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综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赵玲

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综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赵玲

(四川省乐至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至 641500)

【摘要】 目的:研究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综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诊治的78例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对其实施视网膜及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对其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术前眼压为(58.4±6.8)mmHg,术后1周眼压则降为(13.1±2.4)mmHg,患者疼痛明显好转。所选患者的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均程度不等的回退。68例结膜滤过泡弥散隆起,10例患者较扁平。术前未见浅前房或者眼球萎缩。结论: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眼压,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关键词】 晚期新生血管;青光眼;综合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100-02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一类难治性青光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房角处纤维血管膜收缩引起房角粘闭,引起致盲率达到92.4%,患者疼痛明显,治疗难度较高[1]。我院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诊治的78例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对其实施视网膜及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诊治的78例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其中44例为男性,34例为女性;年龄在57~79岁之间,平均为(65.3±2.4)岁;术前视力:30只眼无光感,34只眼有光感,14只眼前手动;术前平均眼压(57.4±6.8)mmHg;38眼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眼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4眼外伤后,6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均存在头痛、眼痛、角膜雾状水肿、结膜充血以及虹膜新生血管。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常规铺巾消毒,实施球后麻醉。开睑器从沿角巩膜缘剪开球结膜,将巩膜暴露出来,牵引4条直肌,从锯齿缘向赤道部通过巩膜冷凝视网膜,预留巩膜瓣手术区,每个象限冷冻5个点,每个点冷冻15s,冷冻过程中注意各个点逐渐相互错开,以免重复冷冻。在3:00~9:00的方向从角膜缘后2~3mm实施睫状体冷冻,冷冻4个点,每个点冷冻40s,将巩膜瓣避开。再以角膜缘作为基底的3mm×4mm1/2厚度板层巩膜瓣,3:00位作前房穿刺口,巩膜瓣下行1mm×3mm小梁切除,完成宽基底周边虹膜切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角膜缘后4mm实施巩膜穿刺,置入玻璃体实施切割头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将眼压控制在15~20mmHg之间,将玻璃体切割头拔出。缝合巩膜瓣2针,均为外置可调节缝线。从穿刺口注水形成前房,结膜瓣进行原位缝合。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前房冲洗以及球结膜下注,术后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等抗炎抗感染治疗。

2.结果

患者术后对其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术前眼压为(58.4±6.8)mmHg,术后1周眼压则降为(13.1±2.4)mmHg,患者疼痛明显好转。所选患者的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均程度不等的回退。68例结膜滤过泡弥散隆起,10例患者较扁平。术前未见浅前房或者眼球萎缩。

3.讨论

新生血管青光眼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是继发于眼部缺血疾病。因视网膜缺氧、缺血进而导致的房水中及玻璃体腔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过度分泌,加速虹膜表面以及房角处出现新生血管[2]。新生血管青光眼的前期患者眼压不高,由于这一时期房角处新生血管并不对小梁的滤过功能产生影响。随着缺血缺氧的逐渐加重,新生血管进入到小梁网,对小梁功能造成影响,导致眼压升高,但是房角开放,也就是开角性青光眼期。如小梁及虹膜表面的新生血管的纤维血管膜收缩,导致完全性周边虹膜前粘连,导致房角关闭,房水流出通道被毁,导致顽固性高眼压,患者视力下降,出现明显疼痛[3]。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用单纯性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不理想,需要实施手术治疗。常规的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由于新生血管长入滤过口降低了手术成功率。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治疗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为原发病的治疗、眼压的控制以及消除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状态。然而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屈光介质混浊,瞳孔不容易放大,导致视网膜激光光凝无法实施[4]。

本文患者术后对其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术前眼压为(58.4±6.8)mmHg,术后1周眼压则降为(13.1±2.4)mmHg,患者疼痛明显好转。所选患者的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均程度不等的回退。68例结膜滤过泡弥散隆起,10例患者较扁平。术前未见浅前房或者眼球萎缩。

通过实施综合手术治疗使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充分展示出其优越性,这也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良好疗效。首先,睫状体冷凝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能够对眼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还能够适当降低睫状体冷冻量,以免出现眼球萎缩。另外,小梁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缓解视网膜缺血缺氧状态,同时加速了术后前房形成,以免恶性青光眼的出现带来一过性眼压升高,进一步损害视神经,对患者的残存视功能急性有效保护。最终,联合视网膜冷凝能够对视网膜缺氧状态进行彻底改善,加速新生血管全面消退,而且还能够对血管新生的因素进行消除,积极预防滤过道阻塞和眼内出血,对术后中远期临床效果进行巩固。

综上所述,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眼压,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黄萍,王雯倩,石砚,等.贝伐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或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比较[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5,25(04):154-155.

[2]刘红,秦平.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48(03):364-365.

[3]钟珊,李莉,赖小玲,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10(05):827-828.

[4]孙江松,乔靖华,敖玉娟.难治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生物羊膜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26(05):724-726.

论文作者:赵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综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赵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