般认为(新产品产值/工业总产值)应在40~60%及其以上。

11、科技进步贡献率。该指标反映一国或地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宜采用阿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一般认为工业化水平应达到55~60%以上。

(四)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2项

该指标主要评价一国或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水平。主要有:

12、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财务费用),反映工业企业的盈利能力。

13、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利息支出)/资产总额,反映工业企业的总资产创造的效益。

(五)反映资源与环境状况的指标2项

该指标反映一国或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在资源消耗节约、对生态环境污染方面的情况和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有:

14、资源消耗节约指标:主要选择工业生产重要原材料、能源品种统计其耗量并分行业计算单位总产值的消耗,如万元产值或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以此来对比反映资源、能源的消耗和节约情况。

15、工业三废排放指标:主要反映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污染治理及回收再利用情况。但由于该指标数据采集有较大难度,一般利用原材料、能源的消耗量和环保部门调查抽样的排放系数为依据。如三废年排放量等。

(六)反映人力资源利用与劳动生产率的指标3项

该指标反映一国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发挥情况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主要有:

16、从业人员增长率:该指标反映工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再就业情况,一般以年初工业企业职工总数与年末职工总数之比获得。但是,除少数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在制造业领域,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百万元产值吸纳劳动力人数是递减的,此时的从业人员增长率并不能反映人力资源利用充分与否的状况。因此,另一种意见是用一国或地区的真实失业率(失业3个月至半年以上者占从业适龄总人口比重)来判定为宜。

17、劳动者素质: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职工队伍的文化与业务素质。一般用职工中的各种学历(职称)或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重来衡量其文化与业务素质的高低;也可用总人口中,每万人平均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来衡量。

18、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平均数),它反映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低(万元/人·年)

(七)反映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指标2项

该指标能直接反映工业现代化水平,它反映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情况,它既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主要有:

19、固定资产新旧程度:该指标反映工业企业工艺、设备及生产资产的现代化与高新技术水平以及适应新型工业化进程要求的生产经营条件。一般运用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之比计算求得。

20、工业企业信息化程度:该指标直接反映一国或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工业信息化水平,它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采用信息产品产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表示,即用(信息产品净产值/工业增加值)表达。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集成、系统软件等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业产值。二是工业电子信息制造设备的台套数或价值量(万元)占工业设备台套数或价值量之比计算,它反映工业企业生产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三是企业在开发、生产过程、经营管理中采用信息技术的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19、20两项指标,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在实践中很难采集真实数据,建议第19项指标采用工业设备新度系数,即工业设备资产净值/工业设备原值之比计算;第20项指标也可用工业设备在国际国内的先进水平表示,如用某(年)工业设备处于国内先进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占比(%)表示。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国民经济和全社会信息化水平问题,因涉及面太广、指标很多,数据难以采集,建议待条件成熟时,再纳入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为宜。

四、新型工业化评价标准及监测

上述指标体系,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及水平。为验证其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探讨我国和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规律性及所处的阶段,可从国家和省市统计部门颁布的权威统计资料中采集有关数据,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出衡量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评价标准。

(一)指标体系遴选方案设计:这里设计出两类指标体系的遴选方案:

1、A方案指标体系:将上述7组20个指标体系全部入选列表进行计算,如下表所示。A方案的优点是,由于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因而计算出的评价标准能够较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国和地区新型工业化特征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缺点是资料和数据收集难度大,计算复杂,需要花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运算。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A-B方案共用表)

注:(1)+为正指标,-为逆指标;(2)实际值(2003年)重庆市统计公报和行业统计资料;(3)1~20为A方案指标,★1~★10为B方案指标。

2、B方案指标体系:将上述7组20个指标体系中的10个关键性重要指标入选并列表计算(如表中★者所示)。B方案的优点是,由于评价指标比A方案少1倍,资料数据易于收集,计算较为简便和操作性强,同时,也能从主要指标值中较真实地反映我国和地区新型工业化特征及所处的发展阶段;缺点是准确性、系统性较A方案稍差一些。

(二)数学表达式

为了获得评价我国和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总体量化标准,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运算监测。主要方法是将方案A(或方案B)各项指标分别确定指标的标准值和实际指标值,计算出个体指标数,赋予权数,再综合计算总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权数可采用专家调查分析法确定。计算时,指标值为某地某年实际值。

(三)新型工业化阶段的(定量)判断(划分)

按照上述指标的分析和计算,我国和地区所处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可参照如下数据定量界定。

1、凡K值即综合评价指数在60%以下,可判定为处于新型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2、凡K值即综合评价指数在60%~100%之间,可界定为处于新型工业化的中级阶段。

3、凡K值即综合评价指数在100%以上,应视为新型工业化的高级阶段。

五、重庆市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初步判定

(一)工业化所处阶段的总体判定(按2003年资料)

按上述评价一国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判断: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按汇率法换算为1970年美元价格计算,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280~560美元,中期为560~1120美元,成熟期为1120~2100美元以上。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富裕程度的综合指标,它和工业化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工业化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GDP就越高,反之亦然。2003年我市人均GDP为8075元,按汇率换算为972美元,该指标说明我市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

2、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这两项指标是分别反映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指标,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衡量一国或地区是否完成工业化的指标。2003年我市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5.2%和51.53%,比实现工业化15.5%和20%的标准,分别高出0.3个和31.53个百分点,特别是农业从业人员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任务还任重道远。仅从这两项指标看,我市要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必须努力改变多数人窝在地里搞饭吃的状况。

3、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主持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所提出的划分工业化水平的方法,即根据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把工业化水平分为非工业化(20%以下)、正在工业化(20~40%)、半工业化(40~60%)、工业化(60%以上)等四类。其中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部分(工业还包括采掘、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比重较小的行业),总商品生产增加值额大体上相当于物质生产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交通、通信、商业等)的增加值。按此计算,我市200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31.5%,属于正在工业化阶段。

4、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该项指标是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根据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的比重占全部人口的60%以上。从2003年末常住人口统计资料看,我市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41.9%,比60%的标准低18.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市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

5、恩格尔系数。该指标反映我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生产水平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国或地区工业化水平。2003年,我市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5%。一般认为实现工业化时城乡恩格尔系数至少应在20~30%以下,足见,我市实现城乡工业化和基本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仅从以上五个方面、六个评价标准初步判断,从总体上看,我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实现工业化至少还需15~20年的努力,且此间国民经济的年均GDP增长不得低于8~9%。

(二)三大经济区工业化判定(按2002年资料)

由于我市三大经济区的划分是近一、二年的事,许多统计数据无法查证,仅从2002年统计年鉴中已有的资料看,拟用人均GDP、农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和城镇化率三个指标判定其工业化水平如下:

1、都市发达经济圈

(1)人均GDP水平:2002年,该区域实现GDP768.1亿元,人均GDP为13969.5元,折合1689美元,按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判定,已处于工业化成熟期。

(2)农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比重:2002年,该区域年末就业人员总数为316.77万人,农业从业人员为82.83万人,占26.1%,比国际上公认的工业化标准(20%以下)高出6.1个百分点。

(3)城镇化率:2002年,该区域内总人口为549.84万人,非农业人口为317.23万人,城镇化率为57.69%,比国际公认标准(60%)低2.31个百分点。

仅从以上三个指标看,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其总体水平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成熟期的转换之中。

2、渝西经济走廊

(1)人均GDP水平:2002年,该区域实现GDP605.6亿元,年末总人口999.67万人,人均GDP为6058元,折合733美元,按国际工业化通用标准判定,该区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2)农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比重:2002年,该区实有农业从业人员283.78万人,占该区全部就业人员526.89万人的53.86%,比国际上公认的实现工业化时的标准(20%以下)高出33.86个百分点。

(3)城镇化率:2002年,该区总人口为999.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91.24万人,城镇化率为19.43%,离国际公认的工业化时的城镇化水平(50~60%)相差很远。

从以上三个指标看,渝西经济走廊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换之中。

3、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1)人均GDP水平:2002年,该区域实现GDP597.6亿元,年末总人口为1564.31万人,人均GDP为3820元,折合463美元,按国际公认标准,属于典型的工业化初期阶段。

(2)农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比重:2002年,该区有农业从业人员541.5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866.84万人的比重为62.48%,比国际上公认的工业化标准(20%以下)高出42.48个百分点。

(3)城镇化率:2002年,该区有非农业人口212.98万人,占总人口1564.31万人的比重为13.6%,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工业化时城镇化率60%的要求,还差46.4个百分点。

虽然,该区有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万州、涪陵区,但按以上三个指标从总体上判定,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正处于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属我市工业化水平最低的区域,加上该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特别是污染环境较重的工业,而只能有选择、有限制的发展生态型工业和循环经济,所以该区域是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难点所在。这也充分证明,重庆直辖市具有区域发展差异性很大的基本市情。

标签:;  ;  ;  ;  ;  ;  ;  ;  ;  ;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分析_新型工业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