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企业:是规模管理还是降低成本?_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流通企业:是规模管理还是降低成本?_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流通企业:是规模经营还是降低成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降低成本论文,流通企业论文,规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一段时期以来,国有流通企业的规模经营问题成了一个热点,似乎能担当起国有流通企业扭亏增盈并夺回已失去的市场份额的重任者非规模经营莫属。的确,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国有流通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效益普遍下降,市场萎缩,特别是连续两年的物资企业全行业巨额亏损,使人心寒。究其原因,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由于流通企业没能跟上体制变革的步伐,形成了小、散、差的格局,从而市场竞争乏力,因此提出要按规模经营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是不是有规模经营问题,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达到什么水平才算是规模经营,流通企业为什么要按规模经营以及规模经营是不是能够解救国有物资流通企业目前的困境等问题,恐怕也是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的。

(二)

流通企业属于服务性企业。就其运作特点来说,就是沟通供需,促进成交和收取服务佣金。它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贡献就是所谓搞活流通。实际上,价差就是生产企业向流通企业支付的佣金,是生产企业利用流通企业的渠道并购买其营销服务的代价。即所谓工业企业把一部分工业利润转移给流通企业形成流通利润。显然,最简单的流通企业就是合法的经纪人。虽然我们对所谓“皮包公司”有些微词,但只要它不是违法经营,它就是一个成本最低的流通企业。因为至少从理论上讲,流通企业做成一笔交易就会获得相应的利润。做得多,利润就多,做得少,利润就少(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对流通业连续两年的大幅度亏损感到迷惑不解的一个主要原因,流通企业怎么会亏损呢?),只要有客户就会有利润,只要有订单就会有利润。因此并没有提出经营规模的要求,因而也不存在要多大经营规模才有利润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问一句,做了代理的流通企业,它的经营怎样才是上了规模呢?厂家肯定是希望它销得越多越好。

(三)

然而,在现实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确实又提出了所谓规模经营的问题。问题的提出,主要原因是订单数量的大幅度下降,市场占有率的急剧萎缩。问题的背景则是生产资料交易渠道的结构化调整:供方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营销渠道系统;需方企业则建立自己的物料采购渠道系统;同时国家计划分配的指标越来越少,越来越与市场交易同轨;而国有物资流通企业则越来越失去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职能,越来越是一个企业而非政府主管部门。资源不受控制,客户纷纷自立门户,必然造成流通企业的生存危机。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流通企业提出规模经营问题主要还是着眼于要把流失的订单再收回来,走集体订货的模式,名曰争取批量优惠(这里且不论工业品交易市场中并不存在批发和零售的概念),上海宝钢自去年12月取消了冷轧薄板的所谓批量折扣价格体系后,就使所谓集中订货争取优惠价格的说法无以为据了。因此,流通企业提出规模经营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想重新收拢物料采购权与厂家抗衡的愿望。

虽然集中订货统一供应可以获得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运输费用的效果,更可以获得由于掌握大量订单而能够与供方厂家进行市场竞争的优势。但是订单超过一定的规模,就可能增加采购管理和协调的费用支出,降低物料采购供应效率,大量资金的筹集和运作就是个现实问题。还可能由于在与需方企业的生产变动协调上出问题而降低服务水平,还可能由于订货期延长而使企业加大周转和安全储备等。

实际上,供方的自主营销与需方的自主采购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共生体。由于生产资料的市场范围有限,又常常是标准化生产或为客户特别地制造,故大量的是产需衔接。而且市场营销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工业品生产资料的营销渠道中是极少有独立经销商的,常常只有1 个中介机构,而且是生产厂商的代理商或派出营销机构。因此,在一个遍布全国的行业或系统内要统也是有很大技术困难的。必须换个角度来考虑国有流通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

(四)

众所周知,我国对许多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和产品都是有规模经济要求的。如在《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对许多我们熟知的产业和产品均提出了最低的经济规模标准:乙烯工程的年生产能力至少应在30万吨以上;炼油工程的年生产能力至少应达500万吨; 轿车项目,发动机排气量在1600CC以下的至少应达年产15万辆的水平;摩托车项目,发动机排气量在150CC以下的至少应达年产20万辆的规模;等等。 之所以对这些产业或产品的生产制造提出规模经济的标准问题,主要是由于这些项目初始投资大,投资回收期较长,承担的利率风险比较大,且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尽快地收回投资获得利润,就必须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虽然产品的技术条件是其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这些产品的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或已定型化如石油化工,对产品性能参数的技术测评已经标准化,所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降低产品的市场售价,进而要求尽可能降低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

我们还知道,单位产品的成本可按其与产品产量大小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由于可变成本如材料费用,采购费用,外购件费用和运输费等对单位产品来说是一个定值,即变动费率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个不变值,故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任务就落在降低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固定成本上。对于一个初始投资很大的项目来说,每年的维持费用如工资支出,折旧费,银行贷款利息,土地和厂房租金等均是一项固定的支出,即在项目建成后,不论企业生产不生产,盈利不盈利,这部分支出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所承担的固定费用就越低;产量越低,单位产品所承担的固定费用就越大。所以,为了把企业生产的固定成本尽可能快而合理地摊销到每个单位产品中去,就必须尽可能地扩大生产能力,扩大规模,使产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部分尽可能降低,进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由此可知我们提出规模的问题是从降低生产成本考虑的,是为了获取规模生产的经济性,进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五)

令人遗憾的是,迄今许多国有物资流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企业的经营要上一定规模才会有效益是由企业经营运作的成本决定的,是企业运行的成本——效益权衡的结果。因此,在面对困境寻求出路,提出或实践经营上规模的时候,很少考虑企业自身运作成本对企业利润和市场竞争力的制约,常常只是空泛地认为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力,要加强管理。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的缺陷及运行机制的非完全市场化所导致的企业运作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却是一般地加强管理、控制费用的办法难以奏效的。

就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国有流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所呈现的共同的症状是:人员太多,历史包袱太大,摊子太大,贷款规模太大,固定资产比例太大,经营范围太大,相互拖欠的债权债务太大,呆帐死帐额度太大等等。其中最突出的是财务费用额度大且增长快,其中又以短期贷款利息支出大幅度上升甚至成倍增长为显著特征。究其原因,就是自有流动资金被压死,企业不得不靠银行贷款维持经营,在国家实行宏观经济紧缩,控制货币发行量,走低通胀发展的道路的环境下,一方面市场需求有限,另一方面利率居高不下,企业当然就倍感发展艰难,甚至连维持生计都有困难了。但导致企业资金被压死的直接原因有二:相互拖欠,不良投资。如果说相互拖欠还有外部因素作用的话,不良投资则完全是由企业自己造成的。

许多企业盲目进行房地产投资至今不能自拔。有的则把流动资金以各种形式转为固定资产,名曰树立企业形象。虽然盖好的大楼可用于银行抵押贷款,但资金成本却大大增加了,还要提取折旧。人头费只升不降也已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有的企业单年利息支出就高达上千万元,再加上人头费等要达3000万元以上的水平。这么大的刚性成本,在市场竞争激烈,渠道多元化,利润平均化的条件下,要多少订单,多大的经营规模才能填平这块刚性成本呢?营运资金的规模就是一个首要的限制。在营运资金一定,运作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可接受或可提供服务的订单规模是有限的。太多的订单,或太大的订单将做不了。因此,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是受资金规模限制的,除非与供方企业建立佣金代理关系。但是现阶段企业资金十分紧张,企业信用还没有普遍确立,在相互拖欠严重的情况下,除非是滞销产品,生产企业最多是搞铺底销售或联营销售。

(六)

综上所述,所谓流通企业要搞规模经营的问题实际上首先应当是降低成本的问题。争取订单,集中订货均是流通企业自己不能完全控制的,而降低成本却相对而言是可控的。只要把成本降下来,特别是把固定成本降下来,就不需要那么大的营业额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就可以减轻资金的压力。在营业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增加利润。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是相对的,相对于成本,相对于资金运作水平,相对于利润率,相对于流通企业的架子。实践证明,流通企业的架子还是小一些好,人员也是少一些好。只要在经营中坚持“不做亏损贸易,不做挂帐贸易”的原则,企业又怎么会亏损呢?除非固定成本太高。

显然,从降低成本入手来扭亏增盈,来扩大市场份额是个标本兼治的办法,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们总该做些什么。因为降低成本正是集约化经营的要义之一。不过,我们在这里提出的降低成本的问题已经不是一般的企业管理范畴内的运作,而是涉及到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造,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动大手术的革命。

标签:;  ;  ;  ;  

流通企业:是规模管理还是降低成本?_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